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山东滨州发展破局


山东滨州发展破局

我去过很多城市出差,尤其是从别的城市再到滨州的时候,很明显能感受到差。从地图上来看,滨州也算沿海,毗邻山东省会济南和工业大市淄博,按说不该这么落后。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滨州迟迟没有发展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交通不便。从地图上看,滨州有两个便利的条件,一是临海,二是临济南、淄博,但是因为交通的原因,滨州这两个条件都没有利用起来。虽然靠着海,但是靠海的地区因为地形的原因,并没有优良的海港,而且临海还是内海渤海。因此,滨州没法利用沿海的有利条件,发展与外部地区的有效联系。

而陆上交通条件也不是很便利。滨州地区虽然和济南、淄博的汽车比较多,但是和其他地区的车辆比较少,通往滨州的公路相对于其他地区少。另外,滨州长时间没有火车站,外部的人员、物资进不来,滨州当地的人员、物资也出不去。滨州通火车也是最近一两年的事,而且就一趟车,还要绕很远的路。

第二、农业发展条件不利

。沿海地区虽然有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可往往也有很多盐碱地。滨州很不幸的是既没有可以利用的沿海交通便利,偏偏又有不少盐碱地。盐碱地多了,农作物的收成往往不好。农业是工业的基础,农业基础地位不好,也会影响工业和整体经济的发展。滨州也有一些农业资源,比如阳信梨,但是往往都是低端农业,总体收益不高。

第三、工业基础薄弱。

滨州的工业,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铝业和纺织业。在这点上我和当地人交流过,滨州当地人告诉我,滨州原来有几个化工企业,但是后来因为治理环境,关了好几个厂子。而铝业和纺织业也是在苦撑着,因为很多人在里面工作,一旦关闭,就业和经济都很受影响。更重要的是,这些工业的发展水平也不是太高,缺少新动能和新技术。因此,当前的工业也没法创造更高的效益。因此,如何让滨州工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又不影响环境,这确实很考验滨州人的智慧。

第四、人才流失严重。滨州人才不少,我认识不少滨州的朋友,其中不乏一流人才。然而,很多人才都在外面工作,要么在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要么在济南、青岛这些山东的大城市。人才是第一资源,滨州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力不大,当地发展环境又不理想,所以很多人才不愿意回来工作。


其实滨州单独划市的时间并不是很长,还是个比较年轻的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滨州也能迎来自己的发展黄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