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2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比你差的还没放弃,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理应更奋发,给之做榜样,说的正是星二代张若昀。

作为明星,有人艳羡他的高颜值高实力;作为星二代,有人感叹他的好出身好资源。而他却站在《全明星》的台前荣辱不惊地面对台下:我的事业是我自己奋斗来的,我的成就是我自己努力来的,努力的人才配得上幸运。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他指了指墙上大得显眼的“后台强大”标签,在言语上撕掉了出道15年以来因光环而质疑的标签,在动作上却保留了这个挥之不去的烙印:我的家庭、家人及粉丝们才是我背后永远的力量。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字字珠玑,真知灼见,张若昀深度与高度匹配得上2019年国剧男明星奖。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张若昀,这个奋斗的星二代,真是宝藏一样的男孩。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取之不尽的宝藏,用之不竭的能量

没有什么比用你的方式过完一生更cool。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说到cool,张若昀扮演的黑狐可真酷,那冷峻的眼神,高冷的瞥笑:我敢放你走,就随时敢抓你回来。2011年,他出演励志谍战片《黑狐》就一举成名,这才有了新人奖、《新雪豹》、和国剧盛典演员奖。

出演第二部作品就能在娱乐圈站稳脚跟,有人说是幸运,有人说是他父亲张健的扶持,可我却说他的靠山还真只有他自己。《黑狐》定角时,他并非被钦点的男主角,而是个青年才俊的配角刘志辉,若不是男主角坚持不了两个月就换档期,张若昀的方天翼便是遥遥无期。

这是机会,也是挑战。

“这部剧从摄影到后期都换了四批,就我一个人整天面对着一波群演,高烧四十多度早上4点起来吊水,八点化妆开工,拍到凌晨又去吊水,最后还是没坚持得下去住了医院。”《非常静距离》里的现场,张若昀云淡风轻地讲着这部成名作背后的花絮,惊掉场上所有人。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这是个出人意料的台前幕后,远远胜于所有人脑中的猜想。无论这个人何种身份,何种地位,在演员这个职业面前人人皆是如此,坚持才是唯一的筹码,换来的机会要有本事才能拿得起。

刘禅出身光鲜亮丽,在诸葛亮这等世间高人的辅佐下仍旧家国无存,昏庸无能即便再好的出身,再好的机会,也只是过眼云烟。同样含着金钥匙出身的张若昀,并非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他靠的本事就是实力,同样的艰苦有人选择离开,而他选择坚守阵地,坚持这两个字的背后是一张吃苦的大网,宛如看不见的双手推动着暗藏心底的较劲与痴迷,对演戏,他用尽了全力。

星二代,不靠父亲,靠自己

这是一批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起点高看得远,还未出生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可有人裹足不前,有人居功自傲,而有人却是星光璀璨,张若昀属于后者。星光璀璨的未来,是他自己拿下来的, 第一部剧的大获全胜,得到的是新人露尖的机会,也有父亲三年之约的认同,从原定的配角到一直的男主角,全在三年之约的选择里,直到2016年。

2016年,《霍去病》要开拍,他第一次面对新人大红之后的质疑,写下了千字博文:三年期间,不拍他的戏,不参与他的戏,远离他的圈子,靠自己。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靠自己,意味着放弃自带光芒的便利,丢弃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轻装上阵满地荆棘,就像千古少年的背影,骑着战马在满地黄沙的大漠里孤烟独行,走着一条笔直通明的道路,仿佛要一路冲破天明,又像是要闯出属于自己的世界………..千年前,同样一意孤行的霍去病与少年行的张若昀重叠一起。

在留与不留的选择题里,他给父亲留下了最后一部剧:演好霍去病,做一个纯粹的演员。之后的人生岁月里,他囊中羞涩,一度只想演自己喜欢的戏,又一度不得不接下其他的影片;一度窘迫到发不出工资,又一度不得不出演《无心法师》。

离开父亲的时光,他创造了属于张若昀的标签:《麻雀》里爱憎分明的特工唐山海,《法医秦明》里儒雅高冷的秦明,《庆余年》里喜怒不颜于色的范闲。一年拍下7部剧,每隔两个月就要创造一部作品,又在两年里只演一部话剧,似乎是想证明能自立根生,想证明自己有能力,又想证明自己离开光环一样也能活得好。

这不是一意孤行的赌气,也不是红了之后到处创收的收割,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过想过的生活。与同龄人相比,他看得更通透。

同龄人,不当快消品,懂取舍

两个月的时间里,我不愿意再拍一部电视剧,哪怕在好的班底都不可以,我觉得完成不好,大家再看到你没有新鲜感,而是要看到你不断突破,我该对自己有要求。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娱乐圈里风云万变,新人辈出,老人危机,所有人想多拍几部剧想多争些露脸的机会,偏偏张若昀却在当红的时候选择拒绝当快消品,去话剧院的大棚子里演《等待戈多》。

“你现在这么厉害了吗?林兆华找你演戏?”父亲说。


“你要演话剧?”奶奶问。

他明明火了,却有隐约的担忧。担忧的不是不被认可,或是无戏可拍,而是包裹华丽衣着下的影视化包袱,反而过早的消耗自己,这时候的舍才是深谙“大繁至简,返璞归真”的真理:抽丝剥茧,只需要专注表演本身的内蕴芳华。

我们观看世界的视角与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万种,不变的永远是表演本身。正如克利弗所写下的至理名言:“剧作家走上舞台时,戏就该结束了。”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回归打磨原石的质朴,表演本身的艺术。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沉寂并非是件坏事,反而是沉淀自己的磨练。对于沉淀,张若昀看得很清楚:我还有一大块田地给你开发,我已经开发好了,但没有拿出来用。他就像腹满光彩的宝藏,有取之不尽的能量,挖开来遍地都是金光闪耀的惊喜,张若昀的自信,真是在“一靠一舍”中,用自己的活法过着很酷的生活。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二、不千篇一律的角色,不做套子里的人

不过早的给自己定型,你为什么不尝试这样的方式。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纵观张若昀出道的15年,11部多作品没有一个重样。古装穿越《庆余年》,谍战系列《麻雀》《雪豹》,从正剧到网剧的跨界,从奇幻到爱情剧的跨越,每种题材张若昀都驾驭得乐此不疲。

我们常说,一个人要做好职业规划,而张若昀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什么都想要,什么都在尝试,没有千篇一律的角色,却每一个都是印象深刻。“拿出像样的角色,靠作品说话,远比名与利的虚名来得实在”,与海清当年聊的中年危机不同,他倾向于年轻演员不要过早的给自己定型,三十而立的中年演员并不会被岁月夺走一切。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年轻时有胶原蛋白,年长时有人生智慧,不走人设不设限,条条道路通罗马,这份不按套路的出牌,源于内心的笃定。

站在《三姐妹·等待戈多》的舞台中央,他身着流浪长衫用质朴的方式打开了契诃夫的忧郁与贝克特悲哀的粗俗,两种鲜明角色的互换演绎,摘掉了影视化独有包袱,电视剧里特有的壳子,尝试鲜有触碰过的舞台话剧,反倒成了口碑如潮的佳作。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与袁泉不惧退隐有异曲同工之妙,张若昀不怕尝试有趣的新鲜事物,比起困在壳子里作茧自缚,他更愿意做一个不装在套子里的人。

张若昀条条道路虽然走出了精彩,可到底是深耕一条戏路还是多元化发展,这仍然是所有演员面临的职业难题。

“金靖这样的喜剧演员就应该朝喜剧方向走,把一件事情做好不要演其他的。”《演员请就位》里的刘仪伟同郭敬明battle时,一语中的的道出了演员未来生存现状,这道难以抉择地选择题,终究还是道出了一个人生哲学:你愿意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才有可能发光发彩?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究竟是成为做好一件事走出定位的人,还是冒险尝试不同精彩的人?张若昀的成功已经说明了这道人生哲学的难题,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明事理,细细品味别有一番风味。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三、深挖不断的思想,敢狂言的小生

我争取演戏的方式就是拿出经典的角色让人记住,和导演说这个角色我认为只有我能处理好。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张若昀这个宝藏男孩,神奇的不是他颠覆传统的活法,而是骨子里根深蒂固的“狂妄”。

这份狂妄在面对喜欢的角色面前敢于争取的自信,这份自信源于有底气的实力,论流量明星还是实力演员,张若昀似乎没有个定数,他有流量小生的人气,也有实力演员的深邃。这个深,来自他做人的思想。

他拒绝拎着牧羊犬在大热天里不停的拍摄,没有多余时间陪伴,还要拿着自家的宠物来回折腾落个爱狗的美誉,他却真实的皱着眉连连摆手:我自己看着自己都恶心,这没什么可秀的。没什么可秀,在谈明星人设的问题亦是如此,和蔡康永的情商论一样,自己舒服才是最好的。

从《黑狐》到《庆余年》,宝藏男孩张若昀如何撕掉标签成为奋斗派

做演员如做人,不失初心,忠于自己。从人生不设限的探险到深挖不断的思想与狂言,他确实什么都敢说,什么都说的很深入,就像一座宝矿源源不断的溢出,总会带来不同的惊喜。

新鲜感,是演员带给观众的惊喜;有能力,是演员立足娱乐圈的根本;有思想,是一个演员是否能成为常青树的筹码,宝藏的内核就是三者加一的综合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