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 曾被嘲笑為“水窩窩”的華州赤水鎮辛村

陝西省文明村

——辛村當今的驕傲

作者 劉正軍

從上世紀50年代初開始,經過土改、合作化和公社化,辛村的生態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特別是1958年公社化後,土地連成了片,政府發揮“一大二公”的優勢,對我村周邊統籌規劃,興修水利。當時採取的措施,一是在村“大路北”修了條十四五里長的“中央乾渠”(“二華乾渠”的一部分),使周邊積水有了退路。這條大渠發源於遇仙河東堤下,向東穿越左衛寨、彭家寨、任家寨及辛莊公社、侯坊公社諸多村莊,直達縣城西側的石堤河下(此處有抽水站)。二是在我村實施了“吊溝抬田”,即在農田上挖了一條條排水溝、排水渠,形成了一個縱橫交錯的排水網,從而降低了水位,抬高了農田。從此我村周邊積水統統通過排水網流入“中央乾渠”, 然後順暢地向東流走了。這套水利設施,既解決了我村積水成澇的歷史性難題,又解除了土壤鹽鹼化的現實威脅。水患問題解決了,糧棉自然增產了,村民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了。

曾被嘲笑為“水窩窩”的華州赤水鎮辛村

辛村池塘


上世紀80年代初,改革的春風吹遍了中華大地,我村也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發展機遇。1981年村裡實行了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地解放了生產力,調動了積極性,所以從1982年起,年年都是大豐收。從此家家有了餘糧,人人吃上了白饃,年輕人穿上了的確良、凡立丁。1982年夏收時,我家一舉收穫小麥近四千斤。我家人老幾輩,從未有過這麼多糧食,因此大喜過望。為感謝黨的好政策,受父母之託,我和妻拉著架子車賣了七八百斤“愛國糧”,成為一時佳話。從此我村解決了溫飽問題,邁上了富裕大道。

上世紀末以來,政府又大力提倡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變,引導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創立“一村一品”。我村以此為契機,在村支書兼村主任吳增運帶領下,開始探索發家致富新的新路子;經過多年探索,現已找到了一條適合我村特點的致富之路——大力發展果業生產。因我村西鄰遇仙河(沙河),土壤多為沙質,不適宜種植糧棉,卻非常適宜栽種桃樹——結的桃子色澤好、甜度大、產量高,尤其是成熟期早,易於搶佔市場。於是近些年來,村民不斷擴大種植面積,提高作務水平,現已完成結構調整,實現了“一村一品”——所有土地均栽上了紅桃。如今我村果業經濟遠近聞名,果品營銷至全國十多個省市。周邊十里八鄉的人們,常來我村打工,從事疏果、採果、裝箱、拉運等工作。村民個個成了果業技術員,常被周邊果農捧為座上賓——應邀傳授剪枝等技術。每年收穫季節,來自青海、寧夏、甘肅、河南、湖北甚至東北等地的客商,皆在我村安營紮寨,使我村成了縣西最大的果品集散地。


由於果業經濟效益遠遠大於糧棉產業,所以村民收入迅速提高,日子越過越紅火。如今村裡黃土路變成了水泥路,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房,安了路燈,通了自來水;多數家庭用上了冰箱、彩電、太陽能、洗衣機、煤氣灶,安裝了電腦、電話,用上了智能手機;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半數家庭買了小轎車(或麵包車)。總之,實現了溫飽型向小康型的大轉變,過上了小康生活。

與此同時,鎮政府村委會大抓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使我村由一個貧窮落後、偏僻閉塞、環境髒亂的舊村落,變成了一個村民富裕、交通便利、生產生活設施配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2006年我村被省上命名為“陝西省文明村(鎮)”,2008年被中央文明辦命名為“第四屆全國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村鎮”,2011年被省上命名為“陝西省‘一村一品’示範村”。

最近一段時期來,我村又遇到了歷史上最大的發展機遇——去年被國家住建部批准為全國第四批古村落保護村;今年被陝西省列為十三五古村落保護重點項目村;最近被渭南市確定為新農村建設樣板村,由市住建局、安監局、僑聯、省中行渭南分行四部門包聯3年:被華州區確定為新農村建設幸福村,由區財政局、林業局兩部門包聯3年。目前已對我村環境建設做了初步規劃,村級公園建設已於今日圈地劃線,將明日破土動工。我村由此將迎來又一個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曾被嘲笑為“水窩窩”的華州赤水鎮辛村

中央精神文明辦發給辛村的獎狀


回顧歷史,我村村民感慨萬千——如今再也無人嘲笑我村是“水窩窩”了,也再無人說“有女不嫁高常嶽”了。

原文作者:《繁華褪盡是鄉愁》劉正軍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