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 安順供電局:農網改造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安順供電局:農網改造升級助力脫貧攻堅

鎮寧自治縣城關鎮大新村,電力工人精心施工。

紫雲供電局工作人員開展帶電作業工作,對新建線路、配電變壓器帶電搭火。

紫雲自治縣火花鎮平寨村落剛組,紫雲供電局農網升級改造項目緊張施工中。

金秋十月,一派豐收景象。在紫雲大營鎮和鎮寧簡嘎鄉的稻田裡,一臺臺水稻收割機開足馬力在田間作業,割稻、稻穀入袋一氣呵成。“今年是個豐收年,電力給力,我們秋收也不‘掉鏈子’。”鎮寧自治縣簡嘎鄉磨上村村民王德元高興地說。

電力保障是安順供電局助力決戰脫貧攻堅的重要工程之一。今年,該局農網改造升級項目共投資2.66億元,其中,9791萬元用於改善紫雲、鎮寧兩縣2個極貧鄉鎮和20餘個深度貧困村用電,共計202個項目。

截至10月10日,安順供電局2019年農網電力扶貧攻堅戰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完成。有效解決部分農村目前存在的供電可靠性差、電壓低、配變容量不足等問題,實現讓群眾從“用上電”到“用好電”轉變。

建強電網 打好脫貧“能源基礎”

7月19日,紫雲供電局配電所工作人員完成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哇坪圍城組的扶貧項目——黃牛養殖場專變的搭火通電。

“電通了,我們馬上引進碎料、飼料傳輸等設備進行安裝調試,一切準備好後,立即分兩批次購進400頭小黃牛,爭取早投產,早受益。”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哇坪村支部書記李德忠說。

打哇坪村圍城組養殖場總投資720萬元,養殖規模400頭,目前,種植皇竹草近500畝。養殖場投入正常生產後,將進行種草、草場管理、粉碎飼料、餵養、清潔等,直接帶動60戶貧困戶就業增收。

這是安順供電局助力脫貧攻堅的典型案例之一。今年以來,該局把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電力保障作為首要任務,尤其對紫雲、鎮寧兩縣的2個極貧鄉鎮和20餘個深度貧困村優先採取電網升級改造項目、扶貧產業項目工程,以及優先驗收工程、搭火等方式,全力為其經濟發展築牢電力基礎。

“面對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的農網改造升級工程,我們必須樹立‘快半拍’思想。”安順供電局黨委書記黃勇說。

決戰行動,安順供電局通過政企聯動、供電所高密度參與,努力贏在起跑線上;整體謀劃、分層管控,使進度“快半拍”;全省範圍內率先創新應用及精準實施“日管控、周通報、雙週考核”的分層管控模式和“可視化安全管控系統;成立“資前小隊”、“電力扶貧攻堅”黨員突擊隊,多部門聯動,合理調配施工力量、保障物資供應、開展現場協調等工作,有效保障農網電力扶貧攻堅項目按期完成。

自2016年以來,安順供電局累計完成農網改造升級投資19.2389億元,中心村全部達到通動力電標準,安順地區農村電網供電可靠率從2016年的99.33%上升至2018年的99.803%。

電力升級 群眾幹事信心十足

金秋十月,走在鎮寧自治縣簡嘎鄉磨上村鄉間小路,放眼望去,嶄新的電杆挺立,一根根電線穿越山坳、一臺臺農機在田間地頭轟鳴耕作、一排排紅牆黛瓦的小樓錯落有致,繪就出一幅詩意盎然的鄉村畫卷。

“以前電壓不足,現在好了,連電冰箱、洗衣機這些功率大的家電都能用,用機器打穀子都不‘卡殼’。”簡嘎鄉磨上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搬遷戶王德元笑呵呵地說。

作為全省的極貧鄉鎮之一,簡嘎鄉在農網改造升級前,電力基礎薄弱,線路老化嚴重,供電能力不足,生產生活用電難以保障。

在如火如荼的脫貧攻堅大決戰中,以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工程為契機,鎮寧供電局斥資880.894萬元,對簡嘎鄉39個自然村寨的中低壓配電網進行改造升級,共計新建、改造10kV供電線路18.984千米、400V及以下供電線路29.443千米,改造一戶一表2714戶,大幅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同時,為進一步滿足群眾的用電需求,今年,該局在簡嘎鄉農網升級改造基礎上,再次科學謀劃、集中力量、精準發力,繼續完善電網構架,新建10千伏壩簡線,為簡嘎鄉群眾可靠用電加上“雙保險”。

“再艱難,也要克服,不負使命,努力按期完成。”鎮寧供電局計劃建設部負責人王斌說,在新建10千伏壩簡線運輸材料過程中,簡噶鄉磨上村板岩組橋樑被沖毀,道路也被中斷的情況下,大家齊心協力,克服種種困難,組織施工人員齊力從河道運輸電杆,按期開展電杆組立,有序推進工作進度,最終確保安全、優質、按期完成建設項目。 

電力充足 扶貧產業發展壯大

“村裡通了動力電,我們的年收入和過去比翻了幾倍。”說起農村電網改造帶來的變化,紫雲自治縣大營鎮打彩村返鄉創業的馮慶華連聲叫好。

去年,馮慶華返鄉和同村的黃長露、梁開順辦起養殖場,飼養德鄉藏雞1.7萬隻。剛開始電力不足,一天需喂兩次雞飼料,人工餵食需要10個人花1小時左右。瞭解情況後,紫雲供電局將400伏線路架到養殖場,用電質量和可靠性有保障後,粉碎飼料和餵雞都可藉助機器。

“有了動力電,現在一個人只要10多分鐘就輕鬆完成餵雞的活,既節省時間,又降低成本。而且,冬天也能用電暖氣保持溫度,保證了德鄉藏雞的正常生長。”看著即將出欄的雞群,馮慶華高興地說。

馮慶華的養殖場“用好電”並非個例。紫雲自治縣大營鎮菌棒加工廠,佔地8畝,因當地的供電環境好,落戶在星進村平寨組山王廟。2018年11月建成投產後,解決星進、大營、三合、聯八、大巖等5個村565個大棚食用菌菌棒的銷售問題,容納周邊村民40人就業。

此外,大營鎮建有7個村級公司聯建的高床蛋雞養殖項目,由於電壓質量高,供電有保障,已投放蛋雞3.85萬羽,日產雞蛋3萬枚……農網升級改造後,堅強的電網使供電可靠性有保障,一個個扶貧產業項目快速“落地、生根、發展、壯大”。

近年來,安順供電局持續加大行業扶貧領域投入力度,安排專項資金3000萬元,保障扶貧產業項目用電,助力經濟發展。如今,該局繼續秉持“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宗旨,完善農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農網升級改造,提高農村供電服務水平,積極助力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