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医和西医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合理的中西医结合?

山东卫校在线


现代医学和中医的区别在于现代医学以科学为基础,中医以玄学为基础。

现代医学,以科学为基础,包含物理化学生物数学中的概念和工具,所以只要人愿意努力,所有人都能明白现在医学。底层逻辑是人体的全部细胞只要没有毛病,人就没有病。按照这个目标,现代医学已向细胞治疗迈出了决定性的步伐。

中医理论极其混乱,内部有许多自相矛盾的地方,甚至没有一个客观标准评价是否治好了病。中医理论没人能明白,原因也是没有标准。所以中医理论只能靠参悟,这恰好是宗教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你首先表示完全相信,在完全相信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的。

由于他们两个的底层逻辑不同,造成了他们在实际应用中会有非常大的不同。现代医学注重证据,每一步都要证据,没有证据的东西,就会被剔除出去。中医讲究还相信,你相信医生,医生才能给你治好。


千之一


西医在西方国家也很很多派别,全世界范围内见得最多的形式也就是循证医学,也就是我们大多数认为的西医,西医的发展来讲,有四百多年历史,从解剖到观察微生物再到利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发展到今天,可以说西医是通过现代各种科技手段发展起来的,例如我们现在的超声检查,x光检查,ct等,西医的优势在于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科技手段,对人体进行检查,在手术、急救的领域很好发挥作用!

中医起源于中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主要核心思想是辩证论治,强调个体化差异,有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中医认为,构成人体的不仅有物质层面的,还有能量层面的,我们的各个器官就是物质,但还需要有能量来运行各个器官,如气血就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中医将就六淫致病,七情致病,我们的外环境和人的情绪都会影响身体,导致疾病,认为人是大自然中一员,应顺应自然,才能减少患病,因此,中医在治疗很多功能性疾病,慢性病,疑难病方面都有确切的疗效,其中中医更是有经络学说,中医的针灸已经在国外几百个国家开花结果。

对于中西医结合来讲,更多的是中医的治疗手段结合现代西医的各种检查方式和一些抢救手段,通过西医的检查方式能够详细的了解病人各方面情况,再运用中医特有的各种治疗手段就能大大提高疗效,因为就两种医学的理论来讲是截然不同的,从理论方面结合的可能性较小,西医主张微观,认为各个器官独立,不会相互影响,分科也很细;而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各个器官是会互相影响的,对于病情既要微观,也应该整体分析!


一个小小游医


西医理论源于机械唯物论,是把人体看为一台机器的。人体生病的原因是病原体的侵入,营养的缺乏引起的。

中医理论来源于中国古代的黄老学说。认为人体是与自然天人合一的,人体的病因是人体的虚弱与外邪侵入造成的。

西医治病必须找到病原,並杀灭它。找不到就不能确诊。

中医治病,要找到病邪的运行规律,不同时期引发的症状,对症下药。

西医是同病同药,中医是同病因症状不同而不同药。

西医视中医的虚症为没病。

中医为虚而补之。(暂)


张立功16


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民间摸索出来,自我完善比较科学的保健手段。西医是近代发展壮大的,古代,西医没有深厚的基础。中医是传统文化和技能的传承,近代,受腐败、战乱影响,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和中华文化得到迅猛发展,已经开阔视野,博采众长,承古启今,脱胎换骨,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然而,医学文化多数是个体发挥,参差不齐,必定有庸医混杂,让中医饱受争议。西医药也因为冒进,不良后果,让少数人受害而后怕。所以,只能认为中医和西医,存在文化差异,主要有:

1,理论基础不同,中医理论比较古老,有许多瑕疵没有剔除,成为某些中医黑的把柄。而西医又太注重表现,对解不开的病理,缺少开阔思维,走入无解的死胡同。

中医理论,在西医面前,有点玄幻,西医理论,在中医面前,很薄弱。

2,治疗方式不同,中医强调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西医注重实际运用,不重视关联度。

3,制药方式不同,中医药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缺少开拓视野。西医药创新力度大,未知风险大,新药验方量不够。

中医和西医,在理念认知上有差异,中医包容性大,可以认可西医药、西医理论以及其它医学。西医会排斥其它医学,唯我独尊,自大。

医者文化,无本质区别,有差异,互相包容,世界大同。


花菜种子


西医作为现代科学范式的学科,在科研的严谨性、操作的标准化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优势。劣势是分科太细之后,忽略人体的是个整体,每一种疾病都不止是单个器官本身的事。

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的三位一体也说明,医学不能是马路警察各管一段,尤其是当一个人患有一种以上的疾病等时候,各自为政的治疗会忽略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的统筹考虑。病人的疾病迁延难愈很多源于药源性副作用。

中医擅长整体辩证、因人施治、因时施治、因症施治等动态而个性化的统筹治疗,着眼于人体的全面性、变化性以及与外界环境的交互作用下,疾病的诊断、治疗与转归,自然疗效不凡。很多西医认为终身性疾病、各种疑难病在成熟中医手里可以药到病除,甚至一剂而愈、饮药而病止的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

不过,中医一直被黑的就是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都是民间医生祖辈相传、口耳相传,缺乏统一的标准化的统计数据、对比实验的证据。以及民间中医很多就是家传技能传承,对于理论不求甚解就为解决具体问题而已。甚至不同的中医高手对同一个病人会做出不同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就更被受过现代科学训练的西医所诟病。

其实,中医和西医从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来说都不在一套体系内,没有办法简单机械地直接比较,也没有必要比较。因为,对于医学的目的而言,“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的道理同样可以用在这里。谁治好病、多快好省地治好病,谁就是好医生、好医学。

因此,既然中医、西医各有优势,抱着门户之间而不取长补短地想办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首先就是去了“仁心仁术”“医乃仁之术”的医生天职天责了。

推荐大家看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个清朝的医生就开明地开展中西医结合之路,我辈医生今天又有何理由狭隘自己的思想和眼界?



中医既讲宏观又讲微观,注重从整体的、生命有机的角度去看待身体和疾病,重在扶正祛邪,与万物甚至病毒和谐共存,力求达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西医更着重于看得见的实际标准,其方法是与所有产生疾病的东西对抗,譬如你身上有肿瘤了,切掉,你某个器官有病变了,切掉,你癌症了,化疗,直接杀死癌细胞,有病毒,直接干掉……,总的来说,中医也会有西医的这些类似手段,但中医更注意疾病背后得原因,从整体的角度来考量,而西医重在局部的治疗。所以中医、西医各有所长,并无殊胜优劣之分,各有所长!严格说来,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看,中医本身就涵盖了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只不过西医把具象科学,微观实际发展到了极致!所以要开放包容的看待所谓的中医、西医,其本身相互共生,完全可以取长补短。中医西医并非水火不容,只是两方人马都把自己局限了,再加上今天医疗市场在很大程度上被利益集团绑架。所以今天水火不容的并非中西医,而是两方人马的思维局限,盼望大家放下成见!中医西医都是为了人类的健康!


微健康


医理不同。中医的根儿在“阴阳学说”。建议结合临床经验深入学习不同版本解读的《黄帝内经》,并自己先努力依法而活。

北京有位九旬的李鸿义先生,浙江大学西医科班出身,响应毛主席号召学了两年中医,六十年临床探索中西医结合,专门诊治老年慢性病和疑难杂症。他的观点,研究中医的,自己要先按《黄帝内经》活着、传统健身体育练着,才有可能更深入的理解中医的精髓。

越粗糙越不易黏合,同理,更好的结合的前提是有深入细致入微的理解....


王雪晏


中医和西医的本质区别是一个是宏观角度,一个是微观角度,中医把人看做一个整体,一个地方有问题是要株连九族的,一个地方的问题,就会牵扯为什么这个地方有问题,它有问题会影响谁,而西医就是这个地方有问题就是这个地方的问题,不太会牵扯其他,就会针对这个地方的问题来出解决方案,中医有优势也有局限,当然,西医也一样,中西结合是最好,怎么样结合呢?

急症看西医解决症状问题,缓症看中医解决症状原因的问题,但这是在找到对的医生的前提下做的,找不到好的医生,不管是西医还是中医只能越治越死[捂脸]




磨能两可


中医本质是标本两治,从而清除病根,再加以巩固扶正抗邪。西医本质是只对主观不考虑大局的感受而埋下病根,比如肝腹水,西医定期抽水的方法导致患无法恢复,中医用中药恢复失调利水功能,让脏腑正常代谢,正常运化达到根治。如果中西医完美结合,唯一就是医疗器械。


曹圆浩


中西医本质都是治病救人,不同的是理论体系方法不同,各有优势。

如何达到中西医结合呢?大医院西医大夫给人看病,开部分中医方面中成药和西医西药这是一。二是对一些病,大医院组织中医和西医大夫临床会诊,形成统一治疗方案。第三,病人自己根据病情决定,比如有了血压高,糖尿病,依西医吃药要一直吃下去一辈子摘不了,找中医调理二三月可恢复正常,又比如,西医判死刑的病,无望之下去找中医调理治疗,往往有了转机奇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