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中国东风5洲际导弹,装备了38年时间,为何仍继续使用?

strong-lee


东风-5B,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首次公开亮相;本次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依然有东风-5B庞大的弹头和弹体分离由军卡驮载缓缓驶过天安门城楼的镜头,属于我火箭军核打击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1980年5月,我海军组成由包括6艘051型驱逐舰在内的大型海上编队,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获得了圆满成功;其实,那枚发射成功的所谓“远程运载火箭”,就是东风-5型我第一代洲际地对地战略导弹。

东风-5,是一种储存在固定发射井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有东风-5原型、东风-5A、东风-5B、东风-5C等型号,原型能携带一枚单一的300万吨的核弹头,A型的射程较原型有较大的提高,B型则具备携带6-10个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最大射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具备全球无死角打击能力,是我火箭军第一型能打击全球任何目标的远程核导弹。

此系列的远程核导弹,自服役以来,一直是我火箭军以前叫二炮核打击力量的中坚,其中的东风-5B,最近几年才正式成军,在可预见的将来,东风-5B还将继续承担核威慑任务,不会轻易退出现役。

东风-5,是采用液体燃料的导弹,许多人提起二炮,首先想到的就是东风-5,二炮将东风-5原型核弹头打到了9070公里之外,当他国的核弹头打过来时,二炮有了有效的反击手段,所以东风-5在我二炮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

现在,军迷都知道了洲际导弹中液体燃料和固体燃料的区别,在全球核导弹大都采用固体燃料的背景下,东风-5B依然使用的是液体燃料,貌似显得非常落后了。

液体燃料核导弹块头大发射重量大,不能像固体燃料导弹那样装上车就能机动,沿公路满世界跑,随时可以发射,只能存储在固定的发射井内,在间谍卫星烂大街包括间谍无孔不入的时代,固定发射井很容易被发现并摧毁。

但液体燃料核导弹,也绝非一无是处,原因就是火箭发动机的比冲大,动力性能无比强劲,根据官方媒体公开资料显示,东风核导弹中最新的C型,打击能力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有效载荷超过4-5吨,射程1.5万公里,性能和俄罗斯令西方恐惧的SS18撒旦不相上下了,都是能携带6-10个分导式核弹头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

在有效载荷4-5吨,且能携带6-10个核弹头的背景下,至少还能维持1.5万公里的射程,这个数据貌似只有发射井内的液体洲际弹道导弹才能做到了。

美军最先进采取3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第三代三叉戟D5潜射洲际导弹,最大有效载荷尚不足3吨,且在最大载荷即携带8枚50万吨级核弹头的情况下射程只有8300千米。

西方忌惮SS18撒旦洲际导弹,就是这种导弹射程足够远,在莫斯科即可打到全球任意一点,东风-5B液体洲际导弹同样也有类似的威慑能力。

现在,我火箭推进剂的安全贮存年限,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5年以上,火箭军解决了液体推进剂的储存技术,足以让东风-5B核导弹在加注液体燃料以后存放数月乃至数年,在发射井内可随时待命发射。

因此,火箭军轻易不会将东风-5B退出现役,东风-5B还将在军中承担更多的战备值勤任务,随时准备粉碎敌人的核威胁,以及对我发动核打击的国家实施有效核反击。

尽管东风-5系列核导弹,是我火箭军最为成熟、最为庞大的洲际导弹,但东风系列核导弹毕竟已经陈旧了,已难以满足未来战场上机动灵活的作战需求。

因此,本次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中亮相的东风-31AG特别是其中的东风-41这般采取固体燃料的核洲际导弹,就成了新时期我火箭军对敌打击的定海神针。


国平军史


根据公开报道,东风-5是我国第一款洲际弹道导弹,2013年5月CCTV-7频道首次公开了东风-5研制过程。

根据报道,导弹1965年3月提出研制要求,并下达主要战技术指标,要求1971年首飞,1973年定型。1973年10月,经周总理批准,导弹试验和研制计划推迟。

1975年5月,项目重启,1980年5月18日首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导弹飞行9079公里,数据舱点误差仅有250米。根据报道,导弹弹长30余米,弹径3.35米,弹重180余吨,推进剂采用偏二甲肼,氧化剂采用四氧化二氮,弹头当量300-400万吨TNT,射程12000公里,命中精度500-2000米。

此次70周年阅兵出现的东风-5B洲际导弹是第二次亮相,首次亮相是在2015年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显然与它的前辈东风-5相比,已经做了重大改进,主要在于可以携带分弹头,具备了多目标打击能力和对抗反导系统的综合突防能力。显然它不是一名老兵,而是一名新兵,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组成部分。

与固体导弹相比,液体导弹推进剂偏二甲肼热稳定性好,冲击、压缩、摩擦、振动等均不敏感, 不过易燃、易爆,安全性比较差,还具有一定腐蚀作用。此外,推进剂和燃气还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中毒、刺激与腐蚀、过敏与变态反应、环境污染等。不过目前一经采用环境友好、低冰点、高密度、绿色高能推进剂,例如硝酸羟胺基单组元推进剂、高浓度过氧化氢推进剂。此外,采用液体燃料的洲际导弹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有亚尔斯、白杨-M固体洲际导弹同时也装备萨尔马特导弹的原因。


荣华之武器堂


东风-5系列所搭载的弹头是氢弹,于敏构型的氢弹可以长期保存而不出现衰变。

东风-5后来又衍生出东风-5A,据称主要是最大射程从12000千米增加到13000千米,战斗部载荷也稍有增加,而且精度大幅改善,但依然采用一枚300-400万吨的氢弹弹头。由于东风-5洲际导弹采用的是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因此它基本没有地面机动能力,因此其主要采用地下井发射方式来保证战场生存力。

2015年9月3日大阅兵中,东风-5B又闪亮登场。与早期型号相比,东风-5B弹头整流罩明显改为钝头,而东风-5和东风-5A都是尖头。这说明东风-5B肯定采用了分导式多弹头战斗部,外界根据东风-5B弹体的尺寸猜测,其至少可以装5-6枚几十万吨的核弹头,而且因为采用了新概念的弹头载具,其每个弹头还可拥有更独立、更灵活的自主攻击弹道,总体上对于传统反导系统的突防能力更强。

中国有全世界最可怕的地下核长城,多型短中长战术战略核武器。战略级核武器都是以氢弹为弹头,只有战术核武器才是小当量核弹。




陈盒子精


大家好!我是小柳聊聊兵,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最早服役于1981年,截止2019年已经服役长达38年,那么,为什么能服役这么长时间还没退役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我国洲际弹道导弹的发展历程,也许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弹道导弹的发展历程

弹道导弹最,早是由德国在二战期间研发出来的,当时,德国使用其研发出来的V2系列弹道导弹,不断的向英国本土发起攻击,给英国造成了很大伤亡损失,到了二战结束以后,美国和苏联也分别开始了各自的弹道导弹研发,苏联在1959年,就装备了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紧随其后,美国也装备了自己的洲际弹道导弹;

时间到了60年代初,为了跟上世界潮流,我国也开始了自己的弹道导弹研发,在以钱学森为核心的研发团队的努力下,很快,我国便研发出来了东风-1号弹道导弹;

时间到了70年代,我国提出了要发展洲际弹道导弹的设想,并开始了研发,到了1981年,东风-5号洲际弹道导弹正式服役,1984年大阅兵,东风-5号导弹首次公开亮相,轰动世界,代表着我国正式具备了跨洲际打击能力;

东风-5导弹的技术性能

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是液体火箭发动机,由于体积庞大,所以只能采用发射井的方式发射该导弹;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达到了13000公里左右,基本能打到美国全境,所携带的弹头重量达到了3000公斤;

当时对于我国来说,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就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是保卫我国领土的重要基石;该型导弹一直服役到了现在,还没有要退役的意思;这是为什么呢?

新技术的使用 让东风-5重获新生

现在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已经不是当初的东风-5导弹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现在的东风-5导弹已经使用上了最新的技术,比如,新型液体发动机的使用,让该型导弹的体积,已经大为缩小;

再比如,分导弹头的使用,让该型导弹的突防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加强;虽然现在,我国有了像东风-31,东风-41这种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但是,东风-5这种液体洲际弹道导弹,依然可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个人拙见!欢迎大家分享各自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谢谢!


小柳聊聊兵


中国东风-5、东风-5B战略洲际导弹那为什么不退役,最好的理由就是这是一款单枚导弹可搭载3500万吨级核弹头的导弹,这款极具战略核威慑的导弹只会不断升级,未来10-20年内是不会退役的。中国东风-5系列导弹具备个体型大、载荷大、射程远、突防能力强、毁伤威力大等特点。

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都是由2辆导弹车的模样,其实不然,东风-5B洲际导弹的发射方式是地下发射井,放在导弹车上仅仅是为了展示之用。

东风-5、东风-5B

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是中国第一代洲际导弹,定型于上世纪80年初,东风-5B定型于2006年,前者采用偏二甲肼为主要燃料,偏二甲肼呈现液体状态,所以东风-5属于液体导弹,由于偏二甲肼存在高腐蚀性,所以正常情况下燃料是不注入在弹体之内的,从建造到服役结束约为10年的周期。

但,经过几代人数次的改良升级,燃料逐渐功能更换为更为先进和保存的无毒液氢,射程约在12000-14000公里之间,核弹头也由原来的1-2枚增加到3-4枚,部分魔改型号可高达5-6枚,这些弹头都是百万吨、千万吨级的,毁灭性极强,是抹去蓝星重要城市的“攻坚利器”。

东风-5系列导弹部队编制

由于东风-5系列导弹的特殊性,导弹部队的编制时一枚东风-5导弹配备1个整编连的编制。

东风-5系类导弹发射流程

发射流程为:上级首长下发发射密码到师旅长——师旅长下发到连长——连长和指导员会亲自试用药芯完成发射,点火之后,负责发射的2个排会迅速撤离发射区域,从点火到发射共计需要约60秒左右。


墨墨观察


这次阅兵式上展示的发展时间最早的装备,恐怕就是东风5B导弹了,他的前身是东风5洲际导弹,这款导弹在我国已经使用了快40年,但是还没有退役,依然在使用,很多人对此不解,但是道理也其实很简单。

上图为此次阅兵式展示的东风5B导弹,下图为80年代阅兵式上同角度拍摄的东风5洲际导弹,时间跨度近40年时间,导弹的技术状态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可见东风5B的弹头和上面级已经结合为一体,密封性要好很多,弹头搭载量和种类也多了不少。


毕竟是洲际导弹

东风5是我国第一代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是我国最早可以从内陆纵深地区发射,飞行12000公里以上,把大量分导式弹头投送到世界任何地区的导弹,这样的导弹莫说是在我国,就算是在世界上而言,目前都是很少的,也只有中美俄三国有装备,这样的导弹一般使用台架发射或者井射,需要建设专门的阵地,机动性不够,但是储存和发射的地点防攻击的防护做的还是很好的。

图为此次阅兵式上展示的东风5B洲际导弹。

东风5导弹毕竟是一款洲际导弹,洲际导弹是战略导弹,他只要能够发射,就有命中敌人目标的可能性,因此他只要放在那里,就有用不完的威慑力,也是敌人必须要时刻防备的重点目标,所以这样有用的导弹又何必着急退役,导弹这种东西就是用来发射的,他毕竟不是飞机、军舰,落后了就不能用了,他只要是还能发射,就算是浪费敌人几枚拦截弹,也算是值得的,何况东风5这种弹头很多的重型洲际导弹,还是对敌人拦截系统压力最大的型号之一,又何必着急退役呢?

图为东风5B导弹弹头部分特写,可见其弹头部分体积变得更大。


完整的打击体系所需

我国洲际导弹已经形成系列化和体系化的特点。东风5B属于重型液体燃料洲际导弹,可以携带10个左右的分导式多弹头对敌人进行攻击,其次我国还有中型的洲际导弹东风41,以及轻型的洲际导弹东风31,他们的射程从8000公里(东风31)到14000公里不等(东风41),而且携带的弹头从3个(东风31)到6-8个(东风41)再到10个左右(东风5B)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敌人和不同烈度的作战,选择的武器也是不同的。

图为试射中的东风5导弹,这些导弹体积很大,一开始需要在台架上完成吊装才能发射。

比如说,有越野机动能力的东风41和东风31导弹,虽然携带的弹头较少,但是生存力较强,他们可以在敌人攻击之后,迅速发动对敌人的核反击,这种反击甚至可以是敌人的弹头尚未落地之前就发动,因为他们系统相对简单,从进入战备到发射导弹所用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东风5和5B不同,他们适合于对敌人发动的第一波次打击使用,毕竟他们的位置是固定的,反应时间相对较长,而且需要发射前加注燃料,但是因为他们搭载的弹头多,因此在对敌人第一波打击中,这种导弹可以迅速把大量的弹头投送过去,对敌人实施早期的核压制。

图为东风41和东风31洲际导弹,他们属于中型和轻型洲际导弹。


还在持续改进

实际上,如今的东风5B也比过去早期的东风5进行了许多改进,从其弹头的体积就能看出他使用的弹头更多了,而且弹头的种类也变多了。此次我国展示了东风17导弹搭载的滑翔式高超音速弹头,实际上这种弹头也可以在洲际导弹上进行搭载,东风5B导弹的弹头部分体积很大,空间很足,即便是使用不规则形状的滑翔式高超音速弹头,也可以容纳至少4枚。

上图为东风41导弹,他由一辆8×8的越野式运输、起竖、发射一体车进行携带,下图为井射洲际导弹,他们需要在专门建设的发射井中使用。

因此,东风5B导弹可以利用弹头技术的改进,实现自身突防能力的极大进步,以及打击样式的丰富。另外,此次展示的东风5B导弹密封性较之80年代展示的东风5导弹要更好,似乎预示着这种导弹具备了提前加注燃料,然后封存起来进入发射井长期战备值班的能力,这样就能有效缩短导弹的发射反应时间,如能这样,那么东风5B也可以作为迎击敌人核打击的武器使用,毕竟也能够针对敌人的攻击作出快速的反应,而不需要在发射前才着急加注燃料了。

大型的洲际井射导弹有很多,东风5B也只是其中的一种。

所以说,东风5B导弹依然有他长期服役的现实价值,他还能够为国家奉献至少20年的时间。


海事先锋


本来就是吓吓人的东西,只要还能继续吓人,就一定还能用。



良言谐语


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是一款采用井基发射方式的导弹,也是中国首款洲际弹道导弹,目前东风-5导弹已经发展出东风-5A、东风-5B乃至东风-5C这几个改进型号,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仍将是中国核力量的重要一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拥有东风-31、东风-31A、东风-31AG、东风-41这几款陆基机动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除了东风-31AG、东风-41以外,剩下的两款均存在机动能力较低,射程和载荷能力不能兼而得之的问题。所以,东风-5导弹的地位、作用仍然是非常大的。

可能很多人会怀疑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井基发射方式的生存能力,认为它们在战时很容易被率先打掉。但是,参考美俄两国目前的核力量细分情况就可以发现,井基发射方式同样是他们的主要核力量部署方式之一。

俄罗斯目前拥有近百枚R-36M2(SS-18)、UR-100N(SS-19)井基发射导弹,并正在研发装备新一代井基重型洲际弹道导弹——“萨尔玛特”。

美国因为对它的海基核力量非常自信,所以在陆基核力量部署方面颇为大胆,它的400多枚“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全部采用井基部署,未来它的替代者“民兵4”也会完全延续这种部署方式。

美俄的选择表明,他们对井基洲际弹道导弹的生存能力仍有较大自信。实际上,虽然固定发射井的位置很容易被对方摸清掌握,隐蔽性非常低。但是如今的发射井往往都进行特别加固,可以抗击较大当量的核弹头攻击。例如美国“民兵”系列导弹的发射井井盖厚度接近1.5米,重量达100多吨。仅仅是井盖就如此强悍,其他设施的防护能力也可想而知。

要想先发制人,完全摧毁对方的发射井,考虑到突防概率和命中精度的条件,需要发射数倍的大当量、高精度的核弹头进行攻击,而且还无法有十足的保证。

如今最新改进的东风-5导弹的性能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通过攻克液体燃料的长期保存技术,可以让东风-5加注燃料后长期执行战备任务,而改进弹头载具,令它拥有更强悍的多弹头携带投放能力,这些都令它得以长期服役下去。


科罗廖夫


参加十.一国庆阅兵式的是东风–5B战略核导弹,它和我们1981年5月18日往南太平洋发射的东风–5已经完全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两种导弹了!

东风–5B战略核导弹目前仍旧是我国战略基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东风–31AG和刚刚露面的东风–41洲际导弹组成了我国核反击、全球覆盖核打击的主装备,没有它的存在我国战略核基石将会出现较大的缺失!
东风–5B是二级火箭,图片上是它的弹体部分和二级火箭。

军迷们现在有些误区,认为只有固体燃料发动机和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才是先进的,而地下井发射和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洲际导弹是相对落后,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是机动发射的固体洲际导弹要先进,但是陆基火箭军官兵喜欢的却是地下井发射的洲际导弹,为啥会是这样呢?原因是准备时间短、导弹的状态好!

地下井储存/发射的洲际导弹,通过几十年的技术完善,包括老型号在内都已经完全是计算机控制系统控制化了,事先早已经将要打击的目标坐标方位输入到了洲际导弹的弹载计算机当中,一旦导弹预警系统探测到来袭的洲际导弹是冲着自己国家的,接到核反击指令后,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发射井盖发射导弹进行核反击,而机动式洲际导弹则需要先停顿,检查导弹的状态、重新矫正一些数据后才能起竖发射...通常来到这一套程序下来要在30分钟左右的时间,而30分钟敌方的洲际导弹已经落地了...!

地下井内的洲际导弹完善率很高,因为地下井是恒温、恒湿的,导弹在发射井内平时身上会定期的插上很多的管线进行设备和系统检查,完善率高才能做到随时发射。

所以,从最快时间进行核反击的角度来说,地下井发射的洲际导弹是最先进行核反击的武器,要比陆基机动洲际导弹和海基潜艇发射的洲际导弹快的多。
东风–5B洲际导弹的第一级火箭。

液体燃料发动机与固体燃料发动机各有优势,从目前的技术水平来比较,液体燃料发动机的推力要大于固体燃料发动机,推力大载荷就必然会大,比如说:东风–41洲际导弹的射程是15000公里(一说是14000公里),但是这个要看它的有效载荷和说携带的弹头重量,运载10个10万当量的弹头可以达到这个射程,如果是携带8个50万吨当量的弹头,那么它的射程有可能会降为10000公里之内,因为50万吨当量的弹头肯定要比10万吨的在重量和体积上都要大了不少,载荷重量大,射程也必然要减少...而东风–5B的液体发动机推力大,即便是运载8个50万吨的弹头射程也会超过10000公里,也正因为液体导弹发动机的这个较为突出的优势,俄罗斯也是陆基机动发射和液体地下井发射并存的原因。
这张照片据说是唯一一张官方公布的东风–5A洲际导弹从地下发射井发射的场面。


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从1981年服役,距今已经38年了,也正是有了它我国的国家才第一次获得了永久性的国家安全!近代史上的屈辱再也不会出现了!有了国土的绝对安全我们才能一心一意的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其中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功不可没,确实是国家安全的第一块重要基石。


皇家橡树1972


东风-5于1981年服役,如果至今还有服役的话,就已经装备38年了。但是在阅兵式中亮相的是东风-5B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改进型较老式有很大的变化。新改进的东风-5B和东风-31AG、东风-41以及巨浪-2构成威慑敌人的核杀器,是构筑我国战略安全的重要基石。

东风-5是我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于1980年5月18日试射成功,之后又改进出东风-5甲、东风-5乙以及东风-5丙。射程从首次全程飞行的9070公里到后俩的1.3万公里的东风-5A,并具备了分导式多弹头的能力,到如今的东风-5B在很多性能上已经远远超过往日的东风-5。

东风-5B看上去体型巨大,射程远、突防能力强,能够对敌人造成极具毁灭性的打击。虽然采用发射井发射以及液体作为推进剂有一定的缺点,与采用发射车发射的东风-31AG和东风-41良好的生存能力不可相比;但也预示着东风-5B是一款真正的大杀器,东风-5B能够在装载核弹头数量与射程方面更有话语权。美国的民兵系列和苏联/俄罗斯的R-36亦是如此,分别改进出了民兵-3型和萨尔马特,它们的服役时间比东风-5还要久远。

全世界现役很多武器都是在不断改进升级,东风-5在不断改进和发展没有止步,与其花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新型洲际导弹的研发中,还不如在使用中不断改进升级,性价比更高。东风-5系列依旧是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的重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