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3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秋天,是一個肅殺的季節。

1898年9月28日,北京菜市口,人頭攢動,議論紛紛。老百姓都在竊竊私語,今天又有什麼熱鬧看?

原來是慈禧老佛爺要殺亂黨譚嗣同、楊銳、劉光第、林旭、楊深秀、康廣仁六人。

六人中最有名的譚嗣同在臨刑前,喊出一句話,這句話,震撼天地——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早在譚嗣同被殺前的37年前,菜市口同樣有一個人,他在臨刑前大罵西太后——想不到,受了小娘們的算計!

劊子手讓他跪下,他嚴詞拒絕,口中不停的罵“小娘們”的淫毒,“廢棄遺命,紊亂家法,妄干政事!”

時間不能再這樣耗下去,劊子手用大鐵棍硬生生的敲斷他的兩腿,然後再刀起頭落。

譚嗣同臨死前從容,他臨死前慷慨,但是他們都用自己的生命見證了西太后的狠毒。

這個人叫肅順,咸豐帝臨死前任命的顧命八大臣之一,也是把曾國藩等漢族名臣捧上歷史舞臺的幕後推手。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大清國早已滅亡;但是,在西太后的屠刀下,他卻被先行滅亡。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01 實開中興之業

肅順與譚嗣同一樣,都是出生就含著金鑰匙的官二代。譚嗣同是湖北巡撫譚繼洵的兒子,肅順是大清鄭親王烏爾恭阿的六少爺。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是漢族官僚家庭出身,一個滿洲貴族家庭出身。

肅順思想開明,博聞強記,是晚清宗室大臣中少有的改革派。他雖是貴族出身,卻是憑藉自身過硬的政治能力,從咸豐帝的御前侍衛——就是《還珠格格》里爾康擔任的那個職位開始做起,然後一路高升,最後成為戶部尚書。

他的思想最開明的地方在於,他能夠摒棄滿洲貴族傳統的“滿漢畛域”觀念。清朝立國,軍事都依靠依八旗與綠營,軍政大權根本不讓漢族官僚染指,已經成為定製。

雖然順治帝曾標榜:“朕不分滿漢,一體眷遇。”但是在具體的操作上,官缺分滿漢,滿族官員可任漢缺,漢族官員卻不能任滿缺,同一職務如尚書、侍郎,滿族的權力都要大於漢族。再者,滿族主要出任較高級別的官職,保證滿族在政府權力中佔有絕對的優勢。

如果天下太平,這種“首崇滿洲”的潛規則倒也無礙。但問題是,19世紀中期,清王朝內憂外患,太平天國和英法聯軍讓統治集團束手無策,滿洲貴族已經無法應對這複雜的局勢。值此風雨飄搖之際,肅順鼓勵咸豐放手任用漢人將領。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一方面,他對滿洲貴族的腐敗無能極其蔑視,屢次公開宣稱“咱們旗人混蛋多”。他還建議廢除對滿人的供養,“滿人糊塗不通,不能為國家出力,惟知要錢耳!”

一方面,他對漢族中的文人名流極其尊重,他說,“漢人是得罪不得的,他那支筆厲害得很!”。為此,他極力扶持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等漢人精英,“平時與座客談論,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識量,胡文忠公之才略”。

一開始,咸豐帝對於曾國藩有著極強的防備心理。1854年秋,曾國藩率領湘軍出省作戰,一舉奪回被太平軍佔領的武昌省城。咸豐帝在興奮之下,加封曾國藩為湖北巡撫。但是很快咸豐帝就反悔,他決定收回成命,理由是“朕料汝心辭”。

可能是咸豐也覺得這種理由太荒唐,子非魚,安之魚之樂?於是他決定倒打一把,說曾國藩上奏收復武昌的奏摺“官銜竟不書署撫,好名之過尚小,違旨之罪甚大,著嚴加申飭”。

其實,曾國藩本來已經寫好了謝絕加封的“辭呈”,不料辭呈還沒有寄出,就收來了咸豐的莫須有的指責。湘軍將領們目睹咸豐的出爾反爾,無不憤慨。

1857年,肅順升職為戶部尚書,他認為,“滿人暮氣深,非重用漢人,不能已亂”。

他在咸豐帝面前屢次建議胡林翼、曾國藩出任封疆大吏,並給予湘軍更多的行事權力。此外,左宗棠、羅遵殿以及許振禕也是在肅順的建議下,被朝廷提拔擔任督撫的漢人。

肅順對滿人的輕慢,以及對漢人的尊崇,使他得罪了所有的滿人。更可氣的是,他在升任戶部尚書後,居然鐵腕吏治、整肅政風,對官場腐敗絕不留情,這就得罪了所有官僚的既得利益。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肅順

以前,十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如今肅順一上來,就徹底斷絕了官員們的斂財之路,這真是生可忍孰不可忍。

1858年,文淵閣大學士、軍機大臣柏葰涉嫌在監考時舞弊。當時,科考舞弊是重案,咸豐派肅順辦理此案。柏葰的官位遠遠高於肅順,但是肅順依然下決心打掉這支大老虎。

在肅順的勸說下,咸豐斬殺了柏葰。柏葰也是清朝歷史上涉及腐敗案中被斬首的最高級別官員,從此,“司文衡者懍懍畏法,科場清肅”。

肅順整頓吏治,“求起積弊於衰靡之世”的強勢作風,讓滿人官僚恨之入骨。但是無奈咸豐帝罩著肅順,他們只能心懷不滿,不敢真的對其痛下殺手。

於是,那時在街頭巷尾都流傳這麼一個謠言:“肅順的父親在街上見到回回的美麗少女後,以陰險的計謀將其據為己有,從而生下了肅順。他不是滿人,他是回回的孩子。”

咸豐帝重用肅順,也是因為時勢使然。”咸豐“這個年號,意為“大家共同富裕”,但是,理想很性感,現實卻很骨感。那時,鴉片貿易愈演愈烈,白銀大量外流。農民食不果腹,只能聚眾起義。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是對大家共同富裕這個年號的打臉。

肅順年輕氣盛,敢作敢為,並具有一定的政治見識,“在一時滿大臣中,實無其比”。除了支持漢人,整頓吏治,他還提出緩解清政府財政壓力的見解。他主張發紙幣、鑄大錢,以通貨膨脹等手段促進市場經濟。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肅順的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讓想有所作為的咸豐帝非常滿意。肅順成為咸豐帝最信任的人之一,以至於咸豐帝后來任命他為贊襄政務大臣的核心。

本來,肅順可以以其政治能力和政治地位,挽救清王朝於既倒。劉體仁《異辭錄》讚揚肅順的匡輔之功,“秋獮熱河,以軍符予曾文正,實開中興之業”。但是,他千不該萬不該,得罪了了那個心狠手辣的滿族女人。

02 “肅老六,你也有今天”

1860年6月,英法聯軍從北塘登陸,擊敗僧格林沁率領的蒙古騎兵,長驅直入,佔領天津,向北京推進。咸豐皇帝倉皇逃往熱河行宮,並在途中令六弟恭親王奕訢留守北京,負責與夷人和談。

由於之前沒想到英法聯軍的進軍速度會如此之快,以至於咸豐逃亡的準備工作做得很不到位,連有些宮女都沒來得及一起帶上。當英法聯軍攻進北京城時,她們紛紛跳水自殺了。

逃亡途中所需的食物儲備嚴重不足,很多嬌生慣養的妃嬪吃的很不舒心,就連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都“不得食,唯以豆乳充飯”。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西人畫中的第二次鴉片戰爭

這些女人於是就遷怒於負責這次逃亡活動後勤工作的肅順,而肅順卻滿不在乎。不但不在乎,他還找機會同咸豐皇帝一起用膳,吃的酒足飯飽,你說這可氣不可氣?

更氣人的還在後面,慈禧太后在路上埋怨自己坐的馬車不太舒服,要肅順給她換一輛。但是肅順卻斷然拒絕這個要求,並且輕蔑的回答,“爾何人?乃思駕中宮上耶?”。兵荒馬亂,逃亡路上,有輛車給你坐就已經非常不錯了,還有資格挑三揀四?

慈禧這些平日裡養尊處優的女人哪受得了這個罪,立馬向肅順下達“傳取應用物件”的指示,沒想到肅順居然“抗違不遵”,就是不給她們改善生活。毫無憐香惜玉之心的肅順,此時就已經被慈禧列在心裡的黑名單了。她現在想的,就是怎樣除掉這個處處給自己心理添堵的惡人了。

1861年7月,咸豐皇帝在熱河駕崩,臨死前將大清江山託付給肅順等八人,請他們好好照顧幼帝同治。

由於咸豐對奕訢這個親弟弟不信任,所以在“肅順等八人”裡沒有奕訢。奕訢剛剛與英法聯軍簽訂完《北京條約》,本以為會受到哥哥的重用,結果等來的卻是自己被踢出權力中心的通知。慈禧看出奕訢的不滿,於是便說服奕訢,與她一起發動政變,除掉心腹大患肅順。

據滿清皇族後裔溥雪齋自述,當時其祖父,親近肅順的老五淳親王暗示有人要殺他。可是,以為大權在握、高枕無憂的肅順竟無所謂的說:請殺、請殺!

很快,肅順就知道了,當初自己輕敵了。

在回京途中,肅順和另外七個顧命大臣被慈禧一夥分開走,中了她們分而制之的圈套。結果,特意被留在後列奉命護送咸豐靈柩的肅順在密雲與先到北京的肅黨同時被捕。

奮身要為大清續命的他,為何竟被慈禧拖至菜市口處決?

▲電視劇中的肅順

兩宮皇太后向天下發布了先帝顧命三大臣的罪大惡極:擅政阻皇太后垂簾,三人同罪,而肅順擅坐御位,進內廷出入自由,擅用行宮御用器物,傳收應用物件,抗違不遵,並自請分見兩宮皇太后,詞氣抑揚,意在構釁,其悖逆狂謬,較載垣、端華罪尤重。

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都被“加恩賜令自盡”,可以保個全屍。至於肅順,實在是太可惡了,所以不能讓他自盡,而要讓他梟首示眾。清朝祖制規定,大清宗室不得砍頭處決,但是慈禧此時為了洩憤,依然堅持將肅順斬首。

於是,在北京菜市口刑場上,肅順身首異處。他死後,他的家也被抄了,家財都被慈禧收入私囊。

在肅順去刑場的路上,人民群眾無不額手稱慶,尤其是那些痛恨他的旗人,一邊高呼“肅老六,你也有今天”,一邊撿起板磚泥巴扔向他的臉。

這些被他蔑視的人,終於找到了伺機報復的機會。但是他們完全沒有意識到,

正是這個被他們唾棄的人,由於重用漢人精英,從而保住了大清的江山。而那個幫他們打倒他的女人,在以後會把大清的江山糟蹋的一塌糊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