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换个角度看婚姻: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其实婚姻没那么脆弱

爱是一场博弈,必须保持与对方不分伯仲,势均力敌,才能长此以往地相依相惜。因为过强的对手让人疲惫,太弱的对手又令人厌倦。

这句话来自《简爱》,深觉精辟!

谈恋爱的时候,我们因为对方身上的某些闪光点而被吸引,他看起来温柔体贴,浪漫多情。她看起来,眼睛都闪烁着星星的光芒,可爱至极。

在爱情的世界里,彼此都是自己眼中最特别的存在,爱一个人的时候,眼里只会看到这一个人,其他的异性都会沦为沧海桑田中的背景,如同邓丽君的歌曲《我只在乎你》中所唱:任时光匆匆流逝,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气息。

陷入爱情后,所有的感觉会串联起周围的人事物,形成非常独特的爱情画面。在这幅画面里,彼此相爱的人,会坚信往后余生,美好会就此定格,幸福终老。

而事实上,很多恋爱中爱得你死我活的情侣们,通常在进入婚姻后,感情迅速走向枯萎。

原因何在?

理想的爱人只是自己幻化出来的“完人”

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是个混的很落魄,处处不如意的海归,在三闾大学任教时遇见了同校女老师孙柔嘉,孙柔嘉认为方鸿渐这人不错,是个当老公的好人选,有心嫁给他,于是表现得知书达理,温柔可人,方鸿渐也看着这女孩子挺适合当媳妇,打定主意娶她进门。

后来顺利嫁给他了,方太太这把交椅坐稳后,孙柔嘉本性就露出来了,事事都要管着方鸿渐,控制他的自由,动不动就言语侮辱,方鸿渐刚开始忍着,慢慢地忍不下去了,两人新婚没多久家里就开始硝烟弥漫了。

换个角度看婚姻: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其实婚姻没那么脆弱

爱情中,完美的彼此

方鸿渐说了这样一句话:结婚后,才发现,自己娶的总不会是意中人!

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无论男人还是女人,经常会发现,恋爱时的那个人和结婚后的那个人简直判若两人。

《围城》中还有这样一句话: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属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属的悲哀。

不得不赞叹,这句话钱钟书先生写得太精辟了。爱情为何总是不成功?归根结底,爱情它本身就是来自于自我对美好生活的过度幻想。爱情中的彼此,是我们内心投射出来的“完人”,彼此在对方心中都是宇宙中心般地存在。

当“完人”与现实融合后,瞬间就矮了三分。现实中,哪有什么三观完全契合的人,即使是双胞胎,基因相同,生长环境相同,生活在一起,也会有闹别扭的时候,更何况是跨越了性别 ,环境的陌生男女呢?

生活在一起,摩擦是少不了的,接纳,允许对方和自己有不同的习惯,价值观和生活观,才会让爱情在婚姻中安全着陆。

如果你自己不“对”,“对”的人永远不会出现

现实中,有多少的婚姻,从刚开始的无话不说走到后来的无话可说,从执手言欢走到相看两生厌,当彼此的吸引力被岁月无情地消耗后,婚姻开始变得疲惫不堪。

我们总在茫茫人海寻找那个“对”的人,确认过眼神后,便以为这一辈子就能这么一直对下去。吸引力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能在万千人中,独独将两个本来毫无瓜葛的人紧紧地系在了一起。然而,吸引力也是一个相对概念,随着时间和阅历的变换,吸引力也在自然地发生着调整。

当时的那个他和当时的那个她彼此相爱了,这是爱情里一个微妙的平衡关系,在那个特定的时空下,彼此全然地接纳那个TA。

换个角度看婚姻: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其实婚姻没那么脆弱

生活总会和理想的不一样

当浓烈的爱情融入到另一段漫长的生命历程---婚姻中后,这个平衡就会进入另外一个动态过程中,在这个动态的关系里,两个人需要保持适当同步,如同一对跳交谊舞的舞伴,如果一方舞步跳的再优雅,另一方频频出错,这支舞注定不会给人带来美感的享受。你进我退,你退我进,节奏稳定,舞步才能和谐。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句话被流传了好多年!爱情为何容易被葬送?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对于其中一方来说,对方的吸引力不再了!

曾和一个女性朋友在一起聊天时,她抱怨说:结婚后他就变了一个人一样,整天嫌弃这嫌弃那,说好了不管我怎样“作”他都不会计较,现在看来,全是骗人的,男人的话真不能信,从不做数!

在爱情的浓烈阶段,他说的话可能确实代表了他在那个当下时刻的肺腑之言,即使说的“永远”也只能代表那个时刻的“永远”,但是,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这些由情感性的誓言如同流水一样,并无定性,通常潮起潮落,毫无预期!

有一点可以确认的是,人都是会变的,随着年龄,经验,三观的不断拓展,始终都是在一个不断的“打破-改变-形成”的重塑历程中。

当关系中的一方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方向,而另一方却固步自封,固执地守着“岁月静好”,以为不需要刻意努力,就可以把“幸福”无限度地复制下去,结果“不幸”可能很快就降临了。

理性地认识“对”这个字,让它永远保持在一个动态的位置,用自己的成长,来制造维系关系所需要的新鲜感,才能让自己的婚姻牢不可破!

换个角度看婚姻: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其实婚姻没那么脆弱

好的婚姻,让对方“舒服”,才是保鲜之道

一段婚姻的好坏,很难说是某一个单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而是一个系统的问题。我观察到很多婚内出轨的现象,有一个共同的特性:彼此姿态不对等。

无论在家庭内的地位是“女高男低”还是“女低男高”,都会形成一个无法平等沟通的局面,在这种局面中,常常要么彼此沉默,要么一方盛气凌人,另一方忍让退缩或者猛烈还击。显而易见,结局是两败俱伤。

而真正好的婚姻,精神上的契合是最为重要的。这就要求彼此的思想要同步。我想起了周恩来总理和他的夫人邓颖超女士,周总理才貌过人,何以看上外貌并不太惊人的夫人?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足以可见邓颖超女士的智慧和情商之高。

1954年,周总理正在参加日内瓦会议,邓颖超写了一封信过来,信里并没有儿女情长的思念和绵缠,而是为周总理加油打气,同时告诉周总理自己也正准备参加另一个大会,寄信的同时,邓颖超还把在郊区的山坡上采的野花和周总理最喜欢的海棠花一并寄过去,说“给你的紧张生活,加上一些点缀和情趣”。

看似很平常的一封家信,却给身在异国他乡的周总理带来了无限的慰籍。从生活中关心一个人很容易做到,但是要关照到一个人的灵魂最深处,懂他之所想,知他之所要,却是难上又难。

夫妻相处中,最高级的智慧莫过于---我知道你想要什么,并且能给你想要的。

换个角度看婚姻:吵吵闹闹,却又不离不弃,其实婚姻没那么脆弱

婚姻最大的价值在于---让彼此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意林》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娶一个美女,只是一个男人的本能,让妻子变得美丽自信,这才是一个男人的本事;嫁一个成功的男人,只能证明这个女人找到了一个宝藏,帮自己的男人变得越来越成功,却能证明这个女人本身就是宝藏。

好的婚姻是通过造就对方来成就自己,不好的婚姻是通过消耗对方来满足自己。但是,好的婚姻一定是双赢,而不好的婚姻从来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

因此,踏入了婚姻,尽力去经营好它,是每一个人毕生需要修炼的功课。

想象这样一副场景:我们在青涩的年华遇见了彼此,在爱情的荷尔蒙作用下,激情焕发怀抱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场景,走进婚姻的柴米油盐中,和万千夫妻一样,经历了无休止的磨合,争吵。

但是,即使有了这些争吵和磨合,我们却从来不曾动过离开对方的念头,因为曾经爱得深沉,如今更添了厚重的责任。这些远远可以对抗琐碎生活的侵袭和蚕食。

当情绪褪去,理性登陆,我们慢慢地回归自己内心,才发觉,其实我们对抗的不只是他,而是他眼中的那个不完美的自我,也许,每一次的争吵是人生的一场修行,借由这场修行,我们得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自己开始走向变好的历程,会神奇地发现,原来一个生命的“成长”,可以拉动另一个生命的“成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也悄悄地变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