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宮頸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手術量與早期宮頸癌生存率的關係

【依然是熟能生巧】宮頸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手術量與早期宮頸癌生存率的關係

【據《Gynecologic Oncology》2019年6月報道】題:宮頸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手術量與早期宮頸癌生存率的關係(作者Koji Matsuo等)

宮頸癌仍然是全球最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據估計2012年有527 000名婦女被診斷為宮頸癌。在日本,絕大多數浸潤性宮頸癌都是早期疾病,以手術為基礎的治療方法是I-II期疾病患者最常用的治療方法。即使在佔25%的IIB期宮頸癌患者,初次手術治療為30-50%。

IB-II期宮頸癌的手術包括根治性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是最複雜的盆腔手術,各種臨床病理因素與臨床表現和發病率有關。其中一個因素可能是手術量。手術量對手術結果的影響在婦科手術中得到了很好的描述,如果由大量的手術操作的外科醫生進行手術,則會改善圍手術期的結局。此外,在宮頸癌以外的惡性腫瘤中,高手術量和提高惡性腫瘤預後也已被報道。儘管如此,手術量與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早期宮頸癌婦女的預後之間的關係的數據有限。

學習進行根治性子宮切除術所需的手術技巧需要額外的婦科、腫瘤學及相關專科培訓。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技巧的學習曲線效應可能是早期宮頸癌的一個預後因素。這些因素清楚地表明,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效果影響患者的生存。因此,據推測,高手術量與提高宮頸癌生存率有關。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手術量與早期宮頸癌接受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婦女的生存率的關係。

方法

這是一項全國性多中心回顧性研究,對2004年-2008年(N=5964)接受子宮根治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除術的臨床分期為IB1-IIB宮頸癌的患者進行連續隨訪。在5年期間,每個中心的手術量被定義為低量(少於32例手術,46個機構[39.7%],n=649[10.9%]),中量(32-104例手術,60個機構[51.7%],n=3662[61.4%]),高量(105例或以上,10個機構[8.6%],n=1653[27.7%])。採用多變量分析和傾向評分匹配法評估手術量-特異生存率。

結果

每個機構手術量的中位數為44例(四分位數間距為17-65)。IB1-IIB期患者5年無病生存率分別為77.2%、79.9%和84.5%,分別對應低、中、高三組。通過多變量分析,高量中心的患者復發風險與中量中心相比較低(調整後的危險比[HR]0.69,95%CI0.58-0.82,P<.001)和總死亡率(調整後的HR 0.73,95% CI0.59-0.90,P=.003)。尤其是,高量中心的患者局部復發風險與中量中心相比較低(調整後的HR 0.62, 95% CI 0.49–0.78, P<.001)但無遠處轉移(調整後的HR 0.85, 95% CI 0.67–1.06,P=0.142)。其中,1700例臨床分期IB1期患者僅採用單純手術治療,通過多變量分析,在高量中心手術比在中量中心手術可降低復發風險(調整後的HR 0.45,95%CI0.25-0.79,P=0.006)和總死亡率(調整後的HR 0.29,95%CI 0.11-0.76,P=.013)。在傾向評分匹配後,採用多變量分析,與中、低量中心手術與在高量中心手術,仍然是減少復發(調整後的HR 0.69,95%CI0.57-0.84,P=.001)和總死亡率(調整後的HR 0.75,95%CI 0.59-0.95,P=.016)的獨立預後因素。

結論

根治性子宮切除術的手術量可能是早期宮頸癌的預後因素。在高量中心進行手術與降低局部復發風險和提高生存率有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