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6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先提两个问题

你知道自己曾祖父的名字吗?

你知道一( )羊吗?(答案不是“只”哦)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如果你是中国人

如果你答不上来这两个问题

真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

▲文化学者、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

在BTV《我是演说家》节目上的演讲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中国的经济实力增长的有多快?

对此可能很多人没什么概念

用数字来量化地看

当改革开放走到第30个年头

也就是,十一年前的2006年

当时的GDP已经是改革伊始的68倍

进出口贸易总额的112倍

这样的财富增长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是绝无仅有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上海黄埔江夜景

改革开放40多年来,

我们的物质财富日益增长,

我们的国家安定、和谐,从未受到外敌入侵。

但在这安定、自由、财富之外,

我们似乎又缺失了什么…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高速发展下,我们缺失了什么?

为了现代化

我们付出了传统文化这一特殊的代价

而别的国家和民族

没有付出过这种代价

我们总以为,

现代的就是年轻的、美好的、健康的、向上的

传统的就是老朽的、腐败的、落后的、肮脏的

我们曾经把一些观念全部颠倒

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顺视为负面

我们总觉得传统文化离自己好远好远…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看看现在的教育,

我们似乎并没有分清

教育和教养的区别

文化和文明的关系

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

一些高学历的人也会随地吐痰

一些知识分子也会插队…

受过教育的人不一定有教养

有教养的人不一定受过教育

有文化不一定懂文明

懂文明不一定有文化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因此,

不管生活再怎么富裕

我们都应该牢记

经济发展都只不过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最终目的应该是让我们的文化成就辉煌灿烂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文化的力量有多大?

举个例子

唐朝是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代

到现在谁还知道唐朝的GDP是多少

不知道吧(其实也没人在乎)

但我们却能永远牢记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

而这,正是文化的力量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换句话说,

当1000年后人们再回望2017年的中国

也没人会记得、在乎你的GDP是多少

后人能记住的是,现在的你

能创造出什么辉煌文化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五千年文化传承,我们能做些什么?

现在已经到了

要把改革开放前几十年的经济成就

兑换成文化成就的时候

而这一过程需要我们付出很多努力

是该思考、改变我们的一些观念了

当西方文化无法解决好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时候

我们应当将目光投向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传统文化

学会从中吸收解决当下文化困境的思路与方法

复旦教授钱文忠:1000年后,被记住的究竟是中国的GDP还是文化?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

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作为中华民族的全新一代

作为文化的创新与传承者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根忘掉

不能把中国的五千年文明丢掉

快速的现代化使我们飞奔向前方

但飞奔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的目的地

且奔且回头

特别鸣谢:钱文忠教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