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走边入角查短板 贴近群众解难题——七台河市开展“走边、入角、近群众”活动

七台河市丰富拓展“走流程”的内涵和外延,创新开展“走路边、入街角、贴近群众身边”活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街道商户、社区背巷以及偏僻村屯,由点及面挖掘“走流程”辐射不到的“边边角角”问题,建立“党员干部发现问题、责任部门承接落实”的联动机制。主题教育以来,七台河市各级党员干部通过“走边角”,共发现问题984个,提出整改意见1015条,目前已解决70%以上问题,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走进市民家中解日常难点,让群众生活方便。市委常委班子成员带头“走边角”,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拥有13500余户居民的欣源小区燃气供应时断时续,有时甚至断供,小区居民为了做饭,不得不准备电磁炉、煤气罐等多套“家伙事儿”,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主要负责同志深入欣源小区实地踏查,先后3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推进整改工作,组织成立工作专班抓好立行立改,协调供电部门全力保障供电负荷,缓解居民做饭“燃眉之急”。各相关部门通过扎实工作,依法取缔了原供气企业经营资格,采取专家论证、公开招标等程序,择优选定实力强、服务优、口碑好的北京市燃气集团承接管道改建及供气服务。目前,已有68栋居民楼恢复供气,春节前其余100栋楼也将用上充足燃气。居民们自发地为市委市政府送上锦旗,住户刘学忠激动地说:“以往做做饭就停气,现在燃气可劲儿用,再也不用为做饭闹心了”

走到偏远乡村通道路堵点,让群众出行不难。在市委班子示范带动下,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纷纷走到基层一线、走进百姓中间,从司空见惯中“挑毛病”、在习以为常中找短板。部分领导干部还结合下乡调研、驻村扶贫、共建帮扶等工作,将走的触角延伸到乡镇、村屯,查找出一些农村公路“返浆”“油返砂”等状况,特别是汛期过后通村公路、桥梁涵洞损毁导致的“畅返不畅”问题。针对陆续收到的反馈问题,交通部门逐一认领,纳入台账,销号管理,深入实施窄路面加宽、危桥改造和安防工程,改善农村道路状况、提高通达水平。目前,全市56个“畅返不畅”点位全部恢复,通达里程212.1公里,98座危桥已改造70座,新增县、乡公路安防工程14项、35.8公里。茄子河区宏伟镇种粮大户黄胜军说:“现在出去卖粮,再也不用绕道了,省时省力还省钱,上外地走亲戚也方便多了。”

走入商铺业户消安全盲点,让群众安居无忧。桃山区是七台河市中心区,饭店、宾馆、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地方遍布全区,由于一些商家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桃山区委主要负责同志到临街商铺“走边角”时,注意到群众对入冬以来发生的2起煤气中毒和消防安全事故议论颇多,担心自家安全问题。区委举一反三、及时回应,立即组织区应急局、辖区派出所、消防救援大队等部门和镇、社区成立联合工作组,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重点对辖区小餐饮、小旅馆、小商场等“九小场所”600余家商户的燃气使用、消防安全等情况开展集中检查,共发现和排除燃气管道老化、报警器失灵、消防通道不畅等安全隐患41个。建立联合检查工作机制,实行定期“体检”、随机抽查,推动除隐患、防风险常态长效。同时组织全区各级干部和社区志愿者550余人,走街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广泛宣传燃气使用、消防安全等常识,进一步提高商户、居民安全防范和自救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