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下一輪這個板塊抱團或是實現大牛市的基礎

本文首發於微操盤自媒體,抄襲行為微操盤保留司法維權的權力,感謝關注支持。

週末的輿論氛圍讓我們很不舒服,熟悉我們內容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已經階段唱空很久了。如果一直跟蹤我們觀點,對於目前的這波下跌不應該感到奇怪。

下一輪這個板塊抱團或是實現大牛市的基礎

但這個週末,參加了一些機構投資者的交流,很有趣的一個現象發生了,那就是滬指目前其實已經破位向下了,但是機構們卻都依然非常看好市場的上漲。

這種反差令我們感到隱隱的不安,沒有任何一個底部是出現在情緒都非常樂觀的背景下。

滬指週五正式跌到了年線附近,引人注目的是股王貴州茅臺出現了斷崖式的放量大跌。整個市場目前依然把這視為積極的信號,實在是太過於樂觀了。

機構們的樂觀我當然可以理解,外資在持續買入,市場的整體估值並不算高。但需要明白的是沒有悲觀情緒就沒有底部,是A股這種強博弈市場亙古不變的道理。

大家都樂觀的時候,就容易發生極端事件。現在儘管A股市場以外的資金並不關注股票市場,但場內資金的樂觀情緒其實是無以言表的。

這種樂觀來自於資金其實今年還是賺到了錢,賺錢就加倉這種樸素的投資情緒,其實無論散戶還是投資機構都是相當一致的。

但想要推升行情繼續,目前市場上的這些錢是遠遠不夠的。抱團賺來的錢,必定還是要虧回去,企圖通過提前從抱團股中退場,來把賺到的錢兌現。

這種雞賊的想法是絕對不足以發動大牛市的,所以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是由於抱團股的崩塌,場內資金出現恐慌式的踩踏後一切從頭再來一次。

之所以行情發展到這個情況,我們認為問題主要出在場外資金對於抱團消費的不認可。消費股當然是資金對於熊市的最佳應對,但很難吸引場外資金入場。

不可能期待貴州茅臺漲到幾萬億的市值,場外資金的觀望態度,是牛市無法發動的真正桎梏。

從這個角度說,我們認為可能要有一波科技牛市,讓場外資金看到幾倍的超額收益才能真正有效的刺激行情爆發。

5G、人工智能、物聯網、雲計算等先進技術已經組成了工業革命進一步進化的技術基礎,未來就是看誰能夠率先實現商業化的突圍了。

下一輪的科技抱團板塊,很有可能實現大牛市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