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好莱坞”这三个字,在内地电影市场,越来越不是“免死金牌”了!


作为一部科幻大片,《星际探索》的表现,无论是在口碑,还是在票房,都比2014年的《星际穿越》差远了,比今年李安的《双子杀手》“扑”得还惨,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在内地市场前3天的票房, 别说破亿,连2000万人民币都不到!对于一部好莱坞大片来说,这成绩非常失败。


这部《星际探索》,究竟为什么会失败?


要了解《星际探索》为什么会惨败, 我们先要了解正宗的科幻片的卖点在哪


再次普及一个观点,这几年非常火的超级英雄电影,虽然经常被归类为“科幻片”,但严格来说,不管是漫威,还是DC,它们的超级英雄电影都只是“伪科幻”,不能算是正宗的科幻片;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因为它们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几乎所有的超级英雄电影里,科学都不是主题,里面的科学概念主要是噱头而已,它们应该归来为“漫改”电影,或者是奇幻电影。


正宗的科幻片,应该是像《星际穿越》,《火星救援》那样,以科学或者以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为主题。


不算“伪科幻”, 正宗科幻片的卖点,吸引观众的地方是什么呢


/1/


从“硬件”的方面来说,正宗科幻片的卖点是科幻场景


如果拍得好,科幻片的“硬件”总是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觉得很神奇,很有趣,很神秘,甚至很想搞清楚场景背后是什么。


高成本的科幻场景,往往是惊艳宏大的,能让观众觉得脑洞大开,觉得仿佛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星际穿越》的科幻场景就非常惊艳宏大,穿过虫洞,跳进黑洞,还有高维文明的超立方体...........


这些场景能够迅速激起观众的好奇心,瞬间觉得电影值票价,因为这些场景其他电影里一般是看不到的。


而低成本的科幻场景,如果拍得好,会充满创意,让观众觉得神奇


上世纪80年代,斯皮尔伯格的《E.T外星人》最后单车腾空而飞的场景,现在看来,是属于“5毛钱特效”,但依然让观众觉得经典,觉得很神奇,这就是“小巧”科幻场景的魅力。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2/

从“软件”来说,正宗科幻片的卖点是剧情和内涵


注重观众观影体验的科幻片,卖点往往是有趣的剧情


“国际玩笑”在科幻片里只是小玩意,科幻片的剧情往往动不动就涉及外星人,涉及太空这些人类“梦寐以求”的有趣题材,观众很容易被吸引的;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侏罗纪公园》复活了恐龙; 《星际穿越》里主角可以接触人类一辈子都可能接触不到的虫洞,黑洞;《流浪地球》将地球“搬家”,“搬”到人类要上千年才能到达的地方;《毁灭日》打外星人....................................


以这些题材为基础的剧情,非常容易就能激起观众的兴趣。


追求深度的科幻片,尽管观影体验不好,但是能让观众对科幻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带给观众很多新奇的观念,让观众脑洞大开


《黑客帝国》会颠覆你的三观,告诉观众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不是“真”的,我们有可能被机器控制;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2001太空漫游》会给观众探索人与更高级文明的关系;


《星际穿越》会颠覆观众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超时空接触》会为观众解释为什么人类目前还没找到外星人...................................................................................................................


《星际探索》首先是败在槽点


《星际探索》有很多的槽点,首先是败在场景的亮点不足

相比以上提到的科幻片,《星际探索》的场景魅力完全不足,

尽管《星际探索》有“月球上枪战”,“太空救援”,“海王星上“冲浪””等场景,

但它制作成本不算高,场景不够精细,不够惊艳,很难打动观众;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而且这些科幻场景也用得不“巧”,本身也是比较平庸的场景,更是难激起观众的兴趣,让观众仿佛在看一部低配版的《火星救援》,或《地心引力》,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它的片名是《星际探索》,观众会以为它是另一部《星际穿越》,期望很高,结果实际相差很大,因此心理落差也很大。


另外,它只是一部2D格式的电影,在现在这个“3D电影时代”, 就算2D的画质是比3D好,但观众一般更趋向看3D的,因为大众观众心里一般会觉得看3D比看2D划算;


而且这种科幻场景的科幻片,观众更喜欢看3D格式的,《星际探索》是2D格式,又没有诺兰《星际穿越》的质感,因此亮点严重不足。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在剧情上,《星际探索》节奏文艺,但又缺乏亮点,这是它的“致命伤”之一


用部分网友的话来概括《星际探索》的剧情,就是:

1.爸爸去哪了?

2. 太空局知道爸爸在哪,不过先让主角去火星给爸爸打个安全“电话”

3.主角在海王星找到爸爸,但爸爸为了梦想宁死也不跟主角回家,

4.最后主角回家了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这样的剧情不够刺激,而且节奏非常文艺,有点沉闷,部分观众真的可能看“困了";


更重要的是,它文艺之余又缺乏亮点,观众没有感到一些“逼格”很高的东西;


比如《2001太空漫游》,相信会把大量观众看困,但至少会让观众觉得很有“逼格”,很高大上;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而《星际探索》则是把部分观众看困了,但又不能让观众觉得高大上,所以既不叫座,又不叫好。


《星际探索》的卖点无法掩盖其槽点,是最终失败的原因!


像漫威宇宙的“伪科幻” ,虽然剧情漏洞百出,剧情像白开水,甚至《银河护卫队》里出现用“尬舞”对抗反派的情节;


但它们仍然叫好又叫座,原因主要是它们的卖点是娱乐性,用喜剧和特效征服了观众。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星际探索》的卖点在哪

主要是:在“伪科幻片”“横行霸道”的时代,至少它是一部正宗,认真的科幻片!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有网友说,《星际探索》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家庭伦理片!


这种说法我是不同意的,因为实际上《星际探索》的确是一部正宗的科幻片,因为它是在探索航天员的心理世界!


主角的父亲, 是彻底渴望探索太空,寻找外星文明的航天员,为了他的梦绝不后悔,最后宁死也不愿回地球;


而主角,则在太空旅途中慢慢厌倦了太空,希望回到地球,回到家中。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现实中的航天员何尝不是这样,觉得探索太空很神奇,在地球的时候都梦想着要上太空;


但上太空后,往往又因为太空中危机四伏,以及被太空中“与世隔绝”的特殊环境所影响,总会有想返回的念头。


《星际探索》的主题,主要就是在认真地探索这种心理

主角的旁白,主要应该也是在突出他的这种心理。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不过,这故事本身也无太强的新鲜感,刺激感,卖点完全无法掩盖其槽点,因此票房彻底失败。


科幻片是一种观众要求很高的片种《星际探索》不吃香很正常


拍好科幻不容易,科幻片是一种观众要求很高的片种,


因为科幻片往往既是特效爽片,又是剧情片,具有双重性质。观众往往既在乎电影的特效,又在意电影的剧情。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科幻片往往要特效和剧情都做好,才能“叫好又叫座”,两者只要有一方面做得不好,都可能“既不叫好又叫座”,


而且科幻片相似的特效或剧情容易贬值,比如观众第一次看到有黑洞会觉得很精彩,第二次看,新鲜感就不强,


因此科幻片要不断提升观影体验,不断创新才能打动观众,要求非常高,否则就会“不进则退”。


而《星际探索》并没有太多的进步,反而有点退步,观众要求又高了,不吃香很正常。


 3天总票房低于2000万,《星际探索》败在卖点不足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洞察影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