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地产私募爆雷!兑付危机,更有警方出手!又有50家私募失联了

信托行业高管变动潮起 年内11家公司迎新掌门人

在监管趋严、风险事件频发的影响下,信托公司出现密集的“掌门人”变动热潮。根据银保监会披露的行政许可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24日,年内已有至少11家信托公司董事长发生变动,包括华澳国际信托、中江国际信托、华宝信托、平安信托等。分析人士指出,在延续已有格局,新董事长的上任,会重新确定信托公司的发展思路,推动改革和创新,实现信托公司的新发展。

信托公司股权管理将迎大考,控股股东要求更加严格

11月22日,银保监会官网正式对外发布《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共六章七十八条近1.2万字,除总则和附则外,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明确了信托公司股东责任、信托公司职责以及加强对信托公司股权的监督管理和规定信托公司股东或信托公司罚则。

信托通道风险来袭:债权处置“六折拍卖”仍难出手

随着信托资产风险积累与暴露持续上升,风险项目处置已成为行业焦点问题。11月15日,五矿信托作为委托人,在广东金融资产交易中心以18.08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价值30.41亿元的债权项目,相当于六折转让。债权所涉及的信托计划为通道业务,信托资金是18亿元的银行理财资金。相比以前,信托风险项目的处置,不再遮遮掩掩,更多是通过第三方接盘、司法诉讼等途径寻求解决,而不是直接“刚性兑付”。

银保监会拟取消外资机构入股信托公司门槛

银保监会网站22日消息,近日银保监会制定了《信托公司股权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简称《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暂行办法》取消了境外金融机构入股信托公司应具备的“总资产不少于10亿美元”的数量型限制门槛要求。这将对引入境外投资者创造便利,信托行业对外资的吸引力或将增强。在监管鼓励引导下,外资入股信托公司或迎来黄金期。

地产私募爆雷!兑付危机,更有警方出手!又有50家私募失联了

11月22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了第31批疑似失联私募名单,涉及壹彤财富投资、前海东亚基金、印象轩辕投资、九鼎国泰、上海银来股权投资等50家公司。其中一些私募曾出现过兑付危机,比如壹彤财富投资声称有上亿地产做保障,但私募产品爆雷,涉及投资者超300名总计金额超10亿;上海银来股权投资实控人曾是上市公司总裁,但关联公司却出现兑付危机、母公司被警方立案;前海东亚基金曾宣传800%的暴利回报,如今已经被警方通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实控人被逮捕。

900亿私募大佬回应“失联”,揭秘全新好“宫斗”内幕

近两年,由于行业进入萧条期,汉富控股旗下的业务其实也不尽如人意。韩学渊担任董事长的另一家公司(北京诺远控股有限公司)的理财产品“债盈宝”,在去年9月出现逾期,目前仍在后续处理中。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全新好股东反目频频见诸各大媒体,“逼宫”、“宫斗剧”似乎全部可以用来形容这场闹剧,事实上无论是何缘由导致反目,如果事件继续发展下去,股东之间只是把心思放到了争夺控制权,没有人去关心具体的业务,那么损害的无疑是所有股东的利益。

保险资管产品从传统“管产品”转向“管人”

11月22日银保监会下发《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办法》旨在规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业务发展,统一保险资管产品监管标准,引导保险机构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办法》的一大创新之处,是从传统“管产品”为主转向“管人”为主。截至今年9月末,保险资管产品余额达2.68万亿元。保险资管产品更注重长期回报,与实体经济的结合也就更为紧密,这对于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将起到良好的市场支持作用。

资管行业变局下:银行理财渐入佳境 净值化转型待提速

近期,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了回暖迹象。据数据显示,11月4日到10日,银行发行的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97%,环比上涨了4个基点,也是10月以来首次环比上涨。而在接下来的一周里,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3.98%,连续两周出现上涨。虽然收益率仍未走出低迷的趋势,但在转型中的银行理财已渐入佳境。放眼更长远的未来,专家和业内人士对整个资管行业的变局也有着更加明晰的判断,未来布局方向呼之欲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