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為何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一敗再敗毫無還手之力

不知道為什麼,總有那麼多人喜歡看唐史,穿唐服。也許,那個時代的開放性是現在所不能及的原因。可是,就這麼一個萬國來朝,四姨臣服的朝代,卻因為一場叛亂。從此,走向了衰敗。所以,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很有疑問,為什麼盛極一時的唐王朝,會在安史之亂中一敗再敗,毫無還手之力呢?今天,小編就針對這個問題,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這其中的原由。

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為何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一敗再敗毫無還手之力

當年,安史之亂爆發,空虛的唐朝到底能不能抵擋住安祿山號稱20萬的大軍呢?顯然在這個問題上,那肯定是不能的?第一:安祿山的兵力雖然號稱20萬,其實並沒有20萬。這是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都喜歡把軍力往誇張了說,實際上安祿山的兵力也就15萬也左右。而唐朝的中央軍在當時雖然號稱有十萬大軍,但是真正能投入戰鬥的卻沒有這麼多。

另外,唐王朝的中央軍和安祿山的士兵那也沒法比。人家的都是邊境的士兵,每天除了戰鬥就是訓練。更何況,唐王朝的禁軍,已經45年沒有經歷過任何的戰爭了,又何來的戰鬥力呢。但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安祿山他還是河北道採訪使,是負責向皇帝彙報,整個河北區域所有官員的表現。

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為何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一敗再敗毫無還手之力

也就是說,很多官員升遷也好,罷黜也好,就憑安祿山的一句話。因此,這些人,早已經是安祿山的手下了。所以,當安史之亂爆發,安祿山大軍一路往南進攻的時候,都沒有遇到抵抗,非常快就攻下了洛陽。而唐王朝這邊,無論派誰去平息叛亂,都沒有人能夠擋住這滾滾洪流。

因此,唐王朝才會一敗再敗,丟城失地,最終敗退到了潼關。在天寶十五年正月,安祿山在洛陽稱帝,改國號大燕,年號聖武。一路敗逃的唐玄宗,不僅在敗逃的路上連殺兩位大將。最後卻聽信奸臣的讒言,令年老中風的老將哥舒翰從潼關率領騎步兵八萬人,和安祿山作戰。結果,被叛軍打的幾乎全軍覆滅,最終哥舒翰投降。唐玄宗繼續逃往西蜀避難。

盛極一時的唐王朝,為何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一敗再敗毫無還手之力

安史之亂長達八年,這歸根到底的原因,只在於唐玄宗後期的奢靡之風。在開創了開元盛世的唐明皇,逐漸開始滿足,整天沉溺在享樂之中。為了討楊貴妃的歡心,造就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首詩。不僅如此,他還聽信讒言,罷免有功之臣,任用楊國忠為相。最終,給盛極一時的唐王朝帶來了滅頂之災。

文章寄語:喜歡我們內容的,歡迎在下方留言區評論哦!


(關注我的都變美了,不信你試試)

看文章也需要注意休息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