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單菜市場】早期的東單菜市場開業於清朝光緒二十八年,位置靠近外僑居住區。民國五年,北洋政府投資將菜市場改建成鐵棚式;棚內按月售票招商,無租票、頂租票均不得擺攤營業。
【東單菜市場附近】場內各攤主要經營幹鮮果品、雞鴨魚肉等。此後,法國人參與了市場的管理擴建,稱其為東菜市;並常年出售紅酒、巧克力等外國商品,成為京城四大菜市場中的高檔場所。
【東單菜市場內景】民國十七年,正式使用東單菜市場之名。七七事變後,日本人管理東單菜市場,日商主要經營食品、魚蝦、雜貨等。當時的同仁醫院、協和醫院、北京飯店等均在此地採購。1958年開始,東單菜市場曾多次重新修建。
【北京體育學院】民國二十三年,北平體育專科學校成立。1949年,該校更名體育專科學校。1952年,該校撤銷;劃歸北師大體育系。1953年8月,原北師大體育系重組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改為北京體育大學。
【解放軍儀仗隊】1952年,選調中央警衛隊部分骨幹,成立了擔負禮賓任務的警衛營;次年,警衛營改稱儀仗營。軍銜制實施後,儀仗營換裝軍官新式禮服。1983年,該部隊改稱為儀仗隊。1986年,儀仗隊改為儀仗大隊。
【在外賓駐地巡邏的軍人】公元前,羅馬、波斯等國已有關於儀仗隊之記載。十八世紀後,西歐各國為顯示軍威,廣泛使用儀仗隊。我軍使用儀仗隊歡迎外賓,最早出現在1946年;當時,是在延安歡迎到訪的美軍上將馬歇爾一行。
【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十七世紀後期,古典歐洲舞蹈芭蕾舞開始流行。芭蕾舞演員在表演過程中,用腳尖點地。1964年,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由中國芭蕾舞團在北京首演成功。英姿颯爽的娘子軍形象,創造了中西芭蕾藝術的完美融合。
【北京市業餘體校的少年學員在表演中國武術】1958年,什剎海青少年業餘體校成立;1970年,學校改為北京市業餘體校;1984年,學校改稱北京市體育運動學校;1986年,改稱什剎海體育運動學校。
【公園裡,拉二胡的女子。】這位女子的上衣是條絨布面料,在當時非常流行。條絨布亦被稱為燈草絨、燈芯絨;其主要原料是棉,亦與腈綸等纖維交織混紡。條絨布的保暖效果好,但易撕裂。《北京老照片,1973年。攝影:馬丁·古德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