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红楼梦》里面的贾环坏吗?

用户73204915202


如果要评选《红楼梦》十大坏人,相信贾环一定会入选。这个在父亲眼中“形容猥琐”的荣国府三少爷,浑身没有“爱人肉”,贾家就没有几个人将他当回事,而他更是用灯油烫了贾宝玉的脸,还在贾政面前告了贾宝玉的状。这样王夫人口中“黑了心”的下流种子不坏谁坏?可这是事实么?当然不是!贾环不但不坏,还非常可怜。


【一】

贾环亲手烫了贾宝玉的脸和贾政面前告了状令人对他观感大恶。可是,贾环当时年纪并不大,用现在的话来说,在没有完全行为辨识能力的年纪,是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虽然道德上,儿时的贾环确实起点很差。可造成贾环这样的情况是贾环“性本恶”么?也不是。是赵姨娘的责任么?也不是。那是谁的责任?王夫人!

王夫人作为贾环的嫡母,有意不管教贾环,反倒让半奴的赵姨娘抚养教导贾环。她平时又对赵姨娘多方逼迫,使得赵姨娘心理失衡再转嫁到贾环身上。王夫人明显是阳谋,有意让贾环长成坏小孩,其私心太过歹毒。

凤姐三步两步的上炕去替宝玉收拾着,一面笑道:“老三还是这么慌脚鸡似的,我说你上不得高台盘。赵姨娘时常也该教导教导他。”一句话提醒了王夫人,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

王熙凤太坏了,前脚刚骂了赵姨娘没资格管教贾环,这会又说贾环做了坏事是赵姨娘不管教。亏王夫人怎么有脸骂赵姨娘,贾环的教育,原本就是王夫人的责任。



【二】

贾环除了这两件事,再不见做一间坏事。而且越长大越稳重,学问也渐渐学的不错。但都改变不了他在贾家边缘人的命运。没有贾政参与的宴会,从来没有贾环参加的份。贾母面前更从来没有他的位置。不是贾母不认孙子,皆因王夫人讨厌赵姨娘母子,贾母绝不会为了一个庶出孙子与儿媳妇针锋相对。

贾元春省亲那么盛大的活动,一辈子都没有一次。就发生在贾家,可全程贾环都“被生病”了。很难想象那么热闹,贾环小孩子翘首企盼很长时间,却最后被告知不能参加,一个人孤零零在房中听着外面的繁华对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有人说不是贾环生病了么?贾元春一走贾环就活蹦乱跳的出来猜灯谜,哪里有生病样子?


【三】

贾环就像一棵杂草,姥姥不疼,舅舅不爱。他一定也羡慕哥哥贾宝玉那样的人生。他却什么都没有!走到哪里都被人讨厌,真是因为他不好么?未必!贾家奴才势利眼,更多是贾环不得宠才被讨厌而已。

贾环道: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说着,便哭了。

贾环这段话很令人心疼,出身不是他能选择的,贾宝玉应有尽有,他什么都没有。这样巨大的心里落差让一个孩子承担,很不公平。

有人说贾环就是贾坏并不对。繁体字贾环和贾坏区别很大。环字反倒是个美字。

许慎《说文》:环,璧也。

《尔雅·释器》:肉好若一谓之环。李注:“其孔及边肉大小适等。”

《礼记·经解》: 行步则有环佩之声。

《礼记·玉藻》:孔子佩象环五寸。

环的本意是礼器,宗庙传承器,要比贾珠、贾宝玉的名字更有传承意义。

贾环元宵节做谜语“兽头”和“枕头”是对贾家抄家后的贾环作出隐喻。有兽头就有屋顶,有枕头就能安睡。兽头和枕头是组成一个家的基本要素。贾家抄家后,树倒猢狲散,可能唯有贾环聚拢了一些家人,贾政王夫人总要有一个晚年的存身之所,贾宝玉“悬崖撒手”,能赡养他们的唯有贾环,您觉得呢?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君笺雅侃红楼


我不认为贾环是坏孩子,倒是个无家庭地位的可怜孩子。

作为贾政的庶子,堂堂豪门三少爷,同样是小孩子,和大三四岁的嫡兄贾宝玉相此,贾环是祖母不屑,嫡母不管,任由他跟着半主半奴的母亲赵姨娘生活起居,偶尔犯个错不问青红先破口大骂。宝玉是府里活宝,深得各长辈疼爱,兄弟姐妹维护,家里丫环婆子一堆人小心伺候,外头大小十几个仆人随护,风光无限,要什么有什么。而可怜的贾环,除了老子贾政能想起他外,内眷们的宴会游戏都没有他的份,就连贾元春省亲那样轰轰烈烈的大事,贾府远支近脉的男丁都到场且有赏赐,却独独把可怜的贾环排除在外,将心比心,这对一个小孩子是多么无情的碾压。更有那一起狗仗人势的奴才都不将他当主子看,且不说贾环和宝玉本质上有无区别,单就那边缘化不受重视的家庭待遇也会使小孩子变得猥琐小器,因为他得处处提防来自四面的恶意,他的幼小心灵尝尽了屈辱和不公。

说贾环坏,一是因为宝玉挨打前贾环对贾政说了金钏死亡真相,这事本来就是宝玉行为不端在先,纸里包不住火,瞒了初一瞒不了十五。二是贾环抄经打翻烛台烫伤宝玉脸的事,宝玉来王夫人房中,又是当妈的稀罕,又是丫头拍着睡觉,作为弟弟和丫头要个茶都要遭白眼,不生嫉妒心才怪。


王扶翠


贾环虽不算很坏,但在前八十回表现出来的是阴狠多疑和凉薄也让人心惊。



第二十五回,因忌恨宝玉调戏自己的相好彩云而心生歹意,假装失手,将蜡油推向宝玉,将宝玉的脸烫伤,第三十二回,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乱跑,遇到贾政,他为了推责,竟然祸水引向宝玉,污告宝玉逼淫母婢,这两件事都是突发事件,绝非赵姨娘之流所能预计,可见贾环血液里天生有一种阴狠算计。



第六十二回,彩云偷拿王夫人的玫瑰露被发现后,宝玉顶了缸,贾环便疑了心,将彩云所私赠之物都拿出来,照彩云脸上砸去,并指责彩云两面三刀,气得彩云将东西扔进河水。

第七十二回,与贾环相好的彩霞被王熙凤陪房来旺家的强求婚,让妹妹小霞去向赵姨娘讨主意,赵姨娘让贾环去讨,贾环一则羞口难开,二则也不甚太在意,以为去了彩霞,还有他人,其情凉薄如此。



有人将这种阴狠凉薄归结为赵姨娘的影响,这其实是片面的,他的这种性格的形成,更多的是众人的歧视与社会风气造成的。

比如他用蜡油烫伤宝玉一节,烫伤之前,宝玉在笑闹之际何尝考虑过正在抄写金刚经的贾环?在喊彩云服侍自己之前可曾注意过彩云正在为贾环服务?比如贾环不去向王夫人讨要彩雨霞时的想法,脂批竟是"世人之情,亦是丈夫之情”,可见世人,甚至作者本人都是不将女性看在眼里的。



不过,贾环此人也不容小觑,小小年纪便会不漏声色的谋算别人,待其年纪渐长,城府渐深,宝玉,贾琏等人未必是他的对手。


萍风竹雨123


做为庶子出生的贾环,在贾府中地位不高,也许是促使他性格黑暗的一个原因之一,但也不尽是如此。

贾环的坏,带着卑鄙,阴暗,绝情与算计,这一点是与生俱来骨子里的坏。

文本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通灵玉姐弟遇双仙)

王子腾夫人寿诞,宝玉赴宴回来后,与王夫人母子之间是怎样的形容:原文:“....命人脱去抹额,脱了袍子,拉了靴子,便一头滚进王夫人怀里。王夫人满身满手满脸摩挲他,宝玉也搬着王夫人的脖子说长道短...”诸位看君,您想一下这份亲密与宠爱,怎不叫身为庶子的贾环嫉妒不已呢?他心里已经浸着一缸醋了。

而宝玉闹酒躺下后,却还不老实,彩霞属意贾环,并不兜揽他,他却拉着彩霞的手求:“好姐姐,你也理我理儿呢”,这一幕看在贾环眼里那叫一个怒火冲天,计上心来。所以故作失手,将一盏油汪汪的蜡烛油推向宝玉脸上。

幸好只是泼在脸上,没有伤及双眼,否则宝玉就失眠了。这是毁容。贾环这一计,不可谓不毒。而且还是当着王夫人的面谋害,报复宝玉,他的胆子不可谓不大。


第二次害宝玉是在文本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孝种种大承鞭挞。

起因是宝玉得知金钏跳井而亡,五内如焚,低头叹息之际遇到贾政,问答间不及平时流利,贾政已略不快乐,恰遇忠顺王府的人前来索问琪官的消息。

忠顺王府的人托露出宝玉与琪官交往的事情,而从忠顺王府的来人,说话语气的僵硬,以及贾政应答时的谨慎,可以窥见关系并不密切,甚至是关系有点紧张。

而宝玉偏偏勾搭了忠顺王爷最心爱的戏子。这一点对于古板小心的贾政而言已是摸了虎须了。

所以发话宝玉“不许动”。

送客回来之际遇上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乱跑,贾政喝令小厮打贾环。贾环见父亲盛怒,趁机诬告:“..我母亲悄悄告诉我,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红楼梦)中最让人的惊叹就是作者的笔力。一个“见”字把贾环的毒写到了极致。贾环“见”贾政盛怒,趁机告状,而且告的是淫辱母婢,打骂致死的重罪。

要知道在古代大家族中是非常讲究孝道的。红楼梦文本中亦有提及。长辈房中的猫儿狗儿需要尊重爱惜它,何况是母亲的贴身女婢。

文本中贾母的丫鬟鸳鸯去传令,凤姐尤氏都是站起来听着。不敢不尊重。因为婢女代表的是长辈。

贾政古板之人,宝玉这样的大过必不饶恕,更何况他还游荡优伶。

所以贾环这一状无疑是催命符。有意致宝玉于死地。对亲兄弟如此恶毒,实属罕见。

推脱自己过失的同时,还顺带着谋害别人的性命,这份心思都如蛇蝎。


文本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贾环与彩霞素来有旧,彩霞与他有情在先。那来旺的儿子不仅容颜丑陋,还赌博酗酒,无所不至。赵姨娘一直催贾环去讨要彩霞,但是贾环一则羞于出口,二来就是觉得彩霞不过就是一个丫头,她去了以后自然有好的。哪里就肯开口了?

眼睁睁看着她入了火坑。

贾环对彩霞没有一丝一毫的爱情。彩霞不过是他的大玩具而已。

枉费了彩霞为她付出那么多,更辜负彩霞一腔深情。


这是贾环几大件无仁无情无义之事。至于与赖莺儿钱之类的都是小缺点了。

终结语,贾环的坏是真坏。骨子里就是个坏坯。


书灯幽见


对于贾环来说,毁掉他的,最严重的不是打骂,而是大家对他的刻意漠视和语言暴力。

从血缘关系来说,他的嫡长姐是贵妃元春,他也是位正宗的国舅爷;嫡亲哥哥宝玉衔玉而生,自带传奇色彩,人又生得潇洒飘逸,走到哪里都如众星捧月;亲姐姐探春虽然是个女儿,可饱读诗书,“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人称“刺玫瑰”。

相比之下,哥哥姐姐们的光彩照人,使得贾环格外相形见绌,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虽说是庶出,但从身份上他是正宗的贾家少爷,可奶奶贾母、嫡母王夫人、甚至连著名的和他一样身份和地位同样尴尬的婶娘邢夫人这些长辈们都从来没有正眼瞧过他;父亲贾政非吼即骂,没给过他好脸色;亲生母亲赵姨娘总是怀着怨恨的心去生活,稍有不如意,便把这怨气发泄到贾环身上;至于势利的下人们,因为不喜欢着贾母及王夫人凤姐等的不喜欢,也看人下菜碟,从不把当他做正经主子对待。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贾环是一个深受刻意漠视和语言暴力打击的孩子。

一、长辈的刻意漠视

老祖宗贾母,对偶然到清虚观打谯不小心撞上的一个小道士还大发善心,又是赶紧安慰又是命人带着去吃点心,生怕吓着这个孩子了。在别人眼里,贾母是最怜老惜贫的善心人。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众所周知的极其爱护晚辈的老人,整天带着孙子孙女外孙女吃喝玩乐、享受人生,可对亲孙子贾环,她的感情付出却是十分吝啬。书中从没写过她对贾环有过一丝的眷顾和关爱,即使是逢年过节分东西,她也从来没有考虑过。

贾环这个活生生的孙子,硬是被省略掉了。

同样是孙子,宝玉和贾环的生活及待遇,完全是天壤之别。宝玉那边,吃穿用度,包括侍候的人等方方面面,贾母精挑细选,恨不能倾其所有,把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都给他。

不仅是贾母,贾府中其他人,莫不如此。

第24回,贾赦生病,宝玉去探望,恰逢贾环贾兰后来也去了,同是对待侄子,邢夫人的态度,也是迥然不同的:

“贾环见宝玉同邢夫人坐在一个坐褥上,邢夫人又百般摩挲抚弄他,早已心中不自在了,坐不多时,便和贾兰使眼色儿要走。贾兰只得依他,一同起身告辞。宝玉见他们要走,自己也就起身,要一同回去。邢夫人笑道:‘你且坐着,我还和你说话呢。’宝玉只得坐了。邢夫人向他两个道:‘你们回去,各人替我问你们各人母亲好。你们姑娘,姐姐,妹妹都在这里呢,闹的我头晕,今儿不留你们吃饭了。’贾环等答应着,便出来回家去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从其他人的角度来说,贾环感到不自在的理由看起来实在有些荒唐。邢夫人原本就和他不亲近,为什么连邢夫人和宝玉之间亲密的互动都使他这样嫉妒?

一个孩子,究竟是有多可怜,才会因为原本不亲近的人摩挲自己的哥哥而不自在?

究其原因就是,这种温情贾环从未得到过。

在贾环这里,别说奶奶贾母厚此薄彼,其他人哪怕就是稍微对他问寒问暖,即使就是碍于面子上的情分多和他说上几句客气话,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更不要说像邢夫人对宝玉这种无意识的温馨之举,那对贾环简直就是一种痴心妄想。

二、父亲常态化的责骂

中国传统式教育,有一句话很有名的话叫做:“严父慈母”,而贾政,就是这种典型的“中国式父爱”。贾政是严父,在他的认知里,父亲只有常年板着脸,不苟言笑,才能树立起父亲的威严。

无论是宝玉,还是贾环,贾政在日常生活中,只有通过不断训斥儿子,来刷刷当父亲的存在感。除此之外,似乎没有更好的方式。

不是打就是骂,不要说是贾环,就算是宝玉,想从这种传统型父亲那里获得父爱,可以说是一件挺渺茫的事情。

第33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因宝玉与琪官私下往来,被忠顺王府找上门来,贾政大怒。

那么在一个父亲的眼里,儿子贾环是什么样的呢?

贾政一抬眼,看到了面前站的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又看了看旁边站的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人物委琐,举止荒疏”,这是一个父亲对亲生孩子的评价,让人不由替贾环感到无尽的悲哀。

还有什么比亲生父亲的鄙视而更让人难受的呢?父亲尚且如此,就怎么敢去寄希望他人呢?

三、母亲赵姨娘的语言暴力

母亲赵姨娘是整个荣国府的一个奇葩,她整天言行举止无状,倒三不着两,常常不顾身份,随时随地和小丫头们开撕。比如,原来是戏子,后来被分到了怡红院的芳官,就骂过她一句很著名的话,“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

贾环是少爷,赵姨娘是他的亲生母亲,可论起来,儿子贾环是主子,自己的地位却还不如下人。长此以来,赵姨娘心有不甘,自己明明生了一儿一女,应该享受较高的地位,但是偏偏在众人眼里,赵姨娘的存在就仿佛一个笑话。

这种怨气、这种不甘,长期积攒,汇集成了一股挥之不去的戾气。

赵姨娘不敢去找王夫人,不敢去找亲生姑娘探春,不敢去找贾府其他的所谓主子们,所有的发作不出来的怒气和怨气,她只能往儿子贾环身上发作。时间长了,就渐渐演变成了一种非常不堪的语言暴力。

而这种语言暴力,对贾环来说,是十分致命的一种伤害,程度比打骂严重多了。

第20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中,贾环与宝钗的贴身丫鬟莺儿赌钱输了后耍赖,被宝玉教训了几句,贾环灰溜溜地回家了。

赵姨娘见他这般,因问:是哪里垫了窝心脚来了?贾环便说:同宝姐姐玩来着,莺儿欺负我,赖我的钱;宝哥哥撵了我来了。赵姨娘啐道:谁叫你上高台盘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哪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这没意思?不管什么原因,儿子在外面受了气或者委屈,作为一个母亲,正确的方式是先安抚,了解清楚情况后再教育。

赵姨娘呢?没有安抚,没有劝慰,没有教导。不管三七二十一,开口先臭骂一顿,并且从言语上进行刻意的讽刺和贬低,从不耐心分析原因,从思想上关心孩子。

赵姨娘还把对王夫人、凤姐等人的仇恨,都融进了生活的一点一滴之中,对于贾环的错误认知、言行,非但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还时刻挑唆、培养、强化贾环的仇恨之心,这是一位母亲最大的失误。

在赵姨娘的潜移默化下和错误引导下,他慢慢形成了一种认知,这个世界是冰冷而残酷的,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他贾环,鄙视他,忽略他,由此,他的心理变得阴暗,人格也逐渐扭曲。

可是,这一切能怪赵姨娘吗?她出身卑贱,地位低微,自身尚且自顾不暇,脑子又缺根筋,哪里还有爱流淌给贾环呢?受地位和环境的局限,这已经远远超出了她的认知。贾环就在这种缺爱并充满鄙夷嘲讽谩骂的环境里艰难地成长着。

四、兄弟姐妹间的有意漠视

奶奶不疼,父母不爱,还有那么多兄弟姐妹们啊。荣宁两府里兄弟姐妹们算起来也真不少,大观园里的各种团建活动,如起诗社、各种游玩可是整日热闹不堪的。

然而,热闹和繁华都是属于别人的,惟独贾环没有。

元春省亲后给家人赏赐礼物。她先赐了宝玉和贾兰一些所谓的琼酥金脍,但是没有分给正在生病的贾环。随后又赐物时,所有男性里,只有宝玉和众姐妹一般,贾兰次之;贾环与元春同父,却被元春有意漠视,和贾珍贾琏贾蓉这些远一点的叔伯兄弟们一样。

宝玉呢,他倒没有嫡庶之认知,但他光芒耀眼的存在,下意识地刺激到了贾环卑微的心灵隐痛。

如果说宝玉和元春与贾环不亲近,是因为嫡庶之别及血缘上的差别的话,那么贾环一母同胞的亲姐姐探春怎样呢?

第27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赵姨娘无意间听说探春给宝玉用绫罗作鞋后,非常生气,并当着众人抱怨:

“正经兄弟,鞋搭拉袜搭拉的没人看的见,且作这些东西!”……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

亲姐姐探春对弟弟贾环也没有丝毫关心,反而有意识地接近拉拢同父异母的哥哥宝玉。她不是对宝玉感情深厚,而是出于自身利益,为了增近感情刻意而为之。

假如她在给哥哥宝玉做鞋的同时,稍微那么顺带地给亲弟弟贾环做一双,哪怕只是一双,也能润泽贾环严重缺爱的心灵。

然而,对于亲姐姐探春来说,庶出的身份是她最忌讳的,为了标明自己的态度,她坚决与亲生母亲赵姨娘和弟弟贾环划清界限,好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

五、下人们的鄙视

荣宁两府内,人的阶层和地位由于身份的不同而千差万别。贾环虽然是名义上的正经主子,可稍有些脸面的丫头们,也因为上层领导诸如贾母、王夫人等对贾环的态度,而对贾环怀有岐视之意。

第60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贾环向芳官要蔷薇硝讨好自己的心上人彩云,芳官一时没找到,便将些茉莉粉包了一包,

“向炕上一掷。贾环只得向炕上拾了,揣在怀内,方作辞而去”。

先不论贾环向下人要东西的行为是否妥当,这件事另当别论,但芳官此举,实在是不高明的很。一个“掷”,反映出她有多么地骄傲,贾环好说歹说是个少爷,芳官的行为,简直是对贾环的侮辱。

想想就有些心酸,堂堂一个贾家少爷,竟然沦落到向一个三等小丫鬟要东西的份儿,而且这种东西还是被下人随口就送人的。到了贾环这里,却是稀缺资源。

芳官如此,其他下人们也好不到哪里去。

六、长期被漠视和语言暴力后的结果

世界怎么对贾环,贾环就怎么对世界。

彩云是唯一真正关心他、爱护他的人,所以,贾环也很依恋彩云的那一点温暖,所以他才找芳官讨要蔷薇硝。

然而,玫瑰露事件爆发。彩云替贾环偷王夫人的玫瑰露,敢作敢当,甘于承受任何责罚,宝玉钦佩她的勇气,便替她应了。

还是第60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贾环却起了疑心,将彩云凡私赠之物都拿了出来,照着彩云的脸摔了去,说:“这两面三刀的东西!我不稀罕,你不和宝玉好,他如何肯替你应,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与一个人知道,如今你既然告诉他,如今我再要这个,也没趣儿。”

长期以来,贾环最熟悉的感觉是被鄙视、被谩骂、被嘲笑和被忽略,哪怕是彩云真心给了他一些从未在家庭中其他人那里得到过的温暖,他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在阴暗的生存环境中刻意被冷落、被忽视,他的世界逐渐变得阴暗冰冷,缺乏阳光。

久而久之,即使他曾经心怀阳光和美好去看待这个世界,但持续不断地遭遇语言暴力和长期的刻意忽视,甚至打骂,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怀疑,充满了戾气和不满,也铸成了他阴暗的心理和畸形的性格。

这一切,难道仅仅是贾环自身造成的吗?

那些来自长辈们的刻意的漠视,严父不绝于耳的训斥,母亲粗鄙不堪的责骂,还有兄弟姐妹们对他的忽略,都一点一滴地,侵蚀着贾环寂寞阴霾的心田。

少年贾环,终于成了一个大家都不喜欢的孩子。


你觉得贾环是怎样的孩子呢?欢迎在留言区讨论并交流,关注“一入红楼深似海”!


一入红楼深似海


我读红楼梦,第一印象,贾环很坏,是一标准的熊孩子,身上有很多戾气:故意推到蜡烛台,烫伤哥哥的脸(本意也许是烫伤眼睛);向父亲进哥哥的谗言,说他逼奸母婢,致金钏儿羞愤自杀……

但我们又发现,贾环的坏其实都是针对一个人:他的同父异母哥哥贾宝玉。那贾环为什么特别仇视贾宝玉呢?

还和你



和哥哥的光鲜对比,庶出的标签使贾环总是活在卑微里。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二十回,贾环玩牌。输给了莺儿,小孩子天性,想耍赖,抓起骰子就拿钱。莺儿这时说:

“前儿和宝玉玩,他输了那些也没有着急。下剩的钱,还是几个小丫头们一抢,他一笑就罢了。”

贾环就哭了,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

贾环因为是庶出,他内心很自卑,他感觉自己到哪里都不受欢迎,是因为自己是庶出的原因,而贾宝玉是嫡出。

事实确实如此,嫡出、庶出的差别就这么大。贾环在荣国府虽贵为少爷,但却是父不管、母不疼,处处受人嫌弃,长期被冷默、忽视。

祖母从来没有想起过他,视他为空气;嫡母王夫人对他不屑于管理,也疏于教育;父亲贾政见了不是吹胡子就是瞪眼睛,非打即骂;哥哥能住进的大观园,他无份;自己的同胞姐姐贾探春,和隔母的哥哥贾宝玉更亲近,下功夫给宝玉做鞋子,没有他的份……

而对比看,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贾宝玉却是祖母的心肝宝贝,其他大人也宠溺他,丫头、小厮,甚至于清客、管家都讨好巴结他,他在贾府就象是凤凰蛋。

贾府众人都是一双富贵眼,看人下菜单。正因为亲人的忽视和冷漠,使丫头小厮都不怕他,甚至于拿他当笑话。“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从这一句话上,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贾环心中的痛苦,也体会他的卑微和坏产生的原因。



亲母赵姨娘不着调的教育方式,使贾环更疏离于贾府主流之外,也使贾环心怀仇恨。

贾环被莺儿抢白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赵姨娘不仅没有来安慰心理受伤的儿子,反而对着他的脸吐了一口唾沫:

“谁叫你上高台攀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那里玩不得?谁叫你跑了去讨没意思!”

如果亲娘在儿子受委屈时,给他正面引导,给他一些正能量的话,使他多亲近王夫人、贾宝玉,或者贾环在府里的存在感更强。

在这点上贾探春就非常聪明。她只认王夫人为母,认王子腾为舅舅,自觉远着生身母亲赵姨娘,所以王夫人对探春比对贾环好得多,探春的存在感也多得多,身上的戾气也少很多。但这并不说明探春待生母赵姨娘有多差,这只是她为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和状态而已。

论说贾环应该归嫡母王夫人教育,但是王夫人因为厌恶赵姨娘,对贾环疏于教育,并让赵姨娘代管。王夫人还经常责骂赵姨娘没有管好贾环。赵姨娘不敢发作王夫人,就把自己的不满和痛苦发作在贾环身上,责骂和挑唆……把仇恨种在了贾环心里。




坏小孩——贾环的痛苦和卑微

“贾政一举目,见宝玉站在眼前,神彩飘逸,秀色夺人。”再比比旁边贾环,“人物委琐,举止荒疏”。

在亲父的眼中,对比之下,觉得宝玉光彩照人,而贾环则“委琐”和“荒疏”。其实我认为贾环的“委琐”和“荒疏”并不是长的有多难看,而是因为长期缺少尊严和地位而缺失一份自信,“委琐”是内心自卑的外在表现。

这种痛苦会变成愤恨,在适当地时候会发泄出来,使他成为一个“坏孩子”:故意推到蜡烛台、进谗言…

我前些年读《红楼梦》,很厌恶赵姨娘,也很厌恶贾环的坏。佛教是讲究因果的,有因必有果,因果很复杂。现在每每读到贾环被漠视,我都会对他产生一种同情和悲悯之心,觉得即使是庶出,贾环也不应该被如此对待。

怎么和比你更低的人相处?其实也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悲悯的情怀。前些年马家爵事件,警示人们,被卑视和压抑者,会心生恶意,不被善待的孩子心中会住进恶魔,这些恶魔在不经意间,可能会被放出来,给别人制造很大的麻烦。因为恶念,他们往往会损害别人,但同时也会毁灭自己。


我就是竹韵


不算。贾环身上有贵族哥儿身上的所有通病,不学无术,品行不端。他与宝玉不同,如果以当时的主流价值观来判断,宝玉属于自甘堕落,贾环则是被逼只得如此。前者还有自主选择权,而后者连反抗的权利都没有。扪心自问,换作是我,在那样的环境中,我不认为我会比贾环做得更好。那是一个以出身论贵贱的时代,即使贾环再做努力,恐怕所处的环境也不会有任何改观。不信,请参照贾母对宝玉无条件的溺爱,作为家族中最有威信的女性,她在无形中左右着很多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看法。即使宝玉与那个时代所定义的杰出青年完全背道而驰,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在家族中被宠的地位。试问贾环要想得到对等的地位,有无可能,或许永远不会,至少贾母在世之日,机会永远渺茫。贾环同探春虽都是赵姨娘所生,后者的处境可能还稍微好点,她可以远嫁,能逃离这种桎梏。前者则不同,他的人生似被定了性,这不是龟兔赛跑,而是在人生起点处就掉入了深坑,这是无法抹掉的履历。压抑的环境会造就心理不健康的人类,当你的生身母亲被别人无端辱骂,当你没有理由为自己受到的不公找到借口,当你的未来看不到一丝光亮,我不是在为贾环的堕落找借口。他本质上不是一个坏孩子,那么又是谁把他推向了好青年的对立面?


一文几值



廖花花


贾环是不是坏孩子?我的答案是:是,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孩!

没错,贾环是有个不靠谱的生母,是缺少良好的教育,是没有关心与关爱,是……有很多很多的不可抗拒因素。这些因素越多,就越决定贾环是个坏透了的、无可救药的坏小孩。

用蜡油烫宝玉,向父亲进谗告刁状说宝玉“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怀疑彩云与宝玉好,赌钱耍赖,贪图小丫鬟的东西……这些坏事说也说不尽。最不可容忍的,却是下面这件:

彩云偷东西送给贾环,被查出来后宝玉代为瞒赃。宝玉的动机,是对女孩子的普遍爱护,连平儿、香菱他都要“尽心”,哪里在乎多一个彩云?平儿配合,动机是“不肯为打老鼠伤了玉瓶儿”,“三姑娘听见了岂不生气?”都不是针对彩云个人。

但是贾环得知,却当面这样说:“你既有担当给了我,原该不与一个人知道,如今你既然告诉他,我再要这个也没趣。”他要求彩云“不与一个人知道”!问题是彩云偷东西送人,当然也不想别人知道。但是丢了东西追查到她身上了,她又怎能做到“不与一个人知道”?还不是要她自己承担后果、不要连累贾环?做男人到这份上,也真够瞧的了。

前文平儿说:“可恨彩云不但不应,他还挤玉钏儿,说他偷了去了”,我只恨彩云贼喊捉贼,黑心恶毒。看了贾环的话,才知道彩云的不得己:贾环是要求他“不与一个人知道”的,她就是不想陷害同事玉钏儿,独自怎么能承担得起这罪名?中秋夜宴的时候,连少了一个茶杯都要找打碎了的“磁瓦子”,否则不能交账。彩云就算愿意认了这贼名,赃物去了哪里?她怎么能说得清?以她与贾环的关系,大家难免会联想到贾环身上去。“不与一个人知道”又如何落实?为了掩护贾环,她也只好不讲义气、没有人格地贼喊捉贼,嫁祸给玉钏儿了。

为你偷东西、替你担贼名,你还诸多过分要求。但这还不算什么,因为还有更可气的:“不看你素日之情,我就去告诉二嫂子,就说你偷来给我,我不敢要。你细想去!”他反而以此来要挟彩云,威胁说要去报告、要去说彩云是贼!世上的渣男,还有比他更渣的吗?

贾环不坏,世上还有坏人吗?


栖鸿看红楼


《红楼梦》中,贾环是贾政与赵姨娘生的儿子。

老一辈的称他为环小子,下人们称之为环三爷。

贾环之所谓被称为三爷,是顺着宝玉的二爷来的,二爷的上面还有已经死掉的大爷贾珠。

在读者的心目中,贾环是个很猥琐的小人,小小年纪就要用灯油把宝玉的眼睛淋瞎,后来又在贾政面前告黑状害得宝玉被打个半死。

好好的少爷,为什么会成为大家心目中的黑心、下流种子?我们先说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嫡庶有别。

环三爷和宝二爷都是爷,但此爷非彼爷,彼此的地位天上地下。宝玉是王夫人生的。王夫人是正妻,娘家在四大家族中官儿最大。贾环是赵姨娘生的。赵姨娘原本是由丫头收房的姨太太,贾环属于民间看不起的“丫头生的”。虽然也是个爷,含金量要大大打折扣,这从两人的待遇上可以看出来。

宝玉屋里,大小丫头10多人,还有几个班组的小厮,出去的时候前呼后拥,热闹得很。贾环那里,叫得上名的丫鬟只有彩霞。男仆由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充当,小厮钱槐是赵姨娘的娘家侄子。

贾母是贾府地位最高的长辈,对于其他子孙都能一碗水端平,唯独对于贾环始终很讨厌。书中,作者没有写到贾母跟贾环说过一句话,提到贾环就是破口大骂。第75回,贾母命人把自己的粥给凤姐送去,把一碗笋和一盘风腌果子狸给黛玉和宝玉两个送去,把一碗肉给贾兰送去,惟独没有想到给贾环送点什么吃的。贾母作为贵妇人,平时的高端聚会很多,他也只带宝玉去,从来没有想到带贾环去。

宝玉、贾环、贾兰跟贾珍练习射箭,贾母只问贾珍宝玉练的怎么样,关照宝玉不要太用力,免得受伤,对于贾环则不闻不问。在贾母眼里,宝玉最值得疼爱,贾兰居其次,而贾环居第三而不可得,只有挨骂的份儿。贾母不喜欢贾环,这一点她自己也屡次表白出来。

其次,贾环没有得到父母兄姐的关心。

贾政是书中的严父。对于宝玉,他主要的是“恨铁不成钢”,而对于贾环,他是彻头彻尾的鄙弃。记得贾政召见晚辈,在这位父亲的眼里,宝玉“神彩飘逸,秀色夺人”,而贾环则“人物委琐,举止荒疏”。宝玉是天上的神仙下凡,拿一个凡人跟神仙相比,反过来再说他猥琐,作者这么写,对贾环是不公平的。

中秋夜写诗,贾环也写了一首,水平超出了贾政的预料,但没有给予任何口头的或物质的奖励。伯父贾赦倒是给了他不少奖品,并说“这诗据我看甚是有骨气”, 甚至表态:“以后就这么做去,方是我们的口气,将来这世袭的前程定跑不了你袭呢。”慌得贾政急忙劝住:“那里就论到后事了”。这说明,在贾政的心目中,尽管贾环是列于贾琏、宝玉之后的继承人,但他从未将贾环看作是贾府未来的接班人。无论贾环再怎么出色,也不可能继承世袭爵位。来自父亲的这种态度,对贾环的打击是够大的。

贾环有两个母亲,嫡母王夫人和生母赵姨娘。

从书中所写看来,王夫人厌恶、憎恨他,除了对他的责骂,就是偶尔看重他让他抄写《金刚经》,对他的身心健康从来不关心。王夫人曾经骂赵姨娘:“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的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这种话对贾环的杀伤力是很大的,谁不想根正苗红,但出身是不能选择的。

在亲生母亲赵姨娘那里,贾环也只不过是争夺家产的工具。每次,贾环在外面受了气,正需要母亲关怀的时候,赵姨娘必定乱骂一气:“又是哪里垫了踹窝”,“谁叫你上高台盘去了?下流没脸的东西,哪里玩不得?”

宝玉是贾环的同父异母哥哥,年龄只相差几岁,但他从来不跟贾环玩,也不怎么搭理他。宝玉的想法是:“兄弟们一并都由父母教训,何必我多事,反生疏了。”看看宝玉是怎样对待秦钟和柳湘莲这些朋友的,怎么对兄弟就这么冷淡呢?

探春的攀高枝是出了名的,她给宝玉做鞋子,赵姨娘质问她为啥不给同胞弟弟贾环做,探春听说,登时沉下脸来,道:“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作鞋的人么?环儿难道没有分例的,没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袜是鞋袜,丫头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这些话!给谁听呢!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作一双半双,爱给那个哥哥弟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这也是白气。”探春是出了名的才女,宝玉完不成作业她也参加造假,对于贾环的学习、生活,却从来都没有关心。同样是同胞姐姐,元春关心宝玉那是无微不至,既担心宝玉学习太用功累坏了身体,又担心学习不好以后没有前途,可谓操碎了心。

再次,墙倒众人推的结果是和府上下都鄙视贾环。

邢夫人是个性格有缺陷的人。但每次见了宝玉都很热情,对于贾环则很冷淡。贾赦病了,宝玉、贾环、贾兰一起去问安,邢夫人让贾环、贾兰坐在小椅子上,把宝玉拉在炕上,“百般摩挲抚弄他”。贾环见了产生嫉妒之心,使眼色让贾兰走。邢夫人却留下宝玉,对贾环、贾兰说“今儿不留你们吃饭了”。大人这种看人点菜的分别心对小孩的伤害是很大的。堂兄贾琏对贾环也是有恨无爱,王熙凤在教训贾环时说:“为你这个不尊重,恨得你哥哥牙根痒痒,不是我拦着,窝心脚早把你的肠子窝出来了。”

贾母、王夫人等实权派人物鄙视贾环,这是一个一风向标。贾府的奴才是很势利的,主子之间有矛盾,他们总能稳稳地站在强者一边。贾环同宝钗的丫鬟莺儿赌钱玩,输了耍赖,莺儿生气了,说:还是个爷呢,前儿宝玉和我玩,输了也是乐呵呵的。莺儿这番话,大大伤害了贾环自尊心,贾环说:“我拿什么比宝玉呢。你们怕他,都和他好,都欺负我不是太太养的。”一边说,一边哭。贾环耍赖没道理,但他话中那种委屈也不是无缘无故的。

正因为长期处于被鄙视和边缘化的处境,贾环形成了一种自私、冷漠的性格,在相貌上表现为鬼头鬼脑,在性格上表现为猥琐下流。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环境,也有他不能自我振作的原因。姐姐探春不就是划清界限而成为受欢迎的人吗?经常被冷落的贾兰发奋读书最后不也出人头地了吗?环境的的因素很重要,路还是自己走的。

但是,对于你我这些一般人来说,要做到长期受鄙视,而又不猥琐,谈何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