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有些单位的领导放弃领导职位后可以不上班?

Dragonscale777


你想怎样?如果你是一个县长,人品、工作能力及工作实绩都很好,因年龄到位,不可能让你在县长的位置上干到退休,需要调整为年富力强的,领导岗位编制又没有空缺适合你的,让你回归当初重新给新县长做秘书?即使你愿意了,新县长也不好意思接受啊,组织安排老县长回家休息,本身是组织人事安排的需要,老县长愿意回家让出位置也是老县长的高风亮节,在权力位置上谁愿意回家?许多人回家了就是一场病,三年就老了十岁。当然,你如果不是县长,而且还是个愤青,是听不懂我的解释的


惟有山茶偏耐久


退居二线,不上班,本身也是工作需要。说这话,可能很多人看不明白,需仔细品悟。

国家从来没有退居二线可以不上班的规定,但在各级实际执行二线政策过程中,又不得不让二线干部休息,这自然有深层次的原因。

我们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是六十岁。不到退休年龄就退居二线的,一般都是科级、处级干部,不是他们想离岗休息,是为了培养提拔年轻干部,需要他们让位。

请注意,他们是让位,是被动的让位,等于被组织剥夺了继续行使职权的权利。他们退出领导岗位,不是因为工作不称职而被降职、撤职。如果按照他们本人意愿,绝大多数人是不甘心退出领导岗位的。

既然要求他们做出牺牲,既然不是被撤职、降职,既然他们自己也没要求不上班,是不再让他们上班,那他们的职级肯定要保留,工资待遇也不会改变,也不能改变。

一个或几个离开领导岗位的干部,如果不回家休息,还在单位呆着,接任者是不太好开展工作的。如果你是接任者,你会不会喜欢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仍然在单位正常上班?恐怕答案不言自明。

所以,我们要用正常的心态看待退居二线的老同志,不要再说他们拿着工资上不班、吃空饷。要深刻理解:他们的不上班,本身就是无为而为、对单位做出了贡献。


太阳升Sun


这是国企中很普遍的现象。处级以下的干部55岁到点退下二线,或任高管或任调研员或什么衔头都没有。相当多的人会不再上班,在家等退休。这是制度的问题,岗位没有了,待遇没有了,办公室没有了,原来一个人一个办公室,现在要和其他同事挤一个办公室,心理落差极大,面子很不好看。新领导也不想在办公室看见他,他无法安慰老领导,不好意思管老领导,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领导回家去。这样的一刀切硬性规定到点退二线的做法有它的合理性,但它也带来了其他问题。一刀切解决了公平的问题,谁也没有话说,再有功劳再能干,上不去就得下来。带来的问题是这些人不好重新安置,也浪费了不少可利用的资源。这就是国企,理解不理解它就这样。


sailor72


放弃领导岗位,可以不上班这是有原因的。这是新旧体制下的产物,谁愿意放弃领导职务呢?在政府体制改革中,对公务员人数及领导职数都作了明确规定,按照干部队伍建设的"年轻化、知识化"要求,在原领导职数超员的情况下,年龄稍大的、离退休不远、担任领导岗位的人员,就会通过组织做工作,自己写申请的方式,放弃领导岗位,但组织会给予一定的实惠政治待遇。随着公务员队伍建设的不断完善,这样的"退出领导岗位,而不用上班的"情况,会不再出现。


雄关漫道164883562


这种情况,通常在一些国企和事业单位比较常见,尤其是在机关担任领导干部支部的公务员,他们在达到了一定级别或是一定年龄后,比如临近退休之前的两三年,就有可能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公务员“退居二线”。

退居二线之后,通常情况下,享受的工资待遇没有变化。

一、先来看看退居二线,是什么意思

目前内涵已经引申为官员在退休前不再负责具体事务。

退居二线是指原本在领导的岗位上,由于年龄原因,(一般年龄是在51--53岁),上级组织安排年轻人员接替其职务。

退居二线后,大部分正常上班,只不过不再履行领导职务,大多冠以调研员的称谓,有的可以不上班,同样享受原来的职级待遇。

这是干部制度,也是新陈代谢的需要,一般适应于科处以上的领导。

二、那么退二线后,为什么可以不去单位上班呢?

俗话说,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必然是有它的原因的。

理论上来说,虽然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但还没有达到国家法定的退休年龄,不可能现在就办理退休手续。

但是按照照人事管理的要求,即使你离开了领导工作岗位,担任的是虚职,那么也必须要到法定退休年龄才能退休,是要等你到人事办完了退休手续后才能正式离开工作岗位的。

但是通常情况下,退二线后不再回单位上班,首先是因为自己没有了具体工作,办公室或是办公桌已经被收回,给予其他同事使用。

其次自己已经把位置让了出来,自己再去会给接班人工作造成干扰,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所以不去上班既便于新领导的工作,又能安抚老领导的情绪。

三、那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是保证了公务员机关领导干部的顺利交替。

领导干部退居二线,就可以让年轻干部更早一点上来。

同时,退居二线不是退休,作为老干部,还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指导年轻干部顺利接班。

如果一把手必须要60岁才能退休,那么他们退休的时候,就不在机关单位了,他们也就无法将自己的经验向后来者言传身教。

二是因为如果一个人在领导干部的岗位上待久了,就会出现思维固化。

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为了平平安安度退休,在任职的最后几年,只想不出事儿,不想工作创新。

因此,让领导干部退居二线,让年轻人上来,更容易推动单位的工作。

此外,也是因为领导职数不够用,只有他们退居二线,后来人才有提拔升迁的机会。

三是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与社会快速变革的时代,尤其是新知识、新理念、新常态等对基层领导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但是年龄较大(50周年以上)的基层领导干部,客观上无论是精力、体力,还是接受新知识、新理念的反应能力,一般都会稍逊年轻干部。

尽管他们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与领导才能,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难免会有吃力的感觉。

这时,他们主动向组织部门提出“让贤”退居二线,也是随形势变化做出的应对措施。

我是@螺蛳姐聊下班后,一个不务正业的职场老阿姨,专注研究八小时外副业,欢迎关注我哟。


螺蛳姐聊下班后


退居二线的干部不上班或上班不认真与个人心态和领导重视程度有关。

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需要调整一下心态:不要以为自己不当领导了就低人一等,放不下面子,做不了普通人,在不退休之前能做什么还是要尽力去做,在平凡的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作为现任领导,要注意重视和发挥退居二线干部的作用,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岗位和任务,或是指定他们协助领导抓好某一方面的工作,在工作上多争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给他们一定的工作空间,从尊重的角度让他们有所担当,不要抛弃他们,冷落他们,要想办法发挥他们的余热。一起共事实属一种缘分。


石崖小虫


这个影响虽然不好,但是谁也有到那个年龄的时候,还是可以理解的。

倒是有一类现象,我很是不理解。年轻人嘛,就应该多历练,多锻炼。很多毕业上班的90后00后,当领导给安顿一个事情和活计的时候,总是一个“我不会啊,没干过”来推脱。

谁是一开始就会干的,不是慢慢学的。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懒的真是要命,一个没干过,一个不会,一个不带就什么都不用做了。


一书一法一工具


其实也不都是这样,特别是现在纪检查的这么严的大形式下。题外话不多说,现就这个问题说下自己的观点,,放弃领导职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被迫的,这样的领导也无所谓了,日思夜想的职务都没了,还上什么班呀。另一种是年龄到了,身体精力都无法胜任领导职务,自己主动放弃,这一样的新任领导也就本着照顾老同志的想法,您上不上班也就不和你计较了,同时也是变相的感谢吧。


开心健康7416


退居二线的科级、处级领导,他们不仅为企业(政府部门)培养了下一代领导并为下一代提前让出岗位,并想为新任领导当好参谋。但新接任的领导,原本是自己的下属或徒弟,存在不便管理之处。企业(政府部门)决定退居二线的部门领导可以不来上班,过气领导们为了避免尴尬服从组织安排,这也符合中国国情!


石林165464540


这个事情太明确了,在职的时候大多都是一些赋闲的岗位,或者在自己的岗位上也是混日子,也就是没什么实际贡献的庸才。如果真的勤奋有能力的,也不会退下来。

但是这些退下来之后,安排上班也基本干不了啥事情,还要占用一些资源,也会在同事中挑事儿,也不利于整体的工作环境。

俗话说,安排上班还不够捣乱的。于是现在的领导就说:你对国家的贡献已经很大了,你就在家好好休息吧,工资不会少你一分钱。

这样大家就达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