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什么情况?员工提出辞职,结果赔了公司16万!法院这么说……

作为业务骨干,工作单位给予职工外出进修培训的机会,但学成归来后,职工主动请辞,工作单位依据此前双方签订的协议向职工收取违约金。这违约金该不该收?应收多少?近日,广东省台山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劳动争议纠纷,最终判决该名职工向用人单位赔付违约金16万元。

什么情况?员工提出辞职,结果赔了公司16万!法院这么说……

2011年9月1日,郑某入职台山市某医院工作,双方签定《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合同上约定郑某如果参加医院组织的培训,结束后应在该医院服务7年,否则应承担返还培训费的责任,同时对培训费的内容作了明确,包括进修学习期间医院支付给郑某的工资、奖金、食宿费、车船费及其他补贴、费用。

2016年9月1日,医院为安排郑某到省人民医院进修培训,培训期限至2017年12月22日止,培训费24000元由医院开支。同时,在培训期间,医院如常向郑某发放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和单位社会保险费、单位公积金等合计26万余元。

孰料郑某在2017年12月22日结束进修培训后,同月25日便以个人原因向医院提出辞职。挽留无果后,医院同意郑某辞职,并要求郑某赔付违约金26万余元。双方于2017年12月26日解除聘用合同,但对违约金争持不下。其后,院方于2018年11月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台山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郑某向医院支付培训费24000元,驳回了医院的其他仲裁请求。医院不服仲裁裁决,遂诉至法院。

台山法院审理该案后认为,郑某与医院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双方约定服务期以及违约责任没有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郑某在培训结束后马上辞职,则是违反了该合同的约定,因此,医院要求郑某承担违约责任,应予以支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培训费用,包括用人单位为了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支付的有凭证的培训费用、培训期间的差旅费用以及因培训产生的用于该劳动者的其他直接费用”。而本案中,双方合同约定的培训费用包括进修学习期间医院支付郑某的工资、奖金、进修费、食宿费、车船费及其他补贴费用。

台山法院认为,法律已对培训期间支付的培训费作出规定,应作为违约返还的依据,且郑某对台山市仲裁委作出的仲裁裁决没有提出异议,视为服裁,因此,郑某应向医院返还24000元培训费;但工资、社保和公积金,是基于法律强制性规定以及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而产生的,是医院本应依法履行的义务,不应作为培训支出在合同中约定,医院主张违约金包括工资、社保费、公积金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

而对于绩效奖和津补贴,因培训期间,郑某并未向医院提供劳动义务,不应获得该项奖励式补贴,故郑某在培训期内的绩效奖和津补贴可视为医院因培训郑某所产生的其他直接费用。因此,法院认为,医院为郑某指出的培费用包括培训费24000元及绩效工资、津补贴,三项合计为16万元。

故台山法院依法判决被告郑某向原告台山市某医院支付违约金合共16万元。郑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江门中院终审维持原判。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红云 通讯员 邓颖琪 何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