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3 往事:那时的酸汤面

让我们一起倾听亲历者的故事,感悟历史中的人、人的历史……

往事:那时的酸汤面

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因为便捷,挂面在塞北大行其道。新的研究表明,远在唐代,中国人就已经在食用这种“快餐”。专门从事敦煌饮食研究的高启安博士说:“检阅敦煌文献发现,远在唐代就出现了挂面,当时叫做‘须面’。”过去,学术界一直认为成书于元代的《饮膳正要》所记的“挂面”,是中国有关挂面的最早记载。而在敦煌文书中不止一次地出现“须面”,并记述此物常被装入礼盒送人,如当时敦煌的一户人家将“须面”用作为婚俗中的聘礼。至今中国仍有地方将挂面称作“龙须面”。

将和好的湿面团搓成小手指一般粗的面条,盘挂于木头架子上。下坠一个较短的圆形木棒,粗面条在木棒的重力下逐渐被拉细拉长,并自然风干,即成为挂面。此法为元朝北方人首创。

清朝大臣谢墉《食味杂咏》记载:“北地麦面既佳,而挂面之入贡者更精善,乃有翻嫌其太细者。”这种太细的入贡挂面,即所谓上用银丝挂面。今扬州、盐城一带,亦称银丝挂面。

相传古时,军卒和百姓不分酷暑严寒日夜苦干。家人为使亲人能吃上面条,便把擀好切细的面条挂在竹竿上晒干捆把,连同调好的酸汤送往工地。让亲人在劳作之余,下锅煮熟,入酸汤食之。这种吃法既能充饥又能解渴,被誉为上等慰劳饭食。后来有人将晒面条改进为手工挂面,在酸汤中加入“漂稍”(鸡蛋煎饼、嫩韭菜、白菜芯切碎即成),就成了如今在民间及筵席上广为流传的酸汤挂面。

我对挂面最早的记忆就是酸汤面了。儿时,偶感风寒,母亲就会给我做酸汤面:将铁锅烧热,依次加入猪油、葱花、花椒、姜末。待锅中滋滋地冒起小泡,香味溢出。然后添水,加入适量老抽、米醋继续熬煮。与犀利的陈醋相比,米醋的口味更温和,有一种香甜的味道;猪油也比胡麻油口感更好。

煮挂面也有诀窍。因为挂面本身很干,如果用大火煮,水太热,容易煮成烂糊面。另外,煮挂面时不应当等水沸腾了再下挂面,而应在锅底有小气泡往上冒时即下。然后搅动几下,盖好盖,等锅内水开了再适量添些凉水,等水沸了即熟。挂面煮得差不多了,用漏勺往边上一拨,跌①进去一颗形状完好的蛋,很快就出锅了。

好的酸汤面是不能油腻的,否则就不能痛快地品味汤的滋味了。熬好的葱花油变成很小的油滴悬浮在汤里,汤是清澈见底的,用筷子搅动一下,可以看到面一丝丝分明地盘旋、飘动在汤里。吸溜吸溜地吃面、咕嘟咕嘟地把汤喝完,汤里的葱花也要挑出来仔细咀嚼、品尝其香味。热腾腾、酸溜溜,香而不腻,吃完,全身都感到舒畅。

儿时,我就盼着父亲去北京出差。因为他只要去北京,就会给我买好吃的东西。每次父亲回来,买的最多,除糖果外,是挂面了。

买北京挂面需要全国粮票,父亲出差之前,总要先去粮店兑换全国粮票。换粮票是要抵扣供应粮的,还需要单位的介绍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出差的天数、允许兑换的斤数。如果工作紧凑,节余的粮票就用来买了挂面。

我清楚记得,北京挂面都是一卷一卷的,包装十分精良,白底绿字或者是白底红字。挂面有全封口的,还有大半截纸包装的。这样的包装,是为了防止断散,也为了卫生。北京挂面雪白、精细,是用富强粉制作的,不像呼和浩特用八五粉制作的挂面那样粗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