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统一盖房,搬离老宅基地,你愿意去吗?

植保小贴士


我是“农村户口就是好”,欢迎大家点赞关注!(以下内容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补充)

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统一盖房,搬离老宅基地,你愿意去吗?

对于我这个年轻人来说,我是愿意的。

但前提必须是政策的完善性,能够全面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在村里建集体房,只要大家愿意,补偿到位,政策全面。只要在村子里有人带头,相信会有大部分人愿意的。但部分老人会不大愿意,毕竟他们活了这一辈子已经习惯了平房。

现在农村所有的宅基地、耕地都已经进行了确权,农村集体土地可以入市,将来修建集体房也都是大势所趋,在我所在的市区周围,都已经开始这样开始了。

也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村民的支持,不管是在补偿面积还是拆迁款上,在新房没有建成之前,每个人还会有租房补贴,或者可以在政府提供的地方进行安置。等房子建好以后,都是抓阄,按顺序来选房子。

现在农村的房子基本都是一家一户,但也会出现有人在耕地上私搭乱建盖房子,但是现在都已经依法取缔。也会有很多土房子在村里,无人居住,占用宅基地。也会出现一家多处宅基地的情况。

相信如果在村子里统一修建集体房,这些问题都会被逐渐的解决。

也将更进一步的改善农村面貌,推动城镇一体化的建设,环境问题也将进一步提升,生活也将会更加便利,孩子从小也可以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同时可能会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用来商用,获得提及经济,村民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

在我的立场上,我支持!


农村的小孩儿


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统一盖房,搬离老宅基地,你愿意去吗?

从前年开始,我的家乡开始建设安置点(包括易地搬迁和扶贫安置),去年建成后说得是已经住满。但是就我到安置点去观察,我发现绝大部分居住户都是老年人,而且他们也似乎不愿意搬进安置点。

我的一个奶奶前些年因病致贫,村委会帮她在安置点申请到了一百平米的房屋,但她死活不愿意搬进。后来没有办法,因为以前老伴签了字,全家还是搬进的安置点。在住进去以后,她和老伴还是会时不时回到老家。其实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有部分人是不愿意搬离老宅基地的,至于原因或许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 老宅基地的好处

农民们不愿意搬离老宅基地,那么必定是老宅基地有着一些安置点没有的优点,否则也不会这么留念。

首先是老宅基住着更加的自由。安置点居民都是统一样式、统一大小的,我们这边是每人二十五平米,最多一百平米。但是农村讲究家大业大,一般人家的建筑面积都不会低于一百五十平方米。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搬家安置点后会觉得十分不习惯,依旧觉得不如居住在自家老宅基地。

其次是老宅基地开支更少。如果搬进安置点或者是因为新农村建设而统一盖房的场所,那么其实就相当于过上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因为此时脱离了土地,不管是吃的、用的什么都需要花费。但在以前的老房子,吃的什么完全不需要多少的开支,这样对比一年下来能够节约不少的钱。

  • 农民们的思想情结

在乡镇统一建设中,也有些原本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搬进统一安置点能够使得自己生活更好的人。他们也不愿意搬进安置点,则不能归结于老宅基地的好处,而是他们自身对于老房子的情结。

对于这部分农民来说,老房子是他们一家人向往的地方,也是他们儿时、成年时期的记忆所在地。他们对着自己一砖一瓦建起来的房子有着厚重的人文情结,就像对待的长辈一样对待着这所宅基地。其实只需要知道一句俗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就能够理解老农民内心的这种思想情结。

当然还有的农民是对土地有着深厚的寄托感,他们怕自己一旦住进安置点后就没有了生活来源,无法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此外对于咱们农民来说,土地可以说是第二个儿子,是自己的心头肉。不愿意因为住进安置点而舍弃自己的土地,这就好比为了好生活而抛弃自身家庭一样。

以上就是我关于这件事的看法。虽然以后城镇化是大趋势,这是谁也无法避免的,但在我的内心依旧希望它能够来的慢一点,让我们有着更多的思想准备。当然既然无法避免,最好的办法就是接受它,使得家庭能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


爱茶者九号


最近这些年,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推进农村安置房建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搬迁居住。有不少农民从老家的老宅基地上搬到了新的统一规划的小区中,非常满意,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特别愿意从老宅基地中搬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当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房的工程,已经做了好几年。我叔叔就将家里的老宅基地拆除,然后到镇上统一的安置房中,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是每人补贴2万元。这是一开始的政策,后来等到我二爷爷他们老两口要去搬迁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花钱购买了。但是搬迁之后老的宅基地必须拆除复垦变成耕地,否则的话不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都是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对于我们这样的山区来说,生活程度大大便利,但是却远离了自己的跟众的土地,如果从事农业生产有一点不方便,但如果不再种地而是外出打工的话,其实影响不大。

不过我父亲却不愿意搬迁,仍然选择在老家盖了一栋新房子。这是在老的宅基地上拆除之后通过申请新的宅基地直接修建的。之所以父亲不愿意搬过去住的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


因为,我们当地统一规划的新农村,离我们现在生活的老宅基地距离比较远,父亲一辈子在家务农,淋到老了不愿意再挪窝,也不愿意离自家的土地太远。而且山里面虽然生活便利程度没有统一规划的新农村更加舒适,但环境比较好,而且有很多老邻居都没有搬走,大家生活在一起也很愉快。

毕竟现在留守农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年轻人,要么在外面打工,要么在外面读书,上班生活定居,很少回到农村来,所以现在的农村其实已经比较安静,有一些老人也喜欢聚在一起,这样显得稍微有些活气。


另外,新农村集中建设的小区通常都是楼房,而且也没有电梯,有一些老人虽然能够安置到1楼,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楼层问题。这对于农村人来讲,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生活非常不方便。上下楼比较辛苦,如果自己无法行动的话,可能就只能常年窝在家里,这对身体健康也非常不利。

同时,农村老宅基地一般都有院子,可以自由的放置任何农具和一应物品,而不显得拥挤。但是到了新农村以后,每个人的面积是有限的,一个家庭也就100多平方,房子比较小,比较拥挤,买的东西都放不下去。而对于农民来讲,破家值万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如果在新农村统一规划的住房里,很多东西是放不下去的。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到搬走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愿意,有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实际考虑,更愿意搬到生活更加方便的地方居住。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举个简单例子,像我叔叔那样搬迁过去的人,他的考虑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已经在城市中购买了房产,平时回到农村的机会不多,哪怕是年老了之后,只要家中有一套房子就可以了,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而自己的子女也都在城市里面生活定居,对于他们来讲回农村只是年老以后可能的一个选择。所以,他们选择更加舒适更加方便的统一安置房,其实是更加符合他们的一种选择。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里面,每个人对于房子的要求和希望是不同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他们的真实想法来执行,千万不要搞一刀切强制性的措施,这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非常不利。你们当地新农村建设统一规划统一搬迁的房屋,有没有人愿意出去住呢?欢迎您在下面留言说说您的观点。


止茶


不想搬,今年我家这里政府下文件要我村子搬迁,可是搬迁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我家里有1300平方左右还有个叔叔,搬迁之后平分,得到的钱还不够装修,搬迁后我爸还得在家里建房子,很累,总得一年吧,而且统一建的房子说实话贼丑,还不如自己家的房子呢,况且我们村特别方便,好多户人都不想搬,条件差,政府诚心也不够,和我们说,如果你们今年如果不办搬的话,明年就按照房子一比一赔偿,没有宅基地。


这名字也用过


愿意去,以前在黑龙江农场长大,特别向往城市生活,出来三十年了,一事无成,改不了的是乡音。老了特别想回农村住,出门谁都认识,大家都热情。住在城市有什么好,住对门只是见面一点头。想回家,可是家里人确叫我外面人。我觉得自己像流浪样,没有归根。


孙家老疙瘩


我愿意去,这是一个大好事!新农村建设的房子都是现代化的建筑,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包括电,自来水,网线,有线电视,太阳能,燃气热水器,什么都有,搬到新房子里,可算得上终于享福了。

01、我家是东北农村的,我们这里的冬天特别冷,新农村建设之前,我从小到大都是住在老宅基地的,一直到现在,我对老宅基地都没有什么好印象,因为冬天太冷了,白天和晚上挺好,烧炉子烧炕,能热乎点,可是早上就遭罪了,起来的时候还得点炉子,谁起来都遭罪。

关键在老宅基地平房,没人管你,你自己家房子年久失修了,你得自己想办法,到冬天家里墙角上霜,屋里特别冷。

哪有现在好,住上楼房了,也不用起来点炉子烧炕了,冬天也不用劈柴火了,少遭不少罪,家里有个大事小情,给物业打电话,人家就来帮忙了,特别好。

02、那时候住在老宅基地,一到下雪天,都没办法上学,大雪都没了膝盖,没办法,我爸就得跟邻居们一起用雪锹扫雪,我小小年纪也得跟着干,从农村的老宅基地走到学校,我的天,感觉好像红军长征。

现在好了,新农村建设之后,我们都住上了楼房,要是下雪了,半夜的时候,夜班的物业小伙子就开始扫雪,到了早上,保证我们有干净而不滑的路可以走。

最好的状况是,我们大家搬到了楼上,人口集中了,这房子附近的配套设施也特别好,学校离得很近,孩子们上学也不用翻山越岭了。

03、新农村建设代表了现代化,代表着科技进步,家里的现代化设施更多了,有互联网,我们躺在家里就可以通过手机了解世界,需要什么打电话,就能送来,想买什么,网上都有。

太阳能和热水器也通进每家每户了,这让我们一年四季都能用上热水,这简直太好了,最高兴的应该是我妈,在老宅基地,早上我妈得起来给我们全家做饭,那时候水没烧热,就得用凉水洗菜做饭,那时候的水,冰的都刺骨,我妈的手部冻伤就是在老宅基地那个家冻的。

04、我知道题主提问这道题的意思,有很多人,尤其是老人们,觉得故土难离,觉得老宅基地是家,新楼房不是家。我觉得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人要与时俱进,社会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我们总不能一直活在过去,总不能不接纳新事物,不接纳科学和现代化。

其实,新农村建设,更多的真的是为了我们农民好,党和政府,希望我们农民能吃的好,住的好,生活的好,相比于新农村的科技化和现代化房子,老房子就显得太老古董了,即便我们自己有乡情,我们也总该让孩子们跟社会接轨啊,我们总不能还像清王朝那样闭关锁国吧?他们不就因为落后才挨打的吗?

我们人活一辈子,总不能为了老祖宗的老思想而活,我觉得该为孩子们考虑一下,我觉得该活在当下,哪怕为了我们自己享受一下好日子,也不枉费来人世间走一回,不是吗?

关注我【高老慢】,让我们共同探讨农村奇闻趣事,欢迎大家点赞,评论,转发,收藏,感谢您的阅读。

高老慢


最近这些年,国家对于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效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推进农村安置房建设,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搬迁居住。有不少农民从老家的老宅基地上搬到了新的统一规划的小区中,非常满意,但也有一些人并不是特别愿意从老宅基地中搬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当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统一规划建设安置房的工程,已经做了好几年。我叔叔就将家里的老宅基地拆除,然后到镇上统一的安置房中,购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是每人补贴2万元。这是一开始的政策,后来等到我二爷爷他们老两口要去搬迁的时候,已经不需要再花钱购买了。但是搬迁之后老的宅基地必须拆除复垦变成耕地,否则的话不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农村都是在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对于我们这样的山区来说,生活程度大大便利,但是却远离了自己的跟众的土地,如果从事农业生产有一点不方便,但如果不再种地而是外出打工的话,其实影响不大。

不过我父亲却不愿意搬迁,仍然选择在老家盖了一栋新房子。这是在老的宅基地上拆除之后通过申请新的宅基地直接修建的。之所以父亲不愿意搬过去住的原因,其实也比较简单。

因为,我们当地统一规划的新农村,离我们现在生活的老宅基地距离比较远,父亲一辈子在家务农,淋到老了不愿意再挪窝,也不愿意离自家的土地太远。而且山里面虽然生活便利程度没有统一规划的新农村更加舒适,但环境比较好,而且有很多老邻居都没有搬走,大家生活在一起也很愉快。

毕竟现在留守农村的大多都是老人,年轻人,要么在外面打工,要么在外面读书,上班生活定居,很少回到农村来,所以现在的农村其实已经比较安静,有一些老人也喜欢聚在一起,这样显得稍微有些活气。

另外,新农村集中建设的小区通常都是楼房,而且也没有电梯,有一些老人虽然能够安置到1楼,但是也有一些人没有办法完全解决楼层问题。这对于农村人来讲,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生活非常不方便。上下楼比较辛苦,如果自己无法行动的话,可能就只能常年窝在家里,这对身体健康也非常不利。

同时,农村老宅基地一般都有院子,可以自由的放置任何农具和一应物品,而不显得拥挤。但是到了新农村以后,每个人的面积是有限的,一个家庭也就100多平方,房子比较小,比较拥挤,买的东西都放不下去。而对于农民来讲,破家值万贯,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如果在新农村统一规划的住房里,很多东西是放不下去的。这也是很多农民不愿意到搬走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人都不愿意,有一些人出于自己的实际考虑,更愿意搬到生活更加方便的地方居住。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所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举个简单例子,像我叔叔那样搬迁过去的人,他的考虑其实很简单,就是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而且已经在城市中购买了房产,平时回到农村的机会不多,哪怕是年老了之后,只要家中有一套房子就可以了,不会再从事农业生产,而自己的子女也都在城市里面生活定居,对于他们来讲回农村只是年老以后可能的一个选择。所以,他们选择更加舒适更加方便的统一安置房,其实是更加符合他们的一种选择。

总之在新农村建设里面,每个人对于房子的要求和希望是不同的。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尊重农民的意愿,按照他们的真实想法来执行,千万不要搞一刀切强制性的措施,这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非常不利。


古城新野


不放便种地,不能养殖鸡鸭,不能种菜,以后老了农民吃什么???形象工程,好看不中用


用户1667368464861


不去,先在农村的房子全是新盖的,用的材料全是好料,自己盖的房子住百年不成问题,自己辛幸苦苦赞了大半辈子,刚盖好了,为什么要搬,老百姓收入有限,经不起折腾,老话说的好,一搬(一拆)三穷,


用户80586967973


先不急于回答去或不去。统一集中居住,农民还要不要种地,如继续务农,田间有不有公交,农具簑衣斗笠放哪里,收获的农产品怎么翻晒,怎么囤积。如再不务农,基本生活出路在哪里,由谁来供养。拆除农房,保护环境,建新房是不是要占地面。农民住新房是租,还是买。由谁付钱。把这些问题落实了再作宣传也不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