03.04 為什麼糖尿病人容易餓?

宋怡婷


很多糖友可能都會出現總是吃不飽的情況,大部分問題可能都出在“血糖沒控制好”上,如果說糖友的血糖長期得不到控制,則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狀就會越嚴重,所謂三多一少就是“多飲多食多尿,但體重卻在不斷減少”,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其實也是身體的本能反應。


糖尿病患者分大部分都為一型或者二型糖尿病患者,一型糖尿病患者大部分發生在青少年時期,因為自身先天胰島不足,或是受到病毒侵害胰島細胞被破壞,或是自身免疫破壞胰島細胞(一般和遺傳因素聯繫比較緊密)而胰島素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是佔最多比例的糖尿病患者,多發作在中老年時期,由於日常飲食的不節制,生活習慣、環境、遺傳等共同因素導致胰島素敏感度下降、胰島素抵抗造成胰島素效率低下而引起糖尿病。大家的問題都出在胰島上,我們體內唯一能夠降糖的激素只有胰島素,所以胰島出問題無法分泌胰島素真是個大問題。胰島素就像一個門衛,如果它發現葡萄糖增多,就會打開葡萄糖通過細胞的大門,這樣血液中的葡萄糖能送往細胞供能,一方面能降低血糖,另一方面又能讓人體獲得足夠的能量。

不過糖尿病患者由於胰島素分泌的問題,血液中的葡萄糖無法有效運往細胞供能而遊離在血液中,所以造成血糖偏高的情況,身體又長時間無法獲得能量,為了維持正常的身體、生理活動,身體只能被迫分解脂肪或蛋白質來供能,同時大腦發出指令讓我們多吃食物多攝入能量,因為身體太缺乏葡萄糖了,可這卻並不是因為我們沒吃飽,只是因為攝入的葡萄糖也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罷了。所以,糖尿病患者總會覺得餓,吃的東西也多,但還瘦,另外,由於血糖偏高,血管外、細胞外的滲透壓也會升高,所以會讓讓有產生總是可口想喝水的情況,喝水多排尿也多,但攝入的葡萄糖由於無法利用都隨著尿液排出了,最終導致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所以叫糖尿病。

所以,如果糖友總覺得餓,總覺得渴,第一反應應該是及時檢測自己的血糖,是否調節較差,血糖總處於較高的狀態,這代表我們的胰島素還是沒有有效作用,而攝入的葡萄糖始終沒有得到有效利用。很多糖尿病患者想通過自己對飲食的控制來平穩血糖,不過特別對於一型糖尿病來說由於胰島自身有問題,所以不配合服藥、注射胰島素是很難平穩血糖的,對於二型糖尿病患者來說,如果沒有得到醫生指示說不用服藥或注射胰島素那麼最好還是不要擅自決定放棄吃藥或注射胰島素,否則也可能造成血糖的紊亂。

糖友容易餓也可能是由於配合了少食多餐的調節血糖的方式,由於一餐並未多吃,而需要多餐食用,所以一餐下來可能更容易餓,注意在飢餓時候再少量補充一些零食或餐次就好。另外,剛開始配合調理血糖的糖友可能容易餓,因為需要改善以前暴飲暴食、高油高脂的飲食方式,還需要嚴格控制主食的攝入量,相對來說比以前吃得少了,肚子就容易餓,不過也不用擔心,習慣以後會發現這樣吃身體其實會更舒適。


只有營養師知道


你好,為什麼糖尿病人容易餓?關於這個問題,主要是由於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出現問題導致的。眾所周知,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減少,其中有一條多食,那麼糖尿病人為什麼容易餓?

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機體胰島素不足。由於糖尿病患者體內胰島素不足,吃的食物經過消化吸收而進入血液的葡萄糖不能被充分氧化,導致人體所需的能量不足,所以患者常常覺得餓。

2.胰島素抵抗。有些糖尿病患者可以正常分泌胰島素,但是組織細胞卻產生了胰島素抵抗,細胞不能正常攝入葡萄糖,導致其處於飢餓狀態,從而反饋給大腦身體飢餓的信號。

3.血糖超過腎糖閾。這會導致大量的葡萄糖從尿中排出,不能被機體組織充分利用,所以患者也會常感到飢餓。

4.葡萄糖利用障礙。蛋白質脂肪分解使人體消耗過大,從而使機體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因此糖尿病患者容易餓。

5.飲食控制過度。很多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得病後就嚴格控制飲食,什麼也不敢吃,每餐都不敢多吃,也會導致常常感到飢餓。

6.胰島素過量。對於直接注射胰島素或使用促胰島素分泌藥物的患者,在藥物過量、進餐不及時或是進餐量過少時,也會產生明顯的飢餓感。

有些患者有時不僅會感到餓,還會有頭暈、心悸、出冷汗等症狀,則可能是出現了低血糖,此時要馬上食用易消化的含糖食物,如餅乾、糖塊等。因為嚴重的低血糖會造成昏迷,還會有生命危險。

總之,糖尿病的症狀之一,就是易於飢餓,從而產生多食的症狀。糖尿病人不要一味的追求降低進食量,而是應該根據自身的身高、體重、平時活動情況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適當的藥量並制定合理的飲食方案。

只要嚴格遵循治療方案進行降糖治療,當血糖平穩之後,飢餓感很快就會消失。實在是難以忍受時可以選擇使用能影響食慾的降糖藥物。營養均衡的飲食加上規範的藥物治療,才能控制糖尿病。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健康之初心血管



人類的飢餓感對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變化非常敏感。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上升時,會產生飽腹感,反之,血液中葡萄糖濃度下降之時會產生飢餓感。而決定血糖濃度變化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內分泌激素就是胰島素。


胰島素具有一種功能,就是將血液中的葡萄糖轉移到細胞內以滿足身體能量的需求。糖尿病患者往往會出現組織細胞對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的情況,通俗說就是將血液中葡萄糖搬運到細胞內的能力減弱,對應而來的就是身體不得不產生更多的胰島素降低血糖,有時經常會出現矯枉過正的情況,表現出來的就是部分時間高血糖,部分時間低血糖,飢餓感自然隨之而來。


由於影響血糖升降的內分泌激素除了胰島素之外,還有其他一些內分泌激素,如胰高血糖素、甲狀腺素等,這些激素的分泌往往會促進血糖的上升,而凌晨、午後往往這些升高血糖的激素會減少分泌,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此時間段會出現低血糖情況。凌晨人們往往處於睡眠之中,有時不一定知道,但午後飢餓感經常發生就非常常見了。


總之,糖尿病利用葡萄糖的能力低下,易於導致身體組織細胞能量不足,與健康人更比較更易產生飢餓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怎麼來解決這一問題?改變身體的供能模式非常關鍵!


實際上,人類供能模式除了澱粉-葡萄糖模式之外,還有一種模式,那就是脂肪酸-酮體模式。就是多吃油少吃糖,它的好處在於一方面不會導致血糖的升高,另一方面也滿足身體能量的需求。




為什麼會餓?

每個人大腦中有一個“飢餓中樞”,它是由一組特殊細胞組成的,這些細胞會提醒人體進食。糖尿病患者往往存在胰島素缺乏或胰島素不敏感,無論血液中葡萄糖多高,都進入不了細胞,糖尿病患者就會有飢餓的感覺。


檸妖美食


你好,糖尿病患者的消化好,吸收不好,所以餓得快,長不胖。建議多飲,多食,多尿,伴有體重下降,所以建議糖尿病人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定時服用降糖藥,因為胰島功能不是很好,血糖降不下來,體內也不會把多餘的糖轉為有用物質而吸收,所以吃的多,但是體內能量不足很快會感到餓。


用戶5020155069255


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糖尿病的人容易餓,說不是血糖高嗎?那麼多血糖了還會餓

問題就出在這些這麼多的血糖上

先說說引起糖尿病的原因:胰島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分泌缺陷和胰島素抵抗都可以導致你的血糖不能被身體細胞利用,你的血糖就是漂浮在血液裡的中看不中用的東西

那麼組織細胞不能利用血糖,它需要能量沒地方來了,它就跟它的上司大腦神經系統反饋:我餓啊我餓啊。大腦意識告訴病人就是想吃想吃,我需要吃的。

所以血糖不控制,越高越餓越想吃


茉雪的香莉


為什麼糖尿病人容易餓?

糖是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我們國家是一個農耕社會,以穀物、農作物為主食,吃了碳水化合物,糖被代謝吸收,進入細胞為人體提供能量,也不會感覺餓,也會覺得有力氣。

而糖尿病人糖代謝出了問題,糖不能進入細胞,只能在血液裡被運動等方式排出,所以人就沒力氣,也就會經常感覺餓,運動排糖的時候,會產生熱量,通過喝水還調節體溫,所以喝水多,喝得多自然就尿的多,身體沒糖,只能消耗蛋白質來維持日常的活動能量,時間長了就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