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庆余年》被爆片源泄露,你觉得可能的源头在哪里?有可能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weiyiserg


《庆余年》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从刚开始的剧情讨论,到现在盗版的流出。每一个话题都居高不下

但是这次《庆余年》的片源流出,主要原因在于平台方和制片方的责任。

《庆余年》是今年年末最火的一部剧,可以算的上全名皆追,但是这次片源流出,很多人相反觉得盗版的好,这是为什么呢?

《庆余年》刚开始 播出的时候就遭受了片源流出,影响了收视率。可是这个时候,播放的平台却把损失转嫁到观众身上了

本来片源的流出就是平台方和制片方保管不当造成的,但是播出的平台开启了所谓的超前点映模式

这部剧是在46集左右,但是视频平台在21集左右就开始了超前点映,而且这次点映不是掏钱一次看完结局

而是在VIP多看六集的基础上在多看六集,而且也是在更新日才能看。这部剧播出的时间是每周星期一 星期二星期三每天两集,一周播六集

本来这部剧播完这部剧需要8周左右。但是在加上VIP什么,再加上的视频平台的点映操作

使得网上的盗版变得真香。现在这部其实已经相当于播完了,很多的视频流出,对于视频平台上才播到26集,剩下得要掏钱看到33集

盗版视频变得成为香饽饽,很多人都支持盗版,剧方难道就不想想其中的原因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自古就有

虽然我支持正版,但是也不希望自己被人当成待宰的羊羔

这一次大规模的盗版视频出现传播,算得上是一次无声的反抗吧。至于传播的人或者传播的源头,这些就需要警方去协查了

但是一次事情也给制作方和视频平台提个醒,不要把观众当傻子了





杜小样007


周四晚上11点左右,《庆余年》全集资源泄露的消息在网上炸开。很快,微博、豆瓣小组、贴吧等论坛都呈现出争分夺秒存资源的奇特“狂欢”景象。

在豆瓣某小组,一个发《庆余年》全集资源的帖子一小时盖了两千楼。一个链接被和谐了,马上下一个链接就跟上。一时间,组里所有人都在讨论《庆余年》资源泄露一事,拉群的拉群,私发的私发。尽管有人提醒传播盗版是违法的,但这样的声音总被淹没。

从年初春节档7部大片资源泄漏,到前不久刚完结的《亲爱的,热爱的》半道流出全集,再到这次的《庆余年》,影视盗版问题为何屡禁不止?视频网站超前点播在前,观众们能否看盗版报复在后?娱乐资本论和一些业内人士聊了聊这个虽然老生常谈,但又关乎影视行业未来的大问题。

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咨询律师后发现,由于视频网站的损失大多是间接的,举证非常困难。在举证困难的情况下,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版权方能够得到的赔偿金额上限是50万。远无法弥补资源泄露造成的损失。

参考之前网曝《陈清令》最后点播购买人数约为520万,凭借六集创造了1.56亿的额外收入。如果泄露的这剩下二十多集,平台能以50元超前点播的价格打包出售,收入肯定要超过这个数目,对于平台来说,这次是一堪称亿级损失的资源泄漏事件。

半夜全集资源泄露,视频网站被盗版分流

这不是《庆余年》第一次资源泄露。

早在《庆余年》在视频网站上线第一周后,网上已经流出7-8集的百度网盘资源,此时VIP用户也只能看到第6集。除了网盘之外,盗版视频网站也上线了《庆余年》最新内容,用户甚至可以直接在盗版视频网站上追剧。在流出的盗版视频内容中,最显眼的就是视频上部的博彩广告压条,看不出视频来源自哪里。

泄漏两集还只是较为轻微的状况,实际上同一时期社交平台上甚至已经有30元看全集的消息流出,但消息真假并未被鉴别,在社交平台讨论小组内也未出现全集内容的讨论。

第一周过后,《庆余年》盗版资源更新始终比官方渠道多两集,超前点播开放前比VIP用户多,超前点播开放之后,依然比超前点播用户多。

有网友做了个不同用户看《庆余年》追剧进度的图,网盘用户一马当先,实在让人窒息。

盗版到底是从哪来的?最早泄露的两集资源来自海外。在全集资源泄露前,用户在YouTube上搜索庆余年,可直接看到无角标的《庆余年》视频内容,并且始终领先国内两集。

“海外偷跑”让腾讯视频海外版WeTV首先受到用户质疑,但在12月10日,微博@腾讯视频辟谣,表示“《庆余年》在腾讯视频WeTV海外版的具体更新节奏始终与国内一致”。而可以佐证@腾讯视频的是,泄露的盗版资源并没有腾讯视频的角标。

直到12月16日晚间,爱奇艺因为操作失误将30-33集的内容放出,并且不需要超前点播也不需要VIP身份,普通用户也可以观看。虽然爱奇艺立马纠正了错误,但内容已经流出。

而在今天凌晨,《庆余年》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事故——全集资源泄露。一小部分爱看盗版资源的网友狂欢了起来,有动手能力强的,靠硬搜找到全集高清资源;有朋友遍天下的,到处问人也能找到资源;还有不想找资源但愿意花点小钱的,直接微博上买。

现在微博搜索《庆余年》,内容向微博和盗版资源向微博各占一半。在许多求盗版并且传播盗版的用户口中,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报复视频网站的超前点播动作,为了“不被割韭菜”。

实际上不管一部剧有没有超前点播,都有被盗播的可能,《庆余年》不是第一部。

今年夏天热播的剧集《亲爱的,热爱的》就在播出一半后泄露出全集资源,但泄露的不是像《庆余年》一样的高清版本,而是视频截图上始终带有“仅供东方卫视查阅”水印的送审版本。

更早之前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泄露出的版本则是还未添加特效的剪辑版本。还有《风筝》《延禧攻略》《人民的名义》等大热剧,也都曾遭遇过盗版问题。

这对剧集热度以及平台收益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计的,@庆余年官微多次在微博警告不法分子并呼吁用户尊重版权,语气用词一次比一次恳切,但泄露情况却一次比一次严重。

始作俑者到底是谁?影视盗版产业链猖獗

所以,为什么盗播现象屡禁不止?像《庆余年》这种大规模的资源泄露,背后的源头到底在哪?

有人发现,在《庆余年》泄露的一集资源中,有一名演员吊的威亚没有擦除,这是否能说明资源是从后期环节流出的?

“在整个后期流程中,特效公司拿到的样片一般都是部分镜头,而且都带水印,极少有公司能拿到这么完整这么干净的版本。”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庆余年》泄露的资源明显是最后的成片,不太可能是从后期制作公司处流出。至于片中的威亚为什么没有擦除,可能只是穿帮。

那会不会是负责配音和调色的公司出了问题?一位熟悉后期制作流程的从业者告诉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负责这两个步骤的公司确实有可能拿到完整版本,但很多时候,制作配音的人不需要高清的画面,负责调色的人拿到的版本也没有配音。像《庆余年》这种高清且声色俱全的版本,经手的人同样极少。

最重要的是,目前流出的版本没有任何水印。以往电视剧泄露的资源,大多是发行环节送审时所用的版本,上面都会打上“送审样片”“仅供XX使用”能字样,普通的发行人员接触到的也都是带水印版本。像这种不带片头片尾,画面高清且没有水印的版本,接触到的人屈指可数。

“声音、画面都在手里,还在打水印之前就能看到,这样的人只要你想查,应该很容易查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至于是通过何种方式泄露的,则更难确定。据娱乐资本论矩阵号河豚影视档案了解,在制作环节,工作人员传输母带一般是通过硬盘人肉携带;在发行环节,国内发行人员一般也是通过硬盘传给播出平台,除非是走海外发行。因为硬盘传输成本比较高,发行方会采用线下硬盘携带+线上云盘传输的方式。

这么说来,《庆余年》播出第一周时,比官方多泄露出来的两集就有可能就是在走海外发行时,通过云盘泄露的。但昨天泄露的全集则是另一回事。因为国产剧走海外发行时,一般不会给全部,只会提前多给几集。

黑客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也是资源泄露的主要方式之一。只要片源联了网,黑客就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直接从网上破解和盗取资源。国内影视盗版黑产链如今已经很成熟,一个影视盗版团伙内部可分为技术部、销售部、推广部和运营部等多个部门。

在技术端,昨晚《庆余年》全集原片泄露后没多久,就有人把视频转码上传到个人运营的盗播网站上,赌博、色情小广告一应俱全。

这些在线看的盗播网站,背后基本上都有博彩网站的身影。他们也是个中间商,获得高清裸片后,就忙不迭地打上赌博广告,获取大量流量。目前网盘里遍地飞的《庆余年》资源,很多都转了好几手,不仅加了赌场广告,清晰度也锐减。

还有一部分资源通过网盘的形式流出,负责运营的人员会把压缩和加了广告后的资源层层下发,由销售部门制定价格直销和分销。微博上许多加微信给资源的账号,都是分销的下线。整个影视盗版产业链上,收益来源主要是“黄赌毒”广告主和买资源的C端用户。

所以,此次高清裸片的流出,根源恐怕还在片方内部。但随后的传播,则有一套成熟的盗播产业链在背后推波助澜。损失已然造成,不可挽回。

尽管官方已经在努力补救了,不仅官微在线收网友发的盗版链接,传播重地百度云和谐速度也很快。从昨晚开始,原版资源就被盯上了,发送时不是有敏感词发不出,就是发出来后被秒删。但随着这版高清裸片被压制成各种不同的版本,加上不同的广告,“分身”成无数个不同的片源,官方的打击难度也越来越大。

后续连锁反应,恐造成亿级损失

《庆余年》全集资源泄露,对官方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最直接的损失就是后续播放量的下滑。而播放量下滑带来的直观影响就是,《庆余年》后续的广告招商难度陡增。很多剧都是边播边招商的,尤其是大热剧,因为播放效果好,上线后吸引的广告收入往往占大头。去年的大爆剧《延禧攻略》,演员都在开播后被叫去拍中插广告,开播后带来的广告招商收入占总收入的95%以上。

短期利益的受损只是一方面,粉丝更担心的是,因为《庆余年》后续市场表现不佳,片方和平台就不拍第二季了。在《庆余年》官微发出的声明下,有粉丝疾呼“拒绝盗版才能稳住第二季”。

但更多的是一种对之前点播策略不满的泄愤式传播。

谁都知道这两件事不能混为一谈。但很多看盗版的用户都会以此合理化他们的行为,好像平台不做超前点播他们就不会看盗版了一样。

看盗版爽是爽了,然后呢?多少内容方会因此寒心,视频网站推会员推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观众的版权意识还是这么淡薄。

谴责盗版,提高版权意识是一方面,但观念的进步有赖于技术和制度的完善,什么时候买卖盗版、看盗版的成本高了,什么时候《庆余年》们才能迎来真正的好时代。

遗憾的是,在打击盗版方面,中国的技术和法律都显得十分无力。

在技术层面,目前源文件的传输虽然有种种防范措施,比如打水印、用硬盘线下传输等等,但总有更先进的破解技术出现,让影视公司大吃一惊。

比如今年春节档影片大规模泄露一事。大年初二,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春节档包括《流浪地球》在内的所有影片就齐齐在网上出了资源。这还不是枪版,而是带映前广告的高清版本。不是盗录,难道是从影院端口输出的?还是哪家公司破解了母盘制作公司的密钥?谁知道呢。

如果是从影院终端泄露的,一般来说,每个放映服务器里面都有水印编号,所有通过这台服务器放映出的数字电影都会被打上观众肉眼看不到的水印。一旦出现盗版,用设备检测,就能得到这个盗版流出的放映服务器位于哪家影院。

但最近几年,盗版的机器是改造过的“幽灵机”,无法定位到电影厅。这也是今年春节档影片纷纷流出盗版,但却难以追踪的原因。在防盗技术更先进的电影领域尚且如此,更别提每个环节都漏洞百出的剧集领域了。

在法律层面,“违法成本太低”是现阶段反盗版无力的主要原因。娱乐资本论就此咨询了北京清律律师事务所郑厚哲律师,他表示,盗版商可能承担民事、行政直至刑事法律责任。从民事上追责,起诉盗版方需要版权方举证,但对视频网站来说,如果没有公权力的介入,视频网站自行调查侵权的效果一般比较差。

而在获得赔偿上,视频网站的损失大多是间接的,比如盗版传播后付费量减低,视频点击量下降等,这些指控往往无法证明和盗版直接相关。如果要依据盗版方的获利来定赔偿金额就更难举证了,因为盗版方并不会配合。在举证困难的情况下,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版权方能够得到的赔偿金额上限是50万。

这50万相对于视频网站的付出是九牛一毛,但民事官司持续时间长举证又难,往往一拖再拖,这时影视剧早就完结了,也达到不到威慑盗版行为的目的。

如果从刑事责任上来进行追责,从立法上盗版方构成犯罪的门槛确实不高,盈利3万或者营业额5万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并且在今年年初,国家版权局发布声明表示在电影领域要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采取刑事手段打击。

电影和剧集同属版权保护的范围内,“但在这方面执法机关实际操作中弹性较大,一般没有达到严重后果的话很难作为刑事案件处理。而民事诉讼又面临举证难赔偿低的状况。”

目前盗版案件中刑事判决的例子也较为少见,2014年出现首例盗版视频网站的刑事判决,犯罪嫌疑人被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人民币2万元。到了2016年才出现首例因盗录、盗播电影而判刑的案例。

今年春节档影片的泄露,最后国家版权局追查的结果是,据《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前不久,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陈某、林某等8人侵犯著作权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该案涉及盗播《流浪地球》《廉政风云》等热门电影。最终判处主犯陈某有期徒刑4年6个月,其他被告人有期徒刑2年10个月到有期徒刑10个月不等。

但这几个人是不是始作俑者呢?很遗憾,并不是。这几位只是搭建盗版影视网站,从网上找原片转码、加赌博广告和传播的人。事实上,在盗版影视黑产链上,绝大部分人都是这种中间商,真正的原片是哪位大人物抖出来的,不得而知。

所以,对版权方来说,中国影视剧反盗版之路任重而道远,还需整个行业,包括观众一起维护


虾球滥闹


从刑事犯罪角度聊几句吧。

如果是黑客以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获取片源后泄露的,根据《刑法》的第二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不是侵入计算机系统,而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片源并传播的,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根据刑法的第二百一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的可能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作品、音乐、电影、电视、录像作品、计算机软件及其他作品的; (二)出版他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图书的; (三)未经录音录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录音录像的; (四)制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的。

但法律又同时规定有上列情形还需要有“以营利为目的”,何为以营利为目的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除销售外,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为“以营利为目的”:

(一)以在他人作品中刊登收费广告、捆绑第三方作品等方式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

(二)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或者利用他人上传的侵权作品,在网站或者网页上提供刊登收费广告服务,直接或者间接收取费用的;

(三)以会员制方式通过信息网络传播他人作品,收取会员注册费或者其他费用的;

(四)其他利用他人作品牟利的情形。


沐雨橙风YX


我觉得应该扪心自问,盗版侵犯版权为何存在,一部好剧出现,众多好评热捧,就出现了视频平台临时加价,也出现了VVIP现象,怎么说,也是利益至上体现。一边收着比平常加价的钱财,一边打击盗版,分明这是给自己利益最大化腾空间。盗取版权固然不对,从法律上讲已经违法,本人也不提倡。但好剧热剧临时加码,就符合大众价值共识了吗?这是伤用户情怀,用户选择了你,是基于信任,如此手段是为了增强体验粘性吗,还是图一时利益之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你面对的是普罗大众,不是单独群体,就这样吧



小宗哥


利益相关,*/爱奇艺和腾讯的双会员。周一的时候,各大泄露视频的网站只是提前泄露了周一更的两集,爱奇艺和腾讯是20:00更新,泄露的网站,14:00左右就更新了。周二的时候,泄露视频的网站就已经有32集了,而当天爱奇艺和腾讯更的是,30,31。然后周三更了33,爱奇艺腾讯更了32,33。今天一大早,我在朋友圈就看到,有全集的资源了。然后我去泄露视频的资源网站看,果然有全集了。看了几集,泄露的视频上的Logo是爱奇艺的。所以有一下两种可能。一,有人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找到了爱奇艺的漏洞,然后拿到了片源。二,爱奇艺内部人员泄露。

随后《庆余年》官微评论:提交法务部了,放心吧。

看来《庆余年》官方对这件事也是很重视,毕竟片源流出对播放量、播放率、评分都不利,而且有大面积剧透的可能。

当然《庆余年》是改编剧,所以有的小伙伴看过原著可能也知道剧情,但是因为是电视剧所以编剧改编是必然,所以只能看编剧怎么写,也有可能和原著有少许不一样。

所以只要有人说《庆余年》全集30元,一定要小心,因为就是假的,没有这么一回事,很多剧集播放量是假的播不出来,因为没有片源。

经过《庆余年》官博发声后,估计后面的剧集泄露的可能性很小,当然也不排除内部有工作人员把片源卖出,当然这样的话就已经违法,所以还是希望自重。


斯内克


庆余年火了,才说盗版不义的事,如果盗版真的触动法律,好多炮灰冤不冤,既然已经养成不好的习惯,口伐定要在前,武伐随之在后,望尽快净化网络环境!

盗版的源头在哪里,不是庆余年这,应该很早就有了,不少新出的电影枪版马上就有,高清的现在更新速度也很快,长期这样下去有不少弊端。

首先,电影院不愿意了,首映票价和首映后的票价绝对不会降,因为盗版出的很快,真正愿享受的才会来影院,降不降票价意义不大,这一点对我们想看也想享受的老百姓不太好,虽然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价格低了毕竟乐于接受。

其次,不管演员们的工资是不是和楼房一样,分期房和现房,作为娱乐消费时代,不花点代价不可能的,盗版就打破了这个规矩,享受了却没有实质上的付出,对甲方确实是一种伤害。

最后,从八卦越多越火这一不科学理论分析,盗版多了,搞得满世界都不消停,哪哪里都是娱乐消息,哪哪都是经典片段,整个网络环境就变得畸形了,应该尽量提高消费门槛,孩子们没能力看,自然好好学习,有能力看的自己消费,心甘情愿!



真话君


片源这种机密资源文件,普通人怎么可能弄到呢?源头很大几率从制作方高层流出



兜里有奶糖


谁泄露的片源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件事情一出,爱奇艺腾讯借口支持正版推出超前点播,吸金数亿。制片方通过这次事件频频上热搜。无论是对事件的哪一方来说都是受益方。这一波操作下来,受害的只有那些掏了钱现在还没有看完全集的观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