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江西九江——打造百里長江“最美岸線”

有著“三江之口,七省通衢”之稱的江西九江市,不僅坐擁三分之二的鄱陽湖水域面積,更全攬152公里長江江西段岸線,是長江大保護的關鍵區域和重要屏障。

“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立下規矩,為我們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工作遵循和精神動力。共抓長江大保護,是九江肩負的重大歷史責任和政治任務。”九江市委書記林彬楊說,九江要堅決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一切的位置,加快創建國家首批“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城市,全力打造百里長江“最美岸線”。

全流域治水 江湖變清

“全市共有水域面積500萬畝,千畝以上湖泊41個,流域面積1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350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河’入湖,平均每年經鄱陽湖注入長江的水量佔長江徑流總量近六分之一。”談起九江的水資源,九江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時小波如數家珍。

大自然的饋贈,賦予了九江“千河歸一湖,一湖入長江”的獨特生態特性,描繪出集“大江大山大湖”於一身的城市名片,也凸顯了九江對於江西乃至整個長江流域生態的重要性。

眼下,九江長江邊,一場“雷霆之戰”正火熱展開。自2018年起,九江率先在全省開展化工企業清理整頓退出工作,確立了到2020年1月底,沿長江、鄱陽湖、修河1公里內小化工企業全部關閉退出的目標。截至目前,37戶首輪擬關閉退出化工企業中有27戶實現“五清一註銷”目標。

破解“化工圍江”,是九江狠抓源頭、嚴厲整治最突出的涉水環境汙染的典型案例,而構建全流域水系治理體系,則是九江市共抓長江大保護的一大著力點。從在全省率先建立“區域流域相結合、江河湖庫渠全納入、市縣鄉村全覆蓋”的河湖長組織體系,到河湖同治、水陸共治,系統實施鄱陽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從全面取締河湖水庫“三網”養殖、重拳整治礦山違法開採,到嚴格落實沿江產業項目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九江將“靶心”瞄準水汙染、水生態、水資源、水安全問題,通過“四水共治”,實現“江湖聯動、美美與共”。

水生態的改善,讓九江沿江生態正在發生令人欣喜的變化: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近年來在鄱陽湖驟增近一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中華鱘,曾經一度在長江九江段難覓身影,但近期被漁民多次誤捕,其“出水”之頻繁,為近十幾年來所罕見。

“長江九江段和鄱陽湖出口斷面水質目前穩定在II-III類標準。我們力爭到2020年底,全市地表水水質優良率達到85.3%,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88%以上。”時小波說。

生態鏈修復 岸線變美

大江逶迤,芳草長堤。站在長江入贛第一站——九江瑞昌市碼頭鎮梁公堤上放眼四望,江面浩瀚廣闊、百舸爭流,江岸樹木繁茂、滿目青翠,令人心曠神怡。

“從長江往岸上看,全是各種樹木、植被和溼地、公園,一圈又一層,多美的綠色屏障!”56歲村民朱巨寶目睹了幾十年來瑞昌岸線之變。 “兩年前,人們走過堤壩‘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現在,我每天晚上都和老伴來這裡散步、跳舞,變化太大了!”朱巨寶感慨地說。

長江岸線資源具有不可替代性,是最為寶貴的自然資源。可在10多年前,受利益驅使,沿江建設非法碼頭愈演愈烈。2017年起,瑞昌市本著“集約化開發、合理性利用、保護中發展”的原則,對不符合條件的小、散碼頭進行拆除並恢復生態原貌,同時,整合組建長江港務有限公司,統一負責碼頭經營管理,騰出長江岸線2000餘米。“以一江帶全局”,目前,非法碼頭專項整治正從長江沿岸延伸到鄱陽湖及內河水域非法碼頭。

“‘不搞大開發’並不意味著不開發、不發展。恰恰相反,集約化的利用開發,換來的是良好的運行收益。這兩年,瑞昌港區貨物吞吐量持續坐穩九江5大港區之首,就是一個最為有力的證明。”瑞昌長江港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何衛東說。

“礦業大市”曾是九江的標籤,礦業貢獻了分量極重的財稅收入,斬斷對礦山的發展依賴談何容易?九江市通過“打、改、退、控、治”鐵腕整治礦山“小、散、亂”問題,截至目前,全市共關停礦山340家,佔全市礦山總數的六成,全市廢棄礦山修復面積達936公頃。

少了“辣眼睛”的礦山碼頭,多了“高顏值”的景觀帶。圍繞“岸線美”,九江市因地制宜建設濱江生態岸線,全力打造百里長江風光帶。按照“堤外景觀化,堤內園林化”的要求,九江全面啟動長江岸線生態修復工程,一條條集“生態保護、景觀體驗、休閒運動、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綠色景觀帶,串聯起152公里“綠色岸線”,成為長江中下游南岸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高質量發展 產業變綠

生態環境保護的成敗,歸根到底取決於經濟結構和經濟發展方式。對於主導產業和首位產業調整,新興產業一時又難以頂上的江西工業重鎮九江而言,如何從保護和發展的辯證法上破題?

“長江經濟帶大保護的過程,也是提高發展質量、以新方式實現新發展的過程。”九江市工信局副局長朱小凡說,傳統產業是九江的優勢,無論何時都不能丟,關鍵在於如何推動三大變革,加快動能轉換,實現發展新躍升。為此,今年,九江市分兩批遴選了200餘家企業試點,分類打造成為優化升級典型示範企業,與此同時,啟動1000戶企業上雲、2000臺(套)工業機器人進企業、100戶企業“兩化”深度融合示範建設,以此帶動全市傳統產業優化升級。今年以來,全市已合計撬動各類資金投入177.66億元,用於企業優化升級項目。

“這是按照世界先進的行業標準建設的年產12萬噸玻璃纖維生產線,生產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在全國最大、全球第三玻纖生產基地——巨石集團九江有限公司二期工程生產車間,公司黨委副書記吳秀琴告訴記者,在政策扶持下,集團還對一期工程進行技改擴能,如今能源消耗降低20%,生產效率提升20%,年產能新增6萬噸。

傳統產業“脫胎換骨”“重新開張”,新興產業也在“補缺進位”“含苞待放”。

在即將封關運行的九江綜合保稅區,江西省首個以保稅備貨及跨境供應鏈服務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項目——九江跨境電商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規劃總面積不少於1000畝,致力於打造一個電子商務年銷售額過100億元、綜合稅收10億元以上的大型綜合性電子商務產業園區。

“我們正以建設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為契機,聚力創新引領,精心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電子電器、生物醫藥、綠色食品五大新興產業,構建新工業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朱小凡說。

以綠色和創新為主基調的高質量發展,驅動著九江經濟指標持續攀升。今年上半年,全市第二產業增長9.0%,全市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6%。(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賴永峰 劉 興 通訊員 諶遠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