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13.9萬公里!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卻仍逃不過年連虧損的厄運?

高鐵一直是國人引以為豪的一項建設,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科技創新大會上,官方介紹說我國建設了世界上現代化程度最高的鐵路網和發達程度最高的高鐵網,並且到今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3.9萬公里以上,預計完成的旅客發送量36億人,較2012年增長92%,其中動車組預計發送旅客23.1億人、較2012年增長3.4倍,

榮登世界第一的位置。

13.9萬公里!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卻仍逃不過年連虧損的厄運?

但是同樣有個關於高鐵的消息顯示,到目前為止中國的高鐵除了京滬、滬寧、寧杭、廣深、京津、滬杭這6條路線之外其他路線都處於虧損的狀態,這導致整體看來中國的高鐵經營狀態始終呈現連年虧損的尷尬狀態,2018年的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的財務報告顯示,負債高達5.28萬億。

這主要還是由於近幾年來動工建設的高鐵線路投資規模十分巨大。根據官方數據統計,2018年全國鐵路的固定資產投資就有8028億元,投產建設的新鐵路線高達4683公里,其中高速鐵路4100公里,而2019年計劃投資費用更有1.3萬億元。中國幾乎就是一直處於“建建建”的狀態,為了滿足大眾的交通需求,幾條線路同時動工都是常有的事情。

13.9萬公里!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卻仍逃不過年連虧損的厄運?

和巨大的投入相比,是相形見絀的收入。已經投入運營的線路維護費用高昂,一些偏遠高鐵線路初期上座率低,因此才導致多數線路長期處於虧損的狀態。即便是上座率高的京滬鐵路也是在投入運營4年之後才逐步轉虧為盈。

既然連年虧損,大家就會想到,現在的建設已經很好了不如停一停?但是交通建設這件事是與經濟發展相掛鉤的,並不能簡單的說停就停。目前中國仍舊處於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修路則是沿線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要致富,先修路”,這句話什麼時候都通用。從修普通馬路,到修高速公路,再到鐵路,最後到高鐵,哪個地方先通了,必定能夠發展比其他地方快。

13.9萬公里!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卻仍逃不過年連虧損的厄運?

以經濟發展長期未見增長的貴州來舉例,貴州曾經是中國最貧窮的省份之一,核心原因是當地都是山區,交通環境特別差。但這十年來,貴州GDP增速一直在全國前列,這裡面交通環境的改善有了很大的幫助。據瞭解,目前200公里以上的高鐵里程,貴州排全國第14名,超過了湖北江蘇等經濟更發達的省份。

另一方面,在高鐵經營長期虧損的情況下,政府已經將將定價權下放給各鐵路局集團,讓他們根據市場情況對高鐵票價進行調整,顯然是最快捷和最靈活的方式。但是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很多大熱線路沿線城市的人都會擔心高鐵的票價會不會就此水漲船高

13.9萬公里!中國高鐵里程世界第一,卻仍逃不過年連虧損的厄運?

但實際上這種擔心是有點多餘的,鐵路運輸企業手上的定價權實際上是把雙刃劍,用好了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為旅客服務,但是用不好很有可能會丟掉市場。因此,各鐵路局對票價管理很大程度還會延續原本的方式,即便漲跌也不會又很大的幅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