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 臨沂:“紅脆甜”的映霜紅桃,讓新團結村紅火了起來

深秋時分,秋風瑟瑟,可在臨沂市費縣朱田鎮崮山村王永田的映霜紅桃採摘園裡,卻是一派熱鬧景象,一棵棵桃樹枝繁葉茂,一個個紅彤彤的桃子綴滿枝頭,長勢十分喜人。走進桃園,朱田鎮新團結村主任王永田和一幫村民正忙著採摘桃子。

临沂:“红脆甜”的映霜红桃,让新团结村红火了起来

映霜紅是桃子中的晚熟品種,因霜降過後紅遍果園而得名,具有耐藏、個大、脆甜等特點。王永田桃園中,結出的映霜紅桃個頭大的能達到1斤多左右,個頭小的也有8兩左右,比市場上一般的桃子都要大一點。“這個跟那些普通桃子相比不光是果香濃郁,而且很甜,口感又脆,這種桃含糖量能達到26%左右。”王永田一邊摘桃一邊熱情地說,彷彿說起來映霜紅桃,他有說不完的話。

可就在5年前,王永田還不是一位桃園果農。他十幾歲離開家在外經商,做建材生意。2014年,他看到家鄉貧窮落後的面貌,毅然放棄了紅火的生意,決定回到家鄉搞起了試驗田,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临沂:“红脆甜”的映霜红桃,让新团结村红火了起来

剛回村時,村裡交通不便,也沒有自來水。“別提了,當時就一條小土路,過車都困難,那種老年樂都開不進來。”他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項目,先後籌措資金80餘萬元硬化村內道路、打機井、通自來水,解決了村裡飲水、出行困難,如今,村裡道路寬敞,自來水、網絡全覆蓋,儼然一副新景象。

隨後,王永田在村裡承包了一片山地做試驗田,經過山西、青州多地多方考察,最終他選擇了種植映霜紅桃。可隔行如隔山,王永田對種桃技術可謂是一竅不通。桃樹第一年掛果,卻都招了毛病,三分之二的桃樹都落了果,這讓王永田更加意識到管理技術的重要性,他和愛人開始在網上學習桃樹的管理技術。經過兩年多的精心管理,現在桃子長勢非常好,畝產量高達六千斤。

王永田告訴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記者:“我自己一個種成不能算成功,全村人都能種好桃,有收益,才是我的目標。”正如他當初毅然決然地回到村裡帶領全體村民共同致富,如今他也正在朝著這一目標努力。在他的帶領下,村裡桃園面積已由2016年的20畝拓展到近100畝,村裡還組織成立了寨山腳下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許多村民都成了社員,紛紛參與桃樹種植。

临沂:“红脆甜”的映霜红桃,让新团结村红火了起来

王永田將自己的種植心得和訣竅都與他們分享,比如使用豆餅和雞糞做肥料,更加環保和自然;為了確保桃子品質,他對掛果樹進行束果,控制在樹枝每隔15公分結果;套袋好幾個月的冬桃需在採摘前摘下套袋,讓冬桃在陽光照曬下著色,這樣冬桃才能彤紅鮮豔。新團結村的映霜紅桃,經過科學管理,結出的果實不僅個頭大,口感也十分甜脆。“桃子好吃不是吹的,我們很多來採摘的遊客都說好吃,我們自己說好吃不算的,他們說好才是真的好。”王永田說。

隨著新團結村映霜紅桃名氣越來越大,旅遊觀光型的採摘園也在村裡遍地開花。像王永田一樣的村民還有很多,依靠種植桃果,帶動了鄉村採摘遊,靠著鎮村幫扶,得到了真正的實惠。在一旁的村民劉德陳激動地說:“咱村裡現在真是越來越好了,我們地也弄成了,現在通過技術指導指導,桃樹也長得這麼好,我們真是有了希望啊。”

(齊魯晚報 齊魯壹點見習記者 田汝曄 通訊員 高雲野 孫維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