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扯淡

沒有深度思考,所有勤奮都是扯淡

作者:核知網絡科技聯合創始人 王愛民

          導語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說,「多數人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願意做任何事情」。

這其實是很多年輕人的狀態,他們盲目的自信,以為可以用肢體上的勤奮,掩蓋思維上的懶惰,以致於終日瞎忙,陷入了低成長的陷阱。

其實,人生最大的悲哀,莫過於將一輩子的聰明,都耗費在肢體的勤奮上。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對你有所啟發。

1

        許多人寧願死

        也不願意思考


「低效勤奮者」有兩個特徵:不願深入思考,釆取低級思考。這就導致他們做事效率低,效能低,成長慢。

「低效勤奮者」之所以不願深入思考與釆取低級思考,是因為這些人不會深度思考。

學渣與學霸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深度思考。

普通員工與卓越員工之間的差別也在於深度思考。

小老闆與大老闆之間的差別更在於深度思考。

2

        從「被動學習」

        向「主動學習」升級

深度思考,首先是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升級。

大多數人從學校開始,就習慣了被學校和老師的教學計劃牽著鼻子走;到了工作單位後,被上級的指令與監督驅使著行動。

這就是所謂的被動學習與被動思考。

釆取被動的學習與工作方式的人,亦步亦趨,跟著別人的思維走。既沒有偷著懶,一樣的累得像狗;又做什麼都做不好,做不到位,內心充滿壓力感。

而主動學習不是這樣的。

3

        從「低成長區」

        向「高成長區」升級

我認為影響一個人成長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於將你的時間、精力投入到哪裡,是選擇「低成長區」還是選擇「高成長區」。

什麼是「低成長區」?

「低成長區」:

一是指崗位上那些你熟悉與熟練的並長期重複進行的工作及工作習慣。這種工作往往改進少,不能帶來持續的競爭優勢、績效突破與提升。

二是指雜亂分散的工作範圍,由於缺乏專注聚焦與深入也無法進步。

由於不少人都不願意面對陌生的、需要投入新的學習努力、費腦力擔風險的事情,所以寧願呆在「低成長區」

因此,「低成長區」成為了一種使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的「舒適區」。

不少將時間精力投入在這種「低成長區」的人們,看起來在每天忙碌,每天都很勤奮努力,甚至自己感到充實而心滿意足。

殊不知,由於進步緩慢,正逐漸被另一種每天都在「高成長區」高速成長的人遠遠甩開。

什麼是「高成長區」?

「高成長區」包括:可以驅動職業發展與專業進步的新工作;原有工作的改進、學習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等行動。

從「低成長區」進入「高成長區」,是深度思考的進一步升級。

而那些績效優秀的員工都是選擇在「高成長區」奮鬥與學習的人。因此他們的能力不斷提高,瓶頸不斷突破,資源優勢不斷增強,績效持續增長。

4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

        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我發現,不少人有一個盲目的自信。以為戰略上的短板,可以用正確的戰術和增加戰術資源投入,來彌補,來挽救。

這實質上是在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蓋戰略上的懶惰。戰術上你很勤奮,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困難但更有價值的部分——戰略思維與戰略決策

而這種「戰略思維懶惰」的行為,最終會導致你戰略決策失誤,結果可能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前面所講的選擇「低成長區」還是選擇「高成長區」,這都屬於戰術層面的思考,這些你選擇對了,做對了,也還是不夠的。

比戰術層面的深度思考更重要的,是戰略層面的深度思考。

你必須把決定事業全局與長久成敗的戰略決策視為頭等大事。在戰略上多學習,多動腦子,多花時間,多選擇,多比較,不怕麻煩,力戒「戰略思維懶惰」。

要能「忍、等、準」,有耐心,時刻準備,創造機會,但勿因急躁而輕舉妄動。

如果你是公司老闆,就須選擇一個好的行業,好的商業模式,把握好機會,使機遇同自己的核心能力、關鍵資源、價值觀相匹配。然後,制定公司的發展戰略規劃。

如果你是職場人士,在注重選好行業、公司平臺時,更要選好職業,並且使這些選擇與自己的專業、特質潛能、價值觀相適合。然後,根據環境和公司未來發展趨勢、未來機會制定自己的長遠職業發展計劃與新能力學習計劃。

在戰術層面,要深刻理解與執行公司戰略與個人職業戰略,不偏離戰略,並充分用好主動學習、高成長區的思維方式。

人生最大的悲傷,莫過於將一輩子的聰明,都耗費在戰術上。

當你抬頭一看,你精益求精的事情,它們所在的職業或行業已被甩在時代高速奔跑的列車後面,或者己經衰落,或者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都很低微,或者前進的戰略大方向錯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