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市面上的微生物菌剂,真的能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吗?

博望小戴


微生物菌剂对于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的环境和团粒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都有很好的作用。在使用微生物菌剂时,用量和使用方法最为重要。



微生物肥料总体分为三种,一种是微生物菌肥,一种是微生物菌剂,一种是复合微生物菌肥。现在我们市场上常用的就是微生物前面两种,用量最大,比较有针对性,效果较好。

微生物菌肥在使用时,首先关心的是土壤环境。假如土壤环境恶劣,微生物菌在用到土壤中后,由于环境恶劣造成菌类大量死亡而起不到作用。在使用时,最好配合有机肥一起使用,这样可以改良土壤,让有益菌大量繁殖,保护根系才有明显的效果和优势。


微生物菌肥的价格相比有机肥稍微贵一点,原料几乎差不多。多数微生物菌肥是在有机肥的基础上添加了0每克5000万有益菌而做成的。这样在使用时,需要像有机肥一样大量使用,才能有明显的效果。一般一亩地使用500斤以上效果才好或者说用800~1000斤的有机肥,加200斤的微生物菌肥,这样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微生物菌剂就不一样了,由于不需要标注有机质的含量,只标注有益菌的含量就好。一般都作为冲施或者苗期灌根使用,预防苗期病害和促进根系生长。微生物菌剂的原料可以全部水溶,既可以滴灌,也可以叶面喷雾。当然现在市场上20287标准的微生物菌剂,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也在逐渐降低,一般价格在80~120块钱一袋。这样的价格农户,有的农户也会用底肥时使用。当然这样的微生物菌剂一定要配合有机肥才能达到效果。单独使用微生物菌肥或者微生物菌剂的成本较高,所以配合使用性价比最好。



不管微生物菌肥还是微生物菌剂,其原理就是帮助有机肥改良土壤。当土壤环境改善以后,有益菌才会大量繁殖,形成有益菌群,保护根系。由于微生物菌的特殊性,存放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温度太高会损害微生物菌,让有益菌失去活性,大量死亡失去作用。

综上所述,不管是微生物菌肥还是微生物菌剂,对于土壤都有很大的好处,不但可以改良土壤,还可以减少有害菌侵害植物,让植物生长得更好。


土壤大管家


负责任的说,市面上的微生物菌剂类产品对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作用微乎其微,可以忽视。而且,改良土壤和恢复地力是土壤有机质的作用,怎么能够与微生物菌剂类产品的作用相互混淆呢?

微生物菌剂类产品,可以将其理解成通过一些生物技术手段将土壤中可提取、可培养的有益微生物进行扩繁之后,再通过现代化的生产工艺将其制成可保留一定活性、方便施用的微生物菌剂类产品。一般来说,微生物菌剂类产品有颗粒状、粉末状与液体状这三种。同时,微生物菌剂类产品的功能也比较多。但是,这些功能与改良土壤、恢复地力联系不到一块。

1、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原因。为什么要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就是因为现在我国的耕地由于长期的大量、过量的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的酸化、板结、盐渍化;同时,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土地常年的进行耕种,土地缺少休养生息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缺少补充有机肥、农家肥的过程,造成土壤有机质的严重缺失、表层营养土层的大量流失,从而造成现今国内耕地处于一种亚健康、贫瘠的状态。曾经有专家说,再过50年,曾经土壤最肥沃的北大荒,有可能就是国内的一个大沙漠。所以,针对我国耕地土壤严重退化的现状,国家提出了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口号,同时也与之配套的就是耕地休耕、补贴的政策。

2、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主要做法。改良土壤、恢复地力,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施用农家肥、有机肥以及搭配休耕的手段。也就是说,改良土壤、恢复地力的最终目的就是增加土壤的有机质,通过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来缓解土壤酸化、板结、盐渍化的情况。因此,改良土壤、恢复地力最直接的措施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或者方式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使耕地土壤逐渐恢复到疏松、透气、保肥水能力强的状态,也是从微观上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加土壤团粒间空隙。

3、微生物菌剂的作用。很多人说,施用微生物菌剂能够改良土壤。准确的说,微生物菌剂的主要功能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数量、分泌活性物质保护根系、抑制土传病害的病菌的繁殖和活动以及促进土壤中养分的释放。而且,微生物菌剂的这些功能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土壤中有一定的有机质含量来保证微生物菌类活动和繁殖对能量的需求以及微生物菌类有一定的活性。而且,微生物菌剂的促进土壤养分释放,主要就在于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有机物,使其从不能被根系吸收的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成可被根系吸收的小分子无机物质。

所以,单纯的依靠施用微生物菌剂来改良土壤是不现实的,土壤也不会因为施用了微生物菌剂而表现出对板结、盐渍化、酸化的改善情况。而且,单纯的依靠微生物菌剂而不施用农家肥或者有机肥,反而有可能会造成土壤中有机质的进一步缺失。因此,想要改善土壤、恢复地力,最可靠的方式还是通过一些手段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至于说微生物菌剂,只能是作为附加的针对农作物的功能来使用。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大家好我是老王。长期使用化肥之后,土壤中残留大量的酸根离子,导致土壤酸化板结透气性差,这样的土壤关键引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严重。而且肥料利用率随之下降,每年需要加大化肥用量来维持现在的产量,而更多的化肥加剧了土壤的酸化,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现在很多农民朋友通过使用微生物菌剂肥料来改善土壤,恢复土壤的肥力。这种做法是可取的,微生物菌剂产品之所以有这样的贡献,在于它独特的作用。

微生物菌剂肥料中主要成分是微生物,这样微生物是土壤中本来存在的生物,人们通过筛选培育生产成微生物肥料产品。

使用到土壤中之后,微生物在土壤中复苏并进行导致,通过它的生命活动,为作物提供养分。



微生物本身并不具备任何肥力,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来获取能量,然后把里面作物无法直接吸收的养分分解为有效态速效养分,从而供给给作物生长所需,相当于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而且它产生的次生代谢产物含有胞外多糖物质,充当粘合剂,可以促使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破除土壤板结,提高土壤疏松透气程度。



土壤团粒结构能够吸附土壤的速效养分,防止被土壤固化,有利于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有的朋友在使用微生物菌剂产品之后,感觉效果不理想,这主要与使用方法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微生物发挥作用需要合适的温度、水分及充足的有机质,特别是有机质,它是微生物赖以生存导致的食物来源。很多农田长期使用化肥,导致土壤有机质被消耗逐年下降,现在土壤里面的有机质严重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使用了微生物菌剂肥料,也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

微生物在太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会死亡,有的人像化肥一样直接撒施在地表,或者使用了微生物菌剂产品之后又用了杀菌剂,导致微生物死亡无法发挥作用。

另外微生物的繁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在温度25度左右,土壤湿度在60%-70%的时候,微生物的活性最大,效果最为明显。



因此,使用微生物菌剂肥料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配合有机肥或者农家肥做底肥使用,保持土壤湿度适宜,同时严禁与杀菌剂一起使用,如果使用杀菌剂产品,间隔15天以后使用。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微生物菌剂肥料的介绍,各位朋友你们明白了吗?喜欢的话请点赞关注老王,谢谢大家!


乡知老王


微生物菌剂相较于市面上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更加受到欢迎但是,人们购买了微生物菌剂后,没有掌握微生物菌剂正确的使用方法,施用之后并没有出现显著效果。那么,微生物菌剂有什么作用?微生物菌剂如何使用?怎么用效果好?一起了解一下!

微生物菌剂的概念

微生物菌剂内含有特定的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吸收,有的还能释放生长激素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形成。其作用机理有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提供植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改善植物对营养的吸收

微生物菌剂主要作用:

1、提高土壤肥力:有些菌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含量;还可以提高一些土壤酶类活性,有利于土壤中养分的转化方便植物的吸收利用。另外,在微生物菌剂的帮助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2、促进难溶的矿质营养释放:生物微生物菌剂使土壤酶活性提高,使不溶性土壤养分溶解利于植物吸收。同时,还分泌一些有机酸性物质,能分解有机质,产生的糖有利于固氮细菌的生长。

3、帮助农作物吸收养分:如根瘤菌可刺激豆科植物的根部形成根瘤,使土壤中的氮转化为作物能吸收的氮肥。

4、调节作物生长:生物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释放如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激素,能够调控作物生长,进而有提高产量的效果。

5、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有些生物微生物菌剂施用后,在土壤中大量生长繁殖,聚集在作物根部形成优势菌群,在其自身生长过程的同时,改善周围的环境,提高植物体的抗逆性。

微生物菌剂使用技巧!

1、微生物菌剂施用时间一般为清晨或者阴天。微生物菌剂中的芽孢杆菌不能在阳光下直射,会使其繁殖、代谢等活动受到影响,甚至会是去活性,一定要避免在炎热高温的天气使用。

2、微生物菌剂对土壤条件要求比较严格,像土壤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以及pH值的大小都会影响其作用的发挥。一般菌适宜生存在含水量60%-70%的土壤中,所以施用后应立即浇透水,菌肥和有机肥混合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

3、微生物菌剂不应该长期放置,应该随用随买;使用前应该存放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受热、受潮以及阳光直射;肥料开口后应一次用完,否则会导致其他菌进入,污染肥料中的菌。

4、微生物菌剂不要与能够杀死有益菌的物质一同使用,菌剂因为里边含有大量的有益活菌,所以严禁与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和含硫的化肥(如硫酸钾等)以及稻草灰混合用。因为这些农药或者肥料中的物质会很容易造成菌的失活,导致其失去效果。如果要施用的话,应间隔48小时后再用。


农家猕猴桃专售


市面上的微生物菌剂,真的能改良土壤恢复地力吗?

微生物菌肥/剂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型肥料。它用现代生物工程即国际先进工艺生产的生物产品。是一种低炭、纯天然、无毒、无害、无污染的有机微生物菌剂,具有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及活性,改善土壤活化性状,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讯速繁殖形成有益菌群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阻止病原菌入侵,减少植物的病虫害生长。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和还原农产品品质等功能。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再好的产品也怕不良商家,再选够微生物菌剂,微生物肥料的时候,要选择正规的农资店购买,选择产品时选择有肥料登记证的:微生物肥(20XX)准字XXXX号。执行标准:NY开头的。微生物肥料保质期国家标准为一般为2年,不要选择过期产品。如果保质期写3年5年的也忽略,多为假货,不合格产品。

不使用杀菌剂


施用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蘸根时加水要适量,使根系完全吸附。蘸根后要及时定植、覆土,且不可与农药、化肥混合施用,特别是现在很多菜农为防治根茎部病害,使用农药灌根,如多菌灵、恶霉灵、硫酸铜等药剂,真菌、细菌都能防治,但对菌肥中的有益菌也有杀灭作用,所以建议使用菌肥后不要再用农药灌根。

生物菌不宜与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共同使用

生物菌适合与有机质共同使用,但是与氮磷钾等复合肥料共用,能杀死部分微生物菌,降低肥效。


爱养花的阿靖


近年来,随着土地复种指数的提高,使土地没有时间休养生息恢复地力以及有机肥施用过少等原因,引起土壤板结,有机物缺乏,地力下降。

为了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中益生菌类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向土壤中施入微生物菌剂,在一定程度上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但是,在施用微生物菌剂之前,有必要了解微生物菌剂在土壤中的作用,不要过度迷信微生物菌剂,科学合理地施用,为农业生产服务。

微生物菌剂是人工接种繁殖的土壤益生菌类的活体,施入土壤后与农作物产生共生关系。微生物菌剂本身并不是肥料,但是在土壤中繁殖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呼吸,促进生长。而益生菌类生长繁殖时的分泌酶,能够被玉米根系吸收利用;同时,玉米根系生长所产生的生长酶,又为益生菌类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

因此,在农作物播种时,给土壤施入微生物菌剂,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产量。但是在施用微生物菌剂时,需要注意的是,可以将微生物菌剂混合在有机肥中施用,而不能将微生物菌剂混合在化肥中施用,以免活菌被高浓度的化肥分子杀死或杀伤,致使施入的微生物菌剂活菌降低或失去作用。另外,在购买微生物菌剂时,要看包装袋上的生产有效期,不要买已过期或保存不善,活菌已经死亡的微生物菌剂。


[如果有不清楚的问题,欢迎读者留言探讨]


庆双


严格意义上 微生物菌剂只是属于微生物肥料的一种。

微生物类型肥料目前主体分为三类 三个执行标准。(以固态类)

包括: 第一类:微生物菌剂 :技术指标:有效菌≥2亿 很多厂家登记的指标都很高。

第二类:复合微生物菌肥:技术指标:有效菌≥0.2 氮磷钾:8-25 有机质≥40

第三类:生物有机肥 :技术指标:有效菌≥0.2 有机质≥40 不过很多厂家把有效菌都登记的很高 都登记到5亿。

只要是正规的肥料,都有调理土壤菌群环境的作用 都能很好的调理土壤 恢复地力 但是效果不会立竿见影!!


圣人动力


要想改良土壤恢复生产力,必须走节约成本及自然之道路。枯树叶杂草粉碎与畜禽粪按比例混合,在密闭高温下腐熟3个月后施用。





70后川叔


市面上高中低端都有,有粮食发酵的,有动物下脚料发酵的,有粪便发酵的,还有河里的污泥。

真正合格的微生物菌肥是非常有用的,改良土壤非常好,以有益菌代谢有害菌。还可以解除被固定的无效营养,节肥保水抗逆。

但活菌是以有机质做为营养,若保证它有效且持久,你地里的有机肥必须要跟上,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再好的菌肥,施在有机质含量很低的土壤,效果都不明显,甚至施下去,活菌都会大量死亡。

不要怀疑菌肥的功能,你所要注意的是,选择正规的产品。还有保证土壤有机质。

另外,肥地三年不瘦,瘦地三年不肥,它是一个缓缓的改良过程,见效缓,持效长,不要想着立杆见影,那是激素,不是生物肥。

大棚,重茬,酸碱土壤等,有机肥加微生物菌肥,你大胆用,确定可以调理好。

用它们时,复合肥的配比,记得要减少,10--30%.具体减多少,你试着来。因为不知道你种什么,作物吸肥强弱性。


瑞瑞务农


微生物菌剂,主要分两种

第一种是只含有纯微生物菌,这种只能增加地里的有益微生物数量,控制有害微生物数量。对于培肥地力作用不是很大。

第二种是含有机质的+有益菌的类型,这样的配方可以有效培肥地力,但是要增加使用量。

因为微生物菌剂是有生命的肥料,建议不要在阳光下暴晒,使用后,建议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增加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