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济南能否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70291712


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化的发展范畴,是居于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的特大型都市。目前国家中心城市共有九个,分别是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华东的上海;华南的广州;华中的武汉、郑州;西南地区的重庆、成都;以及西北地区的西安。

那么济南有没有可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在小编看来,可能性是有的,但是不大。在山东省内,论成为国家中心城市,青岛的可能性或许更大。目前各大强二线城市都在为争夺下一批国家中心城市做准备。济南和青岛谁最先代表山东上报为国家中心城市,其实在2017年就已有初步结论了。2017年底,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张江汀在一次重要会议上透露,省委省政府已将青岛上报为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如果青岛申请成功的话,那么济南基本上也就没有希望了,因为一个省份基本不可能拥有两个国家中心城市。

济南是山东的省会,副省级城市,但它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其实是比较尴尬的。济南GDP虽然不俗,其2018年的GDP达到了7856.56亿元,但山东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作为省会的济南,它的GDP远远低于青岛,曾也长期低于烟台,在全省的经济影响力不足。但如今山东似乎要重点发展济南,提高济南的省会首位度,济南与莱芜的合并就是最后的证明。合并后的新济南2018年的GDP已经达到了8862.21亿元,今年或者明年就有可能跻身“万亿俱乐部”。


但要论下一个国家中心会花落谁家?济南的可能性不大,其实青岛的可能性也不会很大。从目前全国九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区域分布来看,华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以及西北地区都有1~2个国家中心城市,只剩下东北地区是空白的,从国家战略层面分析,下一个国家中心城市最有可能会落在东北地区,而东北地区实力比较强的城市无非就是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四,因此从可能性来讲,这四个城市比青岛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更大。


锦绣中源


济南有这样的机会,但恐怕没有这样的实力

目前已有的9座国家中心城市分布于:

华北:北京、天津

华东:上海

华南:广州

华中:武汉、郑州

西南:重庆、成都

西北:西安

通过分布能够看出,目前华北、华中、西南分别有2个中心城市。东北地区目前一个也没有,而纵深最长、经济最发达的华东地区目前仅有上海一个中心城市。

因此我们能够推断,下一个中心城市大概率会出现在东北,可能性最大的是沈阳。再然后是强市如林的华东大区,大概率可能会新增一个中心城市。

由于南京、杭州等强市与上海距离过近,且辐射范围有所重复,所以华东下一个中心城市必然不会在长三角地区,那么就只会在山东或者福建诞生。此前山东力推青岛,但是可能考虑到青岛地理位置特殊,辐射范围小,获批可能性存疑,于是在济南合并莱芜之后重新推荐济南申报中心城市。

从地理位置和辐射人口来说,济南比青岛更具优势。但是济南不论经济规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都不及青岛,区域经济繁荣度也远不及胶东,所以比起其他中心城市的核心价值来说,济南显然要弱一些。

另外有一个规律,就是已入围的中心城市,目前清一色的来自于一线或新一线城市,济南目前仍是二线城市,想打破规律需要强劲的实力。

不过福建面临的情况也是一样,同样没有新一线城市,也没有辐射范围更大的城市。影响力最强的厦门城市体量太小,福州综合实力不够。因此济南是有机会的。

之所以说没这样的实力,是因为济南近十年来,不论是经济发展还是人才吸引力,比起9个中心城市都是完败。济南作为副省级城市,综合实力原本是在郑州之上的,但如今被郑州一路赶超,如今甚至在城市综合实力评分方面被合肥超越,如此情势之下如果做中心城市,能够对周边城市起到的带动作用会极其有限,反而会进一步强化济南的虹吸效应,使得周边资源更进一步向济南聚集,这对于一项注重均衡发展的山东来说似乎未必是好事。同时也失去了作为中心城市以点带面共发展的意义。


城市发展报告


只要一提济南,立马就有很多青岛喷子出来喷。我想说的是,在这两年之前所有的资源都给到了青岛。济南连汤都喝不到。现在主推济南了,青岛粉就开始出来各种喷。难不成把所有的肉都给到青岛才行?还有我再多说一句,省里把肉全给了青岛,可最后青岛宣称中国青岛,不说自己是山东青岛吗?这是喂不熟的白眼狼吧。你们喷,不就是怕济南超越吗?怕济南与青岛经济平起平坐了丢脸吧。再者青岛再厉害,济南也是老大,就像北京与上海,上海经济再厉害,那北京也是首都,也是政治中心,科教中心,医疗中心。这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并且一辈子也拥有不到的哦🤣


地主家de傻狍子


基本不可能了。

青岛理论上没悬念,倘若济南再以个人之得失执着此次争取,那就是山东之殇。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是公平竞争,那么济南就更需要客观认识到济青差距,不是仅以省会这个政治中心去捆绑考量。第二,不能把目光集合在山东省框架内看待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国家中心城市需要承担未来30年国家战略。就这一点,也是青岛之大优势,也是青岛之所以未来会胜出的重要原因。三城三湾城市大框架发展规划基本的确立,能源、科学、教育、旅游、军事、港口全方位立体布局,针对东北亚贸易发展,这些都已经可以窥探出其中奥妙了。第三,以济南地理位置处于中心、所谓首位度、省内政治中心、带动周边城市发展为借口的只不过是小格局的一种自我安慰。

接下来,我们看最后结果就知道了。


can700


济南有一定概率当选,青岛可能性不大。

学深圳赶深圳的口号提出来就说明青岛的战略定位已经发生变化了,为什么各位还是认为青岛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呢?国家中心城市的评选不仅仅有经济总量这一指标,还有其他方面,像是地区影响力、历史沿革、区域辐射范围等,这是一个综合考量的结果。设立国家中心城市不是让城市单打独斗,而是促进区域间城市协调发展,缩小经济发展差距。就目前来说,东北区域缺少一个区域中心城市。长三角、珠三角两地国家中心城市未来是否会增加,我持悲观态度(上海、广州两市比区域内其他城市强太多,同时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本身区域内城市分工已经很完善了,没有必要再增加)。

在南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长江经济带,北有京津冀协同发展与雄安新区,西有郑州中原经济区的现实情况下,山东如果不能推出自己的核心城市,那么它离被吸血的日子就不远了。济南虽然经济不如青岛,但是济南无论是在政治影响力,文化影响力还是在经济辐射能力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是不逊青岛的,在某些方面还是比青岛有优势的。这几年青岛引进的高校数量很多,这对于提升青岛的文化影响力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最关键的是青岛能否鲁西乃至河南河北?设立国家中心城市不能牺牲山东其他15地市的利益,这是前提。

青岛作为国家计划单列市,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展机遇比内陆地区强太多,但是作为北方第三城,它的发展地位是有问题的,就是发展的格局小,有种小富即安的发展惰性,与深圳上海相比,小家子气太多,缺乏海纳百川的气度。青岛作为山东经济的龙头,他本该就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但是他在06年之后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处处争风头,给我的感受像是一个富人到处炫耀他的财富,殊不知这些都是国家和省委省府给的。责任没有担起来,毛病倒是不少。学学深圳不好吗?深圳赶不上你吗?

最近这两年青岛的动作还是很大的,正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这一点是很好的。格局决定发展上限,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青岛,一个北方科技创新中心的青岛,这比国家中心城市这个名头要好多了。

(写下这么多话,没有别的意思,就是对青岛当前的发展定位有些想法,海纳百川,胸怀世界,一个更加国际化的青岛,一个北方科技创新中心的青岛才是我们期望看到的。祝福青岛吧)


静水逐流年


济南现在就是国家中心城市,明年江苏沪通大桥和五峰山大桥建成后,有几条京沪通道都通车了!济南是华北和东北十省市进沪的中心分流通道如北京至济南至青岛至上海,北京至济南至曲阜至日照至上海,以后建成的北京至济南至莱临连至上海,希望济南一定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打好京沪牌,建好京沪大通道,把所有经过济南的京沪大通道建成黄金大通道!


蒋理667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发展太慢!但是,它争当选全国最宜居城市是一定能的!希望大济南好好规划一下!一定要把中心城市的幻想去掉!好好发展人文绿色文化!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保护好地下水资源!

全国大中小城市我去过不少,济南市的河道坑渠是最烂的!一点都看不到有治理过!这一点严重有损泉城的美誉!

建设济南一要先治河道,把它建成河水清澈、河岸两边可以休闲的美丽风景线!


友之影视


济南对山东其他城市来说一直就是吸血 只不过这两年变本加厉 而且厚着脸说山东从来没照顾济南 明确的说青岛在山东一直就是付出大于回报 济南一部分人得寸进尺现在做梦嚷嚷着要集全省之力发展它 你还真好意思 这两年省里给你钱给你资源甚至叫你吞了一个地区进步是快了一些 就得意忘形 可是一旦省里没弹药给你了 保准你又会被打回原形


三寸人间王宝乐


从已有的九个国家中心城市都是省会或直辖市来看,济南能不能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关键有三:1、中央对山东的重视程度。2、山东省对济南市的定位(如果山东省想把济南和青岛都争取成,则会都不成,从深圳看青岛应该没有机会的)。3、济南市的积极争取。


常胜76806075


从青岛目前发展的趋势看,比较有优势,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区域环境,后劲十足。青岛人比较务实,不虚夸,埋头苦干学深圳,找差距,有奋斗的目标,工业规模排全国第七,达二万亿左右,cDp今年实破13000万亿,财政总收入约4000亿,上交中央财税约占三分之二。城市建设基本上无死角,优美的城市环境吸引了中外企业纷纷落户青岛投资。青岛多次评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幸福城市,安居城市,国际旅游城市,国际大都市以及农业,水果之乡。交通便利,智能交通排全国城市前列。投资环境比济南条件占优势,当然济南也在努力,创新发展的挺好。济南要做大做强,学成都把周边十几个县并入,人口达到1700万,经济规模会远远的超过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