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春秋时期最大的镬鼎

示补旁的字很多,如祖,祝、福、祈、礼、神、社等等。我们忽略了这些字的本义。示补旁的字都与祭祀有关。也是,我们现在少有祭祀。古代祭祀可是常有,且是大事。主要祭祀天地与祖先。这是天地信仰与祖先信仰的表现。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春秋时期最大的镬鼎

祭祀时需要供奉食物,当然以肉为主。你自己吃饱了,不得进献给天地与祖先啊!祭祀的动物称之为“牺牲”。牺牲主要为猪,牛,羊,称之为三牲。祭品放哪里呢?便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的炊具,如鼎,簋,敦,盂,甗等器物。鼎最适宜做得大,彰显宏大的气派。所以,鼎是祭祀中最重要的礼器。同时,祭祀时需要整个猪,牛,羊做祭品,只有鼎可以放得下猪,牛,羊这么大的肉食。鼎的地位越发突出。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春秋时期最大的镬鼎

此文物称之为镬鼎,名字不严谨。镬鼎本为是鼎的三种形式之一,专门用来炊煮三牲,猪,牛,羊的鼎,称之为镬鼎。所以需要镬鼎形体巨大,一般无盖。与镬鼎区别的是正鼎,羞鼎。正鼎是放置已经熟了的猪牛羊;羞鼎是放置肉羹,与正鼎相配使用。而镬鼎又分为,牛镬,羊镬,豕(猪)镬等。著名的司母戌大方鼎就是镬鼎。

山西省太原市金胜村出土春秋时期最大的镬鼎

司母戊大方鼎

此镬鼎出土于太原市金胜村赵卿墓。高93厘米、口径102厘米,耳距129厘米,腹深50厘米。直口平唇,束颈,双附耳外撇,鼓腹圆收形成圜底,下承三兽蹄足。腹部以绹索纹分隔成上下两部分,均饰牛头双身蟠螭纹,前后各有一环形耳,蹄足上部有兽头装饰。因为是牛镬,形体巨大,为春秋时期发现的最大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