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让你过目不忘的春联是什么内容?

猴女行天下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人间福满门。

这幅春联不知有多少年了,每到春节都有门户张贴,不知出自何人创作,确是一幅快炙人口的好对联。上联表达了岁月增加,人的寿岁增加,这是自然的规律。没有悲伤,沒有失落感。

下联应对非常有意义,对仗恭整,平仄相对,通俗流畅,上下珠联,做到了有骨有肉,优美喜庆。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处处欢乐喜悦,春到家家,户户福气满门。

这幅对联我从学会对联时,就不能使我忘怀!

好联!



用户心快活


对联是咱们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与书法,绘画,诗词等有极其紧密的联系。比如律诗绝句等等,大多都是以对联的形式存在。而对联在使用的时候,又以其独特的文化形式单独的使用,产生了极其微妙的可爱的,极高的文学上的效果。

古诗中的联句虽然说对仗工整,让人过目不忘,但是大家都耳熟能详,今天就不细说,我说一个我在大街的卖春联的摊位上看到的一个很有意思的对联,也许大家会喜欢。

那是上世纪九几年的时候。临近春节大街上写对联卖对联的很多,有些单位还举办一些写春联送职工送居民的活动。我在街上就看到一位老大爷在写春联,大概是出售。然后他身边也挂了几幅让大家欣赏,我看到字体优美,但有些春联的意境确实很有意思,我当时记得了一副,请大家欣赏一下:

虎行雪地梅花五。

鹤立霜田竹叶三。

对仗工整,平仄押韵合理,意境优美对吧?

还有一副对联也很优美,那是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由于是考试进入的工厂,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年轻人,学校毕业便被招进了这家单位。由于都是年轻人又多刚从学校出来,有些人就很愿意展示自己的才华,恰逢春节,一位同事就在工厂的办公室门前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

闲人免进贤人进。

下联是:

盗者莫来道者来。

虽说有一点文字游戏的意思,但也确实很有意思。

由于我本人对文学有一些喜好,所以也会经常买一些有关方面的书籍,有一次在大街路边摊上看到了一本关于对联的书,书名不记得了?里边的内容对联大多已经不记,但是有一副很短小精悍的对联,让我喜爱至今。

据说这是古代大文豪苏东坡和友人在饮酒时做酒令时留下的一幅对联。朋友出的上联是:

三光日月星。

这上联猛一看,简单,但仔细一想却极有难度。他说了日月星三个会发光的天体现象。然后说三光。如果对下联你也要说三个东西,三个字或者三种现象,或者三种物事,但数字对数字你绝对不能说三。苏东坡先生是宋代的大文豪,这种对联到也难不住他,他略一思考便对出了下联。

四诗风雅颂。

风雅颂是《诗经》的别称。可以这样说是《诗经》的上中下集的每一集的名称。其中的雅又分大雅和小雅两部分。所以又可以称为四诗。从这副对联既可以知道苏东坡的功力,也可以看到对联的魅力。

其实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对联,现在就说这几个也不知道说的正确与否,让大家和各位专家斧正。


从古致今5000年


说到对联,我记得的一幅是这样的: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在春节期间,我也曾用过这个对联,因为觉得它对得好,也反映了春节之前一年过去,春节之后一岁便来,人增了寿,福气满门。


我不仅喜欢这幅对联,还看到过有关这幅对联的一个故事,所以趁此机会讲给你听,也许还会逗你一乐呢!

过去的财主有钱人,富裕,但是文化不太行。有个财主就是这样。有一年,他为母亲祝寿,要请人写一幅祝寿联。正好当地有一文化较高的秀才,作对联写对联对他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的事。财主就去请他写。


这个财主也是多事的人,他想到的也是刚才我说的那幅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他是为妈祝寿,他就建议把“人增寿”改为“妈增寿”,下联请秀才对上就可以了。

秀才一听,这个简单嘛。“妈”对“爹”不就可以了吗?于是展开鲜红的纸就刷刷刷刷写了下来:

天增岁月妈增寿,

春满乾坤爹满门。

财主高高兴兴捧回家去,等到他母亲祝寿之日挂了岀来。因为是有钱人嘛,祝寿当天来了很多的人。不识字没文化的当然不知道了,有点文化特别是喜欢对联的人当然会欣赏一下对联的。不看则已,一看不得了。这不所有来的人都成了财主的爸爸了。但是不敢说,只能悄悄的蒙住嘴巴笑一笑。

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的重要性了吧!

20191218


用户60397079085


那是在四十年前的一个春节,我才十三岁,看到别人家过年都请人到家里来写春联!我家太穷了,请不起别人!于是我从借来的一本对联书上选了一幅很适合我家当时的境况的对联用篆书直接写在大门两边的木板上(买不起红纸)。上联是: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后来村里一个老学究看到,说写得好,很有特殊意义,将来一定有出息。现在我一直没有忘记当初写那幅对联的场景和老学究说的话,我虽然没有多大出息,但是我养育了三个为家为国作出贡献的人......


一生多有不如意


我在三十年前,在报纸上看了一付对联,上联是三星白兰地,下联是五月黄梅天。这付对联有故事,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家酒店,他的生意不好,特别是三星白兰地不好卖,老板就出了个上联,三星白兰地,求大家来店下联,如果对着有奖,此联一个月过去仍未求到下联。后来有一天突然有一个人要对下联,此下联是五月黄梅天。老板看后大喜,送其一此礼品。从此后他家的三星白兰地酒,卖得很好。这是推销他家的酒。另外我还喜欢一付对联,就寺庙里的对联,上:大肚能容容天下难之事,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说明上联丢了个容字)横幅笑口常开,


冬去春来tew


小时候,我们村的诊所贴了一副对联:

生意兴隆通四海

财源茂盛达三江

那年我们村里闹伤寒,诊所挤不下了,又借用了一栋空置的民房。于是,村民们都说医院不该贴这样的对联。

第二年,换成了: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结果那年又有很多人农药中毒,忙的医生团团转。大家又说对联的不是了。

因为对联是买的,医生很无奈地笑笑。


长虹贯月307


三十多年前,每年的春节前几天,都会特意坐一个多小时的火车,去到才子之乡的抚州,看大街上路边老人写对联,字很有功底写的很好,顺便买几幅回家帖!记得断断续续去了很多年。春联对联在我的人生当中有很多的记忆……曾记得有一次在南昌,看到一个小店门餐馆,有一幅对联至今记忆犹新,上联"酒醉英雄汉",下联"菜香妙龄人",横批是"光棍酒家"。冲着这对联在此吃了一顿饭。

哈哈,

笑声中的回忆!


錚人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富满门。

一而十十二百千,昼夜草草夜肥畜。

春风入户酿腊酒,鸿运上门蕴丰年。

爆竹千声迎新年,红梅万点报春讯。




凌风剑侠


春联,一般指春节期间门上贴的对联。

春节贴春联,历史悠久,有人说源起秦汉,有人说源起唐宋,尚无定论。

春联内容多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往。

春联又分传统春联和时代春联。

传统春联如:

一夜连双岁,

五更分二年。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千坤福满门。

忠厚传家远,

诗书继世长。

松梅竹岁寒三友,

福禄寿春暖一家。

等等。

新时代礼赞的春联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数不胜数。

然,最值得敬重的春联应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诗词中的摘句。如:

春风杨柳万千条,

六亿神州尽舜尧。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如是遇猴年春节,贴一幅毛主席的“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的春联,岂不是一绝!

等等,等等。

春节贴春联还有许多民间有趣的故事,如下二则:

(一),清乾隆年间郑板桥作潍县(现潍坊)令,廉政为民,书画皆精,得其一书画,如获至宝。有一年春节,贴至门上的春联被人偷偷揭去,一联三幅皆无,于是郑板桥又写一幅:

上联是福无双至,

下联是祸不单行。

有些悔气,再无人去揭,待夜深人静时,又补下句,

上联:今日至,

下联:昨夜行。

联在一起:

福无双至今曰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此联对仗工整,又吉祥,不愧是一幅佳联。

(二),郑板桥喜酒,常到街面上酒馆喝两盅,后发现酒馆的酒份量不足且味道清淡,顾客常有怨言。逢春节,酒馆老板非要郑板桥给酒馆写幅春联不可,郑板桥推辞不过,写下春联一幅:

上联:莱阳梨,

下联:乐陵枣。

老板乐不可支,得意洋洋将春联贴于大门之上,引得路人驻足观看。

有才人观之大笑,老板问为何发笑?答曰:莱阳梨——水多,乐陵枣——核(壶)小,老极愰然大悟,再不短斤少两、掺水弄假了。

郑板桥写春联戏老板之故事,至今传为美谈。


方1112


让我过目不忘的春联,依不同年龄段有如下三幅:

小时候看老辈人写春联,背下来并成为古诗启蒙的的是“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长大成人后,记住的是“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养无限天机”。

而今进入老年,信奉的是“书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万世耕”。

写春联,除了吉祥语,写些诗意联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