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國產豪車起步的“先驅”

豪車這個領域對於國產車來說一直是癥結所在,縱然如今我們的國產汽車工業已經有了非常大的進步,但是大家想到國產車的時候難免有一種低端的感覺,這對於每一個車企來說都十分痛苦。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而國產車企們在經過了幾年的苦苦掙扎,通過自己的低價格獲得市場份額之後也都想要往上走一步,畢竟在豪車領域站穩腳跟才能夠真正的實現走向國際化。相信大家也可以發現近些年來每一個品牌都在執著於自己對於高端的打造,即便是以性價比著稱的寶駿也推出了新寶駿品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在自主品牌中頗具代表性的幾個品牌和它們旗下的高端傑作。

領克:吉利和沃爾沃磨合成功後的產物

吉利雖然在近幾年以勢如破竹的姿態迅速發展,在銷量上也小有成就,然而在高端二字上吉利卻始終沒有自己的代表品牌。雖然它的旗下有沃爾沃,但是沃爾沃的技術始終沒有被吉利所掌控,它們仍然以獨立的姿態發展,所以在幾年的融合之後領克這個品牌正式來到了我們身邊。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領克的起點可以說是非常高了,2016年在德國柏林首發,這也奠定了它歐洲設計的底子。當大家看到領克01的樣子時高端二字就通過它的種種表現映入我們的眼簾,同時我們也從這款車上看到了吉利的野心。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有人說領克就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富二代,融合了吉利的國內地位和沃爾沃的資深技術平臺,在國產無豪車的時刻綻放出自己的光彩。領克身上承載的是吉利走向高端的重任,亦是吉利和沃爾沃共同享有的豐盛果實。

WEY:我國第1個用姓氏命名的汽車品牌

單從這個名字我們就可以看出魏建軍對這個品牌賦予的重望和在高端市場的野心,而就銷量來說WEY的發展比領克更要迅速。實際上它的到來也為長城打破了一場僵局,從前的長城雖然有哈佛H6在支撐,但這也成為了它的一個弊病,那就是有人經常覺得哈佛H6成為了長城整個企業的代名詞,單一的產品佈局能夠成就一個車企,卻也會束縛一個車企。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WEY的到來讓我們看到了長城新的希望,魏建軍的做事風格一向果敢,在其他人還沒有開先河的時候他就先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這個品牌。事實證明魏派旗下的車型也十分優秀,無論是在外觀的打造還是內飾的豪華程度上都能夠對得起豪車這個名號。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魏建軍曾多次說過要讓WEY這個品牌立足國內後走向全球,我們相信在不懈的努力之下這也不會只是一個期許。畢竟長城對於汽車營銷方面還是頗有造詣的,而WEY也在此前贏得了許多國民好感,這是長城的一把利器,也是魏建軍的一步好旗。

觀致:擔負著重要職責,結局卻非常落魄

或許如今再提起觀致這個名字熟悉的人已經非常少了,但是當時奇瑞買下觀致的時候卻也引起了市場上的一陣轟動。觀致這個品牌有著自己的造車理念與技術,奈何奇瑞將它帶入市場的時候卻已經錯失了SUV大賣的良機,轎車領域亦是不溫不火。2016年一整年觀致的銷量僅為2.4萬輛,這也算是奇瑞邁向高端市場的一步“恥辱棋”。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實際上觀致自身的實力和底子還是非常不錯的,但是奇瑞在營銷管理方面卻出現了戰略上的失誤,導致這個本就知名度不大的品牌慢慢的衰落。別人在高端領域混得風生水起,奇瑞在經營失敗之後只好將觀致轉手賣掉,如今再提起那段往事已然算是一場悲劇了。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事實證明奇瑞和觀致這兩個品牌表面上看起來是強強聯手,但是最終都沒有落得好的結局,觀致身上的弊病正是奇瑞身上的弊病,這一點從奇瑞如今的現狀我們也完全可以看得出來。有人說尹同躍雖然對於造車也非常執著,但是他本人的營銷能力和李書福、魏建軍兩位大佬卻有著極大的差距,直白的說也就是他不太會營銷自己。當然如今奇瑞的旗下有有了一個與高端貼邊的星途,這或許就是尹同躍面向高端的新徵程!

無論成敗,它們都是驕傲

無論走向高端的路途有多艱難國產車企們仍然在堅持著,因為大家都明白只有讓自己的品牌高端起來才能夠在全球領域得到認可,只給國民造好車永遠不會走到奔馳、寶馬那樣的舞臺上,獲得自己的光環,這對於車企的發展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

國產高端車的博弈:吉利、長城、奇瑞誰能笑到最後,笑的最好?

可以說如今每一個車企在想要打破國產無豪車這樣的尷尬時,都是任重而道遠。有的發展如火如荼,有的猝不及防敗下陣來,但是我們對於它們想要打造高端的態度卻應當認可,無論在經過苦心經營後得到了美好的果實,還是釀製了一場悲劇,至少他們在打造高端車時的初心是顯而易見的。畢竟在如今這個殘酷的市場競爭之下國產車的生存本就不易,投入大量資金和技術打造高端品牌也算是一步險棋,無論他們的結果如何,想必等到我們國產車真正騰飛之時也還會有人記得在創業路上曾經有那麼幾個品牌,為了國產車在高端領域的面子也曾努力過。而如今我們的每個車企也正在經歷一場嚴峻的挑戰,“一將功成”後的“萬具枯骨”同樣需要大家的尊重。您對於這幾個國產高端品牌是如何看待的呢,誰能夠笑到最後您的心中是否早已有定論?歡迎在下方發表您的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