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伊朗承受美国制裁40年,却成中东最完备工业体系国家。是因祸得福吗?

新文化街男孩


人无压力轻飘飘,国无压力难奋进。中国在毛泽东时代不也是在重重压力下搞出了两弹一星,建立了基本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吗?伊朗情况类似当年的中国。买不来,又要自保,只有靠自己奋发图强。


四川老三三


与其说伊朗接受美国长达40年的经济制裁,初步建立了一套工业体系是因祸得福,不如说伊朗是被逼无奈,不得不自力更生。

伊朗当初选择与美国和西方世界对抗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会遭受如此严重的制裁,更不会想到事情会变成今天这种样子。
(霍梅尼革命)


严格来说,伊朗只是初步建立了一些轻工业和重工业部门,并没有实现工业体系的完整化。比起欧洲,东亚工业体系完备的许多国家根本算不了什么。只不过,能炼钢,能自己生产一点坦克,导弹,服装的伊朗的确比沙特,阿联酋,埃及这些国家的工业体系要完整的多。说伊朗工业化的成绩,无非是矮子里拔尖。

当初霍梅尼在1997年推翻了巴列维王朝,美国并没有放弃与他展开接触。美国甚至做好了抛弃巴列维国王,与霍梅尼结盟的想法,但被霍梅尼拒绝,因为霍梅尼和他的追随者们都认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两伊战争爆发后,由于双方大规模的发动袭城战,袭船战,美国找到了制裁伊朗的借口,因此对伊朗实施了经济制裁。
(德黑兰工业博览会)


而在两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又炮制出了伊朗核问题,认为伊朗会研发核武器,继续对伊朗实施制裁。这一弄就是四十年,伊朗在这四十年里很难打开国际贸易市场,缺少外国投资,也难以进口重要军工产品,因此只能自力更生。

至少在90年代之前,伊朗人除了出口石油,炼油和纺织业,农产品加工,重工业是一片空白。当时不仅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和逊尼派国家不愿与伊朗来往,就连苏联也与伊朗关系很差。伊朗如果不自己发展工业,就会变的和那些非洲国家没啥两样。因此,伊朗的工业发展是出于无奈。
(德黑兰国际机械博览会)


如今,伊朗可以自己生产性能和T-72差不多的佐勒菲卡尔坦克,可以生产自己的导弹,防弹衣,卡车和无人机。这些都是四十年的制裁逼出来的,如果当初没有被制裁,估计伊朗的工业水平也就和海湾地区那几个油霸差不多。


朱兴子


伊朗被美国制裁确实不是啥好事,但发展工业和制裁本不相关联!

伊朗不论是军事工业还是民间工业,在近几年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但这并不能说美国制裁导致的,而早在1979年,伊朗还是亲美政府,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仍然在全力发展自己的工业,包括军事工业。而伊朗军事工业就是从那个时候打下的底子。伊朗不同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人慵懒,伊朗人一直坚持自己的国家工业化的发展,从巴列维时代就是开始大肆发展军工产品。

伊朗的军事工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伊朗开始生产步枪、手榴弹、机枪等武器,然后伊朗修理飞机,计划生产组装战斗机,购买捷克35t坦克生产线,在阿巴斯港口建立海军舰艇修理厂,但伊朗初步的工业生产能力遭到了英国和苏军联合进攻,两国瓜分了伊朗仅有的军工。此后,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投入巨资购买了大量先进的武器,甚至在1975年军购额度达到100亿美元。为了减少进口,摆脱单纯依赖外国供应的武器情况,伊朗兴建了坦克修理厂,组装UH-1直升机,组建了战斗机修理厂,陶氏反坦克导弹生产厂等,但随着1979年革命的爆发,一切都结束。

而伊朗军队在两伊战争期间找到个世界各国的武器封锁,令伊朗军队武器装备严重不足,加上资金问题,从国外进口武器运到伊朗困难等,伊朗被迫发展本国军事工业满足需求,伊朗革命卫队管理的军工企业,一直到今天都是伊朗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伊朗革命卫队设立有军工总局,其负责伊朗坦克、战斗机、武器、弹药、通信器材、自行武器、工程、造船、导弹、航天等等军工领域项目,目前伊朗有200多艘科研实验室和高等院校从事军工领域研制,12000家军工企业参与。

伊朗现在著名的军工产品包括了战斗机“科萨尔”、坦克“扎拉尔”、“征服者”潜艇、“泥石”远程弹道导弹、“霍韦伊泽”巡航导弹、各种无人机等等,但这并不是美国制裁的功劳,而是伊朗人重视工业化的结果,如果没有美国、国际制裁,伊朗军事工业发展会更上一步楼。

以上内容仅为个人的一些简单看法和资料整合,供抛砖引玉,欢迎更多讨论和交流互动。如有转载,烦请表明出处!

军事天地


伊朗是中东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但这个成就早在70年代就已完成,现在不过是恢复到伊斯兰革命前的水平。

在二战结束前,中东大部分地区都是英国的殖民地。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英国在伊朗驻扎了大量的部队。

为了满足武器装备与后勤的需要,英国开始帮助伊朗建立兵工厂,从而让伊朗具备了近代军工业的雏形。

二战结束后,日渐衰落的英国开始在全球战略收缩,美苏接管了中东的地盘,其中巴列维王朝倒向了美国,成了美国在中东的代言人,就如同今天以色列的地位。

为了扶持伊朗成为中东强国,美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援助。差不多花了20多年时间,美国帮助伊朗成为中东了唯一一个现代工业国家。

伊斯兰革命后,西方彻底与伊朗决裂,伊朗的工业化建设遭受重创。更为致命的是,霍梅尼为了去西方化,开始对有西方背景的精英人士进行大清洗,导致大量技术人员“流失”。

但随着两伊战争的爆发,霍梅尼很快尝到了恶果。虽然工业生产线还在,但没有了技术人才,伊朗的兵工厂几乎陷入全面停滞状态。

经历8年残酷的消耗战,伊朗损失惨重,霍梅尼终于意识到军工业及人才的重要性。

但此时欧美国家已经对伊朗实施了全面的制裁,伊朗连获得工业必需的零配件都非常困难,想重振雄风谈何容易。

冷战结束后,伊朗的工业建设迎来了转机。西方逐步放宽了与伊朗的贸易。虽然还有诸多限制,但基本可以满足简单工业企业的运转。

随后东欧巨变为伊朗工业的再次腾飞提供了契机,伊朗以较小的代价获得了大量廉价的工业设备、技术甚至包括生产图纸。

经过20多年的消化与沉淀,伊朗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

但总得来说,伊朗除了导弹技术有所突破外,其他的工业化程度也就是恢复到了70年代末期的水平,未来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虽然伊朗的工业建设,与西方国家想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凭着这点家底,还是有了与美国对抗的资本,不至于让国家沦为下一个“利比亚”、“伊拉克”或“阿富汗”。


花木童说史


这是弹簧原理。当然这取决于弹簧的材质是否足够的坚韧。对于国家而言也一样,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和一定的经济实力,就难以抵抗美国的打压,反之就可能会绝路逢生,逆境中强壮。典型的例子是中国、伊朗。当然,也有些国家虽经高压与打击,但仍坚持抵抗,坚强不屈地反弹着。如朝鲜、古巴、委内瑞拉和叙利亚等。


老烦哥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是立国之本。中国也曾遭受美国经济封锁二十余年,但是在毛泽东提出的自力更生.坚苦奋斗的精神指引下,我国基本建成了现代工业体系,建全了全民医疗体系,建立了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搞出了两弹一星,完全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


手机用户55672264960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立国之本。一个国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意味着将本国的命门交到了別国手上,就只能听任他国摆布,沦为他国附庸。美国对伊朗四十年的封锁制裁,从客观上迫使伊朗只能丢掉依赖于资本主义强国的幻想,走自力更生、自主发展之路。


瀑下鲫语


最完备?说话都不草稿?


123呵呵哈哈123


都是西方国家制裁的结果,被逼无奈,自力更生,靠人不如靠已,如今拳头硬了,美国想打架也得掂量一下了!


懂你63650904


看到伊朗的今天,想起了,不靠天,不靠地,只有靠自己,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祝伊朗人民永远强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