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了維護其封建統治,必然會使用到一種所謂的法律手段,那就是——刑罰!

《大清律例》實際上是參照《大明律》制定的法律,關於對罪犯的處罰,採用笞、杖、徒、流、死五種法定方式。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關於死刑,中國自古就不缺酷刑,比如車裂、炮烙、剝皮、灌鉛、凌遲等,到了清朝也仍然保留了腰斬、凌遲、梟首、戮屍等殘酷方式。尤其是凌遲處死,也叫“千刀萬剮”,比如太平天國北伐軍將領林鳳翔、李開芳,比如捻軍首領張洛行、賴文光,比如清朝最後一個被凌遲處死的江洋大盜康小八等。

還有比較慘的腰斬酷刑,雍正時期,科場舞弊案主犯俞鴻圖被判腰斬,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被腰斬的犯人。他臨終前痛苦地在地上打滾,用手指頭蘸著下半身的血,連寫七個“慘”字,傳到了雍正帝耳中,覺得實在殘忍,於是廢除了腰斬。

當然,這種廢除腰斬的說法在《清史稿》中並沒有找到相關記載。

實際上,關於這些酷刑的廢除是在清朝後期,隨著西方列強的介入,清朝統治者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響,所以才廢除了酷刑。

與這些酷刑同時廢除的還有一項制度,這項制度在過去就是噩夢的形容詞,如今很多人卻很推崇,那就是量刑上次於死刑的刑罰——流放。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我們看清史劇往往會聽到皇上這樣說:

“發往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永世不得入關!”

很多人聽說被髮配寧古塔之後,往往選擇了自殺,難道死都不怕的人,卻怕流放?

關於流放,因朝代不同,稱呼也不同,至少還有“遷徙”、“徒放”、“流刑”、“發配”、“三流”、“發遣”等多種刑罰名稱。

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了這種刑罰,比如秦始皇九年,長信侯嫪毐作亂,被秦始皇處死,同時株連四千餘家人被奪爵徙房陵。

這種另類的處罰在唐詩中也有體現,比如李德裕的《貶崖州司戶道中》:

“一去一萬里,千之千不還。崖州在何處?生度鬼門關。”

其實流放在清代之前也是很常見的,宋朝的蘇東坡也是被流放到廣州惠州。在宋朝,流放海南僅僅是比滿門抄斬罪輕一級的處罰,但是也沒有妨礙蘇東坡,他積極融入到當地人生活,把這裡當作第二家鄉,甚至寫下了“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的詩句。

還有一些明代的小說中也常提到流放刑罰,比如《水滸傳》,講的是宋代的事,林沖就是流放到滄州,這也是我們從小就熟知的。書中甚至提到,被流放的犯人臉上要刺字,比如“囚”字,這將伴隨著犯人一生的恥辱。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那麼作為封建統治者,他們為什麼常用“流放”這種刑罰呢?

其實這種刑罰是結合中國的儒家思想的,也是統治者自詡的一種仁慈,叫:

“不忍刑殺,流之遠方。”

以象徵自己所施的是仁政,是慎刑,降低重刑實施率,減少手中的鮮血,塑造一種仁義之君的形象。

除了出於政治考慮之外,還有經濟上的考慮,畢竟在以人為主要生產力的時代,一個人的作用還是很大的。被髮配的地區往往是貧瘠之地,生產力低下,人民愚昧,把這些罪犯發配過去,可以建設當地,增加當地的經濟,加強文化交流。

流放作為一種統治的手段,自然還有維護社會秩序穩定的作用,可以說,在幾千年的歷史中,一直處於一種重要的作用。

對於流放地點,也是越偏遠,環境越差的地方,最早的時候南方沒有發展,發配之地往往是南方。等到了清朝時期,南方已經發展得很富裕了,相反的北方已經成為了落後的地方。

那麼回到我們的題目,在清史劇中往往會提到一個地點,那就是流放寧古塔!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比如在《甄嬛傳》中,甄遠道及其家眷就被雍正帝親口下令:

“甄遠道及其家眷流放寧古塔!”

在《雍正王朝》中,刑部冤案一事,肖國興也是被康熙帝下令流放到寧古塔。

而犯人一旦聽到這種刑罰,往往聞之色變,甚至會在被流放之前自盡身亡,為什麼會這樣呢?

關於寧古塔,在大家的印象中彷彿是一個塔,其實不然,寧古塔是一個地名。它所在的位置差不多是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一帶,其中“寧古”在滿語中的意思是“六”,“塔”在滿語中是“個”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六個”的意思,可不是六個塔哦。

吳兆騫之子吳桭臣,也是曾經被髮配到寧古塔之人,他在《寧古塔紀略》中寫道:

“相傳昔有兄弟六個,各佔一方,滿洲稱六為寧古,個為塔,其言寧古塔,猶華言六個也。”

寧古塔雖然是滿洲人的龍興之地,但總體來講還是比較荒涼的。清朝的皇帝把犯人發配到這裡來,一是這個地方比較偏遠,屬於大北方,苦寒之地。另外,這裡的氣候寒冷,環境惡劣,發配到這裡能起到懲罰作用。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比如王家禎在《研堂見聞雜錄》中就寫道:

“寧古塔,在遼東極北,去京七、八千里。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世界,中國人亦無至其地者。”

再有就是,寧古塔也算是軍事重鎮,既然是重鎮,那麼就缺不了建設,建設就需要人。所以,一些髒活重活,或者一些其他人不願意乾的活,都交給了流放之人,而且這種需求還很大。

當然,如果真的到了寧古塔,也不至於生不如死,畢竟那裡也有人類生存,我們小時候讀書的時候也讀過關於北大荒的: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裡。”

其實,真正讓人生不如死的是流放寧古塔的過程:

“人說黃泉路,若到了寧古塔,便有十個黃泉也不怕了!”

也就是說整個流放的路途非常艱難,戴著刑具,一路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還要克服嚴寒和猛獸,很多人還沒走到寧古塔就一命嗚呼了。

“其地重冰積雪,非復人間,至此者九死一生。”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但這些都不至於讓大家聞寧古塔色變,真正讓大家聞之色變的原因是因為一個人的出現,這個人叫吳兆騫。

吳兆騫就是曾經被髮配到寧古塔之人,在寧古塔住了二三十年,也融入到了當地的生活,可以說他活的還算愜意,比如他曾經寫下:

“寧古塔時期,流人可以不當差,不納糧,生活困難時,還能得到救濟;流人們常常是官吏們的座上客,經常陪宴、陪飲……”

那麼他應該作為一種正面例子來證明寧古塔不苦啊,為什麼反而讓大家更加恐懼寧古塔呢?

其實在這之前大家對寧古塔關注並不密切,也不知道寧古塔到底是怎麼樣的生活,反而是吳兆騫的詩歌讓大家對寧古塔有所瞭解。但是吳兆騫本人,多次求助友人,歷經坎坷,硬是回到了家鄉,回來後也是水土不服,不久就一命嗚呼了。

這反倒演變成了一種觀念,叫“吳兆騫”現象。

由於他是一個文化人,他的經歷也就得到了傳播,這時候的寧古塔就不再單是一種地名,而是象徵著皇權。如果再有人被髮配到寧古塔,這就是一種侮辱,文人可以不要命,可以不要財,但是不能沒有骨氣。發配寧古塔就成了一種沒有骨氣的象徵,而且在當時那種安土重遷的觀念下,人去了那裡,就等於失去了靈魂。

也就是說,在吳兆騫之前,人們對發配寧古塔還不敏感,而在吳兆騫之後,人們開始忌諱這個詞。一方面確實不瞭解,另一方面則想當然的認為去了即使命沒丟,那靈魂也丟了。

清朝刑罰:發配寧古塔慘嗎,為什麼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

​所以,一旦聽到自己是被髮配到寧古塔,很多人寧可自殺,也不願意去,久而久之,寧古塔也就成了大家口中的悲慘之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