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撰文 | 薛離

12月2日,軍報刊文披露稱,全軍軍事設施建設項目推廣應用裝配式建築,將作戰需求、訓練需求、保障需求精準轉化為建設需求。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先試點、後推開

文章指出,軍委後勤保障部進行部署後,下一步將充分發揮國家建築行業技術和產業優勢,推進軍事設施建設技術和管理模式革新,推進軍事設施建設轉型發展。

為什麼要推進上述轉型發展?

文章闡述,裝配式建築是當今建築行業發展的主要趨勢。

從國家層面來看,隨著城鎮化建設推進,傳統的現澆建築模式能源消耗大、環境汙染重、耐候性能差,難以適應國家現代化建築行業轉型發展需求;從軍隊層面來看,軍事設施建設主要採用以現澆施工為主的傳統建設模式,對於自然條件惡劣地區,有效施工期短、材料現場配備要求高,影響施工質量和進度,制約建設任務如期完成。

反觀裝配式建築,其優點不少。

相比傳統現澆結構,其最大優點在於可在工廠進行主體結構、內部裝修的一體化建造,提高建築領域各專業協同設計能力。整體性和抗衝擊性是裝配式建築的核心評價指標,在這方面,裝配式建築構件現場精確安裝、穩固連接,有效提高建築質量。同時,裝配式建築在建設中將防護、偽裝、防屏蔽等技術一體設計,有效提高軍事設施實戰化水平。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拆裝式野戰營房

軍委後勤保障部要求,推廣裝配式建築應堅持“先試點、後推開”的原則,按照備戰所急、生活所需、技術所能要求,選擇不同應用條件的各類軍事設施,遴選部分項目作為裝配式應用試點,並結合試點建設成果同步研編相關建設標準。

陸軍和住建部聯合研發拆裝式營房

雖然從軍委層面部署軍事設施建設項目推廣應用裝備式建築尚屬首次,但軍兵種聯合地方進行相關轉型、研發早前已有動作。

政知道(微信ID:upolitics)注意到,去年3月底陸軍司令員韓衛國與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共同簽署陸軍軍事設施轉型建設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明確了合作進度:

  • 為滿足部隊臨時部署、處突駐訓和邊海防哨所保障需要,將聯合研發拆裝式營房,2020年完成3類基本型產品技術研發,建成營級規模的試點示範項目,而後逐步拓展功能、形成系列;
  • 推廣裝配式建造方式,到2020年佔新建軍事建築的比例達到30%,2025年達到60%。

陸軍後勤部軍事設施建設局局長透露,雙方的戰略合作將把潛在的社會資源變成戰鬥力保障力,為全軍軍事設施建設提供可借鑑、可推廣的經驗。

全軍軍事設施建設轉型裝配式,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幾小時構築師旅前進指揮所

說了這麼半天裝配式軍事設施,現在我軍有沒有已經應用的裝配式軍事設施?

有!並且優勢明顯。

根據新華社報道,軍事科學院國防工程研究院研製的新型裝配式工事2017年底配發我邊防部隊,這套新型裝配式工事也將應用於我國海外維和營地防護建設。該項目組負責人表示,新型裝配式工事在實戰化標準要求下,採用大量新材料、新結構和新技術,進行數十項性能指標和近百項使用指標試驗,成功解決10餘項關鍵技術難題,有效增強了戰時工程保障實力和平時管邊控邊能力。

據介紹,這套新型裝配式工事分為觀察射擊、指控中心、人員掩蔽、裝備掩蔽等4大類13套,由工事結構、反應式遮彈和電磁屏蔽等系統組成,採用預製構件組裝並可多次裝拆使用,適用於在交通不便的山區或大型機械不便作業的地域,可臨機快速構築各類工事,與預設陣地相互配合形成科學合理的陣地工程保障體系。

報道披露,目前從東海之濱到雪域高原,從南部島礁到北部邊陲的邊防部隊都能看到不同類型裝配式工事的身影。沙場演兵,一個頗具規模的師旅前進指揮所,只需一個排用幾小時就能構築完成,而過去需要一個連的兵力耗時2天。

資料 | 新華社 中國軍網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