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他是著名詞作家創作《北京頌歌》,李雙江等歌唱家都愛唱他的歌

在中國,有這樣一個名字,知道的人可能並不算多,但沒有聽過他歌的人卻很少。從《學習雷鋒好榜樣》到《北京頌歌》,從《飛吧!鴿子》到《美好的讚歌》,馬玉濤、李雙江、李光羲、鄭緒嵐、戴玉強等歌唱家都唱著他的歌蜚聲國內外。上到耄耋老人,下到3歲孩童,很多人都能哼唱上幾句他的作品。他就是著名詞作家——洪源。

他是著名詞作家創作《北京頌歌》,李雙江等歌唱家都愛唱他的歌

洪源

歌曲《學習雷鋒好榜樣》唱響了一代楷模,教育鼓舞了幾代人。這首歌的詞作者就是洪源。1963年3月5日,毛主席親筆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全國上下迅速掀起了人人學雷鋒、處處做雷鋒的熱潮。當時在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搞創作的吳洪源聞之激動不已,一天上午捧讀《雷鋒日記》,流著眼淚,只用了一個多小時就傾情創作了歌詞《學習雷鋒好榜樣》。他的老搭檔生茂,顧不上吃午飯,很快譜成了曲。下午,文工團歌隊就上街遊行演唱了。一石激起千層浪,一聲春雷萬里響。這首歌曲不翼而飛,廣為傳唱。後來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唱、世代流傳的歌曲。

他是著名詞作家創作《北京頌歌》,李雙江等歌唱家都愛唱他的歌

生茂和洪源(右)

洪源的另一首有重大影響的歌曲是《北京頌歌》:燦爛的朝霞/升起在金色的北京/莊嚴的樂曲/報道著祖國的黎明……每逢聽到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雙江那深情、洪亮的演唱,立刻如身臨其境,美麗的首都北京如仙境一般浮現在眼前。洪源生在北京、長在北京,1949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六十三軍前線劇社,經歷解放太原和解放大西北戰役,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1958年調入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多年來,他一直想為北京寫一首歌,但幾次動筆都感到不夠理想。後來,他親自蹲點到天安門警衛連當兵,早晨觀看升旗,夜晚站崗、巡邏,一邊體驗生活,一邊反覆構思,用北京人、北京兵的滿腔豪情寫出了《北京頌歌》這首獨具詩情畫意的歌詞,後經田光、傅晶作曲,成為一首為北京量身打造的經典歌曲。有人曾建議這首歌曲應被確定為“北京市歌”,儘管北京至今沒定市歌,實際上《北京頌歌》已經起到了“北京市歌”的作用。

他是著名詞作家創作《北京頌歌》,李雙江等歌唱家都愛唱他的歌

“小河的水清悠悠,莊稼蓋滿溝……”《看見你們格外親》是一首影響了幾代人的世紀軍歌。該作品由洪源與詞作家劉薇合作填詞,曲作家生茂作曲,歌唱家馬玉濤原唱,她的聲音高亢渾厚,充滿激情,深切謳歌瞭解放軍與人民之間的“軍民魚水情”。值得一提的是,在這首作品走紅的許多年後,洪源的兒子——詞作家甲丁,創作了一首《看見你們還是格外親》,以音樂這一獨特的方式,致敬了父親和人民解放軍。

歌曲《飛吧!鴿子》是80年代紀錄片《鴿子》的主題曲,由洪源作詞,王立平作曲,鄭緒嵐演唱。作為一首勵志歌曲,這首歌深情溫婉,以溫暖和煦的口吻表達了鴿子積極向上的情感。

歌曲《歡聚在一起》是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而作的一首歌,由洪源、李國繼作詞,欒凱譜曲,姚貝娜、師鵬合唱。這是洪源在新時代的代表作之一,飽含了洪源對祖國的熱愛、自豪之情。2008年4月30日——北京2008年奧運會倒計時100天,在北京勞動人民文化宮太廟舉辦的2008奧運歌曲徵集評選活動頒獎晚會上,歌唱家蔡國慶與韓國明星張娜拉合唱了這首歌。

新世紀裡,洪源曾創作過許多緊跟“潮流”的作品。比如2002年,他曾與作曲家王立平合作,為電視劇《飛刀問情》創作歌曲。由他填詞、王立平作曲的主題曲《多情風雨》、《萬代傳佳話》等,曾隨著電視劇的熱播而傳唱一時。

《祖國祖國我愛你》是一首人人皆知的少兒歌曲,由洪源作詞,唐訶作曲。精美短小、朗朗上口的歌詞,催人奮進、明快自然的旋律,讓這首歌很快就成為了爭相傳唱的藝術佳作。

《美好的讚歌》是一首歌唱祖國的讚歌,由洪源作詞,田光作曲,李雙江演唱。這首歌曲誕生之時,正值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全黨、全國已經把工作重心轉入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軌道,神州處處一片欣欣向榮。歌曲所反映的正是這樣一番令人特別振奮的景象。

除了上述這些作品,洪源還創作了不少軍旅歌曲,像《過得硬的連隊過得硬的兵》、《拉起風箱呼噠噠》、《陽光燦爛照紅旗》、《放歌井岡山》等,至今流傳在軍營裡。

他是著名詞作家創作《北京頌歌》,李雙江等歌唱家都愛唱他的歌

洪源是新中國成立後軍旅歌詞創作的奠基人和開創者之一。他在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煙裡,一邊參戰,一邊和生茂譜寫了《立功去見毛主席》等歌曲,鼓舞我志願軍戰士英勇殺敵、保家衛國。1958年調入戰友文工團後,從事專業歌詞創作,這期間他成了我軍寫隊列歌詞的行家裡手,如《過得硬的連隊 過得硬的兵》《一杆大槍有多重》《戰鬥的青春火樣紅》等,至今不少連隊還在傳唱。1974年調入《解放軍歌曲》編輯部後,他一門心思傾注到培養歌詞新人新作上。軍內外的歌詞作者,大都得到過他的指導、幫助和推薦,被譽為歌詞導師和伯樂。不少外地作者來北京送稿,洪源大都請他們到家裡吃一頓飯,稱作“麵條會”,邊吃飯邊談歌詞編稿。1986年,他出版了一本《歌詞創作雜談》,成為幾代歌詞作者的學習手冊和寫詞教材。英年因病離休後,他與病魔進行了長期、頑強的鬥爭,幾次病倒又站起來,幾次拄起了柺杖又扔掉了柺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很少在報刊、熒屏上看到他的作品和形象了。其實,他一刻也沒有停止過文藝創作。他與妻子相濡以沫,退休後的夫人胡濱學畫有成,洪源就以詩配畫,珠聯璧合,還搞過詩書畫展和出版過書畫冊。洪源1989年出版了歌詞集《春消息》和短詩集,2001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了《洪源文集》四卷。洪源的後期作品,走向更廣闊的現實世界與心靈世界,深入人性與詩性的哲思。心態老練平和、技巧爐火純青。他曾先後3次造訪河南林縣,收集到大量的文字和實況錄音,幾易其稿,完成了具有史詩性的長詩《紅旗渠之歌》,部分篇章在《人民文學》雜誌刊登,深受廣大讀者好評。他為電視片《松》《竹》《灕江水》《這山這水這森林》等寫作的解說詞,情景交融,詩意盎然。著名影視評論家夏駿認為“給當時的電視節目領域帶來了一種特別的風格”。他離休後治病休養、做人作詩,轉入自省自勵,寫了一些有感於風花雪月、草木魚蟲、親情友情、懷舊反思等方面類似古曲小令式的精短微型詩,字字珠璣、句句哲理,人品與詩品臻於至真至善至美。正像他掛在廳堂裡自書的一幅座右銘:“老樹著花無醜枝。”

人們常說,藝術來源於生活。在藝術創作中,洪源最強調藝術體驗。他認為,如果沒有來自真實生活的體驗,藝術就成了無源之水,就不會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用心生活,用心創作,是他能做出如此多藝術佳作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