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喬丹為何是史上第一?

隔離丶七日情


邁克爾-喬丹,從1991年開始,就已經有了他是聯盟第一人的辯論,到1993年,完成第一個三連冠的喬丹,甚至已經被魔術師約翰遜稱可以進入歷史第一人的討論之中,再到1998年,退役之後重歸聯盟再以無敵之姿拿到第二個三連冠,歷史第一人的爭論似乎也塵埃落定。

NBA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沒有之一,以這樣的評價放到其他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充滿了爭議,會有不服,會有異議,會有恥笑,甚至會有詆譭,但只有放到邁克爾-喬丹身上,這一切似乎都顯得理所當然。

為什麼喬丹永遠是人們心目中的歷史第一人?為什麼甚至沒有太多可以接近的傢伙,比如被稱為喬丹接班人的科比,比如現在朝著更高歷史地位進發的勒布朗-詹姆斯,為什麼這些人曾經引起過一些熱度,但在真實對比之中總會敗下陣來?

用數據來吹喬丹,最沒有價值

喬丹的生涯數據,可以說是華麗的一塌糊塗,但實際上,用數據來肯定喬丹的價值,可能是最弱的方式了。

他拿過了太多的第一,以至於第一的這個字眼,在喬丹的註腳下顯得頗有些無力。

新秀賽季場均28.2分,NBA和ABA合併之後,不斷遠古的那些大神,喬丹新秀賽季的得分是近四十餘年的最高值;

第二賽季,幾乎因傷休戰了一整個賽季,喬丹賽季中期甚至還請求過提前復出,被公牛管理層拒絕,常規賽賽前出來之後,季後賽首輪碰上了當年的總冠軍球隊凱爾特人,生涯第一場季後賽狂轟49分,第二場比賽就打出了歷史第一的季後賽得分63分,雖然0-3被橫掃出局,但那僅僅是第二個賽季的喬丹;

第三個賽季,場均37.1分,NBA和ABA合併以來的單賽季場均得分最高值,更是打滿了全部的82場比賽,飛天遁地無所不能無足以形容那個恐怖的怪物;

第四個賽季,得分王+DPOY,瘋狂得分的他被人詬病做不好防守,他就用這史上唯一的得分王+DPOY打了所有人的臉,就用了一年而已;

從第三個賽季到第一個三連冠結束,7連得分王,7連最佳陣容一陣,1988年到1993年6連防守一陣,拿榮譽拿到手軟,喬丹不僅拿,還拿得毫無爭議;

但質疑聲同樣伴隨而來,喬丹只會得分和防守,但卻無法帶隊贏球,那時的喬丹在伊賽亞-托馬斯的活塞“壞孩子軍團”面前吃盡了苦頭,但一次不行第二次再來,第二次不行繼續悶著頭上,在活塞的鐵肘和鎖喉以及極盡所能地阻攔方法面前,喬丹一次次倒下,再一次次站起,最終翻過山,開始書寫自己的故事。

1990-1993,第一個三連冠,而在三連冠的最後一個總決賽,對陣那支62勝的太陽隊,擁有巴克利的太陽隊,他場均轟出41分,總決賽系列賽歷史最高,六場比賽得分分別為31分、42分、44分、55分、41分以及33分。

季後賽的179場比賽全部上雙,甚至更誇張的是,喬丹整個職業生涯的季後賽,低於20分的場次也只有6場比賽而已,而他得分超過50+的季後賽,有8場。季後賽50+的場次比低於20分的場次還要多,這你要別人怎麼比?

喬丹也是少有的總決賽得分>季後賽得分>常規賽得分的球員,這種類型的球員,應該叫什麼?越關鍵的時刻,他越值得信賴,他甚至會變得越強。

當然,這個標準如果放到喬丹身上還得更高一點,畢竟他的常規賽場均得分可不是什麼20幾分,而是30.1分,歷史第一,同樣的,他季後賽場均得分依然是歷史第一,場均33.4分,總決賽場均得分33.6分,同樣是歷史第一。

喬丹的巔峰統治力太過恐怖

喬丹的數據已經華麗的不像樣子了,但是他最為人所嘖嘖稱奇的,依然是他6進總決賽6奪總冠軍6獲總決賽MVP的統治級別表現、“喬丹從來不打搶七”的傳說以及退役之後重新走向巔峰的傳奇。

第一次打進總決賽,就是度過了壞孩子軍團的重重阻攔,還是直接將對手橫掃出局進入的總決賽,來到總決賽面對魔術師的湖人,4-1拿下對手最終拿下職業生涯的第一個總冠軍;

第二次總決賽之旅,碰到了同時代的另外一位優秀的得分後衛德雷克斯勒,喬丹打出了自己總決賽最恐怖的三分表現,也奉獻了那個經典的攤手錶情包,表情包的背後,是半場35分,不擅三分的喬丹半場6記三分。

總決賽場均35.8分的喬丹對比上場均24.8分的德雷克斯勒,喬丹和德雷克斯勒誰才是更好的得分後衛,這個原本總決賽前最熱的討論點,之後甚至都失去了辯論的意義了。

然後就是1993年那個場均41分的總決賽,拿下62勝的太陽,要知道那個系列賽巴克利也是場均27.3分+13籃板+5.5助攻的恐怖存在了,但與喬丹對比,相形見絀。

喬丹的第一次退役是因為父親去世,他追隨父親的遺願去到了職業棒球的賽場,而重新迴歸之後,第一年僅打了10餘場常規賽,季後賽更是在第二輪被年輕的魔術4-2擊敗。

遍佈了整個聯盟的“喬丹統治力不行了”的言論,導致的結果就是,95-96賽季的公牛隊的72勝10負,以及喬丹的又一次得分王+MVP+總冠軍+FMVP的捲土重來,那也將喬丹生涯的傳奇性推向了另一個高峰。

實際上第二個三連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特別是後兩年,公牛隊內部矛盾不斷,這裡面有喬丹合同的原因,也有球隊內部人員心態變化的影響,總之就是,那支公牛隊在風雨飄搖之中,在跌跌撞撞之下,在強大對手的刺激之下,依然拿下了總冠軍,這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

有1997年的流感之戰,高燒40度的喬丹轟下38分,下場之時攤在皮蓬懷中甚至無法站立,那一幕也成為了NBA永恆的經典畫面;

1998年的總決賽,依然是面對爵士,球隊的大面積傷病,讓球隊的總決賽冠軍前景已經岌岌可危,第六場最後時刻,喬丹的連續得分+搶斷+最終一錘定音,The Last Shot至今還留在了萬千球迷腦海中的最深處,不可磨滅。

在任何情況下,任何困難的比賽之中,你都可以永遠相信邁克爾-喬丹,這就是那些年所有人的共識,有些時候,他的統治力,他對於比賽的掌控,他對於球隊的影響力,不是簡簡單單的數據能夠體現的。

喬丹的影響力,超越了籃球的概念

在影響力這方面,喬丹是真正和其他所有人拉開差距的地方,NBA從美國本土球迷的娛樂項目變成讓整個世界為之癲狂的體育盛事,喬丹功不可沒。

這方面很難用具體的事項去闡述,因為喬丹的影響力已經遍佈了世界每個角落,籃球和喬丹,就像是黏連在一起的兩個名詞,沒有任何的違和感。

或許我們從其他領域大神們對於喬丹的印象上可以窺知一二。

“哪裡都有他的球迷,他是一個被神化了的人。喬丹是我願意以一切換取他一張照片的人,與他見面,給他一個擁抱是我的夢想,我常說,如果我能見到他和卡斯特羅,我願做一切事情。”

這是來自“球王”馬拉多納對於喬丹的評價,或者說是一個球迷對於偶像的尊重。

“他統治著整個籃球界,他似乎比我出名,哦,天吶!”這是另一個“球王”貝利談到邁克爾-喬丹時的話語,“喬丹使我知道除了用雙腳外,還有其他辦法能使皮球產生魔力。”

足球在整個世界的影響力明顯是大於籃球的,也是毫無爭議的“世界第一大球”,但就個人的影響力這方面,喬丹不怵任何一個足球領域的超級球星,甚至大部分足球領域的超級球星,還是喬丹的忠實球迷。

為什麼喬丹是毋庸置疑的歷史第一,因為無論是從籃球領域的任何方面,他都是最出色最出彩,最無可挑剔的那個人。





老電影院


喬丹為何第一,這就來告訴你

拉里伯德:“如果說60年代的張伯倫是上帝派來的使者的話,那喬丹就是披著23號球衣的上帝本人。”

魔術師約翰遜:“我是一個合格的球員,拉里伯德是位優秀的球員,喬丹是位偉大的球員。”、“喬丹一個人是一種球員,我們其他人是另一種球員。”

奧尼爾:“我奶奶和邁克爾一起打球也能拿六個冠軍。”

巴克利:“我是這個是球上最會打球的人。喬丹?他是外星人。”

張伯倫:“拿我和喬丹相比,就等於用螺旋槳飛機和現在的超音速戰鬥機相抗衡。”

比爾拉塞爾:“天吶,他退役呢!你知道美國民眾寧願總統下臺,也不願意看喬丹離去。”

斯特恩:“邁克爾可以代表整個NBA,他是史上最好的,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NBA。”

姚明:“喬丹需仰視”

芝加哥公牛為喬丹樹立的雕像底座寫著這樣一句話:The best there ever was,The best there ever will be!

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