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如何去欣赏一幅中国画的文人画?

北京汉印画院


陈衡恪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文人画与我们常见的画家画、院体画、禅画,还有所谓的政教宣传画都有很多不同,文人画是借画抒胸中逸气,而不求工整与形似,不在画中考究艺术上的工夫,不讲什么目的,更不讲价值;只是画者随兴所至,画出作者心府灵境。也就具有了文心、诗情、画意。欣赏文人画,不看其工整细致,要看其画里画外🈶️🈚️妙趣,画中要🈶️文学性质,🈶️文人趣味,必须让观画者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非达到所谓“妙不可言”之境地为上品,


云壑听泉


【输入完了,发现题主把题目中的小品俩字去了。唉!虽然题主不靠谱,但是我回答靠谱。】

如何“欣赏中国文人画的小品画”,题目中已经蕴含了欣赏的三个密码:

中国——看技法是不是中国

文人——看诗情是否与画意相配

小品——看意是否能小中见大。

小品这个词汇本来来自佛教,相对于大品而言。大品指佛经的全本或者繁本;小品指简本或者节略本。中国画中所谓小品,相对于大幅的主题性强的作品而言,一般尺幅小,内容简单,着墨不多。

欣赏中国文人小品画,要有三个层面:

一是看意。小品画要小中见大,哪怕一花一草一舟一石,给人感觉仿佛有无限的空间。我觉得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小品画,就是给观画的人一个小小的窗口。如果你漫步在中国园林,站在花窗稍远一点的地方看过去,你会觉得那窗里就是一幅画,而这个画你一定能感受到她后面仿佛无穷无尽的空间感。

第二看诗。文人画的传统四字诀“诗书画印”,画画就是写诗,就是把诗具象化。因此,要能从文人画中读出诗意来。中国是诗的国度,诗言志歌咏清,有的画上直接会有题画诗,有的穷款不提诗。无论是否题诗,都要从欣赏角度看看,这幅小品画有没有诗情画意。

第三看技。中国画是有自己的技法、构图、笔墨要求的。这点与西方油画以及其他文化的绘画手法有着非常大的不同。











长剑不出鞘


作为一个山水画工作者,我认为欣赏中国画里的文人画,还得以文人的角度和心境去欣赏。

唐朝的王维应该是中国文人画的鼻祖,诗书画印皆能,他开创了文人作画的先河。

文人画相对应于宫廷画,文人画倡导以心写意,写心中之意,不做作,平铺直叙作者的情感,犹如孩童之天真,情感化入笔墨,做涂鸦的游戏。而宫廷画笔法细腻严谨,制作精良。


中国画里的文人画以诗书入画,诗中有画,画里有诗,意境深远。文人画倡导抒发文人逸气,画面或高寒,或孤远,有逃避现实的心态,一幅世外桃源之景象。


我们欣赏文人画,要以文人雅士的心境,要以孩童天真烂漫的情怀,要以纯洁无暇的眼神去欣赏。

文人的文人画随机而发,欣赏者要具备一定的文人修养,理解文人画的创作思维,创作情感,一笔一划间,读懂文人画。


陈庄水墨画家


你好亲,很开心一起探讨中国的文人画

中国美术史上,虽然流派纷呈,百花齐放

个人拙见,中国美术史上,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大体分为两种风格

院体画和文人画

院体画,是服务于宫廷,迎合最高统治者审美情趣,艺术品味的画种

中国美术史上的院体画家,相当于西方美术史上的宫廷画家,经过宫廷画院的命题绘画考试,然后招进宫廷画院

张萱,周昉,顾闳中,黄荃,戴进,郎世宁就是典型的院体画家



院体画的创作理念是,为满足皇宫贵族,统治者的审美需求,所以创作风格都是精细入微,富丽堂皇,追求形似,格法

院体花鸟画家黄荃创立的黄氏花鸟,取材宫廷中的珍禽瑞鸟,其富丽,工整,细致,高贵,典雅的画风,适合统治者粉饰太平的审美需求



与院体画相互对立的,是文人画

文人画,简称为古代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国画

院体画创作,是为了迎合皇宫贵族的创作

而文人画,是文人墨客单纯地抒发胸臆的画种,不为了刻意迎合谁的审美需求

南唐画家徐熙的花鸟画,取材于自然中的花鸟,蔬果,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情趣,朴实淡雅的格调

院体画家黄荃的笔墨是精细工整的,那么徐熙的笔墨是生动自然的,摆脱院体画的约束,追求野逸的灵趣



苏轼,王维,范宽,马远,梁楷,倪瓒,王蒙,陆探微,徐渭都是文人画家的代表

那么,如何欣赏文人画呢?

个人拙见,文人画,有以下特征

1诗画同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文人画家王维的山水就是例子

2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庄子曾说,既雕既琢,复归于朴

院体画,追求华丽,精致,严谨的画风,所以画面的色彩有些富丽堂皇的氛围

而文人画,追求的是宁静,平淡,文人淡泊名利,远离尘世纷扰的格调和意境,超然物外的情怀,所以画面色彩很淡雅,仅以墨分五彩的水墨表达意境

元四家倪瓒的画就是平淡,宁静的格调



3文人画,追求的是神似大于形似的笔墨意趣

苏轼曾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院体画,提倡精准,严谨,法度,有些限制了画家的个性发展

文人画提倡,写物之功,在于传神,而不是形似,神似,是文人画最高品格

回答完毕

我是艺术狂人,从事少儿美术教育,如有美术,美术教育的疑问,欢迎私信

粉丝们,头条朋友们,你们有什么高见呢?


艺术狂人2


文人画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休闲之作,通常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文人画要从作者的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几个方面去欣赏和理解。文人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并重视书法、文学等修养及画中意境之表达。文人士大夫们一般都比较回避社会现实,作画题材多取决于山水、花木,以抒发个人性情,情感为主。文人画在表现的功能上是诗情画意的,简洁淡雅的,清新飘逸的。在色彩上,是重水墨轻艳丽的,在线条上洒脱不拘的,在题材是自然的野趣的。画家在观点上多半是写意,在表现的性质上是求意象外的趣味,而不以写实为专务。文人画家均以空灵虚静的心,深解大自然无言之美,也透视生命之根源,在万象自在的脉络中,生者自乐其生,化者自安其化,在这天人默默相通的时机里,画源便潺潺的从文人心坎中流出来。


夜色主义绘画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的文人画?

文人画者,首先要这人是“人”,“文”者:汇集众彩以成锦绣,合集众字以成辞义。大意是说:文人就是添彩颂德,专拣好话来说的人,而合集众字以成辞义,这个辞义要么就是汉赋之类铺排颂德之作,要么就是发抒真性,独持己见以成性灵之文。事实上,自魏晋唐宋以来,真正的文人,是那些有风骨的士大夫,所谓有风骨,近代画家吕凤子说:生死刚正谓之骨;也有人形容高人有仙风道骨。生死刚正之骨,乃是儒家士夫之骨;仙风道骨之骨乃是仙家弃绝利欲,斋心坐忘之骨。这二者之骨,可是把好骨头,因为这把骨头可以舍生取义,也可以隐逸南山、终于林泉。而那些奴颜媚骨之主,只会看主子眼色,极尽谄媚之能事,这样的骨头,千载以来可谓多耶。也正因此,那些备受世人称赞的硬骨头如屈夫子、李太白、苏东坡、米海岳、傅青主等才会千古不朽。

因此,颇受世人赞誉之文人画,就是有此二“骨”之心者所绘之图方可称是。生死刚正之骨者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郭河阳(郭熙)的早春图,近世黄宾虹等,可当之。唐代颜真卿之书法可当之,杜甫的诗文可当之;而仙风道骨之文人者,若王维画、东坡书画、米芾书画、董香光(董其昌)书画等可当之,弃绝利欲深入禅门者如八大、担当、石溪、弘仁、弘一等人的作品亦当之。

通俗的讲:文人画首重人品,因此才有字如其人、画如其人、文如其人之说,而先贤李日华更直接讲:人品不高,用墨无法。什么样的人品就好,可能标准不一。但大致说来:不苟合贪图荣利者,即或有利欲之思,那也是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标准。其次;好人,不欺人、也不自欺。反正人品高的人,绝不害人。再者:好人品的人,最低有一条原则:对于不合己意者,或者无力改变者,奉行我惹不起,但我躲得起的原则。我宁愿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宁愿与渔樵对话,与烟霞为餐。反正,眼不见心不烦。

那么,文人画具体有什么的审美形态呢?

其一:不重色彩。但凡称得上文人画的,基本上都是是水墨为主,因为在他们眼里:色、欲不重要。即或是有色彩,也多是淡雅的紧。比如元人赵伯驹、赵孟頫等人画的青绿山水,那也是将水墨画技法与趣味融在青绿山水的画法中,形成一种介于院体画(歌功颂德之作)和文人画之间的文人青绿,即小青绿山水。我目前就是在整理研究这种画法;

其二:不重形似。文人画,特别不重形态上的相似,而重气韵。所以六法论第一要素就是“气韵生动”。这从苏东坡等人的书画理论多次提到。大家都知道的就是“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但凡一个人在展览馆里指着画说:这画画得真像,如果这画得到这样的评论,我敢绝对的说:此画无格;宋代沈括就说了: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

第三:有画外意,即文人画,往往不是就画论画,而是意在画外。或者是作者敏锐情感的延伸,画作可能与作画时的心态全无关系。比如:八大山人画的鱼、鸟,残山剩水,可能并不是画的形象,而是借此表达情没落皇族子孙的孤寂无奈心态。再如徐青藤的葡萄、郑板桥的竹子、金冬心的梅花、李方膺的兰花等等,表达的都是借物抒怀的情绪。而这恰恰是文人画特别耐人寻味的地方,也恰恰是中国画独具魅力的地方,也恰恰是西方人永远都无法理解的地方。通过作者的画跋、笔墨,可以考见创作者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说,文人画有时就是文人自娱自乐的游戏,你要说精神自慰也可以。

最后一点,中国文人画,特别强调绘画中线条的书写性。即书画同源。自宋元以来,没有一个文人画家不重视书法。为什么强调书法的重要性呢,大道理好多理论家都说了,按我的理解,文人画,就是线墨的舞动,文人画里面的线条和墨色是极其鲜活、灵动、轻松的,绝不装逼,故作深沉。当然,有的线条会很厚拙,有的线条会很柔婉,不管厚拙也好,柔婉也罢,文人画追求线条的自由是一定之理。


三品书画


如何去欣赏一幅画是文人画,这是收藏界定大问题,关系到作品是否升值和艺术导向。文人画历史上都是文人的创作,是寓情寓志之作。如郑板桥的竹,齐白石的和平等。关键是以文载道,也即以画载道。方法是通过通过题字、题诗或印章字号内容表达作者情感和思想。文人画多数具有粗犷豪放的笔触,色彩以墨为主,讲究传神,不拘泥成法,独创特色鲜明,构思独一无二,以出奇而制胜,以反映重大主题而富有不朽的时代生命力。


国礼艺术家范志礼


文人画主要以感性为出发点,就凭其心里状态下挥毫而画,是作者个性张扬的体验,顺势吟诗或语言表达配画,两者之间有所共鸣,就象人在写作文那一下子的感觉,文人画中就是带有半叙述文,但又伴随着趣味性绘画,是一门文人画艺术,以水墨画为主,较少见到有色彩的,比较清淡雅俗共赏,一般性不強调迎合他人。


竹林堡人


古代的文人画是以诗入画,诗是作品,画是工艺,诗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诗,

鉴赏文人画,首先从诗意入手,审观意境,再看精美别致,画不入诗为俗品,诗不入画是工艺的艺术不到家!


无名18981460869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