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護“薪”行動,溫暖這個冬天

年關將至

大家都盼望著

帶上一年的收穫回家過年

但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辛苦工作

一年到頭了卻拿不到工資

被迫走上討薪之路


護“薪”行動,溫暖這個冬天


他們是農民工

是底層的勞動者

同時也是城市和社會的建設者

但是作為弱勢群體

他們被惡意欠薪的問題屢屢發生

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的巨大隱患


護“薪”行動,溫暖這個冬天


檢察機關依法履職

開展護“薪”行動

溫暖這個寒冷的冬日

長檢君

2017年以來,長安檢察院共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案件15件15人,涉及拖欠農民工薪酬600餘萬元。

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有著怎樣的特點呢?

01、小企業負責人和無資質“包工頭”成欠薪大戶

一些小型企業或公司負責人和缺少相關資質的分包商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鍊斷裂,為逃避支付工人工資而“跑路”。在上述涉案的15名欠薪者中,有6名小企業或公司負責人,有9名系從有資質公司層層違規轉包、分包到工程的無資質“包工頭”。

02、“玩失蹤”是逃避支付勞動者報酬的主要套路

一些不法“包工頭”在不能保證全額或部分支付工人薪金的情況下,往往採取逃往外地或更換手機號碼等方式躲避上門討薪及抓捕,給偵查機關辦案帶來一定難度。在上述涉案的15名欠薪者中,有13名是通過上述方式來逃避支付勞動者報酬,佔比達87%。

03、追究“老賴”刑事責任成為最快“討薪利器”

一些拒不支付勞動者報酬的欠薪者對行政部門的決定書、指令書採取“聽不到”、“看不見”的方式拒不執行,而一旦進入刑事訴訟階段便予以全額清償。在上述涉案的15名欠薪者中,有13名將薪金於此環節對討薪人員進行了全額支付,佔比達80%。

護“薪”行動,溫暖這個冬天

針對欠薪行為檢察機關建議相關部門:

一是相關行政部門應加強溝通協作,建立信息共享及長效監管機制,對違規轉包分包、拖欠勞動者工資、違法掛靠等現象予以相應懲戒,實施失信“黑名單”管理、建立工資專項監管賬戶、降低企業誠信度等具體有效措施保障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二是司法機關應加大此類案件辦理力度,針對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建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縮短法律維權期限,形成快速討薪合力,確保勞動者儘快拿到拖欠的工資,防止案件久拖不解決造成不穩定因素。

三是相關部門應採取主動上門宣講,集中宣講等方式,提高農民工和進城務工者自我防範意識。同時,注重引導其依法進行維權,防止因討薪而引發群體性事件。


護“薪”行動,溫暖這個冬天

新年臨近

長安檢察會加快辦理欠薪案件

讓農民工回家過個好年


文 / 馮莎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