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精准施策解民困 小康路上见担当

时间是最伟大的书写者,总会忠实地记录下奋斗者的足迹。

回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铿锵步伐,消除贫困、共同富裕的宏大誓愿从未像今天这样调动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从未像今天这样温暖人心、催人奋进。

从如期实现9.4万贫困人口脱贫、261个贫困村退出,到确保44户249名凉山自发搬迁新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9.4万已脱贫人口与261个已退出贫困村的巩固提升……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同心同向同行,统筹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扶贫计划,雅安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的步伐更加自信坚定。

精准施策解民困 小康路上见担当

任志勇在整理店铺

自全市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雅安烟草系统始终牢记中国烟草“报效国家、回报社会”的行业使命,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如期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工作安排,主动融入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等专项扶贫计划,积极履行联村帮扶、结对认亲、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累计投入资金1700余万元,在雅州大地开展了助力脱贫攻坚、同步实现小康的生动实践……

2019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记者深入雅安的城市乡村,拾捡了雅安烟草系统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全力实施精准帮扶、主动为民解困的浪花朵朵,以激励他们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报告全市人民,他们始终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路上热情奋斗、努力拼搏。

快事快办的审批效率

助残障人士收入稳定

在雨城区和平路的转角处,有一个名叫“一米阳光”的小铺,经营副食品、卷烟零售和复印业务。由于小铺紧挨着两个大型居住小区和一所高校,人流、客流量都大,店主任志勇每天都会早早地开门营业,为客人取货、复印。戴着眼镜的这位年轻人,言谈举止斯文和气,人们并不觉得他异于常人。

只有熟悉任志勇的人知道,他曾瘫痪在床近七年时间,即便现在站了起来,也不能长时间站立或是干重体力活。经营这个店铺,是他全部工作和主要收入来源。如何经营好这个店铺,任志勇一步步摸索、尝试,这既凝聚他生命承受的艰难磨砺与坚强奋起,也包含社会大环境、政策大背景对他的关心支持。

今年7月10日,又一个让任志勇感怀于心的日子。无意间听说只要申办一个《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就可在铺子零售卷烟增加收入,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雨城区烟草专卖局办证窗口提交申请。

“经过审查,任志勇的条件符合办证要求。”雨城区烟草专卖局办证窗口一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任志勇的具体情况,他们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快事快办,在任志勇提出申请当日,就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实地勘验,仅三天时间就将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送到了任志勇的手上。

“没想到三天就拿到证了!”任志勇又惊喜又激动,这份惊喜和激动凝聚着办证人员因关心支持他而采取快事快办的高效率,更是因为他今后的生活又多了一重保障。

今年38岁的任志勇是地道的雅安人,早年家庭条件不好,后凭着他长达10年的不懈努力,在美发行业小有所成。在全国人民都关注汶川特大地震和北京奥运的悲喜时刻,任志勇家也发生了“大地震”——他突发强直性脊柱炎……

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来源,家里还有一个上小学的女儿和年过六旬的父亲,一家人靠任志勇之前的积蓄维持生活。后积蓄花光了,任志勇的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恶化,完全无法站立,瘫痪在床。直到2014年,在其所在社区和团市委的帮助下,任志勇接受了手术治疗,更换了病变的骨头,才能够正常站立。

他想找份工作,但由于身体原因一直无果。后来,深圳一家爱心企业在雅安捐赠了三个爱心驿站,帮助困难群众就业,任志勇幸运地获得了其中一个驿站的经营权。起初,他只经营副食品和复印打印业务,即便生意好,收入也很微薄。于是,他想拓展经营业务。

自从增加卷烟零售业务,客流量更大,任志勇店铺的营业额翻了一番。“现在我每个月还需要近三千元的药费,这笔收入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基本上解决了每个月的药费,也增加了我继续生活的信心……”任志勇说,他身体不好,干不了其他工作,现在守着店铺,收入也增加了,对他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即便现在每天都很忙碌,但他脸上露出了更多的笑容,正如头上的店名“一米阳光”一样,显得那样温暖。

精准施策解民困 小康路上见担当

陈永平在核桃林里忙碌

改变命运的精准帮扶

让贫困户成为产业大户

初冬时节,核桃树进入休眠期。汉源县河南乡平等村村民陈永平,整天在核桃树下忙着冬季管护,施肥、修剪、浇水、病虫害防治……这不仅关乎核桃树当年的安全越冬,对来年的产量质量也十分重要。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这是农耕文明感知季节的智慧沉淀。陈永平不但要管好自己的核桃树,还要教乡亲们管好各自的核桃树。因为这些核桃树是他们开启“幸福之门”的“钥匙”。

47岁的陈永平,并没有像自己名字美好寓意那般平安顺遂。他出生时患有先天性视弱,看东西非常模糊,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长大后,同龄人或进城读书或外出务工,都走出了大山,只有他还在山里靠种玉米和低保维持生活。后虽成家,妻子有智力残疾,生活依然清苦,村里的乡亲们都为这个困苦的家庭叹息。

困境中,陈永平有过抗争。他把希望寄予父亲留给他的两亩核桃地。辛勤施肥,修枝剪叶,精心照顾,可是因为缺乏技术、品种老化等缘故,核桃树结出的果子大小品相都不好,价格一直上不去。他想学技术,改良品种,但没有本钱,也没有条件……

直到2014年,脱贫攻坚战役在雅州大地打响,他被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一系列好政策、一项项帮扶措施都向他而来,他的命运由此开始改变。

2015年初,平等村被确定为汉源县烟草专卖局包村扶贫对象,在入村调研走访过程中,陈永平很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了解情况后,汉源县烟草专卖局将他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想办法为他筹集购买化肥和优良种苗的资金。2016年至2018年,陈永平和部分村民共收到90000元捐赠资金,用于购买化肥、仔猪和核桃、花椒种苗。

与此同时,汉源县烟草专卖局还协调村里邀请果树专家,对陈永平和其他核桃种植户开展科学种植和作业培训。勉强能够识字的陈永平,因为视力限制,一时不能消化课堂上的知识,就追着培训老师到地里学习实际操作,有时晚上还打电话请教老师。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陈永平逐渐成了核桃种植学习班的“尖子生”。

有了资金和技术,陈永平壮着胆子扩大生产,把原来种土豆、南瓜的6亩地都种上了核桃,核桃种植面积扩大到了8亩。他按照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呵护每一棵树苗。2018年秋天,他收获了种核桃“第一桶金”6200元,加上养猪所获3600元,年底,陈永平成功脱贫!

脱贫后的陈永平不仅成了村里的核桃种植大户,还当上了村里种核桃的“导师”,谁家核桃种植遇到问题,都喜欢请教陈永平,这让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对生命有了新的认知。

除了继续发展核桃产业外,陈永平还计划着发展花椒种植……

精准施策解民困 小康路上见担当

宝兴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将爱心捐款交到小明姐弟手中

温暖寒门的爱心资助

让贫困孩子安心读书

“江姐,烟草局的同志听说了你家的事,特地过来看看你……”

2019年9月7日上午,在宝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班主任张志秋的引导下,宝兴县烟草专卖局3名党员志愿者赶赴陇东镇崇兴村,寻找素昧平生却又令他们牵挂于心的村民张成江和她的孩子们。

专程前来,不为别的,就是特意奉送一份爱心,帮助这个困难的家庭渡过难关,支持这对寒门学子继续完成学业。

当志愿者推开房门,迎面看见一个小男孩正埋头认真做功课,这就是小明(化名),就读于宝兴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

2019年上半年,小明的父亲因白血病救治无效过世。父亲离去,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只留下母亲张成江、年迈需要照顾的爷爷、小明和正读高一的姐姐,还有那因治疗费而产生的欠账,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母亲张成江身上,可张成江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什么技能,只能到处打零工,不管如何努力,都难以支撑起两个孩子的学杂费和一个家庭的生活开支,更别说偿还丈夫治疗欠下的高额外债。

由于家庭变故,小明一下子长大了,要担起父亲曾经的责任——照顾眼有残疾的爷爷。虽然生活困苦,但小明乐观开朗,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好好读书。他说:“老师和妈妈告诉过我,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替妈妈分忧,才能照顾好这个家。”

一直以来,小明读书十分用功,表现也十分优秀,先后获得学校的“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勤俭之星”等荣誉称号,各种奖状塞满了他的小柜子。

眼看2019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在即,张成江为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发了愁。虽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小明不用交学费、书杂费,但姐姐的学费和二人的生活费对这个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在2019年8月中旬的一次市场巡查中,宝兴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偶然得知了小明家的情况,并迅速将情况向县局负责人进行汇报。随即,宝兴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爱心募捐,正在宝兴县开展工作调研的市烟草专卖局机关二支部的三位同志也加入其中,共募得善款4000余元。这也让素不相识的人有了交集,焦点就是爱心帮扶,意义就是扶困济困的职责使命。

“江姐,这是烟草局干部职工的一点心意,请收下。以后家里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一起想办法……”9月7日,宝兴县烟草专卖局副局长李志韬把4000余元善款亲手交到张成江手中,并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为了尽量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让小明姐弟俩能够安心学习,宝兴县烟草专卖局决定从明年开始每年资助小明和姐姐各2400元,直到他们完成学业。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