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4 鐵良:極為勉強與一代梟雄袁世凱相抗衡的偽強人

在晚清時代,能和袁世凱這個全才以死相拼,扳扳手腕的人,幾乎沒有,慈禧在的時候,還是這個老妖婆最猛,能詐唬得袁世凱一愣一愣的,不敢亂放屁,連李鴻章這樣的擎天大佬,慈禧都能談笑風生,更何況你這個袁大頭?袁世凱也算是非常識相的人了,縱觀天下,唯一能讓自己不敢亂動的,只有慈禧一人了,但自己還年輕啊,慈禧60多歲了,還能活幾年,只要靜靜的等待她去死就好。

鐵良:極為勉強與一代梟雄袁世凱相抗衡的偽強人

慈禧也知道這一點,她雖然驕奢淫逸,吃的喝的玩的都是要消耗大半的國力,但她是明白人,自己也活不了多少年了,只有培植一些能制衡袁世凱的人出來,那麼死後肯定有幾十年無憂。

慈禧看來看去,好像滿清貴族的人才不多,不是不多,是根本沒有,算是比較出色的也只有溥偉載灃善耆等人了,他們都是皇親國戚,血脈非常接近的,但他們共同的一點是在小打小鬧上非常出色,辦事麻利,而在大局觀上,就不敢恭維了,和袁世凱比起來,差遠了!

那麼只好到遠親,血脈關係比較疏遠的宗族去找找,被埋沒的人才很多,但尋來覓去,也大失所望,滿清八旗子弟,全都是廢物,抽大煙逛窖子逗鳥打麻將個個精通,國家大事屁都不懂。真的沒人了嗎?不,還有一個,此人是敢於和袁世凱鬥,卻大部分時間不落下風的,此人為誰,穆爾察鐵良。

自古以來,不管是誰,要想登上權力頂峰,他就得面臨對手的阻撓,比如項羽之於劉邦,陳友諒、張士誠之於朱元璋等等。他們登上權力的頂峰,跨過了重重阻礙,打敗了各路對手,一路走來不容易。不過縱觀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從一個早期的普通將領到掌控軍政大權,最後還過了一把短暫皇帝癮的大人物,那他的權力之路就走得很順暢麼?

總的來說是比較順暢,一路走來,好像沒有什麼重量級的對手,都是菜雞小蝦米,都被袁世凱一個個放倒,就算有最厲害的人物,對袁大頭是有點小小的威脅,但碰到豬隊友,還是幫袁世凱福星高照的一槍終結了整個大清。

鐵良出生於1863年,滿洲鑲白旗人。

本來可以靠著族蔭可以逍遙的度過餘生,但是自己的老爹身體不爭氣,嗝屁了,本來就家道中落,現在過得更加艱難了。沒錢靠科舉,而且,滿文酸臭的四書五經,八股文,已經讓鐵良反胃了,那時候的時代,洶湧澎湃,還是多學點有用的東西,換別的門路說不定可以混出來。改而研究財經、軍事。學成後,鐵良入榮祿幕府,協助處理各種軍務,深得榮祿信任。榮祿將其舉薦入兵部,為兵部侍郎,會辦京旗練兵。榮祿是誰啊,是慈禧當年緋聞對象,為人精明陰鷙,富有才幹,連袁大頭都看到他戰戰慄慄,一男一女慈禧榮祿都是不好惹的狠角色,大清就靠他兩坐鎮的。鐵良能入榮祿的法眼,他一直潛心學習的一身本事終於派上用場了。

鐵袁之爭,緩緩拉開序幕。

鐵良:極為勉強與一代梟雄袁世凱相抗衡的偽強人

朝廷準備給鐵良壓壓擔子,從什麼地方入手?就是軍事方面入手,軍權是朝廷的命根,如果軍權給漢人把持了的話,朝廷說的話一般都是放屁,無用了,所以鐵良必須要狠狠緊抓兵權。

不久,朝廷設立總理練兵處,統一對新軍的領導,慶親王奕劻為總理,袁世凱為會辦練兵大臣,鐵良為襄辦,三駕馬車並行,兩滿一漢,但奕劻早被袁大頭餵飽了,早已不管事了,真正要相爭的就是袁鐵兩人了。

一開始袁大頭是不想和鐵良做冤家,以袁世凱一貫還沒接觸就想做及時雨的作風,鐵良怎麼可以輕易得罪?他想極力拉攏鐵良為己所用。鐵良也因屢受袁世凱的提攜,被時人稱為“袁之爪牙”,與徐世昌、榮慶並稱袁氏麾下三君。

鐵良表面上不動聲色,但心裡非常的厭惡和反感,老子什麼時候成你麾下之卒了,我就是來扳倒你的,你的所有,將來都是我的!漢人什麼時候做滿人的上司,還需要對你搖尾乞憐?鐵良和一般的滿族貴族不同,儘管他頗具才幹,但內心一直深於種族之見,對漢人掌權尤其警惕,認為漢人久握兵權,甚非慎固根本之計。

如果袁大頭真心實意的給鐵良實權,說不定鐵良就此罷休,好好與袁世凱合作,但袁世凱不願意給啊,表面上稱兄道弟如此熱乎,一直推薦推薦,但鐵良要辦事的時候,多方掣肘,辦事極為不舒暢,都是你袁大頭害的,我一定要搞一搞你。

怎麼搞?鐵良有這個資本嗎?

袁大頭內有奕劻罩著,外有北洋保著,他的實力並不足以抗衡袁世凱,難道袁大頭就是無懈可擊的嗎?

非也!鐵良就算一腳踢不翻袁世凱,但可以噁心一下袁世凱,怎麼噁心法,那就是從糧餉收放權的爭奪入手。

清廷成立練兵處,目的是為朝廷編練一支近代化的陸軍,其軍餉皆有慶親王奕劻全權負責。不過奕劻和袁世凱關係深厚,向來是言聽計從。這樣一來,原本各省解送給朝廷的軍餉,大頭都被袁世凱佔有。

想要把財政斷了的鐵良,終於如願以償執掌戶部,立即從糧餉入手限制袁世凱的擴張。他先是拒絕袁世凱的印花稅之請,不准他藉端科斂、巧立名目,同時又處處設卡,致使北洋財政枯竭,袁世凱對此大為不滿。

軍事方面,鐵良為了與袁世凱抗衡,決心從培養自己的勢力。此時親貴子弟良弼正好從日本學習軍事回國,鐵良極力拉攏,並從練兵處廣招士官學生安插在北洋集團內部,企圖打破袁世凱一手遮天的局面。

袁世凱對此心知肚明,為了挫敗鐵良的計劃,他立即運用權力將良弼調出練兵處,讓他出任第三鎮標統。良弼剛學成回國,能夠擔任此職,足以讓外人羨慕。不過,第三鎮是袁世凱心腹段祺瑞所帶,將良弼調到第三鎮,實際上將他監視起來。因此,良弼堅辭不往,在鐵良的運作下,良弼最終仍調京任用,雙方在第一個回合上打成平手。

光緒三十二年,清廷實行預備立憲,首先就從改革官制入手。這年九月,朝廷諭令將兵部改為陸軍部,並將練兵處、太僕寺併入兵部,任命鐵良為陸軍部尚書,此外左右侍郎均為滿人。這樣一來,朝廷兵權盡落入滿族親貴之手,這次調整,袁世凱明顯處於下風。

執掌陸軍部以後,鐵良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他立即著手削奪袁世凱手中的兵權。

藉著慈禧的嘴巴說,現在專門設立陸軍部,所有的軍隊,都歸陸軍部管,鐵良是陸軍部話事人,那麼袁世凱的軍隊要被鐵良收回來了,嚴加控制,袁世凱胳膊擰不過大腿,鐵良的背後有慈禧做後盾,情況如果照此發展下去,後果將對他十分不利。但明著對抗,顯然袁世凱又沒有必勝的把握,因此他採取了以退為進的策略,蓄勢待發,等待東山再起的時機。

不久,袁世凱便主動上奏,將北洋六鎮中第一、三、五六四鎮兵權上交,歸陸軍部直接統轄。留下的第二、第四兩鎮,袁世凱請求朝廷仍讓他統轄。這是在試探,看看慈禧是不是對自己太過分了。

很快,慈禧便下了批示“現在各軍,均應歸陸軍部統轄。所有第二、四兩鎮,著暫由該督調遣訓練”。

此舉很高明,既給了袁世凱一個體面的臺階,同時又留了一手,特意強調是暫時由袁世凱統轄,這說明了朝廷早晚會將兵權全部收回。北洋四鎮收歸陸軍部後,鐵良立即任命滿人鳳山為練兵大臣,從而控制了兵權。

但是樹大根深,北洋六鎮本來就是袁世凱的私人武裝,所有的軍官都是他的心腹。

為了打破這樣的局面,摧毀袁世凱的根基,鐵良決定先從高級軍官入手,規定欲收集天下兵權,凡天下各鎮統制,皆由部奏請簡派,督隊官始由督撫委用。如此一來,既可以排擠袁世凱的私人黨羽,又可將軍官任免權收歸朝廷,可謂是一石二鳥。

鐵良:極為勉強與一代梟雄袁世凱相抗衡的偽強人


但是北洋有這麼好瓦解的麼?雖然鐵良煞費苦心的到處安插,效果不明顯,沒辦法,只好從經濟上入手,經濟戰正是鐵良之所長。

之前,各省的軍餉名義上是解送朝廷,其實大多為袁世凱所佔。鐵良規定,此後各省軍餉統一由度支部(戶部)轉陸軍部收放。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還上奏希望自己兼任度支部尚書,以統一事權。儘管未能如願,但度支部尚書仍為滿人,因而軍餉也就牢牢地控制在鐵良之手。

鐵良開始重用滿族將領鳳山,沒想到鳳山居然就是一個吃裡扒外的主,對他不忠心,對滿族所有的親貴們也尿不到一塊去,反而對袁世凱馬頭是瞻,眉開眼笑。朝廷收歸的北洋四鎮,是在鳳山手裡,但有毛用?還不是等於被袁世凱暗中控制?鳳山在人事任用等方面多遵循袁世凱的意見。

更有甚者,鳳山也積極投入到奕劻的門下,以此來對抗他的頂頭上司鐵良。為了重新控制鳳山,鐵良拒絕保舉鳳山為陸軍部侍郎相威脅,這就導致了兩人的矛盾衝突激化,從而也影響了對北洋舊部的人事整頓和改造工作。

北洋四鎮除了第一鎮外,其餘三鎮皆為袁世凱一手編練而成。收回了軍權並不代表著朝廷就能指揮,陸軍部的命令乃至朝廷的命令,在北洋三鎮中基本無法通行,陽奉陰違之事時有發生。這也是鐵良最為頭疼的事。

鐵良想改革卻無法措手,想排擠袁世凱卻無法得逞,屋漏偏逢連夜雨,陸軍部的老大位置很快就易主了,奕劻來了,陸軍部給他做主了,鐵良被驚呆了,但又怎麼樣呢?鐵良素知奕劻愛錢,想要用錢來賄賂奕劻,但奕劻是什麼人啊,早被撐大了胃口,就算鐵良傾盡所有,也滿足不了奕劻,可讓人意外的是,奕劻誰的錢都收,唯獨不收鐵良的,而且致使鐵良陷入困境。

對於這種結果,大部分滿洲親貴是不甘心的,為了徹底削奪袁世凱的兵權,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七月,袁世凱被調任為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離開直督一職,表面上是提升他,其實是讓他失去對軍隊的直接指揮權。不過繼任直督的楊士驤仍然是袁的親信,直隸軍政仍未袁所把持。

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並非是袁世凱所要的,到了京城以後,他仍在尋找機會奪取陸軍部,袁、鐵之爭依然暗潮洶湧。不久,鬥爭升級,袁上奏參劾鐵良任用私人,將北洋數鎮搞得前功盡棄。這一邊,奕劻也在發力,極力詆譭鐵良,在各種勢力的打壓排擠下,鐵良最終落敗,兵權之爭以袁世凱取勝落下帷幕。

慈禧死後,栽灃當了攝政王。兩人一致反對袁世凱,本來可以作為同盟,但是鐵良認為栽灃太無能,攝政王的位置應該由他來做,於是兩人產生了矛盾。

1908年,攝政王載灃免去鐵良陸軍部尚書之職,將兵權收歸皇室。1909年(宣統元年),鐵良被排擠出京,1910年調任江寧將軍。

從此以後,他就閒置了,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袁世凱捲土重來,大展神威,狂笑著終結了大清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