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大原书院

大道行矣 原在天也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正门西侧凉亭石碑 《复建大原书院碑记》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枣强,大原书院 复原外观图片

复建大原书院碑记

斗转星移 岁逢戊戌 大原书院复建竣工 作文为记

既为董子故里 无愧圣贤之域 文化之邦。 士被雅化 人习弦歌 文武材能异等者踵出。明嘉靖朝节义廉明能臣毛鹏,清初政绩著于朝廷之江宁巡抚郑端,清道光年间武状元张殿华,中华公益慈善事业教父、前民政部长崔乃夫,当代著名作家李晓明 皆此邦人士。诚乃钟灵毓秀鸾翔凤集之地也。

枣强古有书院七所,遥居衡水各县之首。明嘉靖三十三年,知县罗廷唯建枣强第一所书院于县治西偏,祀董子,题“大原”。尔后历近五百年,虽经政争之灾,兵燹之患,风雨之摇,屡有废立修葺 题名衍化 职能更迭,规制异同。然文脉不绝 故而枣强学风日盛 教育蓬勃,人文荟萃,遐迩闻名。

今日之枣强,经济腾飞 政通人和。值此盛世 复建大原书院,亦延文脉、美教化、厚风俗 淑人心 ,实乃历任之所谋,万民之所盼也。

复建书院 以《枣强县志》记载规制为蓝本,定址县城之西,索泸河滨。二零一六年六月破土,至今落成。此地绿树成荫,花香袭人白鸟嘤鸣。河湖环绕,波光潋滟,锦鳞游泳,可谓美不胜收,书院承袭明制,青堂瓦舍,反宇飞檐。气势恢宏,精致古雅,不喧不寂。堪称绝佳去处。

邑人问询,雀跃称庆,少长咸集。入室登堂,则见高广朗丽,幽深静雅,以待学者;置身其中犹见董圣教书育人之景,如闻稚子朗朗读书之声,尊德重礼之心油然而生,孜孜向学之志肃然而立也。

天高地迥,日吉时良,传承国学,弘扬传统,探访圣人迹,寻求中国梦,于斯为佳。

世人有志于学,勃兴可期矣。

枣强县人民政府 二零一八年十二月

(陈国强文并书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