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說到中國統一聯盟,不少觀眾或許都不陌生。它是臺灣解嚴後,第一個明確主張和平統一的政治性團體,一直以來都是臺灣島內反“獨”促統的中流砥柱。

今年4月,中國統一聯盟正式轉換為統一聯盟黨,由紀欣女士出任首任黨主席。紀欣,是一位非常低調的臺灣統派人士,關於她背景經歷的介紹,只有寥寥數語,但每一句話背後,都有很多故事。而這些故事,都是紀欣與祖國的故事。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外省第二代”與文藝女青年

紀欣,1952年出生於臺灣省高雄市,祖籍江蘇,是臺灣“外省人第二代”。因為從小感知父輩的思鄉之情,而且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上世紀30年代的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讓紀欣從小就心向祖國。

而對她影響最深的,是臺灣知名鄉土作家陳映真先生。陳先生的《將軍族》《夜行貨車》《唐倩的喜劇》等一系列作品,透過尖銳的筆法,流露出來的民族大義與家族情懷,深深打動了紀欣的心。紀欣最喜歡的俄國作家屠格涅夫說,“俄羅斯可以沒有我,我不能沒有俄羅斯”,而對年輕的紀欣來說,心裡也有一份篤定:“中國可以沒有我,我不能沒有中國”。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從學者、律師走上政治路

本科時,紀欣就讀臺灣輔仁大學歷史系,1974年赴美留學,此後紀欣獲得美國加州法學院博士,成為加州執業律師。1979年中美建交、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這一切都讓紀欣興奮不已。也是在這一年,紀欣以海外留學生的身份受邀前往大陸,參訪北京、杭州、上海、福建等地,第一次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

這一次的經歷,對紀欣影響深遠。隨行團員對剛剛改革開放的大陸,那種不願意認“窮親戚”的態度,深深傷害了紀欣。在即將離開祖國大陸的時候,紀欣發了一個誓,立志在自己有生之年,要看到國家強盛、兩岸統一。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1988年,紀欣返臺定居,在臺灣東吳大學法律系任教,並投入婦女運動,創辦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在這個階段,紀欣仔細觀察臺灣社會,發現無論她做什麼,臺灣社會都充滿“統獨矛盾”與“省籍對立”,她慢慢了解,臺灣不缺隱性的統派,而是缺乏能夠挺身而出、大聲疾呼“臺灣的前途其實是在於國家統一”的人。有了這樣的認識,紀欣開始研究兩岸關係,並加入中國統一聯盟,走上了統一運動這條路。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紀欣主席說,“四十年前的志願我一直都記得。四十年來,我對於國家的強盛沒有盡多少力,所以我就用我的後半生,在兩岸和平統一的事業上盡一份心力”。

中國統一聯盟首位女性主席

2003年紀欣加入中國統一聯盟,2004年,紀欣當選中國統一聯盟副主席,2009年4月,紀欣當選中國統一聯盟主席,成為統盟首位女性主席。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中國統一聯盟的創盟主席是陳映真先生,能夠接續陳先生的工作,紀欣相當激動。但身為律師的自由業者,又是女性,紀欣自認個性坦率也較急躁,出任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男性成員的統盟主席,讓她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儘管人力財力不足,在紀欣擔任主席的四年間,統盟在全臺各地成立了七個分會、並獨自或與其他統派團體舉辦過無數場大型研討會及大規模抗議行動。紀欣用自己的努力,擦亮了統盟這一塊老招牌。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儘管做了許多工作,但一直以來,紀欣都非常低調,還被稱為理性的統派。紀欣覺得,做統一工作需要低調,因為我們做的是大是大非的工作,不需要標榜個人。理性的統派是你所有講的話、你寫的文章,必須有理有據,而不是太訴諸於感情。

2019年4月13日,中國統一聯盟轉換為統一聯盟黨,紀欣當選為統一聯盟黨首任黨主席,時隔六年後,再度為統盟打拼。

歷經政黨轉換的艱辛過程,紀欣說,“常常有時候晚上一個人就想到,我不能夠讓中國統一聯盟解散在我的任內,這樣的話我會非常對不起陳映真先生。最後統盟順利轉換為政黨,終於可以告慰陳先生。”這時候的紀欣,情真意切,感性十足。

撰寫出版《“一國兩制”在臺灣》

2001年,臺灣多家民調顯示,有三到四成的臺灣民眾願意接受“一國兩制”。看到這份民調資料,紀欣當即邀集了幾位有識之士,一起探討“一國兩制”在臺灣實踐的可能性。2003年,紀欣花了整整四個月的時間,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撰寫並推出了《“一國兩制”在臺灣》一書。該書系統地介紹了“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以及對於解決臺灣問題的現實意義。

在島內一片喊“臺獨”的濁浪中,發出了難能可貴的聲音。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紀欣的這本書出版後,不到兩個月,幾千本就賣完了。在2004年5月紀欣又寫了增訂版。而這本書後來被“中美交流協會”會長王勝煒翻譯成英文版,2006年11月在華盛頓出版,並在美國國會圖書館舉行了隆重的首發會,華盛頓“和統會”也購買500多本,分送給每一位美國聯邦參眾議員。

紀欣強調,“這是一個在臺灣出生、臺灣長大、現在也生活在臺灣的人寫的書,專門來解讀‘一國兩制’,我也感覺到多多少少做了一點事情。”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週年紀念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紀欣在鏡頭前激動地表示,當自己坐在電腦前看到習總書記的發言,看到自己多年來的所思所想得到了一定的認同,她感覺此生無憾。


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今年,新中國成立70週年,在剛剛過去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讓紀欣倍感鼓舞。

“我覺得有一句話很激勵人心:‘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我覺得這已經回答了我的第一個志願,就是看到國家繁榮強盛 !”

紀欣感慨,中國的完全統一,不能缺少臺灣這一塊,臺灣的前途也不能夠缺少祖國大陸。


統一聯盟黨主席紀欣:臺灣的前途在於國家統一


“每一個臺灣人尋求祖國的歷程,都像一首萬行的敘事詩。”這是紀欣很認同的一句話。對紀欣來說,兩岸關係充滿起伏轉折。今天,尋求祖國的歷程依然艱辛,但只要盡力,就可無愧於心。

10月8日晚21點42分海峽衛視播出的《臺灣新聞臉》專訪統一聯盟黨首任黨主席紀欣,與您分享她致力追求祖國統一的故事,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