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古人為了取暖,都發明瞭哪些神奇的“玩意”?

不像現在我們有暖氣、空調,在古代的冬天可以說是異常的冰冷,為了取暖,古人可以說也是大開腦洞,發明了許多制暖的器物,這些器物兼具精美與實用:

手爐

唐代,人們用銅製成手爐。手爐呈橢圓形,裡邊放火或尚有餘熱的灶灰,爐外加罩,類似於現在的暖寶寶。不過大部分手爐有提樑(提柄),古人寬袍大袖,可將手爐放在袖裡暖手,隨身攜帶,溫暖方便。

古人為了取暖,都發明瞭哪些神奇的“玩意”?

腳爐

古代的熱水袋,一般是南瓜形狀的,將熱水灌入,然後將其塞入布袋,將布袋放到被窩裡,這樣睡覺就十分暖和了。

這湯婆子取暖效果特別好,還不容易毀壞,因此這小小的物件還被許多詩人讚美過:黃庭堅《戲詠暖足瓶》詩:“千錢買腳婆,夜夜睡到明。”明翟佑《湯婆》詩:“布衾紙帳風雪夜,始信溫柔別有鄉。

古人為了取暖,都發明瞭哪些神奇的“玩意”?

暖爐

室內取暖,就要用上專用的“暖爐”。皇宮裡多用銅質暖爐,做工精緻華美;民間多用陶土或鐵質暖爐,更看重實用功能。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暖閣春初入,溫爐興漸闌。晚風猶冷在,夜火且留看”,說的正是這暖爐。

古人為了取暖,都發明瞭哪些神奇的“玩意”?

明代詹景鳳在《草書千字文卷》講:“萬曆丁酉之十二月,天寒積雪,顧几上筆硯,乃不作凍,佳客在坐,烏薪在爐,松蘿仙茗在壺。”這段話,記載了冬天文人之間交往、品茗時書房內的器用情況,還提到了燃用黑木炭來取暖的炭爐。

暖椅

清代的著名文人李漁,不但用暖爐取暖,他還是古代文人中少見的善於工技的人物。他在名著《閒情偶記》裡,還專門講到了他自己設計製作越冬暖椅的一段有趣經歷:我冬天著書,身體畏寒,硯臺裡的墨汁也會因天寒被凍住。我原本想多放幾個盆炭,讓滿室都暖和起來。可這樣一來,炭塵就多了,弄不好,書房就會灰塵四起。如果只用大小二爐,手和腳是不涼了,可四肢還是冷得夠嗆,我渾身上下簡直是又過冬天,又過夏天了。所以,我就千方百計地設計製作了暖椅,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裡面放置炭爐,這樣一來全身就都不冷了。

暖硯

硯臺裡結凍的墨汁,也要想辦法增溫溶解才行。於是,古人又發明了暖硯。像北京故宮藏品中,就有一種元代長方形的銅暖硯。銅盒像一個硯託,內外兩層,外層盒壁四周鏤孔。內層像個抽屜,可以拉進拉出,內置炭火,足以保持溫度,墨汁也就不至冰凍了。

古人為了取暖,都發明瞭哪些神奇的“玩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