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涨价卖还是收下来就卖?

寒冷144115435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涨价卖还是收下来就卖?

目前已经进入9月下旬,2019年产的早籼稻收购已经基本结束,新季中晚稻已有少量收割上市,其中受地方储备粮收购、大米加工厂抢新加工等带动,新稻价格稳中有涨。如近日湖北荆州新产中稻收购价123元/百斤,比上涨涨了1元/百斤。

截至目前,主产区一季稻的长势已经处于乳熟期,部分地区进入了成熟收获期,2019年的主季稻谷购销即将大范围展开。从今年市场情况来看,因为2019年水稻播种面积下降,部分地区特别是东北部分产区水稻长势受到不利天气影响,单产及品质都有一定下降,对新稻的价格会有一定支撑。

但是新稻谷的价格要想上涨,在陈稻库存量庞大、稻米市场供求总体宽松等的背景下,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一方面,2019年产稻谷最低收购价保持上年水平,即三等粳稻130元/百斤,中晚籼稻126元/百斤,对于今年的新稻底部支撑还是比较强的。但是,托市收购的力度可能会继续减弱,对中后期的新稻市场购销来说,更多的还是提供底部支撑。

另一方面,大米市场的需求虽然进入了旺季时期,但受国内经济形势低迷、消费能力下降等影响,大米市场的走货并没有明显的好转,而且旺季不旺的特征也将继续保持。从对部分大米加工企业的了解来看,今年新大米的走货要比往年同期差一些,各方面对后市的信息也不足。

综上所述,随着新稻谷的陆续批量上市,粮小咖认为在今年的生长形势下,前期可能在各级储备轮换收购、米厂抢新及抢低价收购等带动下,新稻谷价格会有短期的稳中上涨行情。而随着储备轮换收购任务完成、市场化主体的入市积极性减弱,托市收购将成为支撑新稻价格稳定的主要力量。基于此,对于产区农民来说,或许在初期涨价阶段出售可能更划算一些,或者再适当延后一下再卖,避开高峰为宜,切不可惜售等价,因为等来的价格很可能不如预期。


粮小咖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中秋节过后都忙着收稻谷,今年稻谷的产量还不错,让辛苦忙了大半年的农民很是欢喜。但欢喜之余又愁了起来,虽说今年水稻的产量不错,但水稻这低迷的价格也不少农人也是相当头痛的,收获的水稻到底是直接卖掉还是等涨价了卖?


一、水稻的价格

从去年开始杂交水稻的价格就从1.3元每斤降到了1.1每斤元,米质较优的水稻也从1.45元每斤降到了1.3元每斤,然后一整年价格都是没有太大的上升。而今年的稻谷价钱相比去年稍微的有所上升,也是各自涨了一毛一斤,也没太大的涨幅。

今年水稻的产量不错,一亩田平均下来差不多一千斤干的谷子。小唐家种了六亩田,把自家吃的和养鸡鸭的稻谷留出来,还能卖掉三亩田的稻谷。现在稻谷的价钱还不是很好,小唐还在观望到底要不要马上就卖,我是想着还是放放看,万一后面涨价了现在卖就亏了,这都是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谁都希望卖个好价钱。




二、小唐会选择涨价卖,为什么呢?

之前小唐说过,除去家里吃的和养鸡鸭的谷子,小唐还有三亩田的水稻可以卖,那这三亩田晒干了差不多三千斤,要是卖的价钱好的话,除去开支一亩田还能赚一点,要是价钱低卖了到时候连农药化肥钱都不够,卖了干吗?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三亩田晒好的稻谷也没太多,家里宽敞也可以存放一段时间,等到涨了在卖。小唐也是做了两手准备,要是价钱一直不涨,反正谷子没多少,大不了到时候吃不完为还可以碾米卖,现在米质好的大米一斤能卖到2.3元,比直接卖稻谷划算的多,当然这只是像我们这种种田少的农户才会这样做。



三、稻谷收下来就卖更适合种田大户,为什么这么说?

种田大户少说都有个五六十亩,那么多的稻谷收回来晾晒和存放都是一项高强度的体力工作,收回来的稻谷放久了难免不被老鼠光临,在加上今年的稻谷价钱又比去年稍涨了那么一些,他们就会边收边卖了。

这样能减轻自己的负担,不用那么劳累,也不用费心去找晾晒的场地和存放的场地,稻谷价格基本上都是在一个很平稳的状态,就是涨价也没太大的幅度,还不如收了就卖了。


总结:涨价卖和收了卖还是看个人需求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个人觉得稻谷涨价的幅度不大,如果不想太辛苦还是边收边卖会更好。


小唐话三农


我是阿金,如果你有时间又勤快,同时又有地方存储,可以存储起来等涨价。收起来就卖每斤1.1元,自己把它晒干了卖每斤1.2元,存起来等涨价最多1.3元每斤。

今年我只种了大约8亩的水稻。除了留3000多斤自己家打米,喂鸡喂鸭以外,其他的能直接卖就全卖掉,主要是没地方堆,这稻谷的价格不需要等待。粮食年年大丰收,价格不会变化很大。

如果你有功夫把稻谷全晒干,然后有地方囤积,可以坐等涨价。毕竟稻谷的价格再怎么跌也跌不到哪里去了,所谓稻谷稻谷,价格一直都是在低谷。

不过说实话,如果种植户的面积特别大,一般都会直接卖掉,湿稻谷的价格也有1块1。要想把这些谷子存起来,就必须晒干,晒干的这个工序,也是要人力物力的。

种植户的面积小有地方晒,晒干确实比卖湿谷划算一点。但是也得有人有时间来晒,最主要还是要有大太阳的天气。

收购商一般也是尽自己的能力来收购,还要看收购时的天气。下雨天不能收购太多,因为自己晒也要好的天气,同时需要还有晒谷的场地,收购商也希望收到干的稻谷。

明年我种15亩水稻,只要有人收就直接卖掉,稻谷多了,运输也不方便,晒起来就更费劲,还不如直接卖了划算,就怕没人愿意收湿稻谷。


橙主阿金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家好,我是一个既会吟诗又会搬砖的农村娃,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我老婆家在长江流域的江汉平原上,家里的主要农作物就是水稻,老婆的爷爷今年70多岁了,听老人家讲,在02年之前,他们家的水稻就从来没有卖过,没卖过的原因是老人家不让卖。老人家是经历过饥荒的人,总害怕哪天又回到那缺衣少食的年代。

虽然家里的粮食早就够吃了,年年种,年年收,新稻压旧稻,旧稻都生虫发霉了,可老人家就是不让卖,老人家总觉得家里有粮心里不慌。后来家里的粮食实在都没地方堆了,再加上大家都劝老人,说现在家里的粮食比旧社会地主家的粮食都多,怎么还会怕没有粮食吃呢?老人家才同意卖的。



今年老婆家也种了四亩晚稻,这不马上就该收获了。前两天打电话,老人家说今年水稻的长势还可以,估计每亩产量在1300斤左右。我跟老人家开玩笑,问他今年的水稻还卖不卖了?老人家说卖,收下来就卖,我问他不等一等,看看价格到底怎么样?老人家说不等,还给我列出了三点收下来就卖的好处。

第一,他们那里目前的水稻收购价格是1.3元每斤,后面的价格是涨是跌,只能预测谁也说不准,有一年,他收了水稻以后想着等价格涨了再卖,结果越等价格越低,都等到第二年新的水稻下来了,价格也没涨上去,还没有第一年刚收获时高,所以他今年不打算等了,准备收下来就卖。



第二,水稻的价格一直都比较稳定,涨跌幅度都不大,后期就算涨也涨不了多少钱,每斤能涨两毛钱就了不得了。今年新收的水稻,他准备留上一部分够吃的,剩余的卖掉,大概能卖3000斤左右,也没有多少量。就算每斤涨两毛也才多600块钱,况且还不一定真的会涨。

第三,如果要等价格涨,那就要考虑水稻的储存问题,水稻储存既要防潮又要通风还要防虫。长期储存的水稻必须晾晒的特别干,不然就容易返潮发霉,往年储存水稻时,先在房间的地面上垫上砖头,再在砖头上面铺上木板,然后在木板上面用铁皮围成粮仓,将水稻放在仓里面,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潮。除此之外还有,经常开门开窗进行通风。费这么大的劲儿去赌一个还不一定真有的600块钱,划不来,所以他准备水稻收下来就给卖了。



听完老人家的分析后,我被老人家清晰的思路给惊呆了。我觉着如果数量小,真的就如同老人家说的一样,储存下来等价格涨,还不如一收下来就给卖了。当然如果数量特别大,有个几万斤,那就算1斤涨一毛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这就另当别论了。

大家觉得老人家说的有道理吗?


搬砖的农村娃


上周家里把中稻收割了,由于之前采取的是直接播种,没有育秧苗移栽,收割时只能用收割机,有两个稻田稍微等了几天,因为周边别人家的水稻还没有完全成熟,收割机无法跨过。从今年的收成来看,比去年要稍微好点,因为去年家里涨水,很多水稻被冲走了不少,今年较长时间没有下雨,好在水库里有水可以满足农田灌溉,总体上对产量影响不大。

2019年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为1.2元/斤,从我们那的情况看,市场价也基本上是这个数字,不过我家收上来的稻谷目前还没有卖,晒干后先储存起来了,因为按照我们那的习惯,此时卖粮基本上就是最低收购价,品质较好的也难有好价格,如果放在年底很多人外出打工回来,会到别人家买米吃,价格贵点无所谓,只要大米质量好,所以一般会留在年底卖。水稻收到家,是等涨价还是收下来就卖?微尘微视界对此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品质一般的稻谷及时出手,不宜盲目囤粮

原来我们那种早、晚两季稻,早稻收割完就得抓紧时间栽晚稻,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正是要割早稻时,天天下雨,一天到晚根本没有停下来,只是雨量大小的问题,有的稻谷直接在稻田里发芽了。没办法只能冒雨割水稻,那时镇上没有什么收割机,只能靠人工割水稻,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经历过的才能体会,稻谷收进家里也是麻烦事,因为没有那么多地方可以晾开,捂在一起更是发热,发芽的更快。那一年的早稻真是影响不小,直接拿去卖没人收,只能先过筛然后再卖点,后来实在卖不了的,就索性让它继续发芽,用稻芽来做糖。个人认为如果自家水稻品质一般的,家里又没有地方储存的,不用考虑直接出手卖粮,盲目的囤粮只会错失良机。

二、需要资金急用的可以考虑及时变现

很多农民在春季买农资时,会有一个习惯,先赊账,说好等水稻成熟后再来还账,一般情况下,卖农资的也会同意,因为如果不赊账,很多时候生意不好做。但等到粮食成熟时,有的人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足够的资金还之前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粮食收进来后,还是随行入市比较好,把稻谷变现后来还给对方,遵守个人信用,这样后面店家也敢继续赊账,给自己也缓解下资金压力。粮食作物跟其他的农产品不太一样,因为其价格相对稳定,100斤粮食基本上可以估算出值多少钱,所以自己手里有粮食,也等同有资金,如果自己真的需要变现时,对于粮价问题也不用考虑太多,在最低收购价附近就可以考虑出手。



三、优质粮源可适当惜售,一般年底时优粮优价

一般情况下,新粮集中供应市场时,优质粮源的价格差很难区分开,如果自己手里的粮源比较好,个人认为还是要避开售粮高峰,因为在整体粮源供应充足时,很多人更多的在意价格,对于品质反而没那么较真,优粮就难优价。一般情况下,年底对优质粮源需求量大,毕竟年底快要过年了,亲朋好友之间的走动较为频繁,得买品质好点的大米,有的还会专门买高档大米当礼品送人,市场上对优质粮源的需求量明显提升,市场价格自然也会适当地增加。所以,如果自家有条件储存的,稻谷的品质也属于上等的,不妨适当地惜售,等价格稍微涨点再出手。

四、整体上水稻价格上涨空间不大,农民卖粮节奏需合理把握

今年水稻的种植面积存在一定的减少,局部地区受天气因素影响,产量也有所下降,但从大的方面来看,目前粮源供应量还是很充足的,整体还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在这样的背景下,水稻价格很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基本上会围绕在最低收购价附近波动。2019年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为1.2元/斤、1.26元/斤和1.3元/斤,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时候最低收购价成了农民卖粮的最高价,所以得有这方面的意识,不宜盲目地囤粮惜售。一旦错过了最低收购价运行机制,那么部分粮源的市场价就可能低于最低收购价,在卖粮节奏上得合理把握。



总之,水稻收购后,究竟是随行入市及时出手,还是适当地囤粮惜售,还是得先看自身情况,不能一概而论,毕竟各自的需求不同。当然总体来看,水稻价格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只会在相对区间波动,那么农民在卖粮时就需要合理安排卖粮节奏。如果当地市场交易较为活跃的,可以考虑优质粮源放在后面,但如果当地活跃度一般的,还是选择在启动最低收购价预案时出手较为合适,因为一旦错过了这样的机会,粮贩可能大幅度减少,后期想卖粮时却发现没人上门收,那样就会比较被动。

以上为微尘微视界对水稻收到家,是等涨价了卖还是收下来就卖问题的理解。如有不妥之处,欢迎多多指导交流。

微尘微视界


水稻收到家,你是等涨价卖还是收下来就卖?

对于主题上这个问题我觉得提问的这个人可能不是农村的,他没有想清楚再问,大家都知道,在农村收完水稻,是不能卖出的,想卖出也没有人买,因为水稻刚收上来还是湿的,一般收上来都要经过一两天的时间晾晒 ,这样才能使稻子的水分蒸发,如果遇到太阳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可能晾晒的时间,还要延迟一两天,只有等稻子熟透了之后才能进行出售。


1、农村田地少,收割起来也辛苦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种的水稻数量不多,但是收割起来的时候也是一件特别让人头疼的事情,因为以前收割稻谷和打农药,除草,这些都是要靠能力去完成的,不像现在什么东西都是机械化,既省了人工又省了时间,而且机械化的操作也远远的超过了人工,那个时候我们家种了三亩地,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收割起来确实特别累,因为我会经常到田里去帮忙,就是用那种镰刀把水稻割下来,然后用那种脚踏式打鼓机,边踩边用手上的稻谷在打谷机上面转,一天下来收割的数量最多只有半亩地,因为我们家就三口人,所有的活基本上都是靠父母去完成的我只能尽量的去帮着父母,不让他们那么辛苦。



2、一般不会等到涨价再卖

说的稻谷涨价,其实你们有没有发现中国的粮食,基本上都没怎么涨过价,最多隔个一两年上涨一点点,随后就保持平稳,像主力上所说的,等涨价了再卖,怎么可能呢?再加上中国的农田大多数都是在群山峻岭旁,而且在农村一家人的田地,也没有多少,最多就几亩地,一年到头来如果是靠种田,根本就赚不了钱,哪怕是稻谷涨价了,也卖不了几个钱,如果是那种平原地带,田地又特别多,全部用机械化操作,收割起来也方便,这样数量多的话,可能会考虑等涨价了再卖,但现实是不允许的,特别是我们南方那边的地特别少,哪怕是一年辛辛苦苦到头来,最多也就赚个一两万块钱,呃,对现在这个社会来说,一两万块钱又能做点什么呢?



现在在农村出去打工的人特别多,田地基本上都被人承包了,而这些承包的人他们还是能够赚到点钱的,但是粮食他不会等涨价在卖,基本上收完之后,晾晒干了就会卖掉。你们对以上,有没有别的看法,欢迎下方留言评论,敬请关注(久天上),谢谢!


啊伦的日常VLOG


对于水稻收回家,是等着把水稻晒干涨价卖还是收下来就卖的问题,这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最近近两年的水稻价格总体上来说还是不景气的,而且水稻价格浮动的区域也不是太大,但对于优质水稻价格稍微高一些,对于普通水稻价格那就低了一点。



根据今年发改委公布关于水稻收购最低保护价,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保护价为1.26元每斤,粳稻的最低收购保护价为1.3元每斤,早籼稻的收购价格为1.20元每斤,与2018年的最低收购保护价格持平,相应的来说也属于调低了收购的价格,毕竟物价都在不断的上涨,通货膨胀率已经存在着。



我国的水稻因为这些年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且水稻的新品种不断的出现,使得我国的水稻目前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库存水稻基本上超过了1亿多吨,对于库存的水稻在不断地向外拍卖,可是成交量相对比较低,主要是因为水稻的用途比较窄,一般用多人们的主食消费。这也就是为什么水稻现在价格比较低的主要原因。



由于近些年水稻价格相对比较低,使得农民开始把种植水稻的传统农业转向了其他方面的种植,也使得我国今年的水稻的总产量预计会比去年减少546万吨。比如2018年我国水稻的总产量为2.1亿吨,但是我国国内的水稻的消费需求量为1.9亿吨,这样就使得水稻的产能剩余达到近2000万吨。今年天气总体上来说被调的好,可以说是风调雨顺尽管东北地区受到了两次台风的影响,出现了导播的现象,会造成局部地区的减产,但总体上今年的水稻还是大丰收的,水稻的产能还是有剩余的。



总之,鉴于目前水稻的价格比较低迷,平均水稻价格在1.2~1.36元每斤之间,对于优质的水稻价格能达到1.45元左右每斤的行情,特别东北地区的一些无公害水稻的价格能达到三元左右每斤的行情。对于农民种植户而言,如果说家里的水稻的产量比较少,建议收获后的水稻直接卖掉,这样尽管水稻的价格相对低一些,可是减少了水稻的晒干以及期间的消耗,剩下的时间可以出去打一点小工,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当然对于水稻种植大户而言,目前的价格相对比较低一些,收获以后最好晒干进行储存,等到我国开始是储备粮收购,水稻价格会有所上涨。但今年水稻总体上价格不足以出现太大的波动的行情,普通水稻平均在1.26元左右每斤应该属于正常的市场价格,对于优质的水稻价格应该能达到1.38元左右每斤的行情。


宗元三农堂


水稻收割后,除了部分优质水稻种植户,会选择出售加工的稻米,基本都是选择直接卖稻谷。收好的稻谷,是直接卖掉,还是等涨价再卖?这就要看当地的收粮情况,以及自己情况和意愿。

亮仔也从事种植水稻,收割好的稻谷不到家就直接卖掉。下面具体跟大家分享下我这里的实际情况,以及和我所了解其它地方的一些情况。

1、我的卖粮方式:我们种的有早晚双季稻和单季中稻,不管哪种种植方式,都是水稻成熟开始收割的时候,提前一天叫好收割机和运粮农用车。这样,收割好的稻谷,直接装入运粮农用车。然后,农用车帮我们运到事先联系好的烘干房。之后,稻谷烘干好了,再由烘干房卖到国家粮库。

2、直接卖掉原因:可以看出,我这里种植区域交通便利,还有就是田块整体平整,机耕路设施方便,便于收好的稻谷运到烘干房。我们会根据烘干房的距离,和所给价格,合理选择。然后,烘干房扣除烘干费用和售卖运费,之后卖完粮,再跟我们清算实际的所得,以及帮我们结算地方性的补助。这样,我们节省了晒粮以及储粮的时间和空间,我们这里晒粮空地少,还有我们是承包种植,自然储粮的地方也有限。节省下来了的时间,我们也好及时的进行晚稻种植,或冬小麦的种植。

最主要的是,虽然我们卖给了烘干房,其实和直接卖给了粮库差不多。我们这里每年在水稻种植下去之后,就会下发国家保护收购的价格。烘干房只是收取了我们的烘干费用和卖粮运费,还会帮我们把地方的补助一起帮我们结算,还是很便利的。

3、了解的其它地方情况:像我的老家,是丘陵地带,地势高低不平,机械收割和运输都不是很便利。大多种植大户,都是自己买机械自己收,收好装袋放在田间。一般会先售卖一部分掉,都是粮贩子田间直接装车买卖。一些水分高的,粮贩子不乐意收,价钱也比较便宜,就会收好之后,自己慢慢搬运回家进行晾晒,根据粮价涨跌合适,再进行售卖。当然,也会根据自己储粮地方,和收购价格高低,来选择是否进行收割后进行售卖,还是价格合适的时候售卖。听老家人说,我这里大户承包地价低,没有相应补助,该有的补助补到了农户。还因为运输不方便,配套设施不便利,都是选择卖给了粮贩子。

还听一些收割机师傅说,西北地区以及秦皇岛地区等,是在霜冻期进行收割。这样稻谷的水分刚好适中,而且气候不会影响稻谷的品质,他们的稻谷收割之后,是直接堆放在田间或机耕路上。价格合适,直接装车进行售卖,也会根据行情观望等待出售。他们这样的存储方式,只要注意气候变化,进行合理处理和晾晒,可以保存很长时间。不过,要在开始进行再次播种的时候,必须进行售卖。

各地的出售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区别,我也不能全部弄清楚。不过,根据多年稻谷的价格变化不是很大,国家也是一直保护回收,个人认为没有太多的波动,还是尽早进行售卖,不然合理的储存也是个问题。

个人根据身边的现象,写了一些个人看法,达不到全面见解,愿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共进。


亮仔为农


目前水稻已经陆续开镰收获,在很多人心里都会感觉“种稻子容易卖稻子难”,很多时候辛辛苦苦种的稻谷,就是因为没把握好卖的时机,一斤少卖个3分、5分的太正常了。题主所说的有些不好理解,如果知道能涨价,谁还会收下来就卖掉?言归正传,其实粮价一年一个形势,谁也说不好后期能不能涨价,卖粮有点像押宝一样。那么今年的水稻应该啥时卖比较好呢?说句心里话,如果是我卖粮,现在刚收下来不会卖,我会在10-11月末之前出手。



一、用笨方法判断,从多年来的稻谷价格波动情况看,有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水稻刚收下来,价格都是偏低一些,到10月份之后,正是粮食销售旺季,用老百姓的话说大量走粮的时候,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大,后期一些企业备货差不多了,收粮也比较挑捡了,所以价格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二、从今年的国内稻谷形势来分析,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与去年保持不变,仍然是是籼稻三等1.20元/斤,中晚籼稻1.26元/斤,粳稻1.30元/斤,从价格没调整来分析,今年托市收购的量不会太大,一方面是因为库存稻谷较高,在1.3亿吨左右,另一方面托市收购只是在粮价过低的时候启动,所以后期价格也不会太高,预计到11月份的时候应是今年的高价时间段。下面是近期水稻价格:



三、为什么看好10、11月份稻谷行情,而不看好12月份之后的行情呢?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受元旦和春节的大消费拉动,是我国大米消费的旺季,下游需求比较旺盛,而10、11月份正是各加工企业备货加工的时期,如果此时托市收购再启动,对稻谷价格会有一定拉动。而进入12月份,各行各业进入年终决算期,资金面紧张,农产品价格多以下行为主,对水稻行情不利。



总的来讲,农民朋友种地不容易,在出售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否则即使多收了“三五斗”,也多卖不了多少钱。同时,也要看粮食质量如何,如果是质量好、前有存储条件的,可以持粮观望,最晚不要超过11月末就得出售。如果粮食质量不好,水份较高,数量也不大,可考虑尽快出手,因为后期差一些的粮食也卖不上好价钱。从价格角度讲,目前,东北普通粳稻一般在每斤1.35-1.40元左右,如果急等用钱的话,在当地卖毛粮能达到1.35元以上也是可以考虑出手的。


三农广讯


眼下正值我们家水稻收割季节,今年因为受到干旱影响,同一地区,不同的家庭收割进度不一样,有的收割进度过半,有的刚开始收割,有的还未开始收割。水稻收割之后,人们紧接着要操心的事就是卖水稻。

水稻收割后是等涨价卖还是收下来就卖,看似是一个选择题,但是实际上对有些农民来说却没有选择的余地。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即使价格不高也要卖,我们来具体看看必然要卖的两种情况。

情况一:卖一部分留一部分。我家水稻收割后就是这种情况。水稻刚收下来,因为品质和市场等因素的影响,水稻的价格并不高,目前我们家这边的收购价格是1.13元一斤,比2018年下半年低了一些。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卖一部分留一部分?

一方面卖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水稻收割后需要等着钱来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来进行秋种,或者等着钱用于其他家庭开支,所以必须要卖水稻来换取经济收益供开支,但是这部分家庭目前家庭开支无需太多资金,所以选着留一部分等着涨价再卖。另一方面,现在大部分家庭水稻产量比较大,大量的水稻放在家里没有地点储存,从这个角度来说所以必须选择卖一部分,方便家里储存粮食。

情况二:收下来即卖完。这种家庭完全不考虑市场价格,只要水稻收下来,除了留点自家口粮,剩下的全部卖完,不管以后价格能涨到多少。他们为什么选着收下来即卖完呢?

一方面,他们急缺钱,这缺钱的原因不光是因为接下来要投入资金忙秋种,还因为其他原因等着用钱,比如还账、治病等。比如我之前跟大家聊过的我们村的张大胆,水稻收割后还在田里的时候,他就把粮食卖了,因为是债主们带着粮食贩子在他家的田块跟前守着。另一方面,农村很多人现在外出务工兼职种田,他们在水稻能收割时回家收割,收割之后立即卖了,也不进行秋种了,赶着回去上班,所以也不在乎能不能涨价了。

除了以上必然卖的情况,农村也有必然不卖的情况,这种情况只有少数家庭才有资格这样做,他们就等着涨价。这种家庭一把来说比较富裕,种田收入不影响家庭开支情况,同时,家里水稻产量也不算太多。

我二伯家就是这种情况,他家的部分农田被他种上树了,种植水稻不算太多,他几个子女过的都还不错,每年也能多多少少给点钱供他开支。于是他每年水稻收割下来,也不急着卖,就等着涨价才卖,他2018年的水稻就是前几个月才卖的,当时是以1.27元每斤的价格卖的,比2018年刚收下来时就卖的价格高出了0.17元每斤。

总之,水稻收割之后,会不会选择涨价卖还是立马卖,要看家庭具体情况,有时候由不得农民自己做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