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古代谁的小楷造诣最高?

我是你峰峰峰哥


古代小楷高手众多,屈指一数,就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赵孟頫、文征明、祝允明、王宠、傅山……

大家风格不同,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古朴天然型,代表人物是钟繇、祝允明等。

另外一路,是精致,典雅型,以二王为代表。

钟绍京、赵孟頫、文征明延续二王一脉,加入写经成分,但与纯粹写经有较大分野,去除了俗气匠气,加以升华。

南宋姜夔取精美的感觉,安静沉稳,独树一帜。

王宠则吸取王献之特点,夹杂钟繇的散淡,形成独特风貌,为后人所效仿。

其实看过众多高手小楷,相信大家各有所爱。至于谁的小楷造诣最高,历史上并无定论,但一般认为,钟王不相上下,论自然程度,王不及钟,论精美程度,钟不及王,但基本上是同一水平吧。

但说到作品,王献之小楷洛神赋十三行绝对独树一帜,兼具精美与自然之貌,如果单从作品本身而论,这篇作品堪称小楷极品,天下第一。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毕竟萝卜白菜,没有最好,只有最爱。

关注头条号@书法日课,聊聊你的最爱吧!


书法日课


小楷,是楷书的一种,即楷书之小者,但也未必写小了就是小楷,还是要遵循小楷的法则的。这种书体由三国魏时钟繇所创。

但是钟繇小楷还保留了很多隶书的笔意,如下图,到王羲之才把隶书笔意去掉,楷书完全成熟。

楷书可分为大楷、小楷和中楷,一般来说,大楷的字体在五厘米以上,小楷的字体在一到三厘米之间,中楷的字体介于两者之间。在古代,大楷是用来写牌匾之类的,中楷是用来写布告之类的,小楷则是考科举、写公文、抄佛经等。

在传世的小楷墨拓中,经典的小楷代表作有:魏时钟繇的《宣示帖》,东晋王羲之的《乐毅论》和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元代赵孟頫的《道德经》、明代文徵明的《琴赋》等。



至于谁的楷书水平最高,这个不好说,我们现在一般还是认为王羲之的最好。下面把各位大师的作品简单介绍一下,大家来看一看谁的好啊。


钟繇《宣示帖》,梁武帝萧衍誉道“势巧形密,胜于自运”,即笔法质朴浑厚,雍容自然。点画遒劲而显朴茂,字体宽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现了魏晋时代正走向成熟的楷书的艺术特征。此贴的点画法则,结体特征等影响和促进了楷书高峰——唐楷的到来。

王羲之《乐毅帖》,王羲之楷书师从钟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楷法。其点画匀整秀劲,书风隶味浓厚;线条巧妙自然、潇洒生动,相比钟书而言,已趋妍美。此帖被评为“笔势精妙、备尽楷则”。


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简称《洛神赋》,这本刻帖中的字用笔挺拔有力,风格秀美,结体宽敞舒展。笔力运送到笔画末端,遒劲有力,神采飞扬。字体匀称和谐,各部分的组合中,又有细微而生动的变化,字的大小不同,字距、行距变化自然。清杨宾《铁函斋书号》认为“字之秀劲园润,行世小楷无出其右”。

《道德经》是赵孟頫的晚年作品,其书法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其字体工整秀丽,笔法稳健;其点画遒劲有力,结体宽绰秀美;笔圆架方,流动带行。

《琴赋》也是文征明74岁所作书法作品,结构精准,笔力不衰。自题:“余老眼昏蒙,无足观者”。文征明非常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严谨而意态生动,具晋唐书法的风致,也有自己的风格特点,笔画婉转,节奏缓和,与他的绘画风格一致,有“明朝第一”之称。


看了这么多,你喜欢哪一个啊?

看完别忘了赏个赞啊。


不二斋


古代小楷造诣最高的莫过于三个人。虽然这三人的小楷风格均脱胎于前人,但是他们却能够在前人的小楷基础上,将小楷书法水准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水平。无不让人为之惊叹。他们分别是:

钟绍京

钟绍京系三国魏国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第17代世孙,历史上把钟姓这两个著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钟绍京的代表作《灵飞经》为传世的小楷佳作。用笔顺入露峰居多。流畅中透着稳健,轻而不浮。造型结构优美,典雅中可见遒劲。为经典学习范本,后世临摹学习者众多。他的小楷造诣水平是超越钟繇和王羲之的,大家可以仔细对比。因为钟王的小楷很容易可以看出来,是在探索和成熟期阶段,下笔收笔都处于精心研究状态。而钟绍京已经完全做到了应用自如。



赵孟頫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尤其是赵孟頫的小楷,更是足见其书法功底之深,他的小楷学王羲之和钟绍京,无论是结构还是个性阐述均有创新体现。并且优化了部分文字的结构,这也是他小楷造诣很高的一项证明。



文征明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文征明书法明朝第一。尤其善于小楷,小楷师承钟王,虽然其风格外露,但是足见其基本功的扎实程度可见一斑。与王羲之小楷有不同的面目对比。可能也是时代感赋予的精神体现吧。至于书法到底该偏向内涵还是偏向外露,这个我个人觉得并不能设立什么规则,不能限制艺术的发展。性格文征明的水平来说,小楷造诣当属一流。


书法影响力


大家好!我是墨韵书香1314,感谢支持,谢谢!

主题说古代谁的小楷造诣最好,我个人觉得肯定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书法家、政治家“钟繇”了。无论在笔法或者结体上,都显示出一种较为成熟的楷书体态和气息,字体端整古雅、宽博而多扁方。

在书法方面颇有造诣,推动了小楷的发展,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为“钟王”。



其作品有“五表”指《宣示表》、《荐季直表》、《贺捷表》(又叫《戎路表》)、《调元表》、《力命表》,这是现存钟繇书法艺术性最高的作品。

当然了除了钟繇作品以外,比如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坚》,钟绍京的《灵飞经》赵孟頫的《汲黯传》文征明的《离骚经》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等作品也都是颇有造诣的!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作品:
钟繇《宣示表》


王羲之《乐毅论》


王羲之《黄庭经》钟绍京《灵飞经》
赵孟頫《汲黯传》

赵孟頫《道德经》
文征明《离骚经》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墨韵书香1314


小楷,在古代读书人当中,是必修课。至于谁最高,古人认为钟繇的小楷为后世楷法之祖。



现代人则不信古贤,崇尚自我。

王羲之书法为世人推举,其书圣的称号,非帝王所封。是世人所公认。小楷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行书兰亭序,及大量的草书信札。为后世书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王献之玉版十三行,被誉为小楷极则。虽然有亚圣之称的王献之,英年早逝,其传世小楷也仅仅留下这短短的十三行,但对喜爱书法的人来说,不亚于希腊女神维纳斯。


子衿书法


小楷书法,又称“真书”,在古代是一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和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一种书体。刘小晴说:小楷虽小但法度备全”。

中国古代小楷书法造诣最高的非钟繇和王羲之莫属。如果在增加一个就是写经他体。

一方面后来的书法或小楷多是以钟王为师法的,虽然历代他们都有所创新,但小楷书法的根在此。






最为重要的是钟王的书法艺术他们的师承之源和我们现代人书法的师承之源不同,他们的师承更接近汉字书法本体,所以他们的书法风格和书法的文化内涵与形质,是我们自此以降,所无法比拟或超越的。后来人们虽然变化出新的书法家大有人在,但无出其左右。钟繇的小楷艺术得特点多是体势微扁,行间茂密,点画厚重质朴,笔法清劲,含文抱质,最为重要的是【醇古简静,富有自然质朴】的意味。在者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师法之源是社会和自然。我们知道“晋人尚法”。晋人书法丽质天姿,飘逸自然,风神盖代。也就是“肇于自然”,又复归于自然。前一个自然是宇宙万物,后一个自然是书法家在博收约取后的书法的妙造自然。这个妙造自然,正是后来者难以逾越的所在。因此康有为才说:……后人取法二王,仅成院体,虽欲稍变,其与几何,岂能复追踪古人哉!”






翰墨书道


楷书也称为“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规矩严整。本人也是书法爱好者,仅就个人练习谈一点经验。

提及书法,尤其是楷书,首先想到的就是钟繇,他被世人称之为书法之祖,对后来汉字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后来的许多书法家都相竞临摹和学习钟繇的字体,兼收并蓄,各自发挥所长。比较适合初学者练习的就是钟繇的《宣示表》。


唐朝也是楷书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都是以楷书著称。尤其是颜真卿和柳公权被合称为“颜筋柳骨”。

比如颜真卿的《多宝塔碑》和《勤礼碑》都是比较重要的楷书书法作品。

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也是非常有名的楷书作品。

欧阳询的《九成宫》

《灵飞经》也是著名的唐楷之一。

此后,赵孟頫的书法和文征明的小楷《落花诗册》、《草堂十志》都是比较经典且受大家喜爱和欢迎的。


梦归秦淮


一、最高这种说法还是不太合理,因为真是各家各体各有特色。

二、若是非推出个大家来,还是楷书鼻祖钟繇难以超越,其次是王羲之。

三、现代人学习小楷,建议先写钟繇、王羲之、王献之等人,有一定基础后再学灵飞经、赵孟頫、文征明、王宠等人的小楷。因为小楷也是用毛笔书写,写那么小的字线条最容易虚弱、飘浮,所以学习魏晋小楷先能学到筋骨,让线条沉实、厚重起来,而后再追求洒脱、趣味,方能高人一等。


书法解析


小楷十大经典已经成公认的了,除了钟繇《荐季直表》略带隶意。其他的九种:钟繇《宣示表》、王羲之《乐毅论》、《孝女曹娥碑》、《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赵孟頫《汲黯传》、《道德经》文征明《离骚经》。这些都是经典都可以作为临帖学习的楷模。

不过要说最好的我还是认为是钟绍京的《灵飞经》。《灵飞经》是这些字帖中笔法最到位的,虽为小楷笔笔精到,没有任何减省。妩媚中不少骨气,中正中不缺变化。结体上疏密得宜,章法上错落有致。有行无列,插空与平齐结合的非常巧妙。小楷放大后无瑕疵。楷书临习后可自然过度到行书。是非常难得的临摹佳品。

《灵飞经》为经卷,没有署名,明董其昌说是钟繇后代钟绍京书。启功先生有异议。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留待进一步考证。



静湖A


这个问题要看一看书法史。楷书的发展有两个重要时期:

一是汉末到魏初,楷书刚刚产生。我们知道,隶书的波折只起装饰作用,没有实际意义,人们在书写的过程中,逐渐开始改变这种写法,收笔改为回锋,于是在这种由繁到简的过程中楷书产生了,所以古时有人把楷书叫做“今隶”。在这个时期,钟繇是个重要人物,史称楷书之祖,他的小楷体势微扁,点画厚重,富有异趣,同时有着隆重的隶意,他的代表作《荐季直表》被称作天下第一楷书。后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在此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总体来说,这一时期是楷书产生、演变、蜕化、盛行的重要时期。

另一个时期是唐代,这是楷书发展至鼎盛、成熟、完美的时期,笔法、结体等开始规范。唐楷法度严谨,体热端庄,笔意精到,结字稳当。宋代以后,虽然书法家众多,但楷书没能突破唐代。

这两个时期,魏晋楷书笔法自由,无拘无束,天真浪漫,充满情趣。唐代后,各种规矩已经制定,一横一竖要按法度书写,只要按此认真练习,每个人都可写得一手好字。而后代那么多书法家想要写出钟繇的味道,已经很难了,为什么?因为你用后代的笔法去表达前人的思想,穿越了,无法实现。

所以说,个人认为,钟繇的小楷,也许还有很多不成熟之处,结体不如唐楷工整,但其清新醇古是后人无法达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