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感覺體虛中氣不足,該怎麼辦?

路程APP


中醫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焦,而中焦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此中焦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

這中焦分佈著的為脾胃,脾乃後天之本,脾氣不足,也就是中氣不足,也就是脾虛。因此,中氣不足主要需要健脾補脾。

右上角關注幫忙點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中氣不足的症狀都有哪些



中氣不足的症狀有很多,像常見的乏力,頭暈,心慌胸悶等,還有就是臉色發白,說話無力,沒有食慾,吃下去的食物不愛消化以及吃完飯不就就像上廁所等,這些都是中氣不足最常見的表現。

中氣不足也是脾氣不足,患者會有嘴唇白,臉色沒有光澤,大便不成型,胃容易痛等多種症狀。

中氣不足應該多吃什麼食物



中氣不足應該多吃健脾胃的食物,而脾胃喜歡溫熱的食物,因此,溫性食物適合多吃,寒涼性的食物要少吃或者不錯,不然一吃就容易胃疼。

①山藥

山藥本身性溫,而且屬於藥食同源的食物,山藥可以健脾養胃,尤其做成山藥粥,效果更佳。

②香菇

香菇健脾養胃的功效很強,富含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含量卻很低,因此特別適合脾胃弱的人食用。

③薑湯

脾胃不好的人,特別適合飲薑湯,古時候人一受凍就讓喝薑湯,就是怕脾胃受到損傷,喝薑湯的時候也可以加三顆大棗,效果更好,口感也更佳。

中氣不足的人,每天早晨應當喝溫熱的水



北京有一箇中醫世家,家裡的祖訓就是不吃任何生冷食物,包括水都要喝溫熱的。我一個打籃球的球友,少年時喝冰鎮的礦泉水導致脾胃受損,如今只能喝溫水,不然胃疼一天。

養中氣,其實就是需要溫養,這早起一杯溫熱水,一天都熱熱乎乎的,對於中氣的回覆很有幫助。

中氣不足的人,平時應該多喝粥



很多人都有喝粥暖胃的經歷,尤其是熬夜以後,喝一點溫熱的粥,感覺渾身特別舒服。對於脾胃虛弱,中氣不足的人來說,各種健脾胃的粥是最佳的選擇,如山藥粥,小米粥,南瓜粥等。

對於四肢冰涼,體弱多病的人來說,更應當選擇粥作為早餐的一種。

中氣不足,加強鍛鍊



養胃健脾其實離不開鍛鍊,每天保持一定的有氧運動,對於中氣的回覆是有幫助的,有氧運動包括跑步,太極,瑜伽等。

喜歡的話,幫忙點一下關注,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識的文章給您!


養拉布拉多的老中醫


您好!體虛中氣不足主要還是脾胃虛弱導致的。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弱了,氣自然就虛了。中氣不足在臨床上常表現為氣短無力,食慾不振,腹脹便溏,嚴重的還會出現內臟下垂,脫肛的症狀。

如果是輕度的中氣不足,只要在生活中注意養好脾胃,慢慢中氣就足了,一日三餐合理飲食,養好心情,對中焦脾胃是至關重要的!

還可以吃一些補氣健脾的食物來輔助調理,如大棗、山藥、蓮子、薏米、小米、栗子等等。

如果中氣不足比較嚴重,就必須要找專業的中醫師調治了。中藥治這個病常用的方子有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等等。治療的核心其實還是補氣健脾。可以根據每位病人的具體情況在這些方子上加減。

針灸也可以治療這個病,常用穴位如足三里、關元、三陰交等等。可以到中醫院的針灸科進行針灸治療。但無論吃中藥,還是進行針灸治療,都要堅持。不能只治療幾天就不治了,那是不行的。也不能斷斷續續的治。

與此同時,中氣不足的朋友們,每天還要堅持適度合理的戶外運動鍛鍊,來增強自己的體質,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慢慢中氣就足了。運動鍛鍊很關鍵!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快樂,開心每一天!


文軒君子


感覺體虛中氣不足,該怎麼辦?

體虛中氣不足,這一般提示身體有氣虛存在的情況,氣虛則會導致我們整天乏力,犯困,無精打采的。並且中氣其實就是我們的脾氣,中氣不足一半是由氣虛而來的,主要是從我們的脾胃吸收差開始的,中醫就叫做中氣(脾氣)不足。

我們中氣的虛實,決定了脾胃的健康與否,一旦內傷脾胃,最終都會影響我們整個機體,脾氣受損,就容易出現清陽不升,濁陰不降的情況。

那麼感覺身體虛弱中氣不足的話,我們該如何調養身體呢?

【黃芪改善氣虛】

中氣不足的人可以用黃芪來補脾舉陷,黃芪尤其擅長用於治療中氣下陷,中氣不足, 因為黃芪可以補益中土,溫養脾胃,凡是中氣不足,脾土虛弱以及清氣下陷者最宜服用黃芪。這裡黃芪的用量也需要到10-30g左右。

關注我!帶您正確養生,改善脾虛問題!每日介紹養脾中成藥!


脾胃範兒


中氣不足在中醫上主要的原因是中焦的氣血失養導致了這種情況,代表身體比較虛弱。一般分為先天和後天的因素,比如飲食不規律,或者久病體虛,時間長了中氣不足,很容易產生中氣下陷等病理情況。人體有自我修復過程的功能,依賴於身體內的水谷精微提供營養,因此五臟六腑的功能低下造成了中氣不足,就是元氣不足。氣虛的情況,需要調理五臟和六腑進行有規律的治療。比如,很多人在生活中出現少氣懶言或沒有精神、出虛汗等等的情況,甚至面色萎黃、沒有力氣、子宮下垂等都是中氣不足的情況。所以,氣虛的人主要還是補氣為主,可以考慮醫生的一些建議。補氣的一些藥物需要在專業的執業醫師指導下進行抓藥,生活中一些食療的方法也不錯,例如,做雞肉湯或排骨湯,放一些枸杞、桂圓、黨參、黃芪等等,可以用於補氣養血。


醫道無涯


可以服用補中益氣丸、參苓白朮散、歸脾丸、香砂六君丸、十全大補丸等,選用一種即可。


郭偉峰23


補中益氣丸黃芪水常飲。素食流質為主,起居動靜有度飲食有節過午不食更妙,養血安神更好,保你長命百年。以上問題難做到量力而行唄,詳情請觀(黃帝內經四季養生論)。


李承岱


首先,飲食方面要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硬、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忌暴飲暴食。其次,一定要忌勞累。而思為脾之志,人的思慮與脾有關,思慮過度則傷脾。所以中氣不足的患者切忌勞頓,勞心勞身都是對中氣有很大消耗的。


後愛說


中醫治療不足必求於本,本就是先天之本和後天之本,先天之本必求於腎,後天之本必求於中氣,而中氣必是脾胃,這是中醫經常說的:久病歸脾,窮必歸腎,所以注意調理飲食,保持肺氣通暢,就會使中氣充足,才可以保證人體的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