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看到這個懷疑的標題的您應該點進來了!您如果心臟不好,或者比較狂躁,那看到這裡就可以關了。下面的內容會可能會引起血壓上升身體不適等等。如果你硬要往下讀,就祝你身體健康吧!

當今學書法的人,顏柳這個詞都是掛在嘴邊的,顏指顏真卿,唐中期大書法家,柳指柳公權,唐末期大書法家,他們都歸在楷書四大家裡頭。人們將他們掛在嘴邊合稱,這令人感覺他們的關係是很密切的。或者當我們進一步去學習的時候,從表面上看,還真覺得他們有莫大的關係,或者有師承的關係。燃鵝(然而)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

他們真有這種關係嗎?還是說只是我們先入為主的妄想,以鵝傳鵝(以訛傳訛)呢?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妄圖顛覆公眾常識的人都是要有獻身精神的,但是我沒有,面對著對蒸鯉(真理)的渴望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蒸鯉魚

,我還是選擇點擊量

好,下面我們嚴肅點,來搞下糊塗的調研

我們先研究下顏真卿早期的作品,因為後期顏真卿的楷書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與他人同的東西就顯的很少了。

以下是耳熟能詳的多寶塔碑,是魯公大約44歲左右寫的,不知道是生日前還是生日後!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顏真卿早年代表作多寶塔碑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顏真卿早年代表作多寶塔碑2

以下是顏勤禮碑,顏真卿70歲所書,顏體已經成熟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顏勤禮碑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顏勤禮碑2

以下是顏真卿近期剛出土的郭虛己墓誌銘,約40歲左右書寫,比多寶塔還要早,他人更說,柳體像極了這個碑了。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郭虛己墓誌銘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郭虛己墓誌銘2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郭虛己墓誌銘3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郭虛己墓誌銘4

以上的拓片,拓的真好,我們要購買學習就得買這種。

以下為柳公權中年和初入老年的代表作

下為鐘樓銘,柳公權58歲所書,你看不到與顏體直接相關的東西,更多的可能是對歐體的的繼承。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鐘樓銘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鐘樓銘2

以下為代表作玄秘塔,為柳公權63歲所書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玄秘塔碑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玄秘塔碑2

通過我們以上分年齡對應的代表作的觀賞、比對。視覺上看,柳公權在鐘樓銘顯示出來的東西,與顏體字任何一個時期的風格都是非常迥異的,這時柳公權58歲,而到了玄秘塔時期,與顏真卿早期的,《郭虛己墓誌》《多寶塔》好像是有點關係。他人說柳公權學郭虛己墓誌銘,這個可能性不大,

埋在墳墓裡,要學的話我是搞不懂要怎麼弄了,你行你上!那麼就只能說取法多寶塔咯?從這兩個碑的比對分析上看,相同的地方只有以下幾點,結構上都取包勢(),讓字方中顯圓,筆法上呢,只有在橫的收筆上頓出骨節的地方相同,其他的用筆多不相同。僅憑這兩點相同說玄秘塔取法多寶塔是無中生有的。字要看上去顯得圓就必須取(),如果要顯得方就取)(我稱呼這個為凹勢,如歐陽詢。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凹勢顯方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包勢顯示圓

而橫的收筆頓出骨節,在大量的隋唐寫經上比比皆是。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隋寫經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書寫橫時如果我們要急速停止就會頓出骨節,就像我們開車高速驟停急打方向盤,柳公權的用筆是迅速的如飢鷹下韝,收時需要急剎車故出骨節,寫經文字多,當然要運筆比較快,柳公權為什麼不是取法隋唐寫經呢?

為什麼《多寶塔》《玄秘塔》這兩個碑有相同的地方呢?我們再來試圖從另一個角度分析他,多寶塔時期的顏真卿

44歲,這時候的書法活動還在繼承學習,繼承學習誰呢?二王體系,可以這麼說多寶塔的取法都多來自於二王體系,沒有強烈的自性的東西。所以有一些地方就會與二王體系中的各家有所同。當然玄秘塔時期的柳公權也屬於二王體系,甚至說,柳公權對於二王體系從始至終都是繼承融匯貫通多於標新立異。

我們說道了二王體系,我們承接這個概念,引出下面的議論

大家知道,二王到了唐太宗時期被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位,王羲之書聖的地位由此開始。而在唐以前的隋,南北朝那可不是二王一枝獨秀的。整個唐代至今都以二王書風為正統,這是滾滾大車,上車你就會開得順!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而車上的顏真卿呢,隨著自性的昇華,開始要變了,自我不斷的湧現。所以在唐代顏真卿的書風是不受正統所推崇的(這就是獻身精神),直至宋以前也是如此,唐後主對顏體還是沒什麼好話的(怎麼講的自行搜索,別讓人罵我太狠,輕點好嗎!),舊唐書顏真卿傳對於其書法成就的論述上,也只是

“工書”,幾個字帶過(能被歷史幾個字帶過也是嗷嗷叫的!),當然對人,對國家貢獻上是敢敢的。顏真卿書風的流行是在宋開始,宋朝幾位大家的推崇(蘇軾,歐陽修等)才確立了其書法史上不朽的地位。就像宋人寫詩寫不過唐人,他們就要搞宋詞了。同樣,寫字寫不過唐人,他們要找一個求變的實力大咖一樣,來順他們變化有理,他們推崇了顏真卿,(這是我草蛋觀點,你可以開罵了!)。

古代的書風的繼承演變實際上都是在士大夫階層中進行的,而在唐朝不被士大夫推崇的顏體字,會被柳公權著重取法學習嗎?我覺得不會,但沒有證據。誰有證據證明會?(有理的耍賴)

舊唐書柳公權傳有這句話:“上都西明寺《金剛經碑》備有鍾、王、歐、虞、褚、陸之體,尤為得意。”這裡沒有提到顏體?為何?漏了?

顏真卿

709年-784年,柳公權778年-865年。顏真卿比柳公權大69歲,顏真卿去世時柳公權6歲。如果說學習,就如同我們現在像爺爺輩的人學習書法。然而在書法學習這個事上,除了師承會直接取法上輩,否則就會向高古學習,取法乎上。但是在那個年代,顏真卿的字並不收主流推崇。除非有證據說,柳公權的老師源自顏真卿一脈。誰是柳公權的老師我確實考究不到,說是家學,柳公權的哥哥柳公綽的書法如下,也看不出顏體的影子,還是二王一脈。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柳公綽書法1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柳公綽書法2

而在這些年跟大家學習柳字的過程中的,我發現一個情況,學習顏體字比較深入的人,特別學到顏真卿後期風格的楷書,轉而寫柳體字的話寫得不太好,格格不入的感覺。而學習歐體字的人轉而學習柳體字卻變的比較容易。這是為啥呢?我自己覺得,主要是變二王體系的劇烈程度。歐體變二王少,所以再入二王體系易,顏體變二王多所以再入二王體系不順手(可以接著罵)。

我們總不能說某人與古人長得像,他們就有親緣關係吧?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很像

最後,顏體在我的心目中高山仰止,在滾滾的車輪前異軍突起讓人五體投地。我作為一粒微塵,在書法的世界中,不管是鍾張二王,歐顏柳趙,蘇黃米蔡。。。,以及無量諸家,我都頂禮膜拜。

打算髮飆的人就說了,那你還在這裡大放厥詞,實際上文章開頭我就寫明白了,點擊量!出於這個角度,我想你應該要加關注了。讚我損我毀我,我都感謝你們,因為你至少將我的標題看了!

柳體出自顏體,是真的嗎?

#我要上頭條##柳體書法##楷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