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楼梦》赵姨娘说动马道婆用巫术陷害宝玉和王熙凤差点丧命,为什么事后没人追究?

陌上花开182970196


《红楼梦》赵姨娘说动马道婆用巫术陷害宝玉和王熙凤差点丧命,为什么事后没人追究?

马道婆为了钱财,和赵姨娘用巫术魇宝玉和凤姐,凤姐和宝玉差点就完了,后事都准备妥当了,后来来了和尚道人,用宝玉的通灵宝玉救了两个。虽然事没办成,但是赵姨娘欠下的马道婆的五百两银子,马道婆还是没有放弃的打算,时常来催。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后来,马道婆与他人共同作案,被抓获,被官府处置,只是在贾府里的赵姨娘,却并没有被出,根本没有追究,为什么呢?

贾母王夫人等不知道是赵姨娘和马道婆干的吗?

她们知道的。马道婆的事情闹得很大,不但惊动了官府,就连内宅的贾母也知道了。她问起王熙凤当年的情形,说起马道婆来,恨得牙痒痒,感觉自己让宝玉认他做干妈是亏了。王夫人也说到她是个混帐东西,邪魔外道的,凤姐一听,想起了马道婆总去赵姨娘处的事情,这么一对景,就都明白了。

那为什么不追究呢?

其实王夫人和贾母的对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王夫人道:“这老货已经问了罪,决不好叫他来对证。没有对证,赵姨娘那里肯认帐。事情又大,闹出来,外面也不雅,等他自作自受,少不得要自己败露的。”

贾母道:“你这话说的也是,这样事,没有对证,也难作准。只是佛爷菩萨看的真,他们姐儿两个,如今又比谁不济了呢。罢了,过去的事,凤哥儿也不必提了。今日你和你太太都在我这边吃了晚饭再过去罢。”

王夫人认为,没有对证的事情不好定论。马道婆已经被问了罪,已经抓了起来,凭贾府的能力,还没有办法把马道婆弄出来和赵姨娘对证。何况这种事,又不是是有脸面的好事,相信同时问住的别家的隐情,也不会主张闹大。赵姨娘的事情闹出来,于贾府于贾政只有坏处没有好处,且不说嫡庶之争坏规矩,就是单单巫术就会要人命,巫术历来是禁忌,谁碰谁死,王夫人可不会为了抓一个赵姨娘搭进丈夫和家族的前途。

贾母的话里,则透出另一层,除了家族利益的原因之外,更还有一层佛性在内,她包括王夫人等在内,都信佛,认为因果报应是的确存在的,所以赵姨娘这般害人,自有老天爷收她的时候,她们就不必动手,等着她自行败露吞苦果——高鹗续的赵姨娘的结局,就是用了这么一个说法。

赵姨娘的事情,不好追究,也不能追究,只能是这样的顺其自然。


叶之秋


我是花禅酒仙,马道婆使用巫术差点把宝玉和王熙凤害死,最后还查出马道婆这样做和贾府的赵姨娘有关,这样严重的事情,贾府居然事后没有追究,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没有追究才是最合理,也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发生这样的事情不是没人追究,而是没人敢追究。

马道婆在红楼梦中的形象虽然很坏,但是这个形象体现出的意思为:更坏的是人心;

在马道婆被抓之后,经过审问,还问出许多官员或者大户人家姑娘太太们的隐情出来;

马道婆能够让这么多姑娘太太们信任,必然是有点真材实料的人,那她使用的巫术又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不管这些巫术的具体出处在哪里,可以肯定的是马道婆还有师傅、师兄弟或者徒弟之类的人,这些人也会巫术,甚至道行更高。

贾府如果要追究这件事情,势必要曝光这些和马道婆有关系的人,这样一来无形之中就得罪了这些会巫术的人。

凭一个马道婆就可以差点害死宝玉和王熙凤,要是多来几个会巫术的人,贾府日后就没有一天安宁的日子了。

而且贾府在明,和马道婆有关系的人在暗,即使贾府有天大的能耐,也不能把这些会巫术的人怎么样。

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要是这些会巫术的人长期在暗处窥视,闹得贾府整日人心惶惶,贾府离落魄也就不远了。

这样最终结果就是,贾府没能追究到任何人,得不到任何结果,还惹得“一身骚”,甚至整个贾府上上下下都会被连累。

另外贾府是名门望族,非常爱惜“羽毛”,出了这样的事情,对贾府的名声非常不好,在事情还没有传播开的时候,将它掩盖下去,是关乎整个贾府利益的大事。

如果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最好,要是谁敢继续追究,就是损害整个贾府的利益,没有人能够承担这样的责任。


花禅酒仙


一、马道婆施巫术不为人知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马道婆向赵姨娘索取银两后大施蛊术魇魔法意图害死王熙凤和贾宝玉两人。

"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

王熙凤"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

"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众媳妇丫头等,都来园内看视。"

贾府正闹得地覆天翻之时"通灵王玉蒙蔽遇双真","……那和尚擎在掌上,长叹一声,道‘青埂峰下,别来十三载矣!……’"

马道婆整个施蛊过程是不为人知的,赵姨娘也只是帮忙下手,实际操作是在马道婆庵中暗中进行的。

宝玉与凤姐儿两人急病来得突然,好得快,整个过程扑朔迷离。贾母贾政王夫人等人均知此事蹊跷,但实也无头绪可寻。即使能查出真凶,都将给家族带来更大麻烦,名声受损,因此未报官府进一步深查。

虽然贾府出此奇事闹得亲戚间沸沸扬扬,王家、史家等都派人前来探视,但事后贾府上下都若无其事,偃旗息鼓,无疑是明智之举。

二、贾府查案无疑投鼠忌器

马道婆经常出入贾府,意味着其他豪门贵族家她也是常客,熟知闺阁中的隐私,既深知贾府内部内幕矛盾,也可知其掌握着其他豪门家的许多秘密。如果马道婆事发送官,将扯出萝卜带出泥,牵扯出许多豪门家的隐私,贾府将进一步成为众矢之的。这种后果是贾府不敢想象的。

马道婆如果事发,贾府赵姨娘嫡庶之争一事将暴露,豪门与宗教僧尼勾搭,施巫蛊邪祟,朝廷必将治罪,贾府形象严重受损,元妃颜面扫地。

贾府邪祟案发,会引起朝野震惊,贾政难辞其咎,贾府政敌如忠顺王府等必定拿此做文章,贾政贾赦等前途岌岌可危。

马道婆是宝玉的寄名干娘。如果事败,贾府上至贾母,下至贾政夫妇,都将颜面无存。

因此,即使贾府有心查出真凶,也会投鼠忌器,不如设法将事态平息,"胳膊折了往袖子里藏。"

曹雪芹通过这宗"魇魔法"案,向世人展示贾府这个"诗书簪缨之家"中血淋淋的嫡庶之争,揭露了作为统治者帮凶的宗教僧侣利用邪祟蛊惑人心祸乱百姓的种种罪恶,同时通过此案反映了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一石激起千层浪",俗话说"侯门深似海",果真如此。


青山红豆心


先纠正题目中一个小问题。赵姨娘说动马道婆,这说法其实不太准确。不如说是马道婆设套、赵姨娘被说动。因为在此之前,赵姨娘连这种法子都不知道,全凭马道婆的设计。

回到正题:没人追究,是因为根本没有知道。

魔魇之事,有这样几个环节:策划、写欠契、把纸人纸鬼塞到二人床上、事后毁灭证据。

二人商量之时,在旁并没有其他人。

写欠契,是叫心腹的婆子。

把纸人放在王熙凤与宝玉床上,“赵姨娘和周姨娘两个人进来瞧宝玉”,想必偷偷把纸人塞下了。而王熙凤是管家中枢,连小厮兴儿、旺儿都能在她屋外回话,其他婆子、媳妇、丫环、甚至赵姨娘本人,找个由头进入她的房间,也不是什么难事。

好吧,知道这件事的,最多只有三个人:马道婆、赵姨娘、心腹婆子。她们的害人的策划者、执行者,你猜她们会不会去宣扬?

发疯之后,“到夜间,那些婆娘媳妇丫头都不敢上前,因此把他二人都抬到王夫人上房内”,怡红院和凤姐的住处近乎不设防。到他们的房中毁灭罪证,也是非常容易的事。

这样一来,没有人证,又毁灭了物证。人们知道都不知道,又如何追究?


栖鸿看红楼


赵姨娘与马道婆合谋戕害宝玉、凤姐,致二人九死一生,终因癞头和尚将那通灵玉持诵一番,才得身安病退。但这事只有具有全知視角的读者才知道,作为故事中人的贾母、贾政、王夫人等却不知此事。既然如此,他们当然谈不上追究马道婆及赵姨娘的罪责。

我觉得应该探讨的是:贾府的主子们比如贾母、贾政、王夫人为什么不怀疑事件背后有人作祟?

明清时期,佛道两教日趋世俗化,并与民间信仰相融合,深刻影响民众生活,比如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就成了《红楼梦》的线索性人物,宝钗的金锁药方来自和尚、黛玉小时生病也蒙和尚指点迷津(未遵佛嘱而已)、清虚观贾母为宝玉拒婚也拿和尚做当箭牌(和尚说了宝玉不能早婚)。贾府的主子们也颇信佛、道两教和民间迷信,相信因果、阴司地狱、天命等,所以宝凤二人逢五鬼、遭暗算事件后,他们虽反应有异,但总不离佛、道、迷信的影响。

第二十五回,宝玉、凤姐已是不省人事,贾赦还各处寻僧觅道(从结局来看,贾赦的方向是对的,但没找对人),贾政因阻贾赦道:

儿女之数皆由天命,非人力可强者。他二人之病出于不意,百般医治不效,想天意该如此,也只好由他们去罢。

贾政认为儿女之生死由至高无上的天决定,人力对此是无可奈何的,他这样相信天命自然就不会怀疑人力的作用,比如赵姨娘、马道婆之流有害人的法力。

而贾母呢,当赵姨娘劝她放了宝玉时,“让他(宝玉)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也受罪不安生。”贾母对赵姨娘的责骂细究起来,倒像是看出了赵姨娘在作祟,她骂道:“你怎么知道他在那世里受罪不安生?怎么見得不中用?”两句责问好像正是针对赵姨娘的阴谋,但是贾母终究未深挖此事,这也因为贾母对佛、道两教的信奉,尤其是马道婆对她的“引导”。马道婆勾结赵姨娘前,先去给贾母请了安,并就宝玉脸庞被热油灼烫一事,给贾母上了一课:

祖宗老菩萨,那里知道那经典佛法上说的利害。大凡那王公卿相人家的子弟,只一发长下来,暗里便有许多促狭鬼跟着他,得空便拧他一下,或掐他一下,或吃饭时打下他的饭碗,或走着推他一跤。所以往往的那些大家子孙,多有长不大的。

“长不大”,这话对不信佛法的人自然没用,但对贾母显然起了威吓作用,她赶着问:“这有个什么佛法解释没有呢?”还因此供奉了一日五斤的大海灯,可見贾母是信的。马道婆这席话后没几天,宝玉凤姐便被魇魔着了,贾母大概以为宝凤二人被促狭鬼跟着呢,哪里想到马道婆既得了钱,还要害她的孙子、孙媳?

王夫人更不用说是常年吃斋念佛,头脑里都是因果报应、天道轮回,她也特别信命。第八十回,迎春跟她诉苦,她就说:“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所以宝玉凤姐的劫难,在她看来不过是命有此劫,因而不会想到这是人设的魔法。

贾府主子们比较不信因果报应的大概算凤姐,她接受老尼姑净虚的委托,决定拆散一对青年男女时,她像是自己壮胆似地宣言:“你是素日知道我的,从来不信什么是阴司地狱报应的。凭是什么事,我说要行就行。”当着宗教人士,拒绝相信阴司报应——不知净虚怎么想,这样行事风格,除了凤姐,真的没谁了。想来,曹雪芹是最善讽刺的:尼姑不念因果拆人婚姻,凤姐面对佛家否定因果报应。


玄真子桑


这是作者虚写,马道婆蛊惑事件不会造成二人生死存亡关头,自古有蛊惑术,没有发生啥效力,都是追查使用蛊惑弄小人的人。有的以此蛊惑陷害人,有的就蛊惑事件查案。如此神奇的蛊惑事件弄得二人寻死觅活,要杀人。是借此嘲弄古代蛊惑案件,古代的蛊惑案件,尤其汉武帝杀皇太子及皇后卫子夫,女儿公主,皇孙,及其相连之人一万多。当时的术士认为皇太子刘据与卫子夫陷害汉武帝,汉武帝要死要活病不成样了吗?蛊惑术方发生作用了吗?像贾宝玉王熙凤被马道婆蛊惑术病的这般。曹雪芹以此事想表达的是他此前时代,历史上无中生有的事,却成了真事。这是作者写蛊惑术的目的。目的不在赵姨娘,马道婆,在于引起的历史意义。没有的事,追查什么!这段借赵姨娘马道婆写历史借鉴之事。


青木皮


贾家就算知道了,也不敢公开追究赵姨娘。

巫蛊事,历来都是皇帝严厉禁止的。

被揭发之后,赵姨娘死不足惜,荣国府就要承担管理不力的连带责任,首当其冲的责任人就是贾政。作为男主人(赵姨娘的主人),贾政罢官、永不录用都是轻的。

此外,贾赦的爵位也极其危险。而没有了爵位之后,与爵位相关的府邸、爵田、御赐物等都要被收回。荣国府体系顷刻崩溃,自此沦落到庶民阶层还翻不了身。


四川達州


因为被害的人已经被害死了,后人也无能为力了。


文惠来


事情已经过去了。王熙凤、贾宝玉也醒过来了。赵姨娘可能让人有所怀疑。马道婆隐藏的很深,她还是贾宝玉的干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