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太原,又称之为晋阳。在我国封建政权统治时期,晋阳是春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赵国的首都(后迁都河北邯郸),也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秦国36郡其一。

"府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为河东之根本,诚古今必争之地也。"《读史方舆纪要.卷40.山西》

关于,晋阳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至秦汉、南北朝时期前赵、后燕、前燕、前秦、北齐年代的战争历史,不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题,容果儿再行篇幅叙述,故就此略过。

果儿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过阐述,太原保卫战就是一场赤裸裸的战火屠城,用"惨无人道"来形容"北宋太原保卫战"也不足为过。详情参阅: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本文所要阐述的观点是北宋时期,太原保卫战所体现的价值及太原能够长期固守与最终失陷的原因。

论:北宋太原保卫战的历史意义!

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9月3日,太原在金国军队铁蹄的轮番践踏之下,最终还是沦陷了。

但是,太原军民呈现出了一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追求和平、寻觅正义而不畏强暴、捍卫主权而不怕牺牲、勇者无畏的抗金精神。

可以说,这样的一种民众精神真真实实地挫败了金军猖狂嚣张的气焰,极大地激发了北宋军民的抗金热潮,因而,发挥了其不可估量的影响。

因此,在旷日持久的太原保卫战中,无疑是给了入侵者当头一棒,让入侵北宋国境之后,就一直所向无敌、势不可当的第一路南征军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同时,全民皆兵所产生的强大战斗力迫使粘罕所部顿兵坚城,久久无法与斡离不的勤王之师陈兵一处,直接地缓解了北宋都城汴京的局势压力。

此举,间接地缓冲了金国大军围歼北宋首都汴京的战略部署,逼迫斡离不所部人马不得不选择后撤。

让金国统治政权为鸿鹄高飞,一举千里所运筹帷幄的攻陷开封,沦亡北宋政权的野心功亏一篑。

"斡离不以全胜之师长驱逼京师,势已无守矣。然卒媾和以去者,以太原未下,粘罕之军顿于坚城,不能会师城下故也。"《观堂集林.卷23》

另外,太原城军民为保家卫国而秉行"心所愿,力所全",无所畏惧的精神,继而为浴血奋战,誓死捍卫国土所体现出的气概,由此树立起了一道明亮夺目的民族大旗。

恰似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感召下,北宋境内老老少少都纷纷自发投入到了抗金的浪潮之中。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先说,太原在失陷之后,粘罕的大军乘胜继续纵深。而屹立在敌军南下途中的汾州,在敌我力量极端悬殊的情况下,在粮绝兵乏之际,守军仍然固守待援了一个多月。

"粘罕陷汾、泽等州。汾虽粮乏兵疲,而知州张克戩坚守以待敌。"《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6》

再说,金国大军再东攻寿阳时,区区一偶之地,竟然因为全城百姓人人皆兵,而牵制了金国大军万余人不能前进一步。

"寿阳城小,而百姓死守,凡三受攻,而金众万人竟不能拔。"《三朝北盟会编.卷56》

还有,粘罕所部在攻打平定军(山西平定)时,为占据井陉关卡,在交战中阵亡了数千人。

"乃攻平定军,欲据井陉,往攻之,丧士三千人。"《三朝北盟会编.卷56》

最后,粘罕与斡离不合兵一处而攻击平定军,又损失了万余人。

"与斡离不,兵合攻之,亦丧万人,而拔之。"《三朝北盟会编.卷56》

即使如此,抗金的热浪依然前仆后继,一浪高过一浪。

就在金国大军吞噬了整个山西之后,诸地民众依旧自发形成了一波波民间的反金武装。

继而,针对金军发动的游击战争也是此起彼落。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如:太原壮士张横举义之时仅有十余人,就屡创敌军,随着队伍的不断壮大又在后续战争中生擒了敌军的多名主将。

"靖康,两河之民不从金者,皆于太行山保聚。太原义士张横者,有众二千,来往岚、宪之间,是秋,败金人于宪州,擒其首将。"《续资治通鉴.卷116》

如:平阳人士梁青,人称梁小哥,举义之时只有数十人,力战敌军数千人之众,竟活捉金军主将,把敌军打得是落败而逃。

"梁青者,怀、卫间人,聚众数千人,破神山县,平阳府判官郑爽以大军讨之,不敢进。居数日,都统制乌玛刺引骑五百与爽会,乃并其兵与青战,兵败,为青所杀。"《山西通志.卷53》

如:活跃于泽州、潞州、吕梁之间的多支民间武装频频针对金国侵略者时而以游击战的模式袭扰敌人;时而聚集在一起展开大规模的军团伏击战,间接地瓦解了金国统治政权想长期霸占山西的企图。

虽说,太原城沦陷的事实已铭刻为历史。

但,山西百姓全民皆兵、民不畏死、太原军民勇者不惧、无私无畏的魂魄却万古长存。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论:北宋太原保卫战能长期固守的原因!

无敌之剑是正义的仆人,因为正义是至高无上的代言。

若辩:太原保卫战的对错得失,势必会牵涉到我国封建政权统治时期民族之间战争的问题,那就是发动战争的一方是正义之战,还是非正义的?

正如韦伯斯特说过,只要提着正义之剑攻击,再柔弱的手臂也会力大无穷。

若要论北宋太原保卫战能够长期固守的原因!

我们就要从契丹族人立国后说起。

那时,生存于黑山白水之间的女真族长年累月遭受辽国统治者的残暴的种族压迫,于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带领女真族人发动了反抗斗争。

这是一种为打到民族压榨,争夺自由的权益之战,也是一种正义的战争。

可是,就在女金王朝庖代了大辽政权在东北地区的统治地位之后,崛起于东北地区的金朝政权本来和内陆的北宋王朝不发生冲突,也不受大宋政权的凌暴,按理说,金朝与宋朝本应友好相处、和谐发展。

然而,女真豪族权贵们为了贪无止境的私欲,却一反常态,倾举国之力策划了旷世持久的侵略战争。

由此对中原地区的百姓进行惨无人道的杀戮与掳掠。

所以,以侵掠为目的的武装行为就是一场非正义之战,势必会遭到正义人士的抨击与抗争。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我们通过金国大军在南侵途中屡屡招致冀、豫、晋等地区军民的誓死反抗就能找到答案。

这就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的较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北宋爱国名将王禀所领导的太原保卫战。

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太原之所以能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坚守孤城达9个月之久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场战争是正义的。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太原能够坚守的原因,果儿通过以下七个点加以阐述:

第一、女金统治政权在灭亡大辽帝国之后,奴隶贵族们强烈的侵掠思想与占有欲望日益攀升。

略读过这段历史周期的人都知道,金国铁骑所践踏之处,施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其野蛮的恶行与蛮横残暴的烧杀劫掠的事情触目皆是。

果儿先仅以粘罕攻克山西为例。金国大军攻陷山西之后,就展开了大范围的缉捕行动,之后,许许多多手无寸铁的人被堂而皇之地贩卖到了回鹘、室韦、高丽等少数民族地区。

还有一部分百姓羁押在云中,因缺食无衣而街头行乞,金军统帅粘罕害怕这些缺衣无食的民众闹事,就诱使杀之。

"贫民之多,恐致生事,遂以散米赈济为名,诱三千人出城,令甲兵坑之。"《大金国志.卷6》

正是因为侵略者的这种残暴不仁行为,让太原乃至山西军民在大敌当前、岌岌可危之际。

为了抗击侵犯掠取,誓死捍卫国土,而发挥出了一种高尚的觉悟与拼死一搏、坚贞不屈的精神。

这是太原城能够固守九个月的根本原因。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第二、太原军民团结一致,意志坚决,共同拥护王禀与敌决战、誓死不降的决议,这无疑为死守太原奠定了决定性的作用。

太原保卫战期间,城内民众,不分老幼,踊跃参战,全民皆兵。

"太原城方四十里,人守甚坚,而百姓自十五以上,六十以下,皆籍为兵。"《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6》

"屋舍尽拆去壁,令其相通;时时出兵,劫番贼寨,掠取柴薪;粮食既尽,杀老弱饷军,沚羸日甚。"《三朝北盟会编.卷53》

太原城内军民戮力同心,民众团结一致,同仇敌慨,为太原守军在诸多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等援助。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第三、太原城周边地区的民众也都自愿自发形成了抗金武装。

民间的抗金武装力量既有西山村民与金兵奋勇血战,又有汾阳、寿阳的军民也都纷纷揭竿而起拼死抵抗侵略者,从而间接地羁绊与打击了金军主力,声援了太原城。

第四、太原守将王禀马革裹尸,以身殉国的信念和其卓著精悍的军事才能亦是能够长期坚守太原的主要因素。

王禀系将门出身,征战南北,戎马一生,拥有着极其渊博的实战经历和卓绝不凡的领导能力。

我们知道,王禀非太原地方官员,属于是临危受命。

因为,他是在跟随奸贼童贯视察河东时,偶遇金国兴兵来犯,童贯贪生怕死弃城而逃之后,王禀以民族大义为己任,依然挺身而出,带领太原军民为抗拒侵略者而展开了一场血与火斗争。

他矢志不移、坚持不懈,呈现出其一种"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的爱国之心。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对于北政权而言,王禀并非是愚忠之举,他用流淌的热血与死生有命所捍卫的是国权是人民,而非是昏庸残暴的封建政权。

正如其在面对北宋统治者为苟且偷生而割地求和时,他严词厉色、戟指怒目地诘责。

同时,拒不接纳割地献城的诏令,这些举措都对稳固民心,巩固军心、死守太原奠定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王禀率领太原军民誓死一战,并非是逞匹夫之勇,因为他即有太原同生共死的坚毅信念,又掌握非常充足军事常识与优秀的领导能力。

公元1126年(宋靖康元年)6月,北宋政权在任命王禀为建武军节度使的时候,就在任命诏书中称述其为:

"禀,性质沈雄,智谋深静,便弓剑之习,负劲气於山西,贯韬钤之书,走雄名於塞外,久率戎伍,夙著战功。主帅之策,饬备则严,属兵民之心,致命无贰,精意可动于众胆,声威能折于奸锋。"《三朝北盟会编.卷48》

所以,就是因为王禀的神勇领导,因而,接二连三地击溃了金国大军的屡次冲锋。

所以,金军统帅粘罕对他是恨入骨髓、深恶痛绝,在太原城被攻破以后,对着其尸首破口大骂而纵马践踏之。

"城破,粘罕得其尸,令张孝纯验之既实,向尸大骂,卒诸酉执兵同践之,而暴于野。"《永乐大典.残卷10390》

正如《永乐大典.夷坚志》所述,太原守御,禀功为多,这个评价是历史所作出的一种公正结论。

"宋靖康元年,太原守御,禀功为多,及至城陷,禀引疲乏之兵欲出西门,无何西门插板索断,不能出。

军已入城,仓皇之间,士卒劝禀降,禀叹曰:城陷士无斗志,又且门阻,天亡禀也。

禀岂惜死,违天命而负朝廷哉!遂负原庙太宗御容赴汾水而死。转运韩总以下死者三十六人。

围城凡二百六十日。城中军民饿死者十之八九。固守不下,至是始破。"《永乐大典.残卷10390》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第六、太原山势险峻的地理位置与坚不可摧的城防设施等客观条件也是长期坚守的一个主要原因。

太原自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北部地区的军事要地,其处于崇山峻岭、俯视雄关万里、其抚背扼喉的作用,自古以来就被视作易守难攻之重镇。

春秋末战国初,"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智伯联军就掘开汾河,水灌晋阳城,乃至久攻不克,最后以三家分晋而告终。

北宋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兄弟二人皆是为了消灭盘踞在山西晋阳的北汉政权屡次御驾亲征。

先是大军围困,又是纵火焚烧,甚至水淹晋阳,折腾了许久,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才攻陷了太原城。

话说,宋太宗赵光义和与北汉政权之间的太原之战,因为损失极大、代价惨重。

在入城以后,驱散了城内所有的百姓,纵火焚城,于是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晋阳古城瞬间就化为云烟了。

公元982年(太平兴国七年),潘美在太原府治下的阳曲和晋阳相邻近的唐明镇规划了一座新的太原城,周垣大约十余里,城中筑造子城约五余里。

"府城,太平兴国七年,以榆次非会要,复徙阳曲县之唐明村,府治是也。罗城周一十里二百七十步,子城周五里一百五十七步。"《永乐大典.卷5201》

这座太原城在北宋政权统治时期,历经百余年的治理,一跃成为宋辽金时期相当兴旺繁荣的都市之一。

民间称之为:"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

王世贞赞誉道:"太原城甚壮丽,二十五睥睨作一楼,神京所不如也。"

而宋朝时期的富弻、韩琦、庞籍、欧阳修、司马光、文彦博等历史名人都曾经在太原任职。

所以,自然而生的地舆位置加之欣欣向荣的经济基础与繁华的文化因素,让太原城变成了赵宋王朝的经济文化边陲要地。

因此说,这些主观或非主观历史规律下的种种因素都为孤守无援的太原创造了前提条件。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第七,地域民风刚毅强悍,军民驰马试剑、民众皆持刀弄棒,这种由来已久的社会风气也是太原能够长期坚守的一个重要原因。

封建政权割据时期,太原之地处于北方蕃族入侵中原的军事要冲,所以屡次三番地爆发兵戈交锋。

因而,为了自保,当地民众也就形成了练习武事的风俗习性。

史籍记载为证:

"其人好射习武,多敢死之士"。《宋史.食货志》

"时时能骑马,倒著白接篱。举鞭问葛疆,何如并州儿。"《晋书.卷43》

"并州近狄,俗尚武艺,左右山河,古称重镇,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资焉。"《文献通考.卷316. 舆地考二》

故而说,太原之地习武之风沿袭已久,特别是到了宋朝时期,人人皆武的习俗是日增月盛。根据史籍《言行龟鉴.卷6》 记载:

"太原土风喜射,故民间有弓箭社。公在太原,不禁亦不驱,故人情自得,亦可寓武备于其间。"

于是,朝廷地方政权将诸多习武之人有效地组织了起来,组建了一支民间武装力量,进而对其进行了有计划有目的的操练。

最后,这种人人习武的习俗与训练有方的民兵在濒临战争或面对蕃族侵掠时有效地发施展了它的价值。

但是,太原城最后还是沦陷了。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论:北宋太原保卫战失陷的原因!

第一、是因为赵宋王朝执政者软弱无能、昏庸无道、骄奢淫逸所致。

我们都知道,北宋王朝末期,以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为代表的赵宋集团,在统治期间因荒淫无度,奢糜腐化等所作所为,就已经是为蕃夷入侵,覆亡无日埋下了祸根。

即使是在残酷又强烈的战争面前,北宋统治者于内不断地动用武力弹压民众,于外又向女金政权奴颜媚骨,卑躬屈膝,割地献城,这就等于是将其懦弱无能本质暴露无疑了。

第二、就在面对金军的发动惨无人性的杀戮之势时,太原地区的在编官兵与预备役官兵以及民众都积极投入到了战斗序列,自发自觉地为捍卫国土而进行抗击金军的时候。

反观北宋政权的执政者们和奸臣权相们却没有挑选骁勇善战之将部署军事抵抗,相反,却听信了奸佞臣子之言,排挤陷害忠臣良将。

为了能赧颜苟活而得过且过,为能偏安一隅而卑躬屈膝,为能保留其执政权利而不顾民族大义与国家主权,将部分国土拱手让于金国政权。

这更是致使太原城乃至引发半壁江山丧失的主要原因。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第三、北宋诸路军事增援的宋军,因为战略战术决策失误,也是导致太原孤城难守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首先、太原城初被围困之时,孙翊所率领的朔州兵、折可求所指挥的麟府军,在金军主将粘罕统帅云中兵倾巢而出之际,

应凭借"上得天时,下得地利"的时机,乘其城内兵力虚弱难敌的时间节点,绕开其主力作战部队,

运用三十六计之"围魏救赵"的战略战术,奔袭金军的大本营"云中根据地",让粘罕的后方起火,大军困足南下,逼迫其回师救援。

可是,增援太原的宋军却是忽略了这个大好机遇,进而舍本逐末,跋山涉水奔袭千里前去驰援重兵围困的太原。

最终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纵兵深入到了拥有重兵屯集的敌占区,因敌众我寡,继而被金军悉数全歼。

"尝谓贼初犯太原,翊与可求随而援之,可谓勤矣。然而虽有援太原之心,而无援太原之术,何裁?

当粘罕自云中竭詀类寇太原之初,翊在朔州,由马邑怀仁东去云中无数舍之远;

可求在府州,由武朔东去云中,路近于交城,且仍皆坦途,别无关阻。

若翊与可求会麟府武朔之师,并力以捣云中,时粘罕之徒,骨肉财宝,尽在云中,其所留防守之人,皆老弱而已。

如闻攻其必救之地,必仓皇释太原以救云中。于是时,太原张孝纯、王禀之军,自可从而袭之。

使乌合利聚之徒,致后顾前忧之地,自生变乱,必然之理,非惟太原得解,贼巢亦平。"《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1》

导致“太原保卫战”最终失陷的原因?

其次、北宋戍边名将,河北制置副使"种师中"率领秦凤兵自河北而出,河东制置使姚古领兵自河东而出,二将计划对围困太原的金军形成掎角合围之战术。

于是,相约而出的河东、河北之兵,均以日行四十里的速度,千里奔袭太原后,陈兵一处围歼金军。

可以说,这个战术看似没有破绽,合围之策一旦能达成,太原固守待援之围也就随之而解。

可是,由于河北制置副使"种师中"的私心杂念在作怪,以至于他因为害怕河东制置使姚古博取头功。

故而,抛掉重型装备,士兵在疲乏不堪,忍饥挨饿的情况下,以日行军八十里的速度向太原开进,以至于因急躁冒进,被敌军全歼。

"古至威胜军,师中虑古先到成功,乃日行八十里虏。"《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3》

值得一说的是,北宋统治者为解太原之围而实施的最后一次援救行动来看,宋军在部署增援兵力数量上可以说是占有了绝对性的优势。

不过,在军事行动中因不团结、因缺少统一性,因指挥系统失灵,因指挥者急功近利的贪心私念等诸多因素。

以至于,有的人"望尘而走",有的人"交锋而退",最终又以救援失败而落下帷幕。

所以说,屡次救援,屡次失败也是导致太原最终沦陷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可惜之故,臣皆有说焉,其余,焦安节败于团柏,冀景败于交城,杨志败于盂县,解潜败于南关,范琼败于介休,刘?合败于平定,张灏败于郭栅,皆望尘而走或交锋而退,无足纪也。"《三朝北盟会编.卷4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